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绮 王冬 屏王钊 黄晓红
摘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居重要的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创业的孵化者,是教学变局的关键因素。该文对长春大学管理学院3+2分段制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展开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占总教师比重的88.89%;呈现中年、副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为队伍主体。发现现存问题后,就加大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将创新创业培养列入3+2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的激励机制保障、构建多元化的双师型教师合理引入机制、合理架构双师型教师队伍梯队提出保障机制。
关键词:双创3+2分段制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3(a)-0000-0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in 3 + 2 Segmented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WANG Qi WANG Dongping WANG Zhao HUANG Xiao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22 China)
Abstract: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y are the imparter of knowledge, the incubator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key factor of teaching chang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in 3 + 2 segmented teaching in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and finds that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account for 88.89% of the total teachers; Teachers with middle-aged, deputy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s and master's degree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team. After find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dual qualified teache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3 + 2 talent training plan, formulating and improv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guarante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ual qualified teachers, building a diversified dual qualified teachers, reasonably introducing the mechanism and reasonably constructing the echelon of dual qualified teachers.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3+2 segmented teaching; Double qualified type; Teaching staff
21世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发了中国教育“革命”思潮,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多渠道的、完善的、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来应对一场新时代的科技革命[1]。然则时代的浪潮和学生的新挑战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更是一场教学变局[2-3]。我们在思考为双创时代培养科技理论双能的学生的同时,教师们要思考我们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谁来培养培养人的人?如何构建我们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呈现散兵游勇状态,其准入机制、师资队伍结构、队伍培养、队伍的考核管理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4-7],亟待解决。本项目以创新创业为研究背景,探讨“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构建双创能力下“3+2”分段制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
1 双创背景下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1.1 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队伍总体状况
2014年5月吉林省教育厅尝试展开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以尝试探索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机制和模式。试点单位涵盖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省属本科院校,并制订了《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案公布了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简称“3+2”项目),其中有19所吉林省高职院校与13所本科高校相对接,包括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大学分段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等项目。其中长春大学管理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3+2”分段式培养起步较早,于2004年开始;旅游管理专业“3+2”分段式培养学生于2014年开始;工商管理专业“3+2”分段式培养于2020年开始。且管理学院与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长春科技学院、吉林交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展开合作。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拥有教职员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2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3人。
1.2 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教师结构状况
第一,数量结构上来看,“双师型”(含获得行业资格证和从业经历双重指标)的教师人数共有22位,占管理学院总体教师比重为34.92%;此外,仅具有从业经历或赴企业锻炼的教师人数为56位,占管理学院总体教师比重为88.89%。
第二,年龄结构上来看,严格意义上管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呈现中年教师为主的结构。从行业经历和赴企业锻炼的情况来看,呈现出中青年教师均匀分布的态势。
第三,职称结构上来看,数据分析表明管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呈现副高级职称为主,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为辅的结构。从行业经历和赴企业锻炼的情况来看,同样呈现出副高级职称为主,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为辅的结构。
第四,学历结构上来看,数据分析表明管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呈现硕士研究生学位学历为主,博士研究生学位学历为辅的结构。从行业经历和赴企业锻炼的情况来看,呈现出硕士研究生学位学历为主,博士研究生学位学历为辅的结构。双重指标的本科学历的“双师型”教师数为0。
1.3 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队伍培养与管理现状
1.3.1建立专职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选派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通过赴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的方式,来提升高校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升教学设计联系市场需求的能力。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可采用脱产或半脱产方式进行。每次脱产实践锻炼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学期;半脱产实践锻炼可以利用无教学任务的时间进行,半脱产实践锻炼教师至少完成学期专业教师平均工作量的一半。要求所实践锻炼单位的选择须与教师所从事专业对口,与学生就业领域和就业方向紧密相关。各院(部)优先推荐教师到学校产学研基地、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并积极建立本院(部)教师校外实践锻炼基地。实践锻炼形式包含:顶岗(挂职)锻炼、考察研修、课程进修、参与科技研发等方式。
1.3.2聘请优秀业内专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
面向各行各业聘请知名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优秀人才,通过教学授课和实践指导等方式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导师。并采用兼职教授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两种聘任制度。兼职教授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職责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在学生实习和实践过程中给与帮扶。
