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成型和成熟程度,是评判数字出版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文章基于内涵阐释,从数字技术赋能出版、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以及实践性特点三方面,帮助大众提高对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认识;从数字出版自身、数字生活、国际话语权三个维度,分析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功能。沿着内涵和功能的指引,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建构重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确保正确方向,坚持高标准以确保高质量,增强结构性以确保整体效应。
【关 键 词】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内涵;功能;建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谢清风,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话语权视域下出版‘走出去创新体系研究”(19BXW03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7.002
数字出版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效卓著。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为11781.67亿元,比2019年增加19.23%[1]。相比实践及成果,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建设及相关研究较为滞后。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既是数字出版发展成果的充分体现,也是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正确、深入认识并积极建构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是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内涵:数字技术赋能出版的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
“话语既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构成思想的重要元素。当然,话语体系不单纯等同于语言,它是有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的语言系统。”[2]理解和提炼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内涵,既要准确把握其形式层面的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又要深入掌握其内容层面的思想和价值,还要基于此洞察其特点。
1.数字技术赋能出版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核心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要深刻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出版的道理、内容和机制。技术变革决定出版变革,出版发展史就是出版技术变革史。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出版发展的变革,释放了出版能量。激光照排、计算机的使用,使得出版从“铅与火”进入“光与电”,出版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解放。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使用,帶来前所未有的颠覆性革命,数字出版蓬勃发展,其样式、形态、模式、业态和生态,带给消费者前所未有的体验和获得感。因此,数字技术是数字出版的源头和基础,是理解和把握数字出版的视角和入口。数字出版发展的二十多年,某种程度上是数字出版内涵发现、挖掘和表述探讨的二十多年,其间尽管出现了各种内涵界定和陈述样式,但在数字技术的决定性作用上,业界和学界的认知是一致的。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要深入解读数字出版的出版本质和属性。数字出版作为出版史上的新产物,具有出版的本质属性,属于出版范围。从出版过程看,编辑、复制和传播是其链条中的关键节点;从出版结果看,出版物是其成品和成果;从作用机制看,阅读是其基础;从出版价值看,消费者丰富多样的阅读需求与不充分不到位的出版物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其痛点。当然,出版过程的高效,出版物的丰富,阅读的便捷,供需信息对称,内容价值的充分体现等,都是数字出版超越之前出版形式的优势。
数字出版概念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内核,充分体现了数字技术赋能出版的思想理论。恩格斯在为《资本论》作的序言中说:“某些术语的应用,不仅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不同,而且和它们在普通政治经济学中的含义也不同。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3]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内容、价值和意义集中表现为与数字技术赋能出版相关的概念、范畴、命题、判断、术语、语言等,首要的自然是数字出版概念。“数字出版,是指以数字技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进行传播的新型出版。”[4]笔者认同这一表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新型出版是定位,表明数字出版属于出版范围,同时是新型的,不同于以往的。第二,抓住了数字技术赋能出版这一核心,体现了数字出版的本源——数字技术对出版流程、出版结果等的影响,激发出版变革,进而产生数字出版。第三,编辑加工、复制、传播的出版环节依然是数字出版基本的掌控点,因而将数字出版归于出版范围。
2.言语和言语策略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形态
话语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事件或这样一类现象”[5],表现为言语和言语策略。体系是要素按照一定结构形成的整体。话语体系是适应特定环境的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是基于数字出版,体现数字技术赋能出版,借助概念和范畴等,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表达和陈述的结构完整、内容完备的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言语和言语策略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形态,言语系统和言语策略系统是其存在状态。
第一,从言语角度来看,数字出版话语体系需要合适的文本载体表达数字出版的内涵、本质、规律、特性等,达到数字出版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匹配与统一。这种文本载体涵盖从词到篇的任一语言单位,基于新时代体现我国出版发展的现代化和现代性,基于民族性体现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和精神底蕴。譬如,在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与数字出版相伴的概念有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互联网出版、线上出版、新兴出版、全媒体出版、智能出版、数字化出版等。这些概念或片面或泛化或只是体现了数字出版的外延,而数字出版概念更精准。
第二,从言语策略角度来看,数字出版话语体系需要合适的方式方法和技巧,适配语境,表达意思,表现意义,使话语者和话语接收者达成共识,同时减少沟通成本。“表现人类生活唯一贴切的语言方式是永不完结的对话”[6],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言语策略,要解决行业内的对话问题,也要找到行业内外对话的渠道和有效方式。譬如,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之间存在话语鸿沟,这是出版转型升级发展中存在的难题。这需要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提供解决方案。
3.实践性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鲜明特点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实践性集中体现在出版向度和社会向度上。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源于数字出版实践,与数字出版活动息息相关。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内涵是数字出版实践的抽象呈现,是数字出版活动的提炼。譬如,出版数据在数字出版实践中的要素特性和价值功能,使其成为数字出版话语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外延是数字出版实践的指向,是数字出版活动的类别成果。譬如,数字技术在出版全程或某一环节中的使用,产生了特定的出版术语和出版物类型——数字化出版流程、网络文学、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出版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融合,使自身作用于社会实践,催生特定话语,支撑和丰富数字出版话语体系。而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又以其言语和言语策略,连接主体与社会,发挥作用和影响。譬如,“用户”在数字出版活动中的使用习惯,让其有了和“读者”一样的使用频率,有了特定的出版语境意义。
