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征
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概述
赣州市图书馆创建于1926年,始名为赣县公立中山图书馆,至今已有96年的历史,是江西省建馆最早的市级公共图书馆。馆名几经更迭,先后曾名赣南公立中山图书馆、新赣南图书馆,1952年正式改名为赣州市图书馆。几易其址,不断改革创新,如今,赣州市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服务全面的市级公共图书馆。2004年,赣州市图书馆搬新址后,将位于健康路34号的老馆挂牌为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此举使其成为江西省各区市第一个拥有独立馆舍的少年儿童图书馆。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赣州市图书馆的直属分馆,毗邻赣州市儿童公园,建筑面积约2400㎡。笔者2004年进馆并在少儿馆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本文通过对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发展变化的对比,结合实际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进行思考。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实践历程
本文尝试用时间分期法,选取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发展变化的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及具有当时特色的未成年人阅读活动实例作为分期依据,论述少年儿童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忽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到加强重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直到最后将其视为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在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活动等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全民阅读活动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1.0阶段:2004—2007年
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建成于1984年的老建筑,自挂牌起便一直延续手工借还的借阅方式。少儿馆设有成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览室,藏书(含成人)仅6000余册,虽对外称少年儿童图书馆,但可供少儿活动的实际区域只有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儿童阅览室,且阅览室仅设有42个座位。当时未成年人阅读活动的开展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多是靠行政指令,往往推一步走一步。现有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应付日常工作已让他们身心俱疲,根本无力再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活动,从而影响了少儿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自2006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少儿馆的开展更多侧重于成人阅读服务,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只是作为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子活动来做,基本固定为“六一”儿童节及寒暑假的少量活动,如“六一”儿童节的传统猜谜活动、寒暑假优惠办证活动等。同时,赣州市图书馆少儿馆存在儿童读物馆藏不足、活动资金不到位、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没有形成长期规划等问题,图书馆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未成年人阅读习惯的社会使命和应尽责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让少儿馆真正成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阵地。这一时期,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主要在馆内开展,受资金、人力、场地、设备等多种因素限制,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固化性,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极小,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有限;少儿馆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难以吸引少年儿童到馆参与。因此,我们将其称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1.0阶段。
“读好书”活动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2.0阶段:2008—2016年
2008年以后未成年人閱读推广工作在活动形式上有了较大改变,特别是2011年江西省首届“读好书”活动启动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活动形式已从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少儿图书馆的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传统文化讲座、少儿优秀读物推荐、科普讲座、亲子阅读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小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让小读者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
1.以“晚报有约·我陪孩子读本书”活动为例。为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亲子教育中,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少儿图书馆联合赣州晚报举办了多期亲子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求家长陪同,每期推荐一本优秀少儿读物,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参与到少儿阅读中来,家长的参与会直接影响孩子们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活动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选书、陪孩子读书,将阅读融入每个家庭的生活当中,不但能够增强阅读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使家庭氛围更加温馨。
2.以“小摄影人”讲座活动为例。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接触摄影,满足小摄影爱好者对摄影知识的需求,少儿馆邀请了本地摄影名师张木川分期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开展“小摄影人”摄影知识讲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摄影入门知识,让孩子们辨别不同相机的功能和区别。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和老师交流摄影知识,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使用相机,怎样拍出好看的照片。
3.以“红孩子流动书屋”活动为例。赣南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偏远山区小学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学校图书室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课外知识严重匮乏,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个遗憾。在这一背景下,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成立了“红孩子流动书屋”,通过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图书来满足他们的阅读愿望,同时唤起社会对贫困儿童的关注。“红孩子流动书屋”送知识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送书方式,为给山区的孩子们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少儿图书馆组建了高水准的嘉宾队伍,包括大学教授、名师名医、少儿节目主持人等各领域的知名人物,他们不定期前往10余所乡村小学开展阅读活动,在各自领域以不同形式和不同方式给予孩子们不同的关爱。
以“读好书”活动为契机,少儿馆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虽然开展形式多样,但合作模式单一,特别是多方交流合作模式稍显滞后,活动内容创新不够,往往以讲故事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少有突破。同时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缺乏科学的长期规划,活动重形式宣传,轻推广效果。如“红孩子流动书屋”活动,原本是为留守儿童开展的一个主题鲜明并富有有创新意义的活动,活动开展初期宣传声势浩大,吸引了广大少儿读者、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赣州多家媒体对活动现场进行了报道,赣州晚报甚至在晚报头版介绍该活动。但到了中后期,由于资金、人员等问题,活动开展出现疲软,未形成连续性、规模化、体系化的阅读品牌。这一时期,活动数量多但效果不好,影响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整体效果,此阶段称之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2.0阶段。
