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建
(民权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商丘 476800)
根据物种多样性原理,为了明确白粉病的防控技术,各地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对小麦间作玉米和豆类对白粉病的控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间作玉米和豆类能够有效降低成熟期的病茎率和病级,降低侵害程度。当小麦单作区白粉病病茎率达到100%时,小麦间作玉米的病茎率比小麦单作区降低61%、小麦间作青豆的病茎率比小麦单作区降低5.5%、小麦间作黑豆的病茎率比小麦单作区降低14%。总体来看,增加小麦间作行数能够有效降低小麦白粉病病茎率。
最近几年以来,通过对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监测发现:首先,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构成结构具有复杂性,从历年河南省采集的小麦白粉病菌株中都能鉴定出大量的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并且在各个地区、不同年份间,出现的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和频率都有很大的变化,尽管不排除在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监测中可能存在的因取样时出现误差所致,但也能够充分反映出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构成的复杂性。其次,小麦白粉病菌具有能够在本省越冬、越夏的特点,在河南省西部山区有很多自生麦苗,且占地面积较大,小麦白粉病在该地夏季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如林县、民权县、巩县等地区,在海拔530米以上的地区,上茬小麦遗留下的小麦种子,在温度、土壤墒情合适下,下茬作物田生长的小麦幼苗上有越夏菌源;在海拔780米的面向太阳的山坡上,其发病率较高,最高可达80%左右。在每年的10月上旬小麦白粉病菌通过侵染秋播麦苗能够顺利越夏,之后向该省平原麦区扩展,在小麦秋苗发病后,白粉病菌则会通过分生孢子的菌丝体越冬。在河南省范围内,小麦白粉菌能够达到全年侵染循环[1]。
播种小麦时,设计小麦间作玉米2、3、4、5行区4个处理,玉米小区面积为2行区0.9米×10米,3行区1.5米×10米,4行区2.0米×10米,5行区2.5米×10米。4个处理中每一处理种三组,重复三次。小麦小区面积为2.5米×10米,把种子均匀地播成长条,行与行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行距为50厘米,玉米小区和小麦小区用种量为375克。同时,在小麦间作玉米田间试验区的外围设同一小麦品种保护区。
设小麦小区面积为2.5米×10米,把种子均匀地播成长条,行与行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行距为50厘米,用种量为375克;次年播种豆类时,大豆设2、3、4、5行区4个处理,青豆设2、4、6、7行区4个处理,黑豆设4、5行区2个处理。根据要求的间隔距离每穴种植1~2粒,在播种时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栽种距离为10米,行距为40厘米,在出苗之后,每穴需留单株。每一处理种三组,重复三次。小区面积为2行区0.9米×10米,3行区1.3×10米,4行区1.7×10米,5行区米2.1米×10米,6行区2.5米×10米,7行区3.3米×10米。同时,在小麦间作豆类田间试验区的外围设同一小麦品种保护区[2]。
经研究调查发现,单作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100%。小麦间作玉米2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65%,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35%;3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32%,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68%;4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22%,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78%;5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36%,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64%(见图1)。
图1 小麦间作玉米对小麦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经研究调查发现,单作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100%。小麦间作黑豆4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99%,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1%;5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73%,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27%。小麦间作青豆6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98%,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2%;7行区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为91%,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下降了9%。由此可见,小麦间作豆类能够降低小麦白粉病发病率(见图2)。
图2 小麦间作豆类对小麦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间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种植模式,不仅在产量方面和养分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还能够确保粮食安全,有效降低农作物存在的减产风险。在许多间作组合中,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由于种间促进作用与生态位互补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小麦/玉米、小麦/豆类间作分别代表了禾本科/禾本科、禾本科/豆科两种间作方式,在作物干物质积累方面和作物肥料利用方面都体现了间作优势。
基于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中白粉菌非寄主作物方面,根据上述试验所试小麦间作行数,小麦间作玉米和豆类能够有效降低小麦白粉病发生过程中的病茎率。其中,小麦间作玉米小区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病茎率下降了35%~78%。小麦间作豆类小区与小麦单作区相比较,其病茎率下降了1%~27%。
与国内一些其他同类研究不同,其他同类研究基本都是基于病情指数的统计方法,本试验主要是根据小麦旗叶、倒二叶、倒三叶最终严重度统计病情,但这些都证明了小麦间作玉米和豆类对白粉病具有良好的控病效果。春旱会导致小麦间作玉米对降低白粉病效果不明显,小麦间作玉米小区和小麦间作大豆小区相比较,白粉病的最终严重度没有明显差异。
遵循通过小麦间作白粉菌非寄主作物提高小麦种子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的同时,又不影响小麦播种面积的基本原则,应对小麦间作行数展开综合考虑,应明确小麦间作不相同的行数玉米和豆类对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对采用这种途径提升小麦实际产量和间作经济效益的最终效果做到全面掌握[3]。
首先,在选择品种时,小麦间作玉米应尽量选择紧凑型或者是半紧凑型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优质高产良种,植株根颈部到主茎顶部之间的距离在250厘米以内;小麦间作豆类则需要选择耐阴、抗倒的中熟或晚熟的矮脚豆类品种。其次,在播前必须进行精细整地,施用基肥,应除去垄上的茬子,为第二年播种创造条件,疏松耕层,这样才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实现保墒、蓄墒。
适时播种需尽量选择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块,综合肥力质量以中等水平为主、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播种之前必须进行两次翻犁,可以租用一个机器翻土,如果面积不大,可以用锄头翻,翻完后建议晒几天太阳,这样更容易把土块敲碎,清除杂物,平整好土壤。
玉米每667立方米施用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和不用追肥的长效缓解稳定型高浓度玉米专用复混肥料50公斤作为施在垄底的肥料;豆类每667立方米施用腐熟农家肥500公斤和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20公斤、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5公斤作为施在垄底的肥料,播种时应注意防止种子和肥料的接触。
此外,在播种模式和播种规格方面,玉米可以选择采用宽行和窄行相间排列的种植方式进行开沟播种,这种种植方式植株封行晚,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中后期的田间管理。而豆类可以采用等行距打穴播种[4]。
本文对河南省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阐述,主要探讨了小麦间作玉米和豆类对小麦白粉病的控制效果,并对河南省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对小麦白粉病进行防治过程中,应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与相应技术对有害生物的控制方面进行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