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奏响“5G+”声乐教育的华美乐章

2022-05-14 01:51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声乐教育教师

魏 琳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自1969 年互联网诞生起,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与此同时,教育行业也因互联网的崛起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引入1G 以来,1G 到4G 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教育也随之从互联网1.0时代的传统授课方式,到互联网2.0时代的“教学+互联网+”教学,再向互联网3.0 时代的互联网教学推进,我国的教育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的演进过程。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 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2020 年9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的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

中国的声乐教育自1927 年上海国立音乐院第一次把“声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以来,已经走过了近百年。近百年来,中国为世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中国的声乐教育水平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肯定。但纵观现代声乐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大多数专业声乐教学仍墨守着传统的一对一或一对少数、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这种精细化的教育模式致使声乐成为一门高成本的课程,因此其学习门槛也较高。将5G 技术应用于声乐教育中,能改变当下声乐教育资源的分布形态和学习者获得教育的方式,其打破了时空限制,突破了真实世界里书本和资源的限制,有效提高了声乐学习效率,能更好地为声乐教育服务。

一、5G的内涵和特点

(一)什么是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 或5G 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 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二)5G的特点

1.峰值速率需要达到Gbit/s 的标准,以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2.空中接口时延水平需要在1 ms 左右,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3.超大网络容量,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4.频谱效率要比LTE 提升10 倍以上;5.连续广域覆盖和高移动性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00 Mbit/s;6.流量密度和连接数密度大幅度提高;7.系统协同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表现为多用户、多点、多天线、多摄取的协同组网,以及网络间灵活地自动调整。

5G 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大连接、低功耗,大大促进了云存储、大数据、万物互联、VR/AR 虚拟成像、AI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二、声乐教育概况

(一)什么是声乐教育?

声乐教育,是指声乐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歌唱技能技巧,提高分析、欣赏作品、演唱作品的能力,并依据所学技能、技巧创作新的作品的一种活动过程。声乐教育首先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归属于艺术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声乐人才。在声乐教育目的中,最高要求是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是艺术审美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则是声乐知识和技能。

(二)声乐教育的特点

1.因材施教

声乐是依靠声带震动而发声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每个人的声带构造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音色不同,而声乐的演唱水平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受教育因素息息相关,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因此,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声乐教师一般会对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授课,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2.声乐训练的重复性

声乐是以人体作为发声乐器,以良好的气息为基础,通过头腔、胸腔、鼻咽腔等共鸣腔体协调配合共同发声的复杂运动。这种运动需要长期反复的练习,使得发声肌肉群产生记忆力,想要取得较好的上课效果,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训练,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

3.师生间的高度互动性

教师在声乐教学里作为传递音乐知识和声乐技巧、并帮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的角色,学生作为知识技能的接受者,需要与声乐教师高度配合。因此,声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并不是单独进行的,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沟通和交流,教师快速抓住重点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学生也能较快领会教师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4.声乐表演的实践性

学生在声乐课后需要依照教师要求进行反复练习,同时,声乐不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声乐演唱需要通过舞台表演进行检验,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技巧、心态、舞台表演等方面取得进步。因此,声乐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我国传统声乐教育的局限性

1.口传心授的授课方式

口传心授作为传统声乐教学中重要的传承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整个音乐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谓口传心授,就是在文化传承时师徒间通过口头传授和内心领悟方式进行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通过口授、眼观、耳听、心悟、手动,传其形,悟其神。口传心授是用“口”来传授,用“心”来感受,使传授者、继承者双方之间产生心灵的沟通,从而达到对音乐神韵的共鸣。口传心授重在“心”,而“心”是无法用文字记载和表达的,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正是歌曲演唱的韵味,这种韵味的把握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学生的不断练习才能拿捏准确。

口传心授自古以来就是艺人师徒间传承艺术的主要方式,一般为师徒面对面、教师以一对一或一对少数的形式进行授课。据记载,中国最早是用文字谱来记述古琴弹奏的指法、弦序和音位,隋唐时期才产生了工尺谱、减字谱,谱面上并未标明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细微差异,以及装饰音等,都还需要演唱者或演奏者凭其各自不同的理解来加以具体的分析和处理。而这并非古代音乐家不注重歌曲的节奏,恰恰说明中国古代音乐是通过每个人对歌曲的理解和不同的个性进行二度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就对音乐的传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之处:所有的音乐都不是整齐划一的,歌曲的演唱根据教师的不同流派、歌者的不同表达出不同的唱腔和韵味。同样,中国戏曲讲究手、眼、身、法、步,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会依师承门派有不同的韵味和特点,因此,口传心授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2.教育资源不平衡

