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2022-05-15 12:14:22杨静波李瑞华
成功营销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杨静波 李瑞华

摘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是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的有效途径,合作社在烟叶生产中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2009年以来,烟叶生产出现了新型的组织形式:通过建立以烟草公司为引导、种烟大户(家庭种植农场)基础、合作社为载体、烟农为主体的“烟草公司+村委会+合作社+烟农”的新型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烟农专业合作社),将烟农在生产中单家独户难于操作、无法操作的生产环节由合作社统一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育苗、耕作、植保、烘烤和分级环节中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以实现合作社成员的合作互盈。当前合作社的生产组织形式尚处探索实践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运作经费、制度规范、运作模式方面的问题,通过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为今后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发展趋势

1 烟农专业合作社顺应烟叶生产发展

烟叶生产在所有的农类种植业经济中是最特殊的产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烟草制品属于特殊商品,受《烟草专卖法》保护

烟叶生产所形成的最终产品-初烤烟叶也是属于烟草制品,其生产过程也受《烟草专卖法》保护,同时也受其约束。烟叶生产中受《烟草专卖法》约束的核心是种植品种和生产量,该两个约束核心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在实施执行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借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烟农合作社由此应运而生。

1.2 烟叶生产技术含量高,工序繁琐,劳动强度高

一般的个体家庭、小作坊和小规模的生产,一是生产成本高,二是很难生产出优质的初烤烟叶,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而合作社可以整合技术、生产工具等烟叶生产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适应了现代烟草农用的发展。

1.3 烟叶种植是高风险的农业经济

烟叶种植从移栽到成品可以交易,只需要150天的时间,在这期间,烟叶要经历病虫害、自然灾害、烘烤烤坏、存储变质、运输损伤的风险,每一项风险都可导致烟叶绝产性的损失。虽然烟叶种植主体都会购买烟叶种植业保险,但是绝产的最高保险赔付不到产值的40%,一般的个体家庭、小作坊和小规模的生产是很难承受烟叶种植的风险的,只有通过烟农合作社整合技术、财力、物力上的资源,才能提高抵御烟叶种植额风险的能力。

2 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

2.1 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初级阶段

2009年,烟叶生产种植提出“两端工厂化,中间专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预整地理墒尝试了机械作业,部分有条件的烟区借助密集烘烤设施开展了专业化烘烤。在这样的烟叶生产背景下,一部分有胆识、有眼见、有实力的烟农就尝试以合作社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烤烟生产,烟农以土地和生产物资入股的形势入社,烤烟生产经营由合作社组织,盈利按股分红给烟农。由于彼时的工价上涨过快,烟农当年得到了实惠,合作社的经营成本亏损。经过一年的实践,2010年,合作社24户成员以土地、生产物资成本投入入股,并以入股面积承担工时,由合作社组建3个作业组为成员统一提供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向作业组支付服务费,合作社的经费来源为烟草奖励扶持资金或是向成员收取专业化服务费。该种运作模式作业组向成员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形式比较单一、环节少,对提高烟叶生产管理水平作用不大,入社成员的整体实惠比较少。针对成立以来合作社运作的情况和合作社的定义本质: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起来,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需求的自主农民经济组织。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明确给出了发展烟农合作社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烟农主体地位,做到烟农自愿入社,自主经营”,“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包办,引导而不代替”。“充分调动烟农积极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种植在户,服务在社,提高效率”。按照该指导思想,2011年后,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烟叶种植经营范围内普遍开展,发展的烟农合作社主要分为种植型服务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的烟农合作社广泛吸收烟农为社员,入社的烟农一度占到种烟户数的50%以上,入社烟农的种烟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各个合作社根据自身和当地的烟叶种植情况,组建了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一般是由合作社在烟农中有一定影响力、群众基础好、懂得烤烟生产各个技术环节社员来组织设立,并通过自愿的原则聘请服务成员,按照不同层次的劳动强度、对生产技术环节的掌握程度把成员分成不同的服务小组为成员在机耕、植保、烘烤、分级扎把和交售环节中提供统一服务。不适合统一服务的其他生产环节由成员独立完成。按照国家局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思想,2011年的烟农专业合作社运作呈现了四个特点:一是合作社的设立组建依法规范。烟农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由在烟农中有一定影响力、群众基础好、懂得烤烟生产各个技术环节的6-20人来组织设立,并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公安备案、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指定了有全体设立人一致签字的《合作社章程》。完成合作社的設立后再由设立人通过民主自愿的原则吸收成员。二是完善健全组织机构。设立组建的烟农专业合作社都召开了成员大会,农户自愿签字认可通过合作社章程。从合作社全体成员中选出理事、监事和成员代表,依法依章组建监事会、理事会和成员代表大会。在理事会中选出理事长,理事长即为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兼主任(社长),配合理事会负责整个合作社的运行工作。从监事会中选出监事长,配合监事会负责监督生产技术的落实和管理经费使用。三是制度规范完善。合作社设根据本合作社章程,制定本合作社的成员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会议议事制度,制定和讨论通过民主决策办法。在生产服务流程、服务费定额标准和生产措施的制定上,由成员代表大会按照议事制度和民主决策办法商议确定,并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在全体成员中通过。合作社的运作情况按期向成员公开,合作社烟叶生产以外的其他活动均按《合作社章程》进行管理,使合作社有章可行、有法可依,从而规范合作社的运行管理。四是运作模式比较清晰。理事会根据成员对烤烟病虫害的认识、烘烤技术以及对烟叶等级的熟练程度分成作业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对烤烟生产的机械预整地理墒、植保进行统一作业,对采收烘烤和分级扎提供技术指导。最初的服务费定额情况:机械耕整地60元/亩,机械理墒30元/亩;统一植保服务费10元/亩,服务费来源主要是烟草行业投入,不足额向烟农收取,有烟草补贴支撑,烟农承担的专业化服务费很便宜,合作社也有赚头,运作和发展前景比较良好。

