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莲
关键词:准确率;病毒性脑炎;诊断;脑电图
【中图分类号】 R37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2--01
病毒性脑炎属于感染性疾病一种,为神经系统异常疾病,以预后差、进展迅速、病情差异明显、病死率高等为特征,该疾病的发生不受年龄限制,任何年龄群体均能病发[1]。以意识障碍、惊厥、头痛、呕吐、发热等为常见临床体现,少数患者还会伴有神经麻痹、肢体瘫痪、精神异常、言语功能异常、抑郁等现象[2]。脑电图较常用于病毒性脑炎疾病的臨床检查中,可以辅助医师完成诊断工作。本次研究即是讨论脑电图检查方案,在病毒性脑炎疾病临床诊断工作中的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讨论样本:80例在本院实施诊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病例选择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包括48例男性患者和32例女性患者,年龄上限及下限是56岁和18岁,年龄均值即(31.65±2.46)岁;疾病类型:38例轻度异常、26例中度异常、16例重度异常。80例患者均采取头颅MRI、脑电图检查,2种检查方案间的患者基本资料不具备明显差异,P值>0.05,可以实施比较研究。
1.2方法
头颅MRI检查:医疗仪器:超导MRI扫描仪,型号:MAGNETOM ESSENZA;品牌:西门子;磁共振成像系统:uMR588;通过快速自旋回波T1WI、自旋回波T1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反转恢复序列FLAIR进行检查;快速自旋回波T1WI参数设置:TE参数:117ms;TR参数:3500ms;层厚参数:3.0mm;矩阵参数:320×256;层间距参数:0.6mm;FOV参数:180mm。自旋回波T1WI参数设置:TE参数9.0ms:;TR参数:220ms;层厚参数:.0mm;FOW参数:180mm;矩阵参数:20×228;层间距参数:0.6mm。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设置:TE参数:94ms;TR参数:8500ms;层厚参数:3.0mm;矩阵参数:192×192;层间距参数:0.6mm;FOV参数:180mm。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参数设置:TE参数:96ms;TR参数:5200ms;层厚参数:3.0mm;FOV参数:180mm;层间距参数:层厚参数:0.6mm;矩阵参数:178×172。
脑电图检查:医疗仪器:16导式常规脑电图机,检查时,通过单极、双极方式完成描记操作,每次25min至30min,检查过程中,医疗人员需提醒患者完成换气、睁眼及闭眼、闪光刺激等操作。《临床脑电图手册》用于此次研究,具体用于评价病毒性脑炎的病情进展。轻度:慢波活动为中量低至中等波幅;中度:慢波增多幅度为中等量,约为25%以上,未超过50%,活动优势良好,伴痫性放电症状,包括棘波综合、发作性或者局限性棘慢波、尖波等;重度:主要高波幅的波率超过50%,基本频率特征即慢波化高度,自发或诱发产程伴棘波、尖波及高波幅棘慢等痫样放电现象,且存在爆发性或者平坦抑制活动,a、β波消失或才一侧减少,两侧波形、波幅呈不对称现象。
1.3观察指标
(1)头颅MRI及脑电图检出率比较,即记录头颅MRI、脑电图检出病毒性脑炎患者数量,检出率=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2)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病情准确率,即记录头颅MRI、脑电图检出轻、中、重度异常情况,准确率=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由SPSS20.0系统完成,由(x±s)对计量数据进行表述,t检验;由[(n)%]对计数数据进行表述,X2检查;P值<0.05时,证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头颅MRI及脑电图检出率比较
头颅MRI方案检出病毒性脑炎患者总计55例,检出率为68.75%,与脑电图相比,检出率较高,差异显著,P值<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病情准确率
头颅MRI检出重度异常、中度异常、轻度异常患者分别是10例、17例、28例,病情检出准确率分别是62.50%、65.38%、73.68%,与脑电图检出准确率相比,差异突出,P值<0.05。详情可见表2所示。
3讨论
导致病毒性脑炎疾病发生的因素包括免疫力低下、机体感染病毒等,均为脑实质受到波及,以嗜睡、头痛、呕吐、疲倦、昏迷、抽搐等为常见症状[3]。疾病初期时,疾病症状并不严重,且不具备典型特点,很容易丧失最佳医治时机。所以,临床治疗该疾病时,应以早诊断、早治疗为原则,这对于保障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结局有重要作用。
脑电图属于生理检查方案,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操作过程简单,且不会对机体形成损伤,能够将机体脑部活动状况准确、客观的显示,具有经济、无创、便捷等优势[4]。机体病发病毒性脑炎之后,脑部组织会出现实质性损伤,进而影响脑神经功能,致使神经传递速率下降,病毒对脑部的侵袭,还会导致患者脑部活动、运作出现异常症状[5]。患者在病发初期时,波频会出现变慢现象,与此同时,脑电波的波幅亦会下降,伴随病情不断发展,患者会产生颅内压升高、脑神经坏死、脑部活动异常等症状,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等变化,疾病缓解之后,脑电波亦会产生改变,直至恢复至正常状态。由此可知,伴随病毒性脑炎病情的发展与变化,脑电图会伴随病情的改变而出现变化[6]。脑电图是针对患者脑电波变化情况进行检查的方案,通过分析患者脑电波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及医师临床经验,能够予以患者准确诊断。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脑电图检出率、病情检查准确性均较头颅MRI检查方案高,组间存在突出差异,P值<0.05。说明脑电图检查措施在临床上的可行性较高,可以明确检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分析原因能够得知,脑电图的检查能够准确、客观、细致的将患者脑电波改变情况显示在医师面前,以辅助医师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7]。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实施治疗之前,可以通过脑电图方案检测患者的病情进展,从而获取准确数据,其在检测患者脑电波变化方面有显著优势,得到的检测数据准确率高。
参考文献:
[1]廖红梅,江志,杨赛,等. 69例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影像学、脑电图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20,38(3):166-169.
[2]王凌玲,王小姗,葛剑青,等.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脑电图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28(12):752-756.
[3]冯卉,马进,蔡金标. 小儿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改变与血清NSE水平相关性[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13(5):728-731.
[4]杜开先,刘梦颖,胡会会,等. 小儿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EEG影像学及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3):241-245.
[5]靳梅,耿文锦,岳玲,等. 重症脑炎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对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价[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9):692-695.
[6]祝黎伟,臧玉萍,李敏菁,等. 脑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2):139-140.
[7]包卫方,孙朋波,王慧玲.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实用医刊,2019,46(2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