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且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学校需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大量人才。目前,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开展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工作,可以满足乡村发展需要,为其提供各类专业人才,挖掘贫困群众辛劳致富的潜能,构建完善的乡村治理结构。鉴于此,高校需要正确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探究针对乡村振兴背景的大学生思政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引言
在乡村战略实施中,主要强调农村地区应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结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总体要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提供广阔空间,学校应该进一步结合其背景,做好学生思政素养培育工作。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提升合格人才培养水平
从乡村振兴实施的角度而言,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素养培养工作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同时,学生需要明确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将思政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核心价值观内容联系起来,推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在乡村振兴背景的激励下可以主动参与乡村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思政教师深入乡村组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的学生思政素质培养工作,能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背景的有效认识,间接带动乡村居民做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化农民,增强乡村居民的素质。此外,大学生思政素养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思想素质和思想水平,进而发挥现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潜力、优势,提高高校大学生教育水平和效率。
(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潜能
新时代的高校需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构建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的教育基地,组织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就业创业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作为人对于自身地位、自主能力的一种自觉认识,也是将人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实施目的并非全面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而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做好农村扶贫工作也只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阶段性目标。因此,高校需要结合乡村的发展阶段,完善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在扶贫阶段或者乡村振兴战略刚开始实施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自立自强教育,改变学生原有的就业创业思想,提升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思想认知。在加强教育和培养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扭转学生的错误思想,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主体意识以及内生动力,从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精准扶贫扶智工作贡献力量。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推动思政教育进村下乡
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培养大学生思政素养,学校可以结合大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在乡村开展思政教育,进而增强学生的良好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可以推动思政教育进村下乡,带领学生有效学习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学校需要深入乡村进行思政教育,扭转学生的错误思想,提升学生学习的正确态度,燃起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传统思政教育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使学生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坚定乡村振兴建设和发展的信心。在思想政治素养培育中,学校和教师可以积极宣传思政教育精神、观念,改善思政教育进村下乡的活动,对大学生开展培训活动,推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让其通过进村下乡活动提升学习意识和良好的思想观念。
(二)技能培训中渗透其思政
一方面,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大学生思政素养培养中,学校可以组织广大师生深入乡村,积极学习乡村地区的政策法规、文化,也可以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全面培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乡村地区发展意识、规则意识,强化大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令学生充分掌握未来勤劳致富的基本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德记双修的乡村未来建设者。另一方面,在学生学科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可以将学生专业或者学科技能的培训与思政教育之间结合,在发展学生各种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育学生思政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使学生真正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
(三)思政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工作全面发展中,学校应该高度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发展情况,积极与乡村基层组织构建联动机制,合作推动思政教育活动的发展。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很多农村基层组织纷纷构建了乡村文化館、图书馆等,不断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同时,一些乡村基层组织缺乏专门的思政教育和文化宣传队伍,而且缺乏完善的公共文化建设。在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水平较低,通常运用召开会议、主题宣讲等形式,引导乡村群众或者学生学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合理与乡村地区政府、村委会之间合作,结合思政教育和学校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效果。在学生思政素养培育中,学校和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积极借助新媒体开展相关工作,向学生讲解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故事,带领广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学校可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与农村文化产品创造者、传播者之间互动,从多方面和农村民间艺人、民间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参与者合作,掌握相关群众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进而更好地向学生宣传其中所包含的乡村文化、思想政治观念,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乡村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发展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机结合,拓展教育范围,在加强思政教育活动建设以外,提升大学生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从而使学生增强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彦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J].乡村振兴,2022(02):86-87.
[2]王安琪.新时代乡村振兴视阈下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2(01):89-91.
[3]彭彬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研究[J].中国果树,2021(11):112.
作者简介:孙莉琴(1977.3),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副教授,从事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