2.2 烟农合作社发展的过度阶段

随着烟农合作社在烟叶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效,烟草行业对烟农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出台了很多关于帮扶烟农合作社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烟农合作社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种类繁多,良莠不齐。2012年至2013年之间,小到烟叶种植的自然村组,都成立了专业化服务社。由于烟农合作社的数量多,所承揽的专业化服务项目的业务量也非常地小,合作社盈利很小,很多烟农合作社入不敷出,对中专业化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差,合作社只是挂了一幅名头,只能靠烟草行业的补贴勉强支撑。

2.3 烟草行业对烟农合作社管理运作的影响

针对烟农合作社的诸多弊病,烟草行业也对烟农合作社对开展专业化服务的条件做了要求:一是以县级烟区为单位,为烟叶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烟农专业合作社不宜过多,一般2至3个,最多不超过5个;二是烟农合作社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专业化服务队伍必须业务技术过硬,职业道德素质优秀,确保对烟叶生产的专业化服务质量;三是合作社要有一个敢想、敢拼、敢闯的带头人或带领团队,要具备在3至5年发展成为脱离了烟草行业扶持也能独立运行经营的条件。经过优胜劣汰的逐鹿选择,有潜力、实力的优秀烟农合作社脱颖而出,滥竽充数的烟农合作社配淘汰,烟农合作社数量开始稳定平衡下来,发展逐渐呈现生机。

2.4 当前烟农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烟农合作社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烟草行业与烟农合作社之间相互的合作共盈的完善制度。烟叶生产由原来的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和专业化分级五个环节,增加了烘烤设施设备维护、生物质燃料颗粒生产销售、废弃地膜回收、烟叶产品农残基础环节等拓展业务,烟叶生产在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运作下,逐步向绿色生产的轨道发展,烟叶生产管理越来越规模化和规范化,而烟农合作社除了获得烟草行业的补助扶持,还在烟草、政府的指引下,发展了属于自己的产业和产业综合体,实现了烟农合作社的多元化发展,很多烟农合作社发展成了能够自主经营运行的经济实体,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烟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烤烟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烟农合作社从尝试、运行、高峰、引导、规范、拓展的历程,最终又回归到“烟叶生产经营在户,专业化服务在社”的初衷出发点,但烟农合作社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烟农合作社在管理人和组织人的精心操作、烟草公司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在烟叶生产中的发挥的作用成效显著。

(1)集成整合了一些烤烟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为入社烟农在烤烟生产中学习生产技术提供了一个平台。烟农在传统的种烟过程中,出现问题往往是凭经验解决,或者是靠固定的其他几个烟农商量解决,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狭隘性,种了十多年烟的好多老烟户,生产水平仍然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和提高。通过互助合作,扩大了烟农技术交流的范围,并且相互学习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效地改善了烟农相互学习的条件,从一定程度上说增加了烟农的实作培训量。

