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2022-05-13 00:57金立畅
翠苑 2022年2期
关键词:常州教育

刘国钧是常州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开拓者,也是工厂平民教育的实践者,还是江苏公私合营的引领者,一生践行“实业救国”的信念抱负。江苏常州成为近代工业发祥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现代常州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样板,这都与刘国钧的创始之功密不可分。

危局中辉煌:实业家刘国钧成长之路

生活的磨炼,刘国钧很小就养成了不同寻常的机敏。在武进县奔牛镇的京货店里当学徒的时候,刘国钧发现一种男人辫子上的装饰品“辫须”,在店里很旺销,于是从奔牛进了丝线带到靖江,让母亲和妻子在家里编织,一家人好靠这个劳作营生。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15日,慈禧也相继病死了,这些变故在刘国钧看来都是天赐的赚钱机会,他从奔牛抢购了白丝线连夜送往靖江,母亲和妻子则日夜不停加工辫须。果不其然,到了举国哀悼光绪帝和慈禧之死、官府要求男人挂白色辫须之时,整个市场找不到白丝线,刘国钧家编织的辫须很快销售一空。刘国钧作学徒一年的薪水才32元,这一笔生意却让刘国钧家赚到了200元。

1909年春节,刘国钧的和丰京货店在奔牛镇开张,这是他人生的第一间店。刘国钧采取了前店后作坊的办法,他自己进一些白布过来,母亲和妻子在家里染上色后,再送到店里出售,这样,和丰京货店生意就很红火,赚的钱也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天下人心惶惶,奔牛镇上的店铺纷纷关门,刘国钧却瞧准时机加紧进货,做起了独家生意。这时候,镇上人怕战乱到来,都急着把女儿嫁出去,以免落入兵匪之手,刘国钧恰好因此发了一笔财。就在官府倒台之后,农民不再向官府缴粮兑换钱币银两,农民手里没有现金,所以买东西只能赊账,等待秋后用稻谷还账。刘国钧看到谷贱钱贵只是暂时现象,所以他要赌一把,记下了满满一本稻谷账。1909年9月,革命军要进城,常州城大商铺都很惊慌,纷纷把货物运到奔牛镇,连船带货扔在运河里,请求刘国钧收下。不久,消息传来,南京光复,常州城又安定了下来,稻谷的价格果然恢复了,刘国钧稻谷账赚了钱。那些贱价收下的货物,也抢手,自然可以卖得好价钱。就在这一年,刘国钧赚了6000元。

自明清以来,常州手工棉纺织业发达,一直是名闻全国的棉、布集散地。但是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英国、日本的纺织工业侵入中国,常州的传统棉纺业逐步陷入了生存困境。1846年,英国一位叫珍妮的家庭妇女不小心把织机打翻在地,做木匠的丈夫却获得了灵感,从而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此后,理发师发明了水力纺纱车,海军士兵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此外,各种棉纺生产机器也接踵问世,再加上蒸汽机、电力机器发明,英国的纺织业更是如虎插翅地发展起来。这就是英国纺织业革命和近代工业革命。就在1916年,刘国钧和他的盟兄弟蒋盘发一起创办了大纶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大纶机器织布厂引进了英国织布机器和蒸汽机,开始了动力牵引和铁机织布的生产。这是常州传统棉纺业向近代化生产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常州传统棉纺业向近代纺织业转型迈出的第一步。起初,大纶公司生产斜纹布,由于技术不过关,遭到了客户退货,所以公司生产经营不顺。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刘国钧跑到了上海,想到租界英国人举办的纺织厂去看个究竟。刘国钧借工人的号衣混进了车间,但是没几天就被厂警发现了,他翻墙逃脱,出借号衣的工人被毒打了一顿。经过努力,他们找到了解决工厂生产技术问题的办法,大纶公司开始蒸蒸日上起来。

1919年,蒋盘发办起了大纶纱厂。但是好景不长,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恢复,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使用种种伎俩,使得国内纱布价格一落千丈,大纶纱厂濒临破产,只得盘了出去。由于遭到排挤,刘国钧这个时候已经离开了大纶纺织有限公司,到乡下举办了两个厂,也就是广丰布厂、广益布厂。刘国钧采用了织户代工的办法,棉纱分配给织户,织户代工生产,工厂则按量按质收回布匹成品,这样,工厂生产经营很顺利。与此同时,刘国钧还萌发了一种新思想:中国发展纺织业,必须走纺、织、印、染一条龙之路的思想。