二、功能:自身、社会、国家三维促进
“话语体系不仅是语言符号体系,更是言语内容和理论知识体系。”[7]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功能来自其言语和言语策略承载的知识系统。这种知识系统分别作用于数字出版、社会和国家,促进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生活的打造,促进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1.在“认识—实践”逻辑中促进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应顺应大势,用好相关政策,形成数字出版顶层设计,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遵循。数字技术革命以及带来的出版变革是大势,是规划数字出版的基本依据。国家和出版管理部门制定规划,推出系列政策,引领和保障数字出版的发展。大势和政策作为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要件,以特定的言语和言语策略指导并融入数字出版实践。2010年8月,《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由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将数字出版界定如下:“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这种以政策的方式为数字出版提供规定性内涵,规约和推动了数字出版的发展。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确立数字出版思想理念,助力提高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助推数字出版思维转型,为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指导。数字出版话语是数字出版思想理念的重要元素,是其外在表現形式。数字出版话语体系通过言语系统表达数字出版的特定思想理念体系,体现数字出版的发展逻辑、规律等。譬如,数字精品战略是数字出版话语,通过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精品、数字出版品牌、数字化重点项目、创新性数字出版形态等数字出版精品来体现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则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中的判断和命题。加强数字出版内容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数字出版精品战略,是新发展理念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体现,是基于实践创新的数字出版思想观念,给予数字出版发展指引和智力支撑。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确立数字出版标准,提高其发展门槛,提升其发展能力。数字出版实践以服务消费者为目标和目的,鼓励探索和创造丰富多彩的产品、服务、模式、平台、业态等,但由于实践主体的条件、能力不同,水平高低不同,应用的格式、规范不同,模型、标准不同,数字出版的整体发展仍受到影响。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基于对数字出版实践的分析、总结、提炼,立足数字出版整体和系统层次确立数字出版标准,集创新性、规范性、规律性于一体。在数字出版标准的形成过程中,相关人员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提高。数字出版标准通过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普及扩散时,数字出版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2.在身份建立和履行中促进数字生活打造
第一,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支持建立数字身份。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时空状态、时空感和生活工作方式,在数字环境下,人们因为新的角色、功能、状态、地位而拥有数字身份。“个人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团体成员作用下的产物。”[8]语言是团体成员作用的重要中介,言语是身份的重要标识,个人数字身份的获得与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密切相关,需要其支持以养成个人内在素养、赋予个人外在标志。譬如,“用户”代替“读者”,“粉丝”代表核心读者,人们如果不了解“用户”和“粉丝”的用法,那么与数字出版就有隔膜,其数字身份就会被质疑。
第二,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支持养成数字习惯。其一,通过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培养数字意识。语言、文字、文化、编辑、印制、复制等传统出版符号,在数字出版的场域拥有新的含义,而数字出版符号不断地在沟通中出现,由此,人的数字意识在使用数字出版相关的言语中得以启蒙、认识并固化。其二,通过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培养数字思维。数字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等相伴相随,其中,思维过程和众多思维成果或者通过数字出版得以体现,或者转化为数字出版话语。反过来,数字出版话语的使用又可以强化数字思维。因而,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和数字思维融为一体,或者说是一体两面,数字思维是思想深层面,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是形式浅层面。其三,基于数字意识和数字思维,数字习惯在数字实践中养成。数字意识和数字思维以数字出版话语为载体,通过言语和言语策略融入数字实践,反复的数字实践促进数字习惯养成。
第三,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支持融入数字生活。数字生活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数字出版话语体系与人们的数字精神生活紧密相连。一方面,人们通过数字阅读与数字出版连接并形成亲密关系。另一方面,数字阅读是人们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是人们言语和言语策略的素材及工具,凝聚了人们数字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譬如,草根创作是数字生活中的现象,草根创作的作品通过数字出版传播扩散和扩大影响,草根创作及其作品、数字出版物以及相关主体融入数字生活,成为数字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数字出版话语体系也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数字素养以及数字生活能力的重要工具。
3.在国家战略传播中促进国际话语权提升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融入我国话语体系整体,成为国际话语权支撑基础的组成部分。“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密码,蕴含着一个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乃至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9]国家话语体系反映国家意志,体现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战略传播的核心,也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因而,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是我国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助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独特作用。一方面,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带来的国际出版话语权是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一部分。我国出版依托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势,凭借高质量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在出版模式、标准、规则等方面实现弯道超车,赢得国际出版话语权,助力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数字出版话语体系蕴含和释放国际传播能力,助力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推进数字出版“走出去”,在影响世界的过程中结出国际话语权之果。整体来看,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发挥辐射效应,推动数字出版前行,带动文化领域发展,赋能其他领域,形成国际化合力,扩大国际话语权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三、建构:方向力、质量力和结构力
