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丽,程宇甫*,郭晓芬,段爱旭,王静茹,马春明,邢建东
1.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037009;2.大同大学医学院
糖尿病联盟2017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20~79 岁的糖尿病病人约4.25 亿例,其中中国糖尿病病人高达1.14 亿例,居世界第1 位,占全球糖尿病病人的1/4以上[1]。到2030年,2型糖尿病病人估计将达到1.3亿例[2]。在采用胰岛素的治疗中,糖尿病病人通常会选择有针注射。病人在院外注射胰岛素,由于依从性差、注射技术不过关,会出现注射不规范行为,如注射笔用针头的重复使用、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注射时消毒不严、操作错误等,均会产生诸如注射部位的出血、疼痛、感染、脂肪增生等并发症,还有部分糖尿病病人因害怕疼痛,自行减少注射次数,从而不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疾病的恢复。2015 年,中华医学会推荐将无针注射作为临床注射胰岛素的一种常用技术[3]。现我科承担着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项目——胰岛素无针注射病房建设,因此,为了明确在2 型糖尿病病人中采用胰岛素无针注射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2 型糖尿病病人104 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胰岛素无针注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收入我院内分泌科的2 型糖尿病住院病人104 例。入选标准:①临床诊断为2 型糖尿病病人;②符合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标准;③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应激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心功能不全者。按顺序编号,用奇偶数法分成两组,每组52例。无针注射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27~61(35.81±4.36)岁;病程1 个月至10 年,平均(5.13±1.76)年。有针注射组:男30 例,女22 例;年龄30~62(36.36±4.72)岁;病程6 个月至12 年,平均(5.38±0.57)年。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记录病人一般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并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指导和运动锻炼指导。有针注射组采用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秀霖、诺和、甘舒霖、优伴等胰岛素笔,由护理人员为病人示范注射方法,告知其注射时的注意事项及注射部位的轮换,并给病人发放胰岛素注射的相关资料。无针注射组使用无针注射器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①实施胰岛素无针注射的护理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②向病人详细讲解无针注射器的注射原理、用途及优势;③为病人示范注射方法并讲解其注意事项。
住院期间两组病人均在三餐前与睡前(22:00)于腹部注射胰岛素。科室护士按照要求规范操作并轮换注射部位,出院后则由病人自己进行注射。在每次注射前要对局部皮肤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同时教会病人识别并报告注射部位的情况,如皮下出血、疼痛、药物残留、皮下脂肪增生等。
1.3 评价指标 ①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估。0 分表示无痛;1~3 分表示轻微疼痛,但可忍受;4~6分表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9分表示渐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影响食欲,影响睡眠;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②皮下出血。出血直径<2 mm 为出血点;出血直径2~5 mm 为紫癜;出血直径>5 mm 为瘀斑。③皮下脂肪增生。指皮下脂肪组织有增厚“橡皮样”的病变或瘢痕样改变,质地硬。④药物残留。病人注射后注射部位有潮湿或注射器针尖有液体漏出等情况视为有药物残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无针注射组病人在注射过程中发生3 例轻微疼痛,无中重度疼痛发生,疼痛发生率为5.77%。此外,无针注射组有2 例病人出现出血直径<2 mm 的出血点,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85%。皮下注射后两组病人皮肤的局部反应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皮下注射后皮肤局部反应情况比较 单位:例(%)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病人神经、血管、眼、足、心脏等器官的慢性损害,极大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病人至关重要[4-8],而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重要的手段[9-11]。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表明,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减少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进一步减少心血管疾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2-16]。目前,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的主要方式是运用胰岛素笔进行皮下注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大部分病人由于恐惧胰岛素的注射针头而不愿注射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波动性较大,血糖的控制不达标[17-19]。郭晓迪等[20]的研究中还发现,传统的有针注射器也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出血、脂肪液化、交叉感染、硬结等不良反应,给病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无针注射是一种新型的注射方式,它利用高速气流原理,通过直径为微米级的喷嘴使注射器内的药液形成高速、高压的喷射流,击穿皮肤使药液直接弥散到皮下组织而实现给药,由于没有针头,具有对神经末梢刺激小、无明显刺痛、吸收面积增加等优点[21]。吕凌波等[22]的研究也发现,胰岛素的无针注射能从心理上帮助病人消除对针头的恐惧,有利于糖尿病病人能更好地接受胰岛素治疗;同时也减少了局部出血、疼痛、脂肪增生、硬结等皮肤问题,提高了病人的胰岛素注射体验,减轻了糖尿病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病人的生活质量[23-24]。
本研究发现,两组病人疼痛及皮下组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胰岛素的无针注射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更低,便于病人接受,同时也避免了不更换针头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无针注射因其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无创性的特点而逐渐被糖尿病病人接受[25]。
胰岛素的无针注射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注射体验,减少皮肤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率,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