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2022-05-13 19:12:33徐媛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硬化血栓危险

徐媛媛

脑梗死作为常见老年疾病,大多数患者在脑梗死初次发作并得到控制后,仍然存在复发可能,有着较高病死率,近几年在人口老龄化不断严重下,脑梗死发生率越来越高,所以脑梗死如何控制问题也成为当前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合理控制脑梗死危险因素,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以降低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对此,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并学会如何控制脑梗死危险因素。

1.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在医学中另个称呼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指的是局部组织由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后出现的缺血与缺氧,进而导致软化坏死。临床医学中认为,脑梗死大多是因为供应血液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并且在血栓逐渐形成后,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从而引发局灶性脑供血不足,从而诱发疾病发生;也可能是因为一些异常物体(比如固体、液体或者气体)在血液循环作用下进入脑动脉或者供应脑血液循环颈部动脉,从而导致血流阻断与血流量减少,最终促使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对于上述两种情况,临床中又将脑梗死具体分别分成动脉硬化型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后者则被称作是脑栓塞。

2.脑梗死危险因素有哪些?

在给予脑梗死危险因素控制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脑梗死危险因素都有哪些,现阶段脑梗死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高血压,在生活饮食結构不断变化下,人们日常生活体力活动减少与精神压力增大等影响,促使高血压发生率不断增加,高血压已经成为当前脑梗死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高血压可能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血栓后,则会诱发脑梗死。高血压持续机械压力影响作用下,颅内脑动脉内膜会逐渐受到损伤,出现脂质沉浸,血浆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等成分均会和载脂蛋白进行结合,从而促使脂蛋白快速形成,一旦该物质进入到动脉壁中膜后,会逐渐发生反应,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

(2)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作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从上文可以知道脂蛋白可以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逐渐形成血栓,当血栓扩大后,则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出现闭塞,因此诱发脑梗死,例如高胆固醇血症或者高甘油三酯症,均是脑梗死高发因素。

(3)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脂质代谢发生紊乱,有助于胆固醇合成,所以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会相比正常人明显增高,这些都是促使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4)心脏病,当因为各个原因或者疾病导致心脏受到严重损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或者是先天性心脏病等,在疾病持续影响下,可能会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厚以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发生,这些都会提高脑梗死发生风险。

(5)吸烟史,吸烟作为一项不良习惯,在许多疾病中都能产生一定影响,脑梗死疾病同样如此,长期吸烟下会促使脑血管舒缩功能逐渐降低,并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颈动脉斑块加厚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能够成为脑梗死疾病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长期吸烟下,机体血细胞比容会显著增高,全血比血黏滞度与血浆比血黏滞度随之增高,同时在高凝状态、血小板变形能力降低以及纤维蛋白原增高等影响,均会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除此之外,长期吸烟还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中度,因为一氧化碳和氧亲和力较高,可以促使氧离解曲线发生变化,促使缺氧发生,并且吸烟还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促进的重要因素。

(6)脑梗死史,根据国内外研究发现,首次发生脑梗死后患者中,大约有20-40%患者在五年后脑梗死会出现复发,复发率大约为4-14%,因此脑梗死史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7)年龄与性别,年龄与性别在脑梗死疾病中也表现出一定特点,年龄作为一项危险因素,脑梗死发生率会在年龄不断增高下提高,并且在发生率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但是年龄和性别均作为不可控因素,一般不考虑在内。

3.如何控制脑梗死危险因素?

从上述我们知道脑梗死危险因素,对此针对危险因素出发,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以控制脑梗死危险因素,具体如下:

(1)科学调控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无论是收缩压或者是舒张压,当血压水平不断增高下,都和脑梗死发生有着很大关系,结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记载,血压和脑梗死发生危险表现出数线性关系,所以必须给予血压合理控制,一般来说,血压降低具体数值需要个性化,正常控制范围是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因此为了能够控制血压保持在这个范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如有必要则合理服用降压药物

(2)科学控制血脂水平,根据资料调查表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每降低1mmol/L,则可以促使脑梗死发生风险降低20%左右,但是当前对于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具体数值没有合理明确,因此在血脂控制上需要按照个体化原则,所以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方式中进行控制,同时定期检测血脂水平,一旦发生血脂异常增高,则需要根据医生建议合理降脂。

(3)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当发现血糖水平增高后,需要配合医生指导合理服用药物进行降糖控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体重进行控制,预防肥胖,因此在生活中可以增加一些有氧运动,强化肌肉锻炼,保持低盐低脂饮食。

(4)药物控制危险因素,当前被权威机构批准认证的众多药物中,并没有可以直接对脑梗死预防产生效果的药物,但是许多药物均可以对脑梗死危险因素起到控制作用,比如上述提到的降脂药、降糖药以及降压药,除这些药物外,还有抗血小板药物,该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有一些可以改善脑供血或者改善脑部微循环药物,均可以促进大脑血供,改善缺血缺氧症状,以控制脑梗死危险因素。

总而言之,脑梗死作为中老年常见疾病,为了能够有效规避疾病给身体造成的危害,我们必须要及时了解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并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以控制身体体重,控制血压、血糖与血脂等水平,对于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尽可能戒除,保持身体健康,从而降低脑梗死发生率。

猜你喜欢
硬化血栓危险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12-02 23:55:49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48
喝水也会有危险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拥挤的危险(三)
新少年(2015年6期)2015-06-16 10:28:21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