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基于出版的本质属性,以价值力为核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方向;根据数字出版的精品原则和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言语载体特性,以质量力为基础,发挥话语的内容力和形式力,创新思想理论和陈述形式;将话语按照特定方式组合,凸显结构力,形成体系,确保其作用机理和功能实现。
1.坚守价值观,确保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正确方向
拥有文化自信是确保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方向正确的基础。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韧性和张力彰显的革命文化,活力、先进、现代感突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是数字出版的内容来源,也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底蕴。文化自信意味着心中有底、眼界开阔、敏锐性强、判断精准,也意味着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建构的科学合理。
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方向正确的重点。价值观是文化内核,也是话语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价值观。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为世界发展提供的方案与智慧。数字技术应用于出版是我国出版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出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服务于我国出版,也促进和推动世界出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要成为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建构的前提,要在数字出版话语体系中充分融入和体现。
2.坚持高标准,确保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高质量
第一,以战略提高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高度。数字经济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数字出版战略是出版产业发展战略,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建构既要遵循这些战略,也要注意战略实施层次,要基于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充分应用形成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并以此支持解决影响出版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为出版可持续发展方案的推出和实施提供助力。
第二,以专业加深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深度。话语体系的建构以实践为基础,以专业体系、学科体系为依据。数字出版是二级学科,一批高校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业界为其发展提供了土壤。数字出版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位一体中,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建构,可以依托学科和专业的精深加深其深度。
第三,以情感提升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温度。话语是语用概念,话语体系属于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在交流中达成目的,在对话中实现目标,是话语体系的特点。因此,要赋予数字出版话语体系以情感,让主体和客体在接触数字出版话语并被其影响时感受到温度。这种情感和温度体现在数字出版话语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譬如,生动性、形象性和贴切性让数字出版话语接受者更愿意亲近和接纳。
3.增强结构性,确保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整体效应
首先,确立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整体框架。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建构的前提,目标导向和整合导向是其路径。以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围绕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内涵,从数字技术赋能出版的内核、言语和言语策略的外形展开,突出其对自身、社会、国家的功能,这是建构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思路和基本架构。同时,要把数字出版话语体系摆在传播链条中,从主体与受众、话语与传播体系等方面,判断其体系的整体性以及与体系外相关因素的匹配度。
其次,梳理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生成逻辑。一方面,要遵循历史逻辑,深入数字出版的发展历程,精准掌握经验话语并纳入体系。另一方面,要遵循理论逻辑,深入探究数字出版的思想理论,确立能阐释和指导数字出版实践的理论话语。还要遵循现实逻辑,以问题导向为数字出版把脉问药,明晰数字出版的实践话语。
最后,区分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话语类型和话语层次。不同话语类型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话语结构,产生不同的话语模型和框架。譬如,政治话语和行业话语,国内话语和国际话语,专业话语和大众话语,分别可以从不同侧面支持和检验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建构。区分层次是体现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结构的要求。就数字出版的发展史看,数字出版的不同发展阶段体现为数字出版话语的不同层次,数字出版发展的不同要求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数字出版话语。就数字出版话语的来源看,对应文本层、行业实践层和社会实践层,分别体现为表述性话语、价值性话语和引领性话语。
四、结语
数字出版話语体系是数字出版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出版发展成果的体现,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推力。数字技术赋能出版的言语和言语策略系统是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内涵,实践性是其鲜明特点,促进数字出版发展、数字生活打造、国际话语权提升是其功能,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确保正确方向、坚持高标准以确保高质量、增强结构性以确保整体效应是其建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立. 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
[2]谢伏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 中国社会科学,2019(5):4-22+204.
[3]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张新新. 数字出版概念述评与新解:数字出版概念20年综述与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20(7):43-56.
[5]施旭. 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巴赫金. 文本、对话与人文[M]. 白春仁,晓河,等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7]郭湛,桑明旭. 话语体系的本质属性、发展趋势与内在张力:兼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立场和原则[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3):27-36+155-156.
[8]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 跨文化传播[M]. 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杨鲜兰. 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2):59-6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