由于政治文化中心的高度集中,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的经济水平一般较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温饱问题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就会提高。在许多大城市中有专门的乐团、剧团或音乐厅,像国家大剧院每天几乎都有不同的音乐会、歌剧在上演。因此,一些优秀的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大都频繁活动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国内专业音乐院校也多集中在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中小城市或者偏远山区的政策往往先发展经济,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当地人也很难在当地有听音乐会、同名人名家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长此以往,优秀声乐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这一问题就逐步显现。

三、5G技术运用于声乐教育的优势

5G 技术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其“高效率、低延时、大带宽、万物互联”的特性令VR/AR、AI、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得到较高效的优化,这些技术在声乐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探索和应用,使传统声乐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效率和师生间的交互体验向更优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智慧音乐教育的进步。

(一)突破时空限制

在传统的声乐教育中,声乐教师更多的是在高等音乐院校作为“声乐教育的传播者”出现,而高校学生作为“声乐教育的接受者”,声乐教学的进行一般是师生约好某一时间段在教室或琴房进行授课。而如今各大网络平台的出现,如慕课、抖音的出现令原来单一的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让声乐教学不再有时空的限制,只要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在线教育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在线教育往往采用录播或直播的方式进行,但其带来的问题是,录播时与线下学生无法进行实时互动,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直播时却经常因为网络问题出现声画不同步、无法实时传送、卡顿、掉线等情况,造成不好的上课体验。

声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声乐课对传输的声音要求较高,要让在线声乐课取得较好的效果,保证声音的流畅是前提。由于声乐是通过协调呼吸肌肉群和发声器官的复杂运动,掌握歌唱技巧是演唱声乐作品的基础,因此,在线声乐课对音质也有较高要求。4G 技术相比之前,虽然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4G 技术下的视频连线中,也只能勉强保持音频通话流畅,视频通话经常出现卡顿、延迟。在2020 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中,许多高校采用“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授课方式。授课过程中,经常性地出现卡顿、听不清或者黑屏、系统崩溃的情况,特别是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声乐课教学中,4G 的网速实现不了在线声乐课的无延时同步进行,为声乐课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新的考验:声乐课中一般由教师弹伴奏、学生练声,调整好歌唱状态再进行歌曲的演唱,演唱时学生唱完某个乐曲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在4G 的网速下进行线上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钢琴伴奏传输到学生的终端有延迟,当学生跟着听到的伴奏进行演唱传输到教师的终端又有了时间差,因此,学生在上声乐课时只能自己进行弹唱或者清唱,自弹自唱的情况会令学生对声乐技巧的关注度减少,达不到声乐课训练声乐技巧的目的,清唱又会由于过于关注声音而不注重歌曲的连贯性,使得声音僵化、不够流畅。声画不同步、卡顿、掉线、声乐演唱听不见、听不清等情况时有发生,致使在线声乐课无法达到面对面上课的基本效果。

2019 年11 月21 日,首届世界5G 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唯一一家将音乐与科技相融合的单位参展,联手中国联通携智慧教育5G+4K 远程互动音乐、远程互动教学,惊艳5G大会。

通过5G+4K 传输技术,在大会欣赏现场古筝新秀李杨冠宇与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智慧教室张玉坤联袂表演,筝箫合奏《春江花月夜》。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明月,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抑扬顿挫,悠扬婉转的琴声,让人为之赞叹这是筝箫跨越时空的对话。虽然表演者身处两地,却给观众呈现了极具东方声韵、筝箫合鸣的异地无感知音乐表演。5G 技术的高速和低延,使人在不同的地点同时演奏成为可能。

本次展会第二天运用5G+4K 远程互动技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笛子教师范临风与学生杨雪莹分别在展会现场与中央音乐学院智慧教室开展互动教学,实时同频互动,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异地教学课。

