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杂货店里走出数学家

2022-05-13 07:50○柏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华罗庚数学家清华大学

○柏 青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这段对数学的赞美之词未免有夸张之处,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证明。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的华罗庚。

华罗庚,1910 年11 月12 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的父亲华瑞栋40 多岁才有了这个儿子,夫妻俩喜不自胜。为了留住这个得之不易的“根苗”,让他平安地成长,两人按照当地习俗,孩子一落地,就用箩筐象征性地扣他一下,寓意“把根留住”,还为他取名“箩根”,学名华罗庚。

华家并不富裕,在当地开了家小杂货店。华罗庚幼时酷爱学习,因思考问题过于专注常被同学们戏称为“罗呆子”。1924 年,他从金坛县立中学初中毕业,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学习,但由于家境贫寒,离毕业还差一学期便辍学回家,之后一边在金坛初中做庶务员,一边帮父亲经营小店。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数学,并经常向杂志社投稿,但总给退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29 年上海出版的《科学》杂志第一次刊登了华罗庚的文章。没过多久,该杂志又刊登了他的另一篇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这篇论文引起了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也正是在此时,华罗庚不幸染上了伤寒病,卧床整整一年才脱离危险,并因此落下了终身残疾。

1931 年,熊庆来破例让仅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算学系任图书馆助理,想尽办法给他创造学习的条件,并亲自指导他的学习。在此后的五年里,华罗庚几乎把算学系图书馆里的书全看完了,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 篇论文后,他被破格提拔为助教。

1936 年,华罗庚由清华大学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著名数学家哈代对华罗庚非常地赏识,他对华罗庚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令人惊讶的是,华罗庚却说:“我并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想做一个求学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在两年研究数学的过程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了18 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本来他计划接下来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访问苏联,但抗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他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与已经撤退到昆明的妻子儿女会合。在这里,南迁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华罗庚被聘请为教授。

在西南联大,华罗庚面对的是极度艰难的战时环境。日本飞机开始空袭昆明后,华罗庚一家开始了“跑警报”的日子。战争中的华罗庚有比常人更困难的地方,那就是他的一条腿是残疾的。华罗庚的残腿每次伸出去,都要先在地上画个半圆圈,然后才能站稳,换另一条腿。每次“跑警报”来回十几公里,等回到家,天都快黑了。

即使是在防空洞里,华罗庚也没有停止读书和思考数学问题。炸弹震的土落在身上、书上,他抖一抖土,又继续看书或是演算起来。有一次,防空洞震塌了,他的身子都被土埋住了,在别人的帮助下,他费了很大劲儿才从土里挣扎出来。

华罗庚始终没有向困难低头,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旧完成了20 多篇论文,开展了数学专题的研究和讨论活动,并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堆垒素数论》。该书大大发展、完善了当时世界顶级数论专家哈代、维诺格拉多夫等在圆法、三角和估计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展示了华罗庚本人获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

1946 年秋,迫于白色恐怖,华罗庚出走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这期间,除数论外,华罗庚还涉足有限域上的方程论、典型群与域论等领域。

1950 年,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携妻儿再次回国。在横渡太平洋的航船上,他致信留美同学:“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斗。”

回国后,华罗庚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会长等职。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在他的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此外,华罗庚还成为中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首创者。直到今天,“华赛”依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数学竞赛。

华罗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怀着一份“祖国中兴宏伟,死生甘愿同依”的心愿,他为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几乎走遍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1985 年6 月12 日,华罗庚 在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就在刚讲完最后一句话时,心脏病突然发作而倒在讲台上,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猜你喜欢
华罗庚数学家清华大学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华罗庚、陈景润“弄斧”必到“班门”
数学家朱世杰与小数
“海归”华罗庚的家国情怀
华罗庚的信任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数学家回答“神”问题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