1924年,他东渡日本,在日本大大小小的工厂间奔走考察,学习同业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之道。就在这次考察活动中,他从女工的换纱动作中窥探到了日本纺织工艺的秘密:筒子纱。回国之后,他马不停蹄试验了起来,不久便获得试验成功,从而开创了国内以筒子纱代替盘头纱工艺的生产变革。

1930年,刘国钧盘下了大纶纺织有限公司,改名为大成纺织染有限公司,重又开张营业。刘国钧从总工程师陆绍云口中得知,日本有一种灯芯绒布,纺织材料用的是棉布,但是按绒布的价格出卖,所以灯芯绒技术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技术。于是,刘国钧再次东渡日本,研习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的新进展,考察世界纺织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回国之时,他买了一把割绒刀,也买了八色印花机的旧机器。他要亲手解开灯芯绒技术的一切秘密,同时实现纺、织、印、染一条龙生产。在刘国钧的苦心经营下,大成公司得到快速的发展,短短几年间,大成一厂、二厂、三厂在常州大地上横空出世。

随着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快速发展,刘国钧开疆辟土的雄心壮志也日渐强烈起来。他把目光投向了西南,此时偌大的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竟然没有一家像样的纺织企业,他要入川与卢作孚寻求合作办厂事宜。事有不巧,在成都未碰上卢作孚,刘国钧遂南下武汉,机缘巧合盘下了一家关门歇业的纺织厂,这就是后来的大成公司四厂。早在1890年,张之洞在武汉创办湖北织布局,最早从事纺织工业生产。此外,武汉交通发达,刘国钧在此建立工厂,为进军西南纺织工业版图准备了一个很好的跳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大举侵略中国,神州大地山河破碎。11月18日、20日、21日,日军飞机轰炸常州,大成公司二廠夷平为一片瓦砾堆,一厂毁损大半,刘国钧的纺织工业梦旦夕之间化为了泡影。国难危机之中,刘国钧把机器设备搬迁到四川,等待东山再起。此时,刘国钧与卢作孚联起手来,共同创办大明纺织公司,大即大成公司,明是民生公司的谐音。卢作孚长期在长江上经营航运事业,他秉持中国人不搭外国船、中国人不装外国货的骨气,与美国、日本企业展开竞争,民生公司遂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刘国钧长期在常州经营纺织工业,一贯秉持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精神,反复与日本企业相争高下,大成公司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如今国难当头,此番联手办厂壮举,实在是两位实业家为实业救国而同舟共济。

刘国钧意气风发,一直为中国纺织业发展殚精竭虑描绘蓝图。他曾对无锡荣德生说过,无锡的纺织工厂向西发展,常州的纺织工厂向东发展,经过20年时间,无锡和常州的纺织工厂将会联袂连片,到时白天烟囱相连,夜里灯火相望,东方纺织第一城在无锡和常州建成了。遗憾的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刘国钧创业步履坎坷,备尝艰辛困苦,宏大蓝图也未能实现。

通过以上勾勒,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精明能干、志向远大的实业家刘国钧形象。纺织业是民生命脉,也是民族工业的支柱,近代民族工业就是从发展纺织业开始的。而纺织工业发达的要数英国、美国、日本诸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则是这些国家纺织工业的倾销地。尽管环境如此恶劣,刘国钧还是开创出如此辉煌的事业奇迹,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叹服道:“像大成这样8年增长8倍的速度,在民族工业中实是一个罕见的奇迹。”刘国钧对常州纺织业发展的开创之功,是可以彪炳于史册的。