这是一次音乐与科技相融合的全新尝试,这是一次音乐教育的深入探索。唯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打破思维定式,音乐教育才会绽放永不枯竭的生命力量,“5G+”智慧教育才会释放前所未有的价值。

5G+4K远程互动教学、音乐表演,利用5G网络宽带低时延特性,实现异地无感知的教学,为音乐教育打开全新的视角,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共享中央音乐学院优质课程、音乐会,与大师面对面全时空、全领域、全受众学习,这就是5G+4K 远程互动教学、音乐表演带给我们独有的魅力。

5G 时代,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已全面开启,运用5G 技术让中央音乐学院优质资源更好地面向大众,让更多的音乐从业者受益!

5G 带来了高效率、低延时的网络传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演唱的时候同步进行钢琴伴奏,并及时对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和指导,学生也能听取教师的意见及时改正。如果再有更好的收音环境和设备,通过远程教学实现声乐教学的实时互动就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节约了传统声乐课学生在上课途中花费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线上教学的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口传心授的时空限制。

图1 在首届世界5G 大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演示了“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合奏

(二)教学模式多样化

以往声乐课往往采用“师傅带徒弟,一带到底”这种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其弊端是教师个人的专业研究方向不同,对多种风格作品的处理具有局限性。比如,擅长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教师可能对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捷克语等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不熟悉而无法进行指导;擅长演唱美声声乐作品的教师又对中国传统地方民歌了解不深,对民族风格的拿捏不够精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几位教师共同指导一个学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多对一”的教学模式会耗费大量教学资源和成本。

5G 的产生让多个教师同时指导一个学生的“多对一”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教师间通过远程连线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和集体的智慧对同一个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声乐教育新模式,是以提升和优化当前声乐教学水平为主旨,实现了学生利益的最大化。教师协同授课进行专业交流切磋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5G 的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得以开放共享,让教师在教学互动与探索中碰撞出火花。

多种教学模式的配合使用,在声乐教学中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培养教师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拓展学生对不同教师的教学示范水平的直接体验,深化学生对演唱技巧与作品理解的把握,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三)平衡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脱离不了两个问题: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总有学生被困在教育的孤岛。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中强调,“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而5G 的普及,将为这两个问题提供全新的答案。当5G 与4K 技术、增强现实、虚拟仿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相融合,不仅可以为教育插上有力的翅膀,还将为教育打开全新的视角。

我国声乐教育的现状是:不论是在我国二、三线城市,还是在拥有多个分校的集团校中,优质的声乐教育资源总是稀缺。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在5G时代到来以前,只能被少数专业高精尖的学生所享用,而一些初级入门者往往很难接触到。

21 世纪初,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率先开展了远程教学。2001 年,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远程教育网开通后,中国音乐学院的马金泉教授曾参加过远程教育招生、考试、授课等环节。他说,在这三个环节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本文前面提到的“演唱者音量和音色的巨大差异”。“第一年的远程招生,教师们足不出户,坐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远程教室,在监视器前便可以看到、听到远在云南、湖南、山西等地考生的实时演唱,但通过互联网传输过来的演唱者的音量、音色都明显失真,甚至连考生的身高都会欺骗我们的眼睛。远程讲授声乐课的状况亦是如此,教师无法确定学生的真实音量和音色,而学生当然也不知道教师所做示范的音量和音色。当教师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模仿其不舒服的演唱时,学生还觉得教师模仿的那种‘不舒服的演唱’听起来没什么问题。”这样的情况到了4G时代,依然没有很大的改变。

2019 年在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和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中国联通与中央音乐学院在会上联手打造了5G+4K远程互动音乐教学,现场观众观看了会场中央音乐学院的名师与身处中央音乐学院琴房的学生的线上互动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异地无感知”的远程互动。在现场的教师说完话,屏幕中的学生马上无延时地做出了反应,这在4G 时代是无法想象的。5G+4K 技术让广大声乐学习者打破时空限制接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并进行实时互动成为可能。

5G+4K 远程互动音乐教学,融合了5G 网络和4K 技术,利用高清显示器、电脑、手机等终端开展互动式音乐课堂,其形式是主讲教室实时直播,通过设备采集超清视频和高品质音频,实现超清、无感知延时的随堂互动学习,直播课堂可以在固定教室、移动教室或学生终端等任何空间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5G+4K 还可以实现一个主讲教室对多个互动教室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同一节课内容因为授课群体不同进行多次重复教学的现象,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优质教育资源,为各地教学水平存在的差异提供了解决方案。

