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与传播的重要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有助于对读者理论思想、科学实践精神、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还坚持政治性、学理性和大众性的統一,切实提升读者的思想理论水平、思维广度和工作实践能力。由韩庆祥、邱耕田等著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是精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著。作者从抽象到具体、由浅及深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核心观点、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典型样本,以实践实用为导向,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和科学方法论,提高读者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水平。
全书分六讲:第一讲论述了辩证唯物观,强调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第二讲论述了唯物辩证法,强调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全面、联系、发展地处理问题,建立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和差异思维;第三讲论述了实践认识论,强调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掌握合理的实践方法,训练实践思维和底线思维;第四讲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运用结构思维、过程思维、战略思维来开展工作;第五讲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新时代领导干部需要培养人本思维,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第六讲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论,站在西方的角度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的启示。综合该书的论述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课程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课程正逐步迈入网络化教学时代,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典型探索仍然是重中之重,需要根据网络化时代内容体系构建和教学形式创新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网络化教学应当加快网络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整合能力和传播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可以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更全面地整合线上线下的恰当、优质且适合网络呈现传播的优质教学资源,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新的技术与平台协助下更好更快地进行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的网络化教学并不是将传统的、线下的内容一股脑儿地搬到线上,而是需要根据网络信息传播互动的特点,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网络教学内容的构建,全面、有效、高质量地展现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变化、新特征和新发展,对网络时代的理论思维方式和工作实践方式给予更针对性的指导交流。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的网络课程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切实抓住网络现实问题的本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给互联网时代下的大众工作生活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第二,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网络化教学应当加快教学形式的创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不同的方式也随之产生了明显的偏好,更适合大众的创新教育传播方式能够带来更好的信息交互效果。从这一点出发,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网络化教学应当充分了解当下的网络技术、趋势,引进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技术、设备设施,丰富网络化教学的呈现方式、互动方式和传播方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的网络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社交网络教学模式、网站论坛交流平台等,全面打通面向大众的多样化传播渠道,切实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与实践方法传播到大众之中,以期取得更广泛的教育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网络化教学需要在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时代网络化教学对内容与形式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地融入到互联网教学传播语境当中,直面网络化时代的现实问题和需求,探讨更切合网络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教学路径,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识课网络化教学的实效性。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周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