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震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0)
我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评《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
钱建震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0)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态文化对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宗法制度、社会伦理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与生态文化。农业在当代中国仍然是重要的产业经济形式之一,伴随着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农业发展也逐渐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受到一定挑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分歧也在扩大。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注重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处理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对当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由惠富平撰写的《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一书,以传统哲学与传统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梳理了我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产生的条件、发展的因素、表达的原则、形成的效应、体现的价值。作者从自然、社会、哲学方法、生产实践等多角度出发,构建了我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的整体框架,向读者直观展示了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对当代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启示意义。
第一章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哲学思想3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通过阅读这一章节,读者能了解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哲学思想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对传统农业发展的影响,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及传统农业生态文化产生初步的、前提性的认识。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论述了传统农业生态文化依据的哲学基础、体现的生态原则,即“三才”生态系统思想与“因地制宜”的生态原则。在分析“三才”思想的产生及运作时,作者立足于“物、人、天、地”的系统要素,以传统哲学思想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对“三才”思想进行了剖析;在阐述“因地制宜”的生态原则时,作者以“时令”为突破点,突出了传统农业对“天象”“物候”的观察与把握及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指导作用。作者强调,“三才”思想与“因地制宜”的生态原则要求人们必须根据天时气候、自然环境条件和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我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趋向尤为显著。
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述了我国先秦至明清时期土地的开垦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第六章至第十章分别从水利建设、土地耕作和有机肥积制施用、种养方法与物质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蓄力与自然力利用5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的内容和实践方法。通过这几个章节,读者可以从深层次形象地认识与了解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及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在现实中的运用方法。古代人民在有限的生产力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扩大土地的开垦面积增加粮食产区,一方面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等手段保持土壤的肥力,注重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因此,我国古代农业不仅产生了符合国情、“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也发展出如“桑基鱼塘”般的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作者认为,正是由于传统农业讲究“因地制宜”,注意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利用各种手段保证土地的长久经营,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农业才始终保持着活力,中华文明也因此而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
第十一章从传统农业的“三才”生态思想、生态技术、综合经营生态模式、农业自然资源保护4个角度,全面梳理了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作者指出,当代中国农业生产中,部分生态问题日趋严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约束着当代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及其中产生的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历经千年考验,是从无数次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足可为解决当代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提供参考。一方面,需要继承发扬古代的优秀农业生态思想,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整理农书,推广如“桑基鱼塘”的农业综合经营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技术的联系,加强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与生态建设模式。
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不仅是传统哲学与传统农业生产交互影响产生的文化精髓、思想结晶,更是从实践中总结,经受了历史考验的宝贵经验。让传统农业生态文化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指导当代农业生产实践,不仅是时代所趋,更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