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翠华
摘要:鲁迅作品几乎贯穿于我们整个学生时代,但是关于鲁迅作品的争议一直不断。新一轮课改下鲁迅作品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仍然是中学教材的“天选之子”。鲁迅作品不论思想的深刻性还是时代的批判性,都使得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此类文章时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以及文本解读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鲁迅作品;高中教材;教材选文
鲁迅笔下的人物陪我们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孔乙己、祥林嫂、藤野先生等等,每一个人物在他的笔下都鲜活如生,就是这样一个文坛大家的作品为什么还是会如此饱受争议,甚至有过激的言论要求鲁迅作品退出中学语文课本。“我们这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而鲁迅作品大多都是针砭时弊痛批中国人的劣根性,用辛辣的笔触唤醒中国人的良知,这与社会主义新中国赞扬的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民族大义是大相径庭的”,所有这些反对的声音以此为借口,希望能够将鲁迅作品“驱逐出境”。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鲁迅作品了吗?
通过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发现,必修上《拿来主义》;必修下《祝福》;选择性必修中《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选择性必修下《阿Q正传》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可见鲁迅的思想没有被时代遗弃,“鲁迅文章在语文教材重大撤退”更是无稽之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作为教材主编更是肯定了鲁迅作品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作用。”顾明远教授曾说:“中学语文课本不能没有鲁迅”,王富仁教授也曾说过,减少鲁迅作品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这个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们缺乏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那么在这种氛围下,鲁迅作品不能少。所以说鲁迅作品选入中学教材是必要的,它能够不断警醒这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不要再胜利的喜悦中迷失自己,也必须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正确的认识。
一、选文文体分析
按照文体来进行分类可以看到,《拿来主义》、《为了忘却的纪念》是杂文,《祝福》、《阿Q正传》是小说,《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片记人叙事类散文,可以看出被选入的鲁迅文章各种体裁都有涉及,虽然全面但是却会对教师的教学讲授产生一定的困难。普遍来说,如果对鲁迅作品的理解难度进行排序的话,应该是小说<散文<杂文,鲁迅的小说大多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饱满,简洁的叙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鲁迅散文似乎更能触及人的心灵,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用文字表达作为民主斗士的道义感,为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牺牲感到悲痛万分并以此文悼念。肖剑南认为鲁迅的纯散文作品,总是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之中,注意他们与时代社会的内在联系,所以学习鲁迅的散文需要学生对鲁迅写作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魯迅被称为散文家、小说家,但是很少有人认可他杂文家的身份,他的杂文大都以时事为背景,而学生读文章为了追求效率一般只是着眼于文章本身所传递的内容,很少去关注文章写作的背后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也就导致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认为“鲁迅的杂文只是对当时时事的评论,而如今社会发展已经时过境迁,重新探讨其深刻的涵义意义已经不大”。“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读鲁迅杂文的理由,就是我们不了解鲁迅杂文的背景,就读不进去,也读不懂”。相对来说鲁迅的杂文理解更为困难,但是却不能否定它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会对于一些时间短、效率高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所以学生了解鲁迅更多是从教材中学习鲁迅的作品,从课堂中去走近鲁迅,但是毕竟上课时间是有限的,课下时间也会被其他的课程作业所占用,所以一般学生不会主动去了解鲁迅。学生被动的了解鲁迅,而鲁迅的文章被选入教材的有很多,钱理群教授提出了“前理解”这个词,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通过教师口中所描述的鲁迅对其形成了刻板印象,每当新学习他的文章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只是听老师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切以老师所讲的重点知识为学习目标,对于文章所蕴含哲理性的解读也只是照本宣科,自己很难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慢慢的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失去了对文章深入探讨的兴趣。
(2)时代久远,认知存在差异
鲁迅所处的时代于我们来说已经十分遥远,那个年代是中华民族内外交迫的时代,外有帝国列强侵害,内有封建腐朽未除,民族危亡时刻鲁迅弃医从文,用笔杆敲击陈腐,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他的作品有很强烈的民主气息,所以只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读出其中的深刻性。时代久远,对于中学生而言,近代史的历史知识也只是通过影视资料和相关的历史课来学习,在那个风雨飘荡,需要觉醒的动荡时局,我们很难感同身受鲁迅先生内心的悲愤与激昂。时代不同所带来的认知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中出现的一些情景,例如在《祝福》中祥林嫂为什么在鲁老爷家不能碰摆弄祭祀的贡品?现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提倡情景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学生自身的经验或者体验对于之后的学习和知识的建构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小学生学习《司马光砸缸》,现实生活中城市生活的孩子没有对于“缸”的认知,就会对司马光砸缸的行为产生疑惑。所以同理中学生没有在鲁迅生活的年代生活过,由于认知的不同,必然会对文章中的一些描述产生疑问,阻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鲁迅的语言特点