(四)提高课堂效率

5G 高带宽、低时延的特点,将使网络中的数据量急剧增长,而物联网的发展也会带来海量数据。数据量的增加和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为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5G 的高带宽可以满足大数据对数据传输的需求;大数据对数据的存储与处理速度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云计算、云存储的方式,而这也需要5G的通信支持。

传统声乐的学习资料主要来自歌谱和视听材料,而这些在4G 到来之前都是有形的,通过实体的硬盘或纸质资料来保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乐谱和视听文件融入大数据以云存储的方式存在。4G时代的云计算与云存储之所以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文件下载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等待时间长或者线上观看出现卡顿等问题,究其原因是4G 网络无法满足云计算低时延的要求,云端存储的数据无法及时到达客户端。

学生在演唱时往往需要依照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理、艺术风格对作品进行处理和把握,5G 大数据可以让教师通过AI技术在几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从大数据库快速获取相关资料,且几乎感觉不到延时。这些资料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进行下载和共享,做到课上的问题课上解决,也可供学生课后进行复习,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5G 的云存储可以帮助教师把学生上课时的视频资料存储到云空间上,方便教师更精准地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备课,对于学生来说也能通过视频更好地进行课后的训练。

在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之前,学生首先需要掌握气息、共鸣腔体的灵活运用等歌唱技巧,在这个初级学习阶段容易出现跑调、换声点无法顺利转换、喉咙挤卡、气息没吸好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具有随机性,初学者往往注意了气息下沉就会忘了保持喉头稳定、做到喉头稳定就忘了头腔位置,难以协调好歌唱器官。声乐是依靠歌唱器官的协调配合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效果,这就需要对发声器官足够了解并灵活运用,同时对歌曲的二度创作需要发挥个体的想象,对歌曲的词曲进行深入研究后再进行艺术处理。条件允许下,5G 还为AR 增强现实技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声乐发声器官的工作原理有较直观立体的了解,让学生进入虚拟现实中去理解、体会作品,而不再是必须加以想象的平面图片,从而提升课堂趣味性,真正打造沉浸式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和歌曲内容。

(五)有助于开阔视野

在声乐学习中,高质量的视听享受能够有效提升音乐鉴赏水平,从而达到提升自身音乐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高水平的声乐演唱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模仿素材。一线城市大量歌舞剧团、乐团聚集了国内大量高水平的音乐家,这些音乐家在舞台上的演唱和演奏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多听高水平音乐会对声乐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欣赏音乐会能对音乐家深厚的基本功和对歌曲细节的处理有所了解和体会,从而开阔眼界,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5G 技术之前,二、三线城市的声乐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现场聆听高水准的音乐会。声乐学习者想欣赏高水平的音乐会,需要奔赴音乐会所在城市,这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4G 时代使得许多音乐会得以进行网络直播,但受限于较低的网络带宽和速率,音乐会的音质和画质都大打折扣,无法获得较真实的音效,甚至出现播放卡顿等问题,极大削弱了欣赏音乐会的体验感。5G 的移动性、实时性和高分辨率将会给“云音乐会”带来更好的体验。

2020 年6 月20 日晚,《庆祝中埃建交64 周年·云交响音乐会》在“云”端激情奏响,这是全球首个依靠5G技术进行直播的跨国交响音乐会。乐队合奏是对演奏的时间差、节奏差零容忍的演奏形式,在辽宁歌剧院现场对音乐会进行多机位多角度拍摄,同时,在开罗歌剧院开罗交响乐团的演出也以分屏或大小屏幕的形式呈现。这种异地实时合奏形式的出现为音乐行业摆脱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异地同步演出、彩排、实时互动转播等诸多需求,为无法到现场聆听音乐会提供了解决方案。未来,5G 技术将实现更加高清的视频传输,全景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支持也为在线实时欣赏音乐会带来沉浸式和多元化的体验。

