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2022-05-14 16:22刘聪喻怀义
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十四五国际化高职教育

刘聪 喻怀义

摘要:高职教育国际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十四五”时期开展职教改革、服务产业升级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与高职教育总体规模不适应,存在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不足、职教“走出去”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对此,高职教育在“十四五”时期应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发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标准等,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关键词:十四五;高职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4-0012-06

在“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遵循“有特色、国际化、高水平”的发展思路,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国家政策性文件要求,发挥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主动服务企业“走出去”,推进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办学成效显著。

一、“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深化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中国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离不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有力支撑。因此,“十四五”时期加强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势在必行。

(一)聚焦“走出去”企业海外发展,服务国际产能合作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消耗和人力资源优势。随着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国内市场,对接国际市场,中国产能可更好地实现“走出去”。但中国企业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时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痛点,众多矿产和铁路等项目海外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严重不足,急需优质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沿线国家企业社区居民也需要提升职业技能。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高职教育作为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支撑体系越发显得重要。近年来,高职教育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国(境)外办学实体机构增长迅速。2019年,我国高职院校国(境)外办学机构数量达337个,相比2018年的188个,年增长率高达79.26%。高职院校与“走出去”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对企业海外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可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走出去”企业的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培养一批职业技能优秀、理解中国文化、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海外本土人才,提高企业本土员工技术技能水平,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缓解人才需求矛盾,促进企业技术优势发展,为企业破解海外发展困局、释放发展潜力、发挥后发优势奠定基础,满足企业在当地长远发展的需求,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值赋能。

(二)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民心相通

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即国际交流合作的载体,包含传统师生国际交流平台,国际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等赛事平台,科研合作平台,培训开发平台和来华留学生中心等。高职院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可开拓师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促进各国师生交流对话。实施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的同时,可构建全方位、多视点、广渠道的立体化宣传格局,用国际化、本土化语言有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助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舆论氛围。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还承载着输出中国装备、推广中国标准、传播中国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责任。通过在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可促进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增进各国互联互通和民心相通。

(三)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模式,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品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3%,但经济总量只占29%,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在此发展前景广阔。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模式。《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也指出,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这是国家层面提出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精神,指明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创新模式,即“中文+职业技能”模式。高职院校和“走出去”企业可通过共建海外职业教育独立孔子课堂等“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实现中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同步进行、企业海外员工与企业海外所在社區民众共同参与、学历教育与培训开发同时开展。同时,研制和推广我国高职专业认证标准、编写本土化工业汉语教材、打造“鲁班工坊”等国际交流合作品牌,营造海外本土员工与中国员工互帮互助、中国海外企业与当地社区互相依存的良好氛围。

二、“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8月,我国现有1 423所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已有国际化发展举措,并配备专职的国际化工作人员。但大多数院校国际化办学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形式不新,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等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际化顶层设计不足,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强

近年来,高职教育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了一批国际化创新特色项目,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办学经验,形成了一些高质量的国际化办学成果。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些品牌项目。但很多高职院校仍存在国际化顶层设计不足和国际化发展理念不强等问题,并未将其纳入院校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导致较多国际化办学项目未能予以推动与落实,国际化人才培养也停留在口号层面。

(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不足,师生国际视野不宽

2019 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双高”院校)名单,并提出既聚焦国内发展又放眼全球格局的新要求。笔者从197所“双高”院校中抽取了8所,提取了10个观察点,整理成《8所“双高”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一览表》(见表1)。

表1显示,在职业教育“走出去”方面,8所“双高”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开展境外办学、职业教育标准推广和境外技术技能培训等。在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双高”院校大都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引进国际专业标准。但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就“双高”院校学生人数总量和教职工人数总量来看,高职院校师生参与国际化项目较少,来华留学生在学生总人数中占比较低,国际合作平台不足,师生国际视野不宽,未能很好地支持学生获得国际多校园学习经历,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双高”院校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先水平,“双高”院校尚且存在明显的国际化发展短板,可见我国高职院校总体上存在国际交流平台不足等情况。

(三)国际合作机制创新不够,国际交流合作不深

目前,高职院校较少聘请高端的外国专家来华参与国际化项目,较少参与和举办国际技能竞赛,较少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科研基地共建、培训基地共建以及人员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我国职业教育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呈现浅层次、表面化的特点。低层次的师生互访互换较多,而高水平的专业性国际合作项目较少;短期的临时性的国际交流项目较多,而长期的常态化的深度国际合作项目较少;部分院校过分关注合作形式,而对国际合作实质性、基础性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国际化专业建设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要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合作机制,加强高层次的深度国际合作,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学校整体发展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逐步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对话能力。

(四)国际化区域发展不均衡,优质职教资源引进不足

《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是综合呈现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文本,设置了“国际影响力”的考察维度。其最新一期的“国际影响力50强”院校分布在我国2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江苏省的上榜高职院校19所,浙江省的上榜高职院校7所,山东省的上榜高职院校5所。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区域分布很不平衡,沿海沿边地区的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远远领先于内陆省份和中西部地区。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是反映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网站的数據,高职院校现有1 10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高职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区域分布统计图》(见图1)显示,我国沿海省份和直辖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较多,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和上海市等沿海地区,其中,江苏省合作办学项目有210个。部分内陆和中西部省份合作办学数量较少,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内陆和中西部省份的高职院校投入资金较少、国际化发展理念不足、国际化发展政策支撑不够等导致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落后和引进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五)职业教育“走出去”特色不明显,与产业对接不密切