工厂平民教育:教育家刘国钧成长之路

1933年3月,万国棉纺总会在布鲁塞尔召开会员国全体会议,决议各会员国闭厂限产,以挽救世界经济危机中棉纺业生存危机。在空前严酷的生存环境中,中国大大小小的纱厂纷纷倒闭,连实力雄厚的南通大生公司也迅速衰落下去,大生公司一厂陷入了工潮危机,一时间没有解决的希望。1933年5月,刘国钧亲赴南通襄助,就在回到常州的次日,他写就了一封信,一面安排大成公司厂刊《励进月刊》登载,一面致信南通教育局管局长,要求南通各报转载。由于全国各地工潮迭起,常州大成公司同样面临工潮之祸。刘国钧此时写信,与其说是为解决大生公司一厂的工潮问题挺身而出,不如说是借大生公司危机来教育自己公司的工人。在这封信中,刘国钧对“贵邑党政军商教育各界”无不竭诚维护实业的深明大义表示赞赏,刘国钧强调,地方实业是社会基础,南通一切建设都与地方实业命运攸关。对于大生一厂汰除浮荡工人的做法,刘国钧斩钉截铁地指出,这是“为实现工作合理化、减轻成本以图生存计”的唯一办法,舍此“万不足其图存”。对于工潮发生的根源,刘国钧说,“弟于工场生活,先后阅20年”,“我国工友常有不轨行动,皆系缺少教育所致”“教育未能普及工人”,所以劳方思想简单,智识幼稚,举动轻率,容易受人煽惑、被人愚弄。刘国钧还传递了通过投资帮助南通振兴实业的好意,但是他又指出,首先南通工人自己要彻底觉悟,工厂是社会共同的事业,是工人的谋生场所,是工人的第二个家庭。最后刘国钧语重心长地告诫工人,如果继续昧于情理,任人煽惑,被人利用,将最有历史最有希望的南通社会事业逼到破产,试问对工人有何利益?在这封信里,刘国钧虽然没有明确点明,但是谁在煽惑、愚弄、利用工人闹工潮,所有读者都是清楚的,可见,刘国钧把矛头指向了招工和生产管理的工头制。

1935年年初,大成公司开慰劳会,刘国钧先指出有两项损失一年竟达到65000元,接着他给出“五化”的解决之道: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工资等级化;华厂日厂化;出品日货化。他所说的工教工互助化、工管工自治化,他自己解释说就是在工厂实行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度。什么是小先生制度呢?陶行知举了一个例子,他的母亲57岁时,孙子刚刚6岁,孙子从学校里读书回家后就教祖母读书,小先生一天天教,老学生一天天学,六个月后,他的母亲可以看懂儿子的来信了。刘国钧说,陶行知用小先生制度来普及教育,我们就用工教工的办法自己帮自己,用工管工的办法自己治理自己。刘国钧还补充说,如果说有钱的人不肯出钱办事业是守财奴,有学问的人不肯实心实力教人是守知奴,那么,有技能的人不肯传授技能是守技奴,我们一定要用工教工、工管工的办法打破守技奴的传统观念。演讲到了最后,刘国钧没有忘记强调公司事业的社会责任,他说武进四乡受灾,无衣无食的人不知几万,而大成厂附近一片却好像是另一个世界,这都得归功于大成厂对地方的有惠。刘国钧还提醒说,上海很多厂家停闭,工人纷纷回到武进,在进用工人的时候,务必精密地考选,要考察清楚每个工人的性情能力。上文已有述及,南通大生公司一厂工潮发生时,刘国钧关注到了当时普遍实行的招工和生产管理的工头制的弊端。刘国钧这里公布的工管工、工教工改革措施,事实上取消了工头制存在的基础。在“五化”总体设计中,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工资等级化是手段,华厂日厂化、出品日货化是目标。刘国钧整体考虑管理、教育、工资三者关系,寻求悄无声息解决工头制的办法,以渡过民族纺织工业内忧外困生死存亡的难关,充分显示了刘国钧超拔的战略眼光。

1934年春天,刘国钧考察日本归来,武进工业联合会500人聚会,请刘国钧演讲。刘国钧设问:“日本何以能这样的强凶霸道?”刘国钧的答案是:“日本之强,第一得力于教育”。刘国钧详细介绍了日本教育发展现状,他赞扬政府对东京帝国大学的扶持,赞扬政府推行义务教育,赞扬政府举办集研发、教学、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工业试验工场,赞扬彬彬有礼、夜不闭户、勤劳困苦、众志成城的日本社会形象。在演讲的结尾处刘国钧语重心长地告诫国人:我国天时地利比日本好上几倍,只有人事不如他们,所以弄得如此糟糕,真正可惜。如果将政治改好,人事整理,大家觉悟,一致对外,既然知道日本貿易入超,就应该提倡国货,努力生产,养精蓄锐,复仇旧耻,易如反掌。此刻所不能一心一德者,谅教育者未能普及,人心尚未完全觉悟之,再不觉悟,后患不堪设想。日本之行,刘国钧给国人的“复仇旧耻”大计是:中国必须从重视教育普及入手,重视通过教育振兴工业,学习日本工业立国的政策精神,以图社会一心一德复仇旧耻,国家摆脱贫弱受欺凌的境地。

