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娟 张玉花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妇儿科,福建莆田 351100
子宫是女性内生殖器官之一,主要功能为子宫内膜周期性增厚脱落形成月经及在妊娠期孕育胚胎[1]。子宫可能会发生宫颈肿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等异常病变,严重时往往需要行子宫全切术。但是该术完整剖离子宫,患者失去了自身女性标志性器官同时也丧失了生育能力,对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困扰[2]。因此对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后护理干预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由于患者受教育程度不同,有些患者不能很好理解相关知识,导致预后不良。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把一个难度较大的目标,分成多个小阶段进行,难度逐渐加大,最后由易到难逐步达成目标[3]。本研究观察了Skinner程序教学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行子宫全切术的9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中,年龄30~55 岁,平均(40.64±3.24)岁;子宫癌12 例,子宫肌瘤10 例,子宫内膜异位14 例,子宫腺肌病7 例,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5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 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20 例;户籍:农村25 例,城市23例。观察组中,年龄30~54 岁,平均(41.02±4.45)岁;子宫癌16 例,子宫肌瘤13 例,子宫内膜异位11 例,子宫腺肌病5 例,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3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 例,高中或中专13 例,大专及以上21例;户籍:农村27 例,城市21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籍、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全切术适应证;②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②存在语言及沟通交流障碍者;③伴侣有性功能障碍者;④未婚者;⑤合并恶性肿瘤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术后护理,协助患者出院,嘱咐患者出院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Skinner程序教学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组建Skinner程序教学小组。由主治医师1 名、责任护士3名等必要人员组成。②制定教学模式。所有小组组员查阅并总结子宫全切术以及程序护理相关知识,经过讨论并结合专家意见,制定教学模式,将目标分化为七个小阶段。首次实施时间为术前3 d,每个阶段学习时间为30 min。③程序教学实施。第一阶段(实施时间为术前3 d):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内容包括患者所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造成的危害。第二阶段(实施时间为术前2 d 上午):了解子宫的生理解剖结构、在身体中所处位置以及其对于女性的生理意义和功能。第三阶段(实施时间为术前2 d 下午):了解子宫全切术的作用以及治疗的必要性。第四阶段(实施时间为术前1 d 上午):了解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以及必要性。第五阶段(实施时间为术前1 d 下午):了解子宫全切术的完成手术过程。第六阶段(实施时间为术后1 d):让患者丈夫了解子宫对于女性的意义以及和性的关系,术后对妻子的关怀的必要性。第七阶段(实施时间为出院前1 d):了解预后相关知识,内容包括术后护理方式和相应注意事项、健康的生活方式、复查的必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 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女性性功能评估表中文版[4]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越高,性功能越好,性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前后,采用医院自制的疾病认知度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包括疾病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术后认知4 个项目,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46~0.892,每项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疾病认知度越高。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包含20 个项目,每项为1~4 分,总分80 分,标准分=总分×1.25=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性欲、性高潮、性满意度、性唤起、阴道湿润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性欲性高潮性满意度性唤起阴道湿润度总分对照组(n=48)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8)干预前干预后2.42±0.21 3.66±0.34a 2.58±0.34 3.26±0.37a 2.89±0.28 3.43±0.36a 3.31±0.44 3.69±0.42a 2.81±0.32 2.95±0.34a 14.01±0.89 16.99±1.38a t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P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t 两组干预后比较值P 两组干预后比较值2.44±0.25 4.29±0.38a 0.424 0.672 8.560<0.001 2.65±0.32 4.38±0.39a 1.039 0.302 14.434<0.001 2.96±0.31 4.11±0.34a 1.161 0.249 9.514<0.001 3.39±0.42 4.23±0.45a 0.911 0.365 6.078<0.001 2.83±0.31 3.02±0.41a 0.311 0.757 2.797 0.006 14.12±0.83 20.03±1.74a 0.626 0.533 9.484<0.001
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分,±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疾病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术后认知对照组(n=48)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8)干预前干预后74.18±7.22 81.47±8.31a 75.19±8.24 83.47±8.53a 73.79±7.26 85.59±8.48a 72.09±8.42 85.11±8.34a t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P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t 两组干预后比较值P 两组干预后比较值76.26±7.58 87.28±8.16a 1.377 0.172 3.456 0.001 73.84±8.62 89.91±8.66a 0.784 0.435 3.671<0.001 74.63±7.34 90.23±8.72a 0.564 0.574 2.643 0.010 74.13±8.04 90.65±8.43a 1.214 0.228 3.237 0.002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评分的比较(分,±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
组别SDSSAS对照组(n=48)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8)干预前干预后49.14±5.31 31.41±3.43a 51.35±5.42 34.21±4.70a t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P 两组干预前比较值t 两组干预后比较值P 两组干预后比较值48.32±5.27 27.82±3.57a 0.759 0.450 5.024<0.001 49.87±5.38 28.81±3.38a 1.343 0.183 6.462<0.001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界掀起了程序教学运动狂潮,程序教学的创始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是将程序教学进一步发展,贡献最大的人是斯金纳(Skinner),他通过动物模型建立了操作行为注意的学习理论,然后因此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及其相关教学模式直线程序法[7-8]。
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由于缺失了一部分生殖器官,再加上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除阴道湿润度以外,两组患者的性欲、性高潮、性满意度、性唤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Skinner程序教学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0]。分析该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Skinner程序教学可以让患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在为后一阶段做铺垫,并且拆分后的难度较小,患者很容易理解,并建立自信[11-12]。患者因此更容易掌握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提高对术后性生活的认知程度。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全子宫切除术关系到患者的生理特征和性生活,甚至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婚姻和谐[13]。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女性生理特征的改变,身体重要部分的缺失,因此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据报道约有44.3%和7.2%的子宫切除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抑郁[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DS、SA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Skinner程序教学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程序教学所遵守的五个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充分考虑到了部分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15-16]。患者可以按照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帮助患者建立自信,通过认知程度的提高,消除对手术未知的担忧、预后的疑惑等。并且Skinner程序教学干预对象还包括患者的丈夫,也提高了患者丈夫认知水平,给予患者更多关怀与支持,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Skinner程序教学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和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