1.3.3关于绩效考核
管理学院未形成完整的“双师型”绩效考核制度,包含未形成“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制度。但依托长春大学岗位职称评定的标准来看,赴企业锻炼的实践经历是参与副高级和高级职称评定教师的必要指标,并要求参加评审的教师应有6个月以上的赴企业锻炼实践经历。
1.4 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准入机制
通过数据调查发现,现有的高校中凡是通过正规渠道聘任和引进的高校教师均可成为“3+2”学生的教师,管理学院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并无严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准入机制。另外表明,对于“双师型”教师是“3+2”学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5 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教师双创工作的开展
管理学院具有1个管理信息化创新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依托以上两个创新中心展开双创工作。围绕大创项目、三创赛、“互联网+”大赛等国际级和省级各类创新、创业、创意类项目展开竞赛。通过此方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目前管理学院“3+2”的学生可以参加到创新创业类比赛的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展开竞赛活动。此外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呈现出“双师型”教师全覆盖。
2 双创背景下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高校教师之间的职业能力和职教素质差距较大。表现在其一青年教师自全日制教育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虽拥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但缺乏实践技能和市场需求的深入认知。为此在实践教学、创业教学和指导中较为薄弱。其二中年教师具有较为深厚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创业实践指导经验,然而其理论知识、信息技术和学历层次会相应影响教学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前沿性,制约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2.2 未形成专门的管理考核制度
“双师型”教师与传统高校教师在福利待遇和人才引入标准方面没有差别,在绩效考核方面和教学标准方面也未加以区分,未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双师型”教师工作中的积极性。此外,未形成“双师型”教师的考评制度和指标体系,“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实践性、创新性和能动性贡献并未纳入考评体系,为此影响“双师型”教师的提升和发展。
2.3 未形成有组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走访调查和访谈,发现管理学院的“双师型”教师还存在“双师”概念的不清晰,自身“双师”身份的归属不清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有组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无从谈起。
2.4 对3+2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未设立创新创业课程
参照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设计的“3+2”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大纲发现,课程体系的设立中并没有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教育。
2.5 双师型导师受到体制关系约束多为理论型双创教育
“双师型”导师受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约束,不能以法人身份创办自己的企业和公司,创业经验不足,为此多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教授,所以缺乏创业的经验。只能通过企业从业经历或赴企业锻炼的经历讲授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也多为创新和创意设计,创业项目较少,并且创业项目获奖较少,孵化的创业成果较少。
2.6 行业导师缺乏对创新创业方面的孵化
管理学院有“双师型”教师,也有校外行业指导导师,然而校外行业导师只是提供学生们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机会,提供赴企业实习的机会,并会为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给出建议和指导。但是校外行业导师,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培养,如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孵化、提供必要的场地和创业资金支持等。
3 双创背景下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激励保障机制
3.1 加大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从学校宏观层面,鼓励院校教师与企业间针通过“产学研”等项目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为教师和企业建建立起对接桥梁。二者可以科研、教研项目为依托,联合开发课程、涉及课程教材、修改培养计划、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及研发关键技术和革新企业组织管理架构等方面。从中观学院层面,可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工匠和著名学者对以课程讲授、技能培训等方式,对高校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行提高。学院可通过教师申请制选派教师前往专门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即亲自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产业链条的系列环节中,观摩企业的基层、中级管理层和高级管理层的组织架构,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实际经营管理经验。从长远来看,会为学生生产产品创新和企业创办运营提供有益的影响。
3.2 将创新创业培养列入3+2人才培养计划
将“3+2”的人才培养大纲进行适当的调整,协调教师、设施、实验、实训等资源配置,增加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形成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最终目的实现学生的创业成功,完成学生创业孵化工作。
3.3 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的激励机制
从双师型教师准入机制着手,把好引入关口,实行双证制,即相应的专业学历证书及个别专业的技能资格证书,从源头入手提高引进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术能力。对于引入急缺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从人事、编制、子女入学、住房等多方面提供服务和待遇。
入职后双师型教师管理期间,关于其职称评定应制定单独的评聘和考核标准。不应与科研型和教学型职称应用同一指标来衡量晋升标准。应建立创新创业项目获奖情况、专利成果转化、实际创业产值等多维度的考核指标。
3.4 构建“引才+外聘”的多元化双师型教师的引入机制
一方面引入一批学术带头人,通过其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提升学生学术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业内专家、著名工匠直接参与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训。此外,能够指引学生适时地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对学生的创业初期能够起到孵化的作用,必要时给予创业的场地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许鑫.高职双创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中国报业,2020(20):84-87.
[2]王劲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高教学刊,2017(24):35-37.
[3]庞润泽.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
[4]周伟.地方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8.
[5]苏鹏举,王海福.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研究述评[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5-11.
[6]楊硕东,肖海文.“双创”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途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0):192-193,196.
[7]陈楠江.“双创”教育与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育融合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8):23-2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双创背景下3+2分段制教学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ZCY378)。
作者简介:王绮(1984—),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学生教育管理。
王冬屏(1982—),女,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创业管理。
通信作者:黄晓红(197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E-mail:4229670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