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3.0阶段:2017年至今
2017年少儿馆利用图书馆服务平台及其优势,以“2017年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品牌活动,经过4年的努力,少儿馆阅读推广品牌从无到有,4个品牌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细化,阅读导向也越来越专业化,得到家长和小读者们的一致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1.以品牌活动“赣州少图故事会”为例。活动采用“图书馆+志愿者”形式,每月一期,寒暑假每周一期,由有资质的阅读推广人跟孩子们分享各种故事,全面培养少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赣州少图故事会”注重对图书本身的阅读和思考,主讲老师用文本的原始感情去感染每个孩子,并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把孩子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爱上阅读。
2.以品牌活动“小小图书管理员”为例。“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以一学期为单位,每期12人。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首先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图书馆管理员的指导下,学习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知识,熟悉馆藏图书的分类和布局,每周末选取一天为工作日,上岗后协助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借阅、上架、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学习回复读者咨询、维持阅览秩序、引导文明借阅,并在管理过程中与其他读者进行交流、沟通,体验为他人服务的辛苦和快乐。
3.以品牌活动“小小朗读者”为例。为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赣州,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小小朗读者”活动应运而生。活动根据节假日不定期开展,每期一个主题、一种朗读形式,至今已开展了11期。通过开展“小小朗读者”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民阅读良好氛围,同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锻炼青少年的勇气和胆量,使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4.以品牌活动“图书管理员亲子营”为例。“图书管理员亲子营”是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一项亲子社会实践活动,倡导“文明阅读,从我做起”的理念。活动每月开展一期,每期有5组家庭参加,通过角色了解、岗位体验、亲子互动等环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學习图书馆专业知识和阅览室管理制度,参与整理上架图书、维持图书馆阅览秩序、帮助读者自助办证、指导读者自助借还图书等图书馆实践工作。
今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发展分析
通过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变化可以看出,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资金紧张、人才短缺等问题。因此,少儿图书馆要想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品质和效能,就必须拓宽思路,围绕“创新、合作、技术”这三个关键词做好文章。要在服务形式和内容上抓住新事物,盘活自身资源,跨越发展阻碍,立足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打造吸引少年儿童的资源体系和阅读展示空间,才能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建立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联盟体系
赣南地区共有20个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可建立地区内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活动联盟,由少儿馆主导,发挥市少儿馆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未成年人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加强各馆间的交流学习,开展有效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联合活动。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未成年人阅读工作的开展,促进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和优化。
建设少儿特色专题数据库
少儿特色专题数据库是根据本馆馆藏特色,为满足少儿读者需求,围绕某一特定研究主题而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少儿图书馆要提高建设本馆特色数据库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建设少儿特色数据库可以开发并优化馆藏资源,拓宽少儿服务空间,提高少儿服务水平和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建设少儿特色数据库要立足本馆实际,结合本馆的馆藏特点、本地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深入挖掘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少儿的专题数据库。如赣南少儿非遗数据库[ 1 ]、赣南少儿红色故事数据库等。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团队中,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图书馆员缺乏引导未成年人开展阅读活动的综合能力,因此,提高馆员素养是做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前提[ 2 ]。一方面应加强馆员队伍建设,除提升馆员的个人素养和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外,还要鼓励馆员进行多元化阅读,了解少儿喜爱的文学作品,便于更精准地提供阅读指导。另一方面应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弥补人力资源缺口,节约活动成本。特别是吸引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优秀大学生或专业人士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加入到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中来,加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人才的队伍建设。
促进区域内文旅融合,开展“图书馆+旅游”研学活动
构建区域内“图书馆+旅游”研学活动,实现地区资源共享[ 3 ]。赣南文旅资源丰富,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艰苦奋斗的红色文化、苏区振兴等特色地域文化等。少儿图书馆可通过与各县图书馆和旅游部门的通力合作,开展未成年人“图书馆+旅游”研学活动,充分挖掘赣南特色地域文化,让文化“活”起来。这样既可丰富旅游内涵和价值,又能推广传播地方文化。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公共图书馆法》的保障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发展达到空前的高度。通过赣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实践对比可以看出,创新是激发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力的源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儿图书馆需要创造一个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引导更多的家庭参与到阅读中来,创新创优,提升服务效能,继而实现“让阅读无所不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温建宁.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现状评估与保护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41(01):41-47.
[2]张婉莹.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精准供给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0.
[3]李晓君.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研学旅行服务探究——以“赣图悦读研学营”为例[J].图书馆研究,2021,51(0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