刘国钧只读过一年私塾,何以如此目光如炬、鞭辟入里,解开教育、工业、社会、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呢?这和他学习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莫大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陶行知等一批有见识、有抱负的教育家探索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17年,黄炎培联络教育界、实业界人士,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尝试一种融教育与职业为一途的教育形式,也就是职业教育。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采取的是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原则,强调“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黄炎培在昆山徐公桥办的职业教育实验区,具体落实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刘国钧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拥护者,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资助者。后来刘国钧进行的工厂教育实践,实际上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工业生产区的实验形式。如果说两者有所不同,那么,刘国钧不是专门从事教育,他的早期教育实践局限于生产工厂的范围,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培养训练工厂生产需要的人才。虽然刘国钧的职业教育培训客观上也有教育救国的效果,但是他着眼的是职业教育培训对提高工厂生产能力的直接意义,至于教育救国的意义是间接的,最终需要经由实业救国环节的转化;而黄炎培作为职业的教育家,出于教育救国的目的而进行职业教育探索实践,他直接强调职业教育实践具有的改造社会意义,直接表达和实现他一贯鼓吹的教育救国目的。

通过以上简单的勾勒,刘国钧既有教育理想,也有教育思想,还有出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刘国钧作为一个教育家的形象是可以确立起来的。

永远跟党走:政治家刘国钧成长之路

1945年,刘国钧到了美国,一面为考察世界纺织业生产而四处奔劳,一面为大成公司战后复产而未雨绸缪。随着欧洲战事稍定,刘国钧就开始预订设备,但此时缺乏足够的资金,他遂寻求中国银行作担。宋子文同意中国银行提供担保,但提出条件,中国银行要参股大成公司。刘国钧对官僚资本的腐敗贪婪是有清醒认识的,一旦官僚资本参股,公司势所难免受其控制,所以宁愿得不到担保也不接受。

此时,陈光甫、卢作孚已先期抵达美国。陈光甫邀请刘国钧参加聚会,与卢作孚、范旭东等人交往,纵谈实业救国大计。陈光甫、卢作孚、范旭东等人有高昂的政治热情,也有丰富的政治经历,刘国钧的兴趣则局限在复兴大成公司和民族纺织工业上,对政治则抱有深深的疑惧。一直以来他都是游走在政治的边缘,与政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来美之前还在重庆的时候,他也经常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评议政治时势的活动,但是他不敢深入涉足其间,唯恐染上政治色彩。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刘国钧从美国回到国内,迅速地恢复了大成公司的生产。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依然是动荡不安、祸福无常,他感到恐惧。他找到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的上海商业银行董事长陈光甫、总经理何淬廉,赠送他们巨额股份,聘请他们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同时,国民党江苏监察史程沧波是常州人,为应付复杂的地方环境,刘国钧也把干股赠与他,聘请他担任董事。

1948年,国民党政府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限制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和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在国外的外汇资产。大成公司在上海商业银行存有大量黄金和外汇,正是国民党政府要侵吞的猎物。此时共产党的军队已进至江北,蒋介石已经做好败逃的准备。形势如此险恶,刘国钧只有等待时机,随机应变。所幸的是,国民党向台湾运送黄金的绝密行动,被英国人公之于报端,政府不得不暂行放开外汇,刘国钧迅速地向香港转移了钱款。不久,刘国钧避走香港,以作应变之计。

终于,1950年9月,他从香港启程返回大陆。不久,刘国钧去北京参加轻工业部召开的会议,他见到了黄炎培,黄炎培邀请刘国钧参加民主建国会,刘国钧没有答应。刘国钧考虑到,自己是办实业的,在工言工,在商言商,一生无党无派,倒也落得无忧无虑。国民党统治时期政界的乌烟瘴气情况,使他视政途为畏途。不久,他明白,现在民主党派已经不是国民党时期的政党,参加民建会有利于自身的改造。1951年3月,民建会无锡分会成立大会召开,黄炎培来到无锡,介绍刘国钧参加民主建国会。与此同时,中共苏南区党委在无锡召开苏南统战会议,决定建立民建会常州分会,刘国钧负责筹建工作。刘国钧回到常州,立即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志,组建民主建国会常州分会筹备委员会,为成立民主建国会常州分会忙碌工作。

