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 叶朝 刘杨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分娩是女性需要经历的特殊阶段, 特别是对于初产妇而言,具有强烈的应激性,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产妇会面临生理、心理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产褥期则是产妇身心恢复的关键时期。 产后疲乏(Postpartum fatigue, PPF)是一种伴随产妇体力以及脑力等各方面能力下降的一种无法抗拒的乏力感,近80%的产后妇女会出现此种症状[1],会严重降低个人生理、心理认知功能,对产妇产后康复、新生儿哺育能力及亲子关系乃至家庭关系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针对初产妇产褥期出院后居家休养阶段减少疲乏症状的服务需求,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干预,探讨此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20 年7 月至12 月,以足月待产收治入院、 康复出院转入对口社区医院的初产妇150 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18~35 岁的初产妇,产褥期居家并有1 名主要家庭成员作为家庭支持系统;②分娩单胎、足月新生儿,纯母乳喂养;③产妇及新生儿无合并症、并发症及残疾;④产妇有阅读及沟通能力,会使用互联网设备,能独立完成调查表的填写;⑤在本市居住,愿意定期参加随访。 排除标准:①不参与任何婴幼儿护理活动的产妇;②研究过程中搬离本市居住者。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产妇自愿参加此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 例,两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在产后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后康复护理、睡眠指导、新生儿护理等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于出院后10~15 天社区医院对产妇产后恢复、疲乏状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进行随访,产后42 天门诊复查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
1.2.2 干预组 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的个性化随访管理。
1.2.2.1 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我院产科医生1 名、产科护士5 名、网络工程师1 名,我院对口王顶堤社区医院医生1 名组成。具体工作安排:小组成员共同查阅文献资料,确定影响产褥期女性疲乏程度的相关因素,包括认知教育、康复锻炼、心理疏导、婴儿护理、睡眠调理等,并制定健康指导内容管理方案; 产科医生及护士3 名进行具体项目实施;社区医生参与网络互动,负责产后入户随访;2 名护士负责数据统计及分析;网络工程师负责网络维护。在干预前,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 考核通过并且获得产妇及家属的理解后方可进行干预。
1.2.2.2 搭建医院-社区-家庭三者联系平台 遵照产妇产后双向转诊随访要求流程, 将患者信息及时转到对口社区医院, 医院医护人员与社区医生双方对产妇相关信息进行交接与联系。利用互联网媒介、微信平台等建立与患者的联系, 安排三元联动护理小组1 名产科护士(二级心理咨询师) 为微信群群主,将产妇及其1 名主要家庭成员,护理小组产科医生、产科护士2 名、社区医生加入此群。 在网络工程师的指导下建立医院孕婴课堂公众号, 由护理小组医务人员对产妇和家属进行网络平台的操作指导和培训。
1.2.2.3 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指导 由护理小组成员每周3 次于孕婴课堂公众号推送产褥期相关知识、图片,上传产后康复及新生儿护理教学微视频至互联网平台,为孕妇提供学习的素材;医护人员随时关注微信群内孕妇的互动动态和情绪变化,负责答疑、疏导和安抚,了解产妇导致疲乏的原因,并根据产妇的需求包括产后康复锻炼、新生儿护理、睡眠调理、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必要时与产妇家属沟通,确保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1.3 观察指标
1.3.1 疲乏程度 采用疲乏评定量表(FatigueAssessment Instrument,FAI) 于产后42 天产后复查时评估产妇的疲乏程度。 此量表最初由美国精神行为科学研究室于1993 年制定, 后经研究形成29 个条目的评定量表,王天芳等[3]将其汉化后应用于我国,用于评定以疲乏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健康者的疲乏特征、程度等。 量表包括疲乏严重程度、 疲乏的环境特异性影响、疲乏导致的结果、疲乏对休息、睡眠的反应4 个维度。每个条目从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分别计1~7 分,1~2 分为轻度疲劳,3~5 分为中度疲劳,6~7 分为重度疲劳,量表各维度得分为所属条目的平均分,总分为总条目的平均分。该量表中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70~0.92。
1.3.2 生活质量 采用简化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 Version,WHOQOL-BREF)于产后42 天复查时评估产妇的生活质量得分。 此量表于1999 年由方积乾等[4]在英文版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研制成中文版, 用于测量个体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量表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 个维度共26 个条目,采取1~5 分的5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量表各维度得分为所属条目的平均分,总分为总条目的平均分。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均>0.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如文化程度、分娩方式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初产妇产后疲乏程度比较 两组初产妇产后3 天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产后42 天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疲乏程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初产妇疲乏程度比较(分,±s)