(2)可以整合烟草行业的扶持投入,使烟草行业的扶持投入更实在和趋于合理化,同时通过合作社的组织,使得烟草农业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科学使用技术在烤烟生产中进一步推广,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烤烟生产的用工成本。烟农合作社自开展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以来,开展的服务项目涉及烟农的有育苗、机耕预整地、植保、中耕培土、烘烤和分级6个环节,烟草行业委托烟农合作社开展的服务项目有科技、残膜回收、烘烤设施建设、装备采购、生物质加工生产与销售等项目,无论是直接涉农项目还是烟草行业委托烟农合作社开展的服务项目,烟草行业都是采取最优厚的扶持政策进行支持引导,并在合作社逐步具备独立经营运作时,逐步减少扶持力度,对于合作社比较成熟的服务环节(项目)则取消扶持,慢慢地使合作社在没有扶持的情况下也能独立自主经营。通过合作社的组织运行,烟草行业产前投入的成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3)取到助农增收的积极作用

烟农合作社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大一批烟农合作社具备了独立经营的实力,在烟农种植季节以外,烟农合作社积极组织烟农发展产业综合体,例如小春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等非烟经济作物,合作社负责生产位置的采购分配,农产品的收购、存储和销售。合作社通过涉农产品公司、电商平台等有效工具和渠道,保证了产品销路,维护了烟农利益,增加了烟农小春经济收入,部分烟农的小春经济收入甚至超过了同等种植面积的烤烟收入。

4 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对烟农专业合作社经营运作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有运行效果好的,也有运行效果一般的。无论运行效果如何,烟农合作社运行上面临着的都有共性问题:一是由于烟农对合作社的建设、管理、运作等方面的认识比较少,加之对合作社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合作社在制度建设上还不完整、不规范,运作模式模糊不清,生产组织形式比较单一,服务能力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自我造血”功能,相对比较稳定的烟叶生产形势都难于使用,更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使得合作社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是当前烟区多数在山区和半山区,种植比较分散,在有的地区,提供的统一服务存在成本较大,在烟农种烟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存在服务费定额標准与成员不易接受之间的矛盾,使得合作社的运作更加困难,运行模式待进一步清晰;三是有关烟农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和财税等制度还没有完善。烟农专业合作社是一种通过企业形式管理的农民自治经济组织,法人地位是独立的,属于特殊的企业法人。地方金融机构和税务机构对这一特殊的企业组织还不明确相关的信贷和税务登记程序,使得烟农合作社要实现全面、健全完善的运作没有相关的依据。

5 对今后县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现行烟农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合作社的运作首先要创造五个条件,才能为合作社的建设发展提供优良的外围环境。一是提高对烟农的服务质量,千方百计地维护好烟农的利益,稳住和提高烟农的种烟积极性,打好群众基础;二是在烤烟生产过程中,极力发展打造一部分有经济实力和技术业务基础好的种烟能手,作为合作社管理方面的备选人才,在烟站做过烟技员的要重点培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烤烟种植的规模化连片程度,方便合作社的管理和运作;四是要取得地方政府的更多支持,在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撑,除了烟草行业对合作社的扶持投入外,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使合作社在经营运作时有一定的底气,同时在有关烟农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和财税等制度还没有完善之前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使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运作有章可依;五是合作社的建设要选择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烟农当中去发展,并通过适当的培训使烟农增加对合作社的了解和认识。

6 今后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根据现行大农业发展情况,今后的烟草农业也逐步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烟农合作社也将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打造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开创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新方式、产业化发展新模式、烟农增收新业态。

参考文献

[1] 白立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1-30.

[2] 陈润莲.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

[3] 段瑞娟.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思考[J],科技信息,2007,29.

[4] 刘振栋, 现代烟草农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模式研究. 山东省,山东建筑大学,2018-10-22.

[5] 邵向前.提高烟草专业合作社生产水平的策略分析[J].乡村科技,2018(30):12-13.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18.30.011.

[6] 张兆扬,陈征,李朋彦,吕果,于建军.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浅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5(06):96-99.DOI:10.16498/j.cnki.hnnykx.2015.06.028.

[7] 陈良盛,郎胜勇,伍厚国.烟草专业合作社的提质增效效果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333-334.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5.11.113.

[8] 张玉璋. 现代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境遇及应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杨静波(1972-),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业农生产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试论当前国际金融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经济市场条件下营销战略发展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快速原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乡镇配网规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55:52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