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的另一个困难就是理解鲁迅独特的语言特点,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白话文刚刚被推广,现代汉语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导致鲁迅作品中很多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思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孔乙己》中描述孔乙己去世时的话语“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同时鲁迅有时还会自创一些词语来表达他的情感,例如“拿来主义”就是他借助文字隐晦的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并对他们向国外惺惺作态的谄媚态度嗤之以鼻所创作的词语。中学生人生阅历不足,而被选入教材的很多文章都是鲁迅先生在中年时写作的文章,他成熟的思想体系和对待时事的讽刺和批评,以中学生的思想和眼界很难理解,这大抵就是为什么中学生“三怕周树人”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语文教师讲课基本依靠教参,鲁迅作品本身难度较大,所以语文教师很少会花费大量时间对鲁迅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同时,一线语文教师由于每天都要与学生打交道,大部分时间都在备课上课,对最新且前沿的研究关注度不高,对于一些专家关于鲁迅的研究知道的也很少。教法千篇一律,学生得不到阅读的快乐,就无法对鲁迅的作品产生兴趣,也就很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索鲁迅。钱理群教授提到:“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的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2)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不能只追求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语文教师似乎面临的是一个答案已经确定的二选一的决策。在教学鲁迅作品过程中,就体现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在高考的压力下语文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与考试相关的考点,字、词、句的讲授成为教学的重点,在这种氛围中没有人会真的在意高中教材选入鲁迅作品所带来的真正意义。但是我觉得鲁迅作品的人文性,对于学生人生的成长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鲁迅作品中所传递的国家危亡时民族责任感、对于强权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法抗封建陈旧思想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没有体现人文性,而是人文性的教学略有偏颇不够深入。例如,在《祝福》中,我们所熟知的中心思想是批判了旧社会对女性的摧残以及封建礼教的陈化腐朽。但是这大多都是有关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说教,不免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三、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加知识储备量
钱理群先生认为要提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要从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下手特别是关于鲁迅的素养,可以说语文教师是制约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瓶颈。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文本鉴赏能力和分析的能力,在教学鲁迅作品时能够给学生展示出不同的鲁迅,单靠教材中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自己只有下功夫去钻研鲁迅的作品,将文本解读出自己独有的观点与看法,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用千篇一律的根据教参中的内容思路去讲授,教师自己通过文本解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解读鲁迅,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都会有很好的课堂体验。
(二)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创设目标
高中课堂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大多還是采用赫尔巴特式的教师为中心来主导整个课堂的进程。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朗读的方式来学习鲁迅作品。钱理群先生通过多年的鲁迅作品教学所得:朗读是最接近鲁迅的艺术和他的内心世界的入门通道。朗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进入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为了增加乐趣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集体读,让学生深切体会鲁迅字里行间的情感,或愤慨、或悲切、或温情,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另外,教学目标的设置尽量避免功利化,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感知文本本身,教师更要关注作品的人文性教育。由于鲁迅作品年代的特殊性,在语文教育中,不要将政治教育看做是语文课堂的任务。
(三)依据文体设置教学过程
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文体涉及小说、散文、杂文,其中不同的文体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我曾听过一堂《祝福》的公开课,里面老师将祥林嫂的死因归为他杀,于是和同学们一起寻找杀死祥林嫂的凶手,即带领学生分析了文本,又使学生深刻体会了封建礼教杀人于无形。但是也有不教学偏颇,以必修上《拿来主义》为例,这是一篇杂文,但是通过查阅相关的教学案例、以及课堂实录发现,大多数老师在备课时为了降低讲授难度,方便学生理解,会按照议论文的学习方式进行讲授,而忽视了其作为杂文的艺术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接受水平,以便达到最好的教效果。
结语: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带给了一代又一代师生教师困难,但是这种困难更可以看做一种挑战。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多面性,他的形象似乎不再只是一个冷峻锋利的小老头,他的作品也不只是表达单一主题。所以更多时候我们对于鲁迅的刻板印象是由于周而复始没有什么变化的教参和老师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导致我们在学生时代反感鲁迅的文章。一切的误解都是源于不了解,笔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的论文以及阅读了一部分课外的文章,希望能够解除一些大家对于鲁迅文章的误解。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语文教学与课本中的鲁迅[J].基础教育课程,2009(09):4-7.
[2]谢政满.抓住教学点,在言语形式里穿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11):4.
[3]钱理群.鲁迅杂文[J].南方文坛,2015(04):5-14.
[4]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有几点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5]李敏.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及突破[D].河北师范大学,2015.
[6]田彰玮.以《拿来主义》为例谈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杂文教学[J].百科知识,2021(0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