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提升小学音乐教师专业能力

2022-05-14 16:26陈娇
幸福家庭 2022年2期
关键词:奥尔夫理念音乐

陈娇

自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提高基础音乐教育的水平。自奥尔夫原本性音

乐教育理念传入我国后,许多小学音乐教师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促进了专业能力的提升。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人卡尔·奥尔夫所创立,以“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为核心,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参与性、本土化和从儿童出发的特点,符合低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在原本性音乐课堂中,学生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的形式。比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一个特定的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感受来自生活和大自然的不同声音,增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本文以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探索通过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提升小学音乐教师专业能力的路径。

奥尔夫对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定义为:“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中国最早的音乐旋律来源于生活,是劳动者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比如民歌和劳动号子,这些就是原本性音乐的雏形。可以说,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中国传统音乐理念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共通性。

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力图通过人类最根本、最自然、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即兴演奏,与动作、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的节奏,唤起所有人(特别是儿童)身上潜存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人们自然、自发的要求。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是“为孩子们的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儿童音乐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萌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人生情感的金钥匙。而当代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理念恰恰也是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探究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本体,让人们自发地、自然地获得对音乐最基本的感受,而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或单纯依靠音乐技能的训练。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在过去存在着照本宣科和脱离音乐本体的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音乐教育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心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有意识地将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等具象化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

由此可见,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理念是契合的,与我国“以美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有着一定的天然向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小学音乐教师主动学习和借鉴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具有如下的现实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基础音乐教师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写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编创能力、弹唱能力、教具操作能力、教研能力等,其中教学组织能力、编创能力和音乐教研能力最为重要,在音乐课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基础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着照本宣科和脱离音乐本体的现象,教师通过学习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执教能力。

2.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原本性音乐包括音乐动作、音乐歌唱、音乐舞蹈等与音乐相关联的艺术形式,原本性教学注重

人最初的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与素质教育的育人方针不谋而合。

3.推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认为音乐的“三要素”是音乐的行为、音乐的形态、音乐的意识,体现了音乐课堂“以音乐为本体”的教学宗旨,它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得到大力推行后,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从而产生了新的、更适合中国特色的基础音乐教育模式。

奥尔夫教学法追求的是人性中自然、原本的东西,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感受,不是依靠复杂的理论分门别类地死记硬背书面知识,而是通过学生自发参与、从自然中获得对音乐的感受。

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汲收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精华,利用原本性音乐的素材设计音乐课堂,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拓展思维、提升专业素养,提升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能力。

1.音乐感知教学能力。奥尔夫原本性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师不能采用使学生厌烦的、枯燥的纯理论学习方式,要发掘学生习性(如通过音乐与语言、唱歌與舞蹈、美术与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表露出对音乐的感知,依靠身体和情绪的感知领悟音乐的美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声势”教学让学生对音乐形成初步感知。“声势”由身体打击乐和嗓音打击乐两个部分组成,是一种能够使身心放松、灵活有趣的音乐体验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发声时的位置感觉、协调感觉、负重感觉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愿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了音乐课程的美育价值。

2.音乐即兴教学能力。即兴表演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感情表露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鼓励教师从游戏入手,组织学生开展即兴表演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音乐的即兴分为律动即兴、嗓音即兴等。奥尔夫原本性音乐理念强调人对于音乐的即兴反应与表现,当人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嗓音即兴、律动即兴时,不仅可以释放内心深处的情绪,还可以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塑人的音乐教育目的。

比如,教師可以在《拍手舞》这堂课中,给学生一个固定的节拍,让学生跟随音乐向小伙伴拍手问好,由两人一组,变成三人一组、七人一组、九人一组等,学生刚开始可能不太熟练,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能够掌握这种即兴表演的方式并沉浸其中。即兴游戏能够促使学生在聆听音乐时用心感受音乐的各种元素(如音乐的速度、力度、织体等),同时通过音乐语言、肢体动作等形式,即兴表演出内心最自然、最初始的情绪,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锻炼创造性思维。”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学注重学生对音乐元素的个体感悟,通过指导学生编改、创造音乐,让学生创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作品,真正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3.本土音乐教学能力。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学理念的本质是开放和包容。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本土的音乐,本土化的音乐因其独特的情感价值更容易让人产生共情。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人文性较浓厚的音乐作品,比如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红色音乐、民谣等。这种接地气的、来源于生活的音乐更通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如,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学优秀课例“鼓”中,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引入了中国鼓,并通过即兴的肢体动作和节奏,充分展现了中国鼓特有的魅力。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鼓文化,还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这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4.综合音乐教学能力。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学方法多式多样,教师可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从文化、语言、舞蹈、动作、戏剧、美术等元素出发,结合科学的教学步骤,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音乐实践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比如,在乐器教学中,乐器就分为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两类,教师可以结合歌唱、奏乐、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课程标准》有四大领域:感受与欣赏、表演、创编、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些都涵盖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的范畴之内。它通过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增强学生对世界、社会及自然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情绪感知、肢体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

以人为本是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设计音乐课堂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现音乐育人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音乐教师需要掌握不同的执教能力。

一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丰富,教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教学要以激发和培养音乐兴趣为主,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比如在音阶模唱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音阶高低的模仿,运用动作表演加深对音阶的理解,在固定音高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固定音程训练。教师运用这种音乐教学方法,能极增强课堂组织能力和讲授音乐知识的能力,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储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音乐的整体感受,从体裁、形式、乐器演奏及音乐的创造力等方面进行延伸教学。

原本性音乐教学为音乐课堂提供了一些元素性的材料:如音乐的节奏,音乐的表演道具、相关乐器等。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元素,通过多元化、综合性的音乐教学,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标,并通过建立优质教案库、公开课例库、校本教材资源库等,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系“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四川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大丰小学校)

猜你喜欢
奥尔夫理念音乐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音乐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