组别 n 总分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对照组 75 5.4±0.5 5.9±1.2 6.3±0.4 6.3±2.3 5.1±0.5 5.8±1.1 5.3±0.2 5.1±1.0 5.5±0.3 5.6±1.0干预组 75 5.5±0.2 4.3±1.0 6.3±0.7 5.0±1.1 5.3±0.6 4.1±0.9 5.2±0.3 4.0±0.4 5.6±0.4 4.3±0.8 t-0.245 5.160 0.679 2.656 -0.396 5.806 0.480 3.665 -0.306 4.355 P 0.402 <0.001 0.501 0.008 0.592 <0.001 0.448 0.003 0.496 0.005疲乏结果 疲乏环境特异性 疲乏对休息的反应 疲乏严重程度
2.2 两组初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初产后3天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42 天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初产妇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初产妇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n 心理 社会关系 环境 总分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 产后3 天 产后42 天对照组 75 10.3±3.9 11.2±3.8 10.3±4.3 12.5±4.0 10.4±3.1 13.3±3.9 11.4±2.6 14.3±2.9 10.6±3.3 12.6±4.2干预组 75 10.5±4.8 15.6±3.8 10.5±5.1 17.2±3.9 10.3±2.5 17.3±4.2 11.1±2.5 17.3±2.2 10.7±3.2 16.8±3.4 t 0.285 5.332 0.389 5.262 -0.412 5.802 -0.411 5.556 0.398 4.385 P 0.712 <0.001 0.812 <0.001 0.598 <0.001 0.342 <0.001 0.613 0.005生理
3.1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可降低初产妇产褥期疲乏程度 本研究显示,干预组初产妇产后42天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疲乏可能导致的心理后果如缺乏耐心,欲望降低,不能集中注意力、情绪脆弱状态等及疲乏对休息、睡眠的反应改善明显。 产后疲乏是一种精神性和器官性共存的生理现象,是女性分娩后经历的最常见的症状[5]。 有研究报道,产后疲乏最早出现于分娩后即刻,于产后36 h 到达高峰[6],并持续在产后的第4~12 周[7]。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健康教育课程,产妇的问题也会得到家人的关注,获得家人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孕产妇微信群、云课堂的建立使产妇及家人在上课过程中结识了自己的同伴、熟悉了医生护士,良好同伴支持以及医护患关系减轻了产妇的焦虑和负面情绪, 使产妇在出院环境中得到医护人员健康指导, 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自我康复能力和信心, 增强归属感和安全感。 研究显示, 基于微信平台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形式,相比较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而言,功能更为强大[8]。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联动双向转诊技术扶持整合了医疗资源的同时, 提升了妇幼保健工作的整体质量。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有效的将产妇产褥期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再至家庭,实现按阶段有针对性对产妇产褥期疲乏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充分了解患者需求、掌握导致疲乏的第一手资料,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有效缓解产妇产褥期的疲乏程度。
3.2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可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干预组初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产妇生活质量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多种因素有关,而产妇出现产后疲乏这一负面症状会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产褥期恢复、新生儿哺育能力、母婴亲子关系乃至对家庭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显示,产后延续性护理服务通过产后康复、 育儿等专业护理知识对产妇进行持续性的指导和干预, 使产妇在产褥期也可以得到科学化的高质量护理, 最终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9]。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是通过医护精心设计, 为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支持产后女性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行为, 确保其在不同生活场所得到连续性和协作性的照护,使产妇在产后康复、心理疏导、母亲角色转换、降低各种影响母乳喂养的不良因素、 建立良好的亲子及家庭关系等多方面得到健康指导管理, 不仅有效地改善产妇的疲乏状态,而且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医院与社区、社区与家庭、家庭与医院三联动,实现了资源共享、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可有效缓解女性产褥期的疲乏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但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本院对口社区医院的初产妇,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应将样本量范围扩大,进一步探讨,将其应用于更多产褥期女性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