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022-05-14 16:47:43单淑珍
关键词: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Manage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HAN Shu-zhen

(Price Certification Center, Development and Reform Bureau of Xinhua District, Cangzhou City, Cangzhou 061000, China)

【摘  要】企业绿色管理方式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新型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绿色管理方式是指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方式。绿色管理方式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观念转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途径。在我国大力推行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因此,论文对绿色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探讨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方式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具体对策。

【Abstract】Enterprise green management mode is a new enterprise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Enterprise green management mode refers to a series of management modes aiming at saving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Green management mode is actually the embodi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oduction and life in modern society in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t is an inevitable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whole peo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green economy and advanc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in enterprises, and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green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green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mplementing green management mode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for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green management.

【關键词】绿色管理;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

【Keywords】green management;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F205;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3-0004-03

1 引言

绿色管理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减少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为前提。绿色管理方式的精髓在于将绿色管理的核心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在满足社会进步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消耗强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绿色消费、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实施绿色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长期战略决策。5A4DE0FE-4BD9-4E1A-BB3F-C0EB0726B689

2 绿色管理的基本内涵

企业理念是生产经营的指导方针,是企业管理者为适应市场环境、发展趋势以及被企业员工认可的一系列核心理念[1]。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和节约资源,从而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是指能够减少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是绿色管理的核心内容。

3 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重要性

“十三五”以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大力推行企业绿色管理。企业只有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綠色管理方式的核心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满足消费者的选择要求,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2]。所以,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传统的计划经济已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求企业对消费者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唯有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才能促使企业获得健康长远发展。在全面普及环保理念的新时期,消费者愈发关注环保产品,而且需求量逐渐加大,由此促使消费者产生绿色消费理念。所谓绿色消费,就是消费者按照个人实际需求,在确保消费品可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能够符合环保标准[3]。所以,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树立了绿色理念,如丰田公司发布“环保宣言”,制定并实施绿色战略;松下公司在中国投资的3家企业均通过了ISO14000环境系列认证等。诸多企业的绿色实践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进而促进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由此可知,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项必要举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企业对开展绿色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出于对短期权益的考虑,对绿色管理方式的实施持消极态度,甚至加以遏制,使得绿色管理方式的推行陷入僵局。大多数中小企业设定的管理目标主要是增加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4],这使得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绿色管理的认识相对不足。对于绿色管理目标来说,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绿色管理是职能为减少环境污染的监管主体的活动,对绿色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谈及绿色转型发展与绿色经营方式之间的联系时,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此一知半解。不难看出,绿色管理的理念并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者对绿色管理方式认识不足,是导致企业难以推动绿色管理方式的首要因素。

4.2 环保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当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仍有待完善,企业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缺乏对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方式的有效监管。现阶段,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虽多,但执法主体过多,控制权分散,监管不能做到统一[5]。另外,生态环境部门的处罚权有限,而法律法规对一些违规企业的处罚过轻或缺乏处罚依据,导致在部分中小企业违反规定时拒不缴纳罚款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违法、违规成本低,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约束条款缺失是部分高耗能企业敢于在生产经营中违规的主要原因。

4.3 管理模式陈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依靠大规模生产要素投入以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在以旧模式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将自然环境成本纳入经营战略决策和战略布局缺乏足够的引导、鼓励,进而使企业的绿色管理方式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

4.4 绿色企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绿色产品标准的制定难度较大。由于企业种类繁多,包括工业企业、建筑企业、服务项目企业等,每一种类型的企业又分为很多领域,在绿色企业当中,总体目标必须得到不断充实与完善,因此,这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一般而言,企业仍以传统的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经营目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标、评价规范、计算方法,大多与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息息相关。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没有将环境污染、对自然资源过度消耗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环保产品的生产纳入管理体系,也没有关注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是否真正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5 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对策

5.1 完善企业绿色管理系统

中小企业要遵循当代创新发展的理念,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绿色生态作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依法依规开展关于绿色、现行政策的企业管理主题活动,以促进企业贯彻执行绿色管理方式。政府部门要按照强化绿色管理方式、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引导企业创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色环保产业管理体系的原则,使企业完善自身的绿色管理系统,并按照绿色经济理论的规定,创建科学、规范的绿色质量标准体系,包括经济产业、社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和文化发展产业等领域配套设施,并完成绿色标准的无缝拼接[6]。建议财政、财务审计、税务部门联合成立绿色计算工作组,尽快开展科学研究,将绿色财务会计相关内容纳入会计要素,开展计算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有关绿色会计的规定,让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公示绿色财务会计的相关内容,构建与完善绿色管理方式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投资融资、银行信贷、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全面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绿色GDP核算)管理制度。根据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管理制度的规定,绿色GDP核算必须先核算明确的资源消耗成本和自然环境破坏成本,加快推动企业建立生态资源平台,实施环境污染核算、自然环境支出核算等核算管理制度,对国民经济进行绿色信息管理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并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规范,推动企业实施与政府部门管理机制绿色转型发展相一致的绿色管理机制。

