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

2022-05-14 05:02:55邹长智
关键词:优化策略事业单位问题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Public Institutions

ZOU Chang-zhi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169, China)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需求逐渐增多,这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同时,也对其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事业单位基建活动的开展,需要事业单位对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论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保障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顺利开展,推动城市建设效果的全面提升。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society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This not only improves the level of urban construction, but also brings some pressure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of public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with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public institution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need to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further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effect.

【关键词】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Keywords】public institu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blem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22)03-0067-03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各级政府部门的投资范围不断拓展、投资力度不断增加,这使得事业单位的基础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为保障事业单位基建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建资源、资金的利用率,避免造成资金浪费,从而有效地控制投资成本,提高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概述

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经济形势持续性变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事业单位的深度改革。事业单位在市政项目上的投资范围逐渐拓展,承接了更多的基建项目,从而对其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实现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和改善,使其更加符合未来发展的高要求和高标准[1]。现阶段,基建项目较为复杂,综合性较强,投资力度较大,而且施工周期长,需要在事业单位内部以及外部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才能顺利完成。事业单位需要在基建项目实施中,开展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将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与项目各个工序环节进行充分渗透融合,充分发挥会计核算、财务预测、财务运算、财务控制等工作的作用,对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性监管,保障其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财务数据造假、遗漏、错算等问题。同时,要对所有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性收集、统计、整理、汇总和分析,在基建项目活动中开展全面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对基建项目投资成本的有效控制,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提高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现代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繁杂,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特征,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资金账目记录、结算和结账等内容,而是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财会专业技能,可以开展精准的会计核算工作,且需要提高其管理会计能力,能够参与基建项目活动的全过程,精准性统计和分析建设项目中的财务数据,加强对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经济效益的全面性管理。

3 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3.1 优化资源配置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通常需要依靠财政拨款的支持。基于此,为提高基建资源管理效率,实现对基建资金的合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需要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确保事业单位各项经济行为的规范性和合规性,逐渐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实现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对投资成本的控制力度,减少支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基础建设资金的高效化使用。

3.2 强化资金管理

实现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强化控制,可以督促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对基建财务管理方式实施优化和改进,对建设资金的流向、使用情况等进行动态性跟踪监督,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保障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使用[2]。事业单位的资金属于国有资产,通过加大基建财务管理力度,可以实现资金流通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障各项资金的科学合理性使用,加大国家、社会、群众的监督力度,降低国有资产流失概率。

4 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

4.1 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事业单位的投资范围拓展,承建的基础建设项目日渐增加,而且其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设工期较长,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转变理念,创新管理模式,采取适宜性的财务管理方式,推动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甚至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基建会计核算的相关规范不了解,这种现象严重限制了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事业单位在开展基建项目工程建设时,往往会把基建财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核算工作混淆,导致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独立性,容易出现很多漏洞和问题,有损基建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3]。此外,在进行基建项目年度投资规划时,往往存在资金预估不准,与实际的施工资金使用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加之对部分建设项目的支出没有进行申报,预算超额现象较为严重,财政资金压力加大。

4.2 预算审核不严格

在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三超”问题,即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出现这种问题往往是因为事业单位在对基建项目进行设计时,违背可行性报告的要求规范,致使项目前期预算与实际费用不相符,虽然这样一来可以加快审批速度,但是这种现象违背了预算编制规范要求,难以对预算内容开展细化管理,不利于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事業单位基建财务预算管理中,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如对前期拆迁赔偿和征地等估算不合理、政策性变更等问题,不能结合实际的动态变化情况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引起项目总投资预算严重超额,实际的施工支出严重超过预算资金金额,导致事业单位基建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三无”现象,即无预算、无审核、无标准的问题,严重限制了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4.3 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事业单位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特点,创新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但是当前阶段,事业单位在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财务管理制度落后,与现阶段基建投资发展环境和需求不相符,同时,事业单位在基建项目实施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导致实际的基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的依据,导致财务核算出现数据失真、数据遗漏等问题[4]。