1951年冬天,“三反”“五反”运动开始,全国展开了揭发资本家不法行为的运动。这是刘国钧在新中国面对的第一场政治运动,他感到忧虑不安。但是回顾自己大半生的奋斗史,他问心无愧,没有做过什么重大的违法事情。何况以前对于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没有经验,正好借五反运动考验自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真诚程度。但是,在急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中,“刘国钧把日本货改头换面发了财”“刘国钧从香港回来不是真心地拥护共产党,是为了发财”,刘国钧靠剥削工人阶级发家致富,各种污蔑、指责、质问汹汹袭来,他仍然感到气愤、委屈、冤枉。他写了一份检查材料,把他犯过的各种行贿行为、暴利和盗窃国家财富的行为、偷税漏税行为、偷工减料行为、大成公司所有外汇资产等等一切情况,作了干干净净、彻彻底底的交代。他检查了思想深处的个人英雄主义,他也承认自己办实业的私心。刘国钧所做的交代和检查,不无夸大失实之处。大成公司最终被核定为守法户。经过了五反运动思想改造,刘国钧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赖了,对中国共产党更加拥护了,走社会主义方向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

1953年1月,常州市工商联合会成立,刘国钧当选为主任委员。这一年中共中央开始酝酿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华东行政委员会举行扩大会议,学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刘国钧兴致勃勃地前往参加。就在这次会议期间,他萌发了一个愿望:争取第一批公私合营。在华东行政委员会扩大会议之后,紧接着就是民建总会大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刘国钧兴致勃勃地赴北京参加会议。就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刘国钧慷慨激昂陈辞,尽快创造条件,尽快争取公私合营,以实际行动贯彻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大会归来,刘国钧立即投入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宣传教育工作。他目光如炬,剖析了工商界存在的四种顾虑。第一种顾虑是担心股权被低估,刘国钧说,公私合营是为了办好企业,而不是损害企业,所以政府一定会公平合理地估价;第二种顾虑是“年纪大了,几十年的心血都花在工业上,将来会不会被一脚踢开?”,刘国钧说,毛主席早在1950年就说过,如果对革命、建设有贡献,等到将来实行工业国有化,人民是不会把他们忘记的,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三种顾虑是今后自己的子孙怎么办?刘国钧说,“生意钱,三十年”,过去我们所谓为子女着想,其实是害子女,使他们养尊处优,结果要破败。人民的国家为全国人的子孙后代着想,我们的子孙自然也包括在内,岂不更好?第四种顾虑是有些中小工业家担心目前自身不具备实行公私合营的条件,某些商业资本家反映“想过渡只是找不到渡船”,刘国钧说,国家资本主义有如一条宽阔的公路,可以行汽车、马车,也可以驶三轮车、独轮车,就是步行也可以。

1954年6月1日,大成纺织染公司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公私合营协议书,正式宣布实行公私合营。刘国钧感慨万端,他说,私营企业是资本主义的事业,不会长久,传到两代、三代的很少;公私合营之后,在政府的领导之下变成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企业也就变成了属于国家的千秋事业。企业属于国家,也就是属于人民,我们都有一份在内,这等于说我们私人的事业变成了千秋的事业,我们办工业的人的最高欲望就是为了办千秋事业。

大成纺织染公司是江苏省第一家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也是国内最早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之一,在工商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56年,在江苏省一届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刘国钧当选为副省长。

刘国钧经历过民族历史的沧桑巨变,感慨良多,1955年,他在江苏省一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真诚地谈论对“命运”问题的体会,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旧的资本主义社会,任何人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现在,只要真诚地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任何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辛亥革命时期起,刘国钧艰苦创业,一步一步成长为常州第一大民族资本家。抗日战争时期,半生事业毁于一旦。抗日战争之后,他以为中国也可以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了,但现实是国民党政府统治腐败、贪婪,帝国主义倾销、逼迫,民族工业依然只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夹缝中艰难地求取生存。只有到了新中国,他才找到了掌握自己命运的道路。经过洗心涤肺、脱胎换骨的改造,他看清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认清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心诚悦服听党话、跟党走,走上了一条工商业发展的光明大道,实现了“第一批公私合营”的宏愿。无论是前期创办实业,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推动公私合营,刘国钧的名字都是要写进史册的。

实业救国:刘国钧人生历程的主题

从学徒到创办广丰布厂(1901年-1929年),为刘国钧创业的起步阶段;从创办大成公司到毁于炮火(1930年-1937年),为刘国钧创业的辉煌阶段;抗战期间创办安达纱厂、大明染织厂到国民党败退前避走香港(1938年-1950年),为刘国钧创业的复兴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参加三反五反到大成公司实行公私合营直至其后从事政治活动,可以看成是刘国钧由实业家到政治家转型的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刘国钧始终以兴办实业为己任,同时在工厂推行平民教育活动,并且涉足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践行一代民族资本家实业报国的抱负。