5.2 应用绿色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方案

绿色技术是指能够减少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体系,是绿色管理的核心内容。绿色技术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质上是指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科学技术。绿色技术不是只指某一单项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包括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污染治理技术、资源回收技术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和从源头、过程加以控制的清洁生产技术。它不仅包括硬件,如污染控制设备、生态监测仪器以及清洁生产技术,还包括软件,如具体操作方式和运营方法,以及旨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与活动。绿色技术是应对资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的关键手段,可以产生长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7]。5A4DE0FE-4BD9-4E1A-BB3F-C0EB0726B689

绿色环保设计是在设计产品中切实体现商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即面向自然环境开发设计产品。绿色环保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案的根本区别在于设计理念中是否包含绿色环保设计,即降低能耗、便于拆装、方便回收再生利用、不破坏生态环境。将绿色环保设计中的特性、成本等要素纳入统一设计方案进行明确的规定,并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顺利实施,从而在环保、节能、材料计算、抗污染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利益空间。

5.3 树立绿色管理新思路

绿色管理方式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以短期目标为目的使利益最大化,而应基于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即以长远的战略思维看待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进行绿色核心理念的变革。开发应用绿色技术,推行绿色管理方法,使企业生产加工环节实现高环保、低消耗的目标,积极体现绿色消费要求,从而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和群众美誉度,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企业的绿色核心理念可分为3个层次:首先,考虑企业权益,实施成本节约,努力做文明的绿色企业。要培育企业的绿色消费意识,开展“绿色典范”主题活动。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成本控制与绿色管理方法如出一辙,所以要高举绿色管理的大旗,有效实施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其次,创建绿色企业,争做文明的“绿色中国公民”,制定“绿色计划”,实施“绿色建设”,运用绿色的核心理念,具体指导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施绿色制造,使企业成为具有吸引力和责任感的企业,将企业建设成为与社会发展和消费质量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最后,关注自然环境,努力成为保护地球生态文明的“绿色卫士”,在全社会掀起一场多方面的“产业革命”。企业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绿色管理方式和理念,要灵活运用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倡导人与自然的融合,推进自然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管理核心理念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5.4 推动商品的绿色化

绿色环保产品的广泛使用,对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大力倡导、推动民众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才能真正合理减少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现阶段,绿色环保产品在供需双方都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民众对绿色环保产品在使用中的认知度不高,导致其对绿色环保产品的要求和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企业经营者的生产偏好;企业经营者为了追求盈利,选择生产非绿色产品,从而导致产品绿色化生产进程放缓。由此可见,企业在坚持生产绿色环保产品的同时,需要大力拓展绿色环保产品的销售市场,正确引导民众的绿色环保消费理念,持续推广使用绿色环保产品。

5.5 打造绿色企业文化

为进一步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更好地贯彻绿色管理方式的核心理念,需要在企业内部积极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学习贯彻绿色管理方式的核心理念。首先,在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方面,要在具体工作中明确完善绿色管理方式的要求,并以绿色管理方式为总体目标,设立绿色管理领导机构,承担绿色管理方式核心理念相关制度的实施责任;其次,企业员工作为绿色管理模式的最终执行者,要在企业绿色管理的全过程中不断学习企业绿色文化、塑造企业绿色品牌形象;最后,企业经营者应积极与员工就绿色管理方式的相关制度规定、流程进行沟通,将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推动全体员工树立基于“绿色品质”的工作意识,确保企业绿色管理方式在各项工作中得到全面实施。

5.6 完善法律法规,扩大行政执法范围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法律法规是强化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方式最重要、最有效的外部途径,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职能,合理设定对企业及个人污染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范围,对违反可持续发展理念总体目标、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果断进行取缔或惩处。同时,要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促进全民绿色消费。

5.7 构建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构建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需改革创新企业传统的管理机制,企业要致力于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将绿色管理作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可行做法包括:成立企业绿色管理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商议决定和处理企业生产环节中环保制造、绿色环保设计、战略成本管理等重大问题;创建企业环保部门,强化落实企业绿色管理方式,制定实施绿色管理计划,以绿色管理方式作为企业总体目标,实行岗位责任制。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将生态环境治理指标值与生产经营指标纳入总体目标责任清单。同时,建立企业绿色综合管理方法运行机制,加快企业从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绿色、经济、系统的管理模式。只有将绿色管理理念引入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规章,進而正确引导、激励员工,才能实质性地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从而与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和社会经济绿色发展要求相融合。

6 结论

实行绿色经营策略,既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水平,又能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管理理念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确立方向,是指引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途径。对此,企业应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为企业长期持续实施绿色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彩,王惠琴,戚英斌.中小企业中的绿色财务管理初探[J].河北企业,2016(12):34-35.

【2】葛颖波.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8):91-95.

【3】邱立国,史烽.绿色供应链管理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11-13.

【4】赵莹.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96.

【5】董红云.浅析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1(24):799.

【6】聂长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绿色发展[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8):106-107.

【7】吕瑛.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19-20+98.

【作者简介】单淑珍(1977-),女,河北沧州人,中级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5A4DE0FE-4BD9-4E1A-BB3F-C0EB0726B689

猜你喜欢
重要性
财富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极端重要性
当代陕西(2021年21期)2022-01-19 01:59:38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24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钙对身体的重要性
颜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