四、5G技术下声乐教育的瓶颈和解决办法

(一)网络覆盖率

5G 网络的普及离不开5G 基站的建设,目前,笔者所在城市还未有5G 基站建成。据报道,北京市目前累计建设5G 基站21086 个。5G 正式商用一年来,北京市的5G 用户数达到312.77万户;上海已累计建设5G 室外基站超过2 万个,市中心基本做到5G 室外覆盖。同时,知名商圈、交通枢纽5G 覆盖。除北京、上海之外,其他一线城市也开始加速5G 基站的建设。因此,目前除了一些大城市外,中小城市的5G 覆盖率偏低。想要运用5G技术为声乐教育带来便利,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2020 年是5G 建设的关键年,三大运营商计划年底建成55 万个5G 基站,其中中国移动计划目标是30万个5G基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计划联合建设25 万个5G 基站。工信部预计2020 年年底全国5G 基站数将超60 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笔者所在地属国内三线城市,目前虽没有建成5G 基站,但已经完成了选址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5G网络覆盖率将得到有效提升。

(二)收音设备的要求

运用5G的高速率能给声乐的在线视频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体验,但是声乐是一门复杂而又精细的学科:说它“复杂”,是因为声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科学的演唱技巧需要调动横膈膜等呼吸肌肉群和头腔、胸腔、鼻咽腔等多种共鸣腔体的配合和合理运用;说它“精细”,是由于人的声音与情感是分不开的,愤怒与开心所发出的声音效果是不同的,“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声乐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升华,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掌握声乐技巧的基础上还需要依照作品风格、韵味进行咬字行腔和情感的理解和处理。通过5G的低延迟、高带宽,虽然可以解决声乐在线教学的流畅性问题,但声学是一种复杂的科学,声音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与空间的形状、设备的收音效果、周围环境、人与设备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能对最终收到的音效产生细微的影响。可以说,要想较真实地还原音效,对于生活中的大多数场地来说较难。

由于收音设备和环境的不同使得声音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过程中的音质有损耗,在线声乐教学目前只能作为面对面声乐教学的辅助手段,帮助教师与学生在课下交流,或者如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无法进行面对面教学的特殊阶段使用。通过网络传输的声音虽然不够精准,但是对于学生的咬字、行腔、音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对作品分析等理论知识仍然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指导。

(三)网络资源繁杂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和自媒体,人们可以迅速知道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快速找到专业的相关知识。互联网上的资源虽然丰富,但其种类繁多,分布零散,不利于学习。在线教育产生了不设门槛的教师群体,把教育行业带到了“全民皆师”的时代,“全民皆师”所带来的改变让教育向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声乐教学中,每个学生的个体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内外耳听到的声音不同,“因材施教”在声乐教学中相比其他学科尤其重要。互联网上的直播或录播课程,在声乐技巧上侧重点不太一样,比如某个学生头腔用得过多,教师就会要求他调整胸腔;又或者某个学生气息吸得过满使得歌唱没有流动感,显得僵硬,教师就要求他调整气吸……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如何对网络资源进行甄别和选择常令学生感到迷茫。

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进行学习,通过观看网上名师教学的视频对其声乐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自身问题能够被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学术性问题,应该与自己的声乐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避免进入误区。教师也可以对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从大量的信息中甄选出对学生有帮助的内容。

综上所述,5G 技术在声乐教学中能改变当下声乐教育资源的分布形态,也即将改变学习者获得教育的方式,它不但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突破了真实世界里书本和资源的限制。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的相融合,能为学习者打造更加生动有趣、沉浸式的三维学习环境。5G 技术不仅为声乐教育创造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种渠道接入学习的条件,通过更加智能和身临其境的方式,让晦涩难懂的知识苦海变成生动有趣的游乐场,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专业技能,拓宽视野。

当前,5G 由于基站少、资费较高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些距离,一旦5G技术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运用,将会为传统声乐教育带来巨变。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5G之后还有6G、7G……新技术的崛起让这个世界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互联网的发展也将快速缩小世界的距离。5G 带来的丰富资源,使声乐教育更有效率、更与时俱进,传统的口传心授可以被优化,但不能被替代,真情实感的音乐不应总是隔着屏幕或者存在于虚拟空间里,真正的艺术应该与观众零距离,抒发情感的音乐应该有其更真实的存在。

猜你喜欢
声乐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