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刘国钧完成了在动荡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发展能力的準备。当学徒之时,刘国钧利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的机会赚取钱财,为他后来采取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变化的商品生产组织形式,提供了经验。辛亥革命时期,刘国钧利用社会动荡又赚取钱财,为他后来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之道提供了经验。

在负责工厂生大纶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产经营管理期间,刘国钧到上海英国工厂偷学技术,使得大纶公司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这让刘国钧后期放眼世界学习赶超竞争对手明确了思路。在大纶公司遭人排挤而不得不离开的经历,为他以后管理用人提供了经验教训。

此后刘国钧创办了广丰布厂、广益布厂,积累了实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英美日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民族棉纺织工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大纶公司自然难逃濒于破产的命运。与大纶公司相对照的是,广丰布厂、广益布厂富有生机活力,主要归功于刘国钧采用了一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实际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也就是上文述及的织户代工办法。这是刘国钧与英美日棉纺织工业厂商第一次交锋的胜利,也是1931年刘国钧《土纱救国计划》的思想源头。

在刘国钧办实业的辉煌阶段,适逢民族棉纺织工业生存发展最危难的时期。大成公司何以在危难中创造辉煌的奇迹?1931年《土纱救国计划书》、1935年《赴日考察印象及感想》两篇文章,给出了答案。

刘国钧深知,日本是中国发展棉纺织业的劲敌,所以刘国钧在1924年、1930年、1934年、1935年先后四次考察日本,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吾国应付不周,非惟亡国,实有灭种之虞”,为此刘国钧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呼吁请求国民党党部与政府恢复四十年前自纺自织的工作,作为救济民生的根本办法。

1933年,刘国钧为襄助南通大生公司解决工潮危机,在南通各报纸上发表公开信,正告工人不要任人煽惑,被人利用,直指南通大生公司工潮危机的根源在工头制。1935年元旦,大成公司召开慰劳会,刘国钧提出工厂管理建设的“五化”之道,推行陶行知平民教育的小先生制度,在工厂实行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工头制存在的基础。乡村平民教育运动是教育救国运动的一种形式,具有改造社会的实际功能,刘国钧资助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平民教育运动,同时在工厂推行平民教育实践,达到了教育治厂的目的。

1935年7月日本考察归来,刘国钧在武进工业联合会500人聚会上发表演讲。通篇演讲,以评述日本教育强工、工业立国为中心,深刻回答了“日本何以能这样的强凶霸道”救国之问。这是刘国钧工厂平民教育的宣言书,也是刘国钧公司实业兴旺发达的密码。

在办实业的复兴发展阶段,1944年发表《扩充纱锭计划刍议》,提出15年增添1000万枚的发展目标,详述资金、原棉、设厂区域、纺机、人才、组织、利益诸方面实施办法,呼吁全国纺织业者组织强有力的全国纺织业联合会,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棉王国。《扩充纱锭计划刍议》是《土纱救国计划书》思想内容的扩展深化,是刘国钧经营棉纺织工业的经验总结,也是刘国钧半生与“中国纺织业之劲敌”日本较量的实战记录,更是刘国钧实业救国的发展蓝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刘国钧从海外归来,参加“三反”“五反”改造,引领江苏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潮流,直至当选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意味着刘国钧听党话跟党走,实现了实业家向政治家的转型。大成公司实行公私合营,意味着刘国钧创办的企业,转化为国家的企业、人民的企业,从而实现了民族实业家所共同追求的基业百年长青宏愿。

刘国钧生于1887年,卒于1978年,期间历经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等诸多社会历史巨变。在历史的发展洪流中,刘国钧从办实业出发,走过了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的生涯之路,践行了一代民族资本家实业报国的抱负。与刘国钧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在常州发展史册留下名字的不会超过50人,而一身兼为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者应该不会超过10人。刘国钧在常州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影响是深远的。

1962年,刘国钧协助常州市人民政府创办了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此时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调整恢复期,常州的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除少数并入外地学校以外,都停办了。1980年,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更名为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2000年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入选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2022年又迎来了60年校庆,正向高等职业技术大学转型升级迈进。通过办学,一代民族企业家的事迹、精神得以传承弘扬。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0SJB0587)的实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金立畅,1975年出生,浙江温州人。1995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政史教育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重庆大学外语课程论硕士,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纪检办教师。

猜你喜欢
常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常州的早晨
题解教育『三问』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数字常州”架起“瞭望塔”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