与高职教育总体规模相比,职业教育“走出去”特色不明显,与产业对接不密切。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还是以零散的课程、师资和标准等国际资源“走出去”为主,缺乏与产业密切对接合作。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走出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缺乏国外学习、培训的经历,跨文化知识贫乏,学术视野狭窄,创新能力不足,国际交流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合作机制不健全,缺乏高层次、特色化、高水平的项目;职业教育“走出去”未建立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的沟通机制,未能形成世界范围认可的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职教领域境外办学品牌,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项目普遍生命周期较短。目前,孔子学院建设较多关注语言和文化领域,较少关注职业教育领域。

三、“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把握国际化办学发展机遇,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发国际通用职业教育标准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值赋能。

(一)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要解决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的瓶颈问题,首先应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围绕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这一中心任务,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完善国际化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完善机构设置,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国际交流合作管理部门,落实项目归口管理,组建国际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大外事格局,保障国际化办学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加强国际化办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化管理专职和兼职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国际化管理人员进行外事培训和专题学习研讨,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三是加强国际化办学制度建设,完善高职教育国际化扶持政策,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国际化合作办学管理制度、监控标准、督导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院校内部激励机制,加强政府扶持力度,规范国际化办学各项工作。江苏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走在其他省市之前,除了有地理优势外,其优越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环境是关键。四是力争经费支持,保障国际化办学质量。规范“走出去”境外办学经费、物资和人员的管理与使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的资金支持,力争实现境外办学经费良性循环。五是建立对话交流的国际平台与机制,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组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等,汇聚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二)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平台不足、师生国际视野不宽是制约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可通过搭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师生国际流动,拓展师生国际视野。一是采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对接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创新,培养融合中西方文化、熟练掌握技能和精通外语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与境外知名院校深度合作,实施国际合作中外“双导师”工作坊,组建中外“双导师”团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国际化课程,培养师生的国际沟通能力,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三是利用高职院校优势专业创建来华留学职教品牌,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化格局。四是选派师生赴境外高水平院校研修学习,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教育,提高师生国际视野。五是推进“一院一品牌项目、一专业一合作单位”。争取做到各二级学院都有国际品牌项目,各专业都有境外合作单位。通过举办和参加国际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和文化交流等活动,提升高职校园国际化氛围和师生国际视野。开设《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流》等跨文化课程,提升师生国际化发展意识,定制线上培训交流项目,打破新冠疫情带来的国际交流合作受阻局面,扩大职教国际交流合作规模。

(三)探索“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探索“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解决传统孔子学院缺乏职业技能内容、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和“走出去”企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相融合的问题。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可提升孔子学院吸引力和影响力,助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首先,高职教育可充分利用职业院校技能教育与培训开发的优势,与“走出去”企业联合申办职业教育独立孔子课堂或职业教育特色孔子学院,在海外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其次,依托中文联盟等合作平台推出“中文+职业技能”线上课程资源,校企联合编写“中文+职业技能”教材,开展远程教育,创新职业教育“走出去”模式。例如,2021年9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全国首个“中文+职业教育”项目基地为依托,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筹建职业教育特色孔子学院;围绕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和电子商务等试点专业开发专业汉语教材,将技能教育和汉语语言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探索推进专业标准、教学资源、国际化师资人才、汉语水平考试和1+X证书等创新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四)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开发国际通用的职业教育标准

澳大利亚仅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就从职业教育进口国变成出口国,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中外合作办学,通过信息技术等实现课堂实时教学与远程教育。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传承“双元制”传统,还有针对性地开发国际课程以及扩招外国留学生。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通过推广本土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扩大其职业教育影响力,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创新,已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经验,应积极建立和推广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例如,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教育部“走出去”试点院校联合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探索校企协同“走出去”模式,已建成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企业培训中心、国家开放大学海外学习中心和职业教育独立孔子课堂,面向企业海外本土员工开展学历教育、工業汉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再如,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重视理论研究,成立鲁班学院研究中心,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走出去”模式。我国高职院校可制定和推广国际认可的专业教学与课程标准等职业教育标准,引领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被马来西亚等国家同行认可和采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33个课程标准被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家采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新锦成研究院.2020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102.

[2]刘剑飞,陈彬. 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模式和保障措施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87-90.

[3]喻馨锐,王媛.“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基于“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1(7):38-42.

[4]MACIONIS N, WALTERS G, KWOK E. International Tertiary Student Experience in Australia: A Singaporean Perspective[J]. The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 2019(25): 100174.

[5]LINDNER A. Modelling the German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J]. Labour Economics, 1998(4): 411-423.

[6]李友得.“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职业教育标准输出之 SWOT 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22):29-34.

[7]赵鹏飞,曾仙乐,宋凯,等.“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走进非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9):71-74.

(责任编辑:杨在良)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14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LIU Cong, YU Huai-yi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0, China)

Abstract: As the key part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lso important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service industry upgrading and further opening-up strategy in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does not adapt to the overall scal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weak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concept, insuffici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platform, lack of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oing globa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clarify the ori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dopt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ncept,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platform, promo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going global"and so 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14th Five-year pl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作者簡介:刘聪(1987—),女,硕士,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喻怀义(1982—),男,硕士,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测绘类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20GXSZ121);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协同理论多元构建职业教育独立孔子课堂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285)

猜你喜欢
十四五国际化高职教育
聚焦港口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活动预告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