4.4 工程价款结算滞后

通常,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需要在工程竣工后的3个月内完成竣工结算报表编制工作并进行上报。但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在承建基建项目时,对竣工决算工作不重视,更加侧重基建项目施工方面的工作,导致在工程完工之后迟迟不开展竣工决算工作,甚至有些竣工项目交付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后仍未完成竣工决算工作,对相关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入账和办理移交手续,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严重的国有资产浪费问题,而且导致基建项目持续处于“建设”状态,严重影响财务资料的最终审核,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5 内控执行不到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在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内控标准不明确、缺乏完善的内控执行监管机制等问题。这种情况导致财务人员在开展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时,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内控执行力度欠缺,导致财务管理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强。其次,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往往主观行事,尤其是在资金审批中不能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加大了财务管理风险;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养不足,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较低,对最新的法规政策不了解,难以满足新时期越来越复杂化和系统化的基建财务管理需求。最后,很多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忽视实地调研,对基建项目工程的基本情况不了解,对项目知识、财务标准等不熟悉,极易导致项目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遗漏、差错等问题。

5 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5.1 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能力,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督促全员树立正确的基建财务管理理念,使其认识到财务管理对基建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性。事业单位领导层需要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意识,促进基建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同时,需要设置专门的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并且保障基建财务核算的独立性,单独建账核算,确保其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年度申报工作的重视,结合既定的项目概预算、进度等要素,对年度投资规划进行可行性设计,一旦出现项目调整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审,以便做好投资变更工作,实现建设资金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安排,减少资金浪费现象。

5.2 精细化开展基建预算工作

加强对基建项目预算工作的重视,保障基建项目概预算工作得到细化管理,这是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与前提[5]。在进行具体的项目概预算编制工作时,一是需要借鉴历史年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同时,结合该基建项目工期、投资计划等要素,对财务预算进行合理编制,防止出现超预算的问题,加大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控制力度,实现对项目资金的统筹规划与合理安排;二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项目投资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加强各部门对财务预算的重视;三是对财务预算进行分解细化管理,对每一笔资金支出、流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符合预算标准要求;四是结合相关标准对投资金额、预算、项目计划量等实施有效控制;五是结合基建项目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报送审核,并对建设资金量预算进行合理调整,确保预算编制与项目规划的一致性,实现对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成本投入。

5.3 做好财务审计和监督工作

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效果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基建项目的顺利开展,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制定适用性较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大财务审核和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开展[6]。一是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监管机制,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加大对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度;二是加强对项目拨款的使用状况进行动态性监督控制,保障其符合复批的概预算文件要求,实现专款专用,对会计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加强日常监督,并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检查职能,保障其真实性和合法性;三是要对基建工程实施过程开展严格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资金管理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减少资金浪费,保障资金利用率,进而促进基建项目的顺利开展;四是需要完善财务人员职责管理、现金管理、竣工财务决算管理、会计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五是基建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与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树立全员财务观念,并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了解,保障各项工作都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为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

5.4 及时开展竣工决算工作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竣工决算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项目“竣工一个、决算一个、批复一个、调账一个”的原则,确保基建项目竣工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竣工决算意识,在建设过程中结合施工进度开展动态化的竣工财务决算,对决算表进行合理编制,为竣工决算工作的完成做好准备工作[7]。一般情况下,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需要在竣工后的3个月之内完成竣工决算编制并上报相关部门。其中,财务人员需要加强与项目负责人的沟通,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了解项目的竣工情况等,并对项目资料进行全面性收集与整理,保障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包含前期资料、技术资料、征地拆迁资料、决算验收资料等,为竣工决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对合同执行状况进行精准性核对,并对合同数量和履行情况进行明确等。在合同要求下,结合建设进度对工程款进行严格审核并合理拨付,并预留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在建设工程完成之后,需要对项目质量进行及时验收,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入账和移交。

5.5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财务人员是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综合素养与基建财务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对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进行熟练使用和操作,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财务管理,并对项目预算落实状态开展动态跟踪监督,保障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开展;二是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构建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团队,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执行和落实[8]。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提高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率,减少成本投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实现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助力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顺利开展,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其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晁发明.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风险及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4):81-82.

【2】王健,刘长胜.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2021(31):144-145.

【3】吴美程.加强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若干建议[J].商业观察,2021(24):66-68.

【4】左丽娟.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21(2):142-143.

【5】靳伟華.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问题及若干建议[J].纳税,2021,15(2):143-144.

【6】颜雪华.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2):57-58.

【7】唐秀莲.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会学习,2021(1):42-43.

【8】王艳云.加强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思考[C]//2013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104-105.

【作者简介】邹长智(1975-),男,山东龙口人,高级会计师,从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研究。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事业单位问题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9:15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56:40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