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问题、对策和注意事项

2022-05-13 19:12:33孙丽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抗凝剂血样试管

孙丽

临床检验工作中常有患者病情与检验结果不符的情况,该情况的原因较多,其中血液标本采集因素比较关键。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均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因此需强化血液标本采集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标本采集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并列出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保证标本采集合理性。

血液标本采集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呢?第一,溶血问题,多数血液科在外周静脉采血时所使用的采血仪器是负压真空试管与自动采血针。而股动脉或是股静脉的采血仪器是一次性注射器。在采血过程中,可能因为采血仪器选择不当或是使用不当导致采血困难,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或者是抽血后未将针头取下而直接将标本注入到采血试管中,或者是混匀抗凝剂时力量过大,均会导致溶血。第二,凝血问题,采血时,皮肤上的消毒液并未完全干燥,这会使消毒液混合到血液中,进而导致溶血。此外,采血困难时多次在同一位置进行穿刺,或者是反复退针,也会导致溶血,而首次采血量偏少,二次采血后的血液标本与首次血液混合后,会导致溶血。混匀抗凝剂的用法不当也是凝血的主要原因。第三,采血量问题,打印条码在粘贴试管时将真空试管上的标记遮盖住,这会使采血操作时难以准确判断具体的采血量,进而造成采血量不准。此外,一次采集的试管数量比较多,未科学的分配每个试管的采血量也可能导致试管内的采血量不足。或者患者本身因素,如其身体比较虚弱,失血量过多也会导致采血量不足。同时,可能因为护士的經验不足,在采血操作时未按照真空管刻度进行采血操作,使采血针头胶管内部所存有的血液直接流至真空管内,导致采血量过多。第四,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在采血前并未对检验申请单的所有项目进行严格查对,使采血检查项目出现遗漏。护士在具体的采血操作时,未根据操作流程进行采血操作,即未落实每次只采集一位患者的血液,在采血时将两位及以上患者的试管同时置于治疗盘中。遇到同一病人需采集多个血样的情况时,并未严格查对每个试管的信息。使首先采集的试管血样正确,后采集血样时出现错拿等情况,导致采错血液标本。采血后需要在检验申请单上粘贴编号条形码,粘贴时并未严格核对检验申请单信息,可能导致错误粘贴等情况。第五,护士对于采血知识的认知度有限,对于不同颜色真空管的用途和不同检查项目的采血量要求不够熟悉。在采血时可能错误使用采血管,或者是在患者输液的一侧肘静脉处进行采血操作。

针对以上情况,第一,需要加强对护士采血知识的相关培训,使其掌握血液采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同血液标本的具体采集时间,采集前准备采集方法标本运送和注意事项,使护士能够明确掌握采血操作的各个细节要领和技术要求,进而提高其采血技能。首先,告知护士选择弹性比较好、管径粗大、不容易出现滑动、充盈度高的血管进行穿刺。其次,指导护士正确扎止血带,使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大概在1分钟以内,避免对穿刺部位进行揉搓或是拍打,如果皮肤表面上的消毒液并未干透,则不予穿刺。告知护士禁止在同一部位进行重复穿刺,需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技巧。在粘贴试管打印条码时,避免真空试管上的刻度被条码所遮盖。用自动采血针时,需要使采血针胶管内所存血量大概在0.4毫升,血样采集时纳入采血针胶管内锁存血量,即采血的标本量为0.4毫升加真空试管内所存血量。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操作时,在血样注入前需要将针头以及真空试管帽取下,使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到试管当中,避免用力且急速地将血液推至试管中。最后经抗凝管采血过程中,使血液缓慢注入至试管当中,轻轻混匀,摇晃次数在5至10次,避免用力振荡。第二,严格落实查对制度,上文中提到血液采集问题之一是查对制度落实不严,所以需要提高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使其能够高效的落实查对制度,提升其责任心,培养其执行力,使其能够自觉按照采血流程操作,进而减少差错事件。可将采血流程制订成册,要求护士每周定时学习采血知识。明确每位护士的工作职责,确保责任的可追溯性。将采血差错事件与绩效挂钩,采取奖惩机制,进而提高护士的规范采血意识。第三,标本采集的监督与管理。在采血期间需要注重细节管理,明确每一步采血流程,使护士的采血操作有章可循。采用抽查与定期检查的方式,对采血流程的规范性与查对制度的落实效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督导、改进。使用标本采集登记表,将血液标本问题明确记录在登记表中,进行及时追踪与管理,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拟定改善方法。

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第一,采集前的准备要点。在血液标本采集以前护士应该与患者积极沟通,尽量的稳定患者的情绪,明确告知其血液标本的采集用途,使患者能够在平静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标本采集工作。告知患者除特殊病例或者是急诊患者以外,标本采集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同时告知患者在标本采集3天前应禁止酗酒,原因是酗酒会降低空腹血糖数值,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如果患者服用药物,需在检验前2天停药,若无法停药,则需要在化验单上明确标注。若患者长期服用安替比林或是苯巴比妥等药物,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也会受到影响,这会干扰到葡萄糖检测的真实性,所以也需明确标注。第二,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血气分析检查时,静脉和动脉的含氧量有所区别,血常规检查时动脉与静脉的血小板数量有所差异,血糖测定时采集部位不同,测定的数值也有所不同。所以,若非特殊试验,血糖检测需在清晨状态下采集空腹静脉血,而血气分析与血常规检查则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静脉血检测。静脉穿刺过程中告知患者多次握拳,保证静脉充盈度,降低穿刺难度。止血带使用时间不可多于1分钟,如果有回血情况,需立即将止血带松开,防止血液淤滞。同时需要合理使用抗凝剂,根据检查项目选择相应的抗抗凝剂类型,如果采血量多抗凝剂少,则会出现抗凝不完全等情况,使血液的全血黏度水平升高,所以需要合理控制抗凝剂与采血量的比例。第三,标本采集后的注意事项。采集完之后需要尽快送检,标本的存放时间需短于2小时。若为凝血检查或是血气分析检查,则需立即将标本送检。

综上,血液标本采集的问题较多,针对常见问题拟定处理对策可以防止差错事件,保证血液采集质量。同时需要明确血液采集全程的注意事项,进而保障检查项目结果的精准度。

猜你喜欢
抗凝剂血样试管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人人健康(2022年17期)2022-11-26 09:18:36
枫叶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0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水产科学(2018年1期)2018-03-10 02:56:55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知识角·
试管难题
好孩子画报(2016年7期)2016-12-12 11:43:47
乡镇畜牧站工作中血样采集问题探究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淮海医药(2015年6期)2015-08-31 07:26:46
牛血清分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