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联问题,属于运动心理学的关键分支——“锻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锻炼心理学”是一门融教育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为一体,以促进、解释、保持身体健康为目标的学科。经验表明,大学生获得较大的心理健康效应,需要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筛选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身体练习与理论知识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将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理论综合在一起。徐彬所著的《锻炼心理学》主要阐述了体育锻炼心理学的科学基础、原则与方法;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估;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心理效应以及促进心理健康的拓展训练与运动处方等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锻炼心理学”已引起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其产生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模式的向往。近年来,“锻炼心理学”的快速兴起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与过去几十年出现的各种社会、经济压力直接相关。据统计,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在数量、质量、内容、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逐步缩小了与国外从业者研究的差距。徐彬的《锻炼心理学》通过Rejeski的看法,得出了身体锻炼心理学至少包含三个含义:体育活动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密切相关;身体锻炼行为包括各种与力量、耐力、心肺功能、柔韧性和身体结构有关的活动形式。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从其定义、产生与发展开始对当今锻炼心理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一,了解锻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概况及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同时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在锻炼心理学发展中所处的位置。第二,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给出体育锻炼的科学基础;引申出了“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通常情况下,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体育这一理论范畴的理解层次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女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具有一定联系。男生往往是先有内心对于体育的热爱而去能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换言之他们对于体育锻炼的参与源于内心的热爱;而女生往往是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观赏阶段,真正切身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比例较少。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消除不良心绪,促使心理平衡和防治疾病。尤其将心理教学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环节之后,大学生的躯体化水平会出现明显的提升,更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对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焦虑情绪也能够得到改善和缓解,对社会事物的恐惧心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
在《锻炼心理学》中,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方面的理论分别涵盖了体育锻炼短期心理效益和体育锻炼长期心理效益两大方面假说结论。短期心理效益是指某一次参与体育活动后在较短时间内对参与者心理状态所产生的不确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变化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目前最主流的评价标准是个体的心境,已有大量的研究方案和结果可为心境对短期心理效益的体现佐证;而身体锻炼的长期心理效益是指长期规律的进行体育活动对参与者心理状态所产生长久且确定的心理影响。在心理影响方面,有案例表明身体锻炼的长期心理效益有助于提高自信和自我认知;在情绪影响方面,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在体育运动的作用下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在认识机能方面,认为体育锻炼对认知有微弱的积极影响。其中,“体育锻炼及其心理效应”涉及体育锻炼与情绪、认知、人格及自尊。主要体现在:(1)身体锻炼缓解焦虑。即锻炼对焦虑的缓解作用比冥想、控制等主观作用方式要好得多;锻炼的降低焦虑的作用没有心理治疗好;锻炼的效果量和其他心理或药物的干预有同等效果。(2)身体锻炼的抗抑郁效果。当比较身体锻炼与传统抑郁疗法的疗效时,实验中通过各个对照组来进行横向纵向的交叉对比从而衡量锻炼活动对降低焦虑的治疗效果。按照公共健康指引,锻炼可以有效地辅助抑郁患者的药物治疗。而且锻炼既可促进健康,也可降低抗抑郁疗法本身所引起的抑郁症状。(3)身体锻炼与应激反应。作者对79 名18—32岁的健康知识工作者在8周的有氧运动期间进行了一项研究,并观察了与对照组相比在壓力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压力运动组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可见,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压力青少年的血压,青少年的有氧运动可以预防年龄相关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展。(4)运动和情绪。 锻炼可以改善情绪。运动在改善情绪方面的作用已广为人知,但对干预变量知之甚少,尤其是在体内。其他研究表明,运动时间和强度放松效果显着且与情绪变化成正比。女性也比男性表现出更明显的不平衡情绪。(5)身体锻炼与自尊。对身体活动与自尊的关系进行的元分析表明,体育活动对自尊有一般性影响,无论性别、年龄或人口如何。研究人员观察到体育活动对所有年龄段的人的自尊都有积极影响,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身体活动与许多心理健康变量相关,这些结论表明,身体活动与焦虑、抑郁、压力反应、积极情绪、自尊和认知功能的理想变化有关,因此导致其变化的并非体育活动。体力活动对这些变量的影响程度通常为小到中等,但在所有情况下都达到了统计学科学性的标准。因此,需要说服医疗专业人员增加对身体活动的使用,作为对这些心理健康领域有问题的人的传统治疗的替代或辅助手段。比如:“体育锻炼的消极心理效应”能够重点针对过度训练与心理耗竭以及锻炼成瘾等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心理健康的心理拓展训练”能够分析心理拓展训练的理论,阐述实施心理拓展训练的方法,对促进心理健康的心理拓展项目进行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给出多种不同的运动处方,分析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促进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的多个范例。为此,还需全面注重体育活动秩序的构建,通过合理设置身体活动负荷与心理负荷,能够对学生呈现出来的心理目标与心理训练、激励和暗示等做出准确的回应。对于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还应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类型,比如对自尊自信的学生要强化其人际交往能力,对情绪低落的学生要注重与其交流和沟通,通过鼓励和激励使之发挥主体性,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心理品质。
目前,运动心理学关于“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锻炼前的准备阶段,运动动机、态度、体育习惯、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以及锻炼的个性、性别差异等,其中,动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个体的心理效应和参与体育活动后对个体的身心影响也是此类研究的范畴。比如,通过体育锻炼(短期或者长期),可以预防生病、防止产生非良性身心状态;另外,从运动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做好锻炼前的准备和锻炼中的保护以及锻炼后的修复等工作;然后,明确运动动机、锻炼态度、保持良好体育习惯和正确体育价值观等。
未来,基于“锻炼心理学”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锻炼心理学”作为一门充满潜力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在研究内容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运动的心理效益是现代锻炼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锻炼心理学”日益成为诸多领域关注焦点的情况下,运动心理学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对其机理进行详细研究。(2)由于西方国家对“锻炼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早,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经济水平、研究问题等),其早期研究要领先于国内,大部分研究无论是定性的、定量的、横向的还是纵向的,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内的研究者大多自己做了细微的改动,甚至盲目套用了国外的测量仪器。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既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复杂性,又忽略了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并不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因此,在我国运动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适用于我国的测量仪器的标准化是研究开发的需要,也是“锻炼心理学”进步的体现。我国从业者需要关注量表的开发,以提供更多的信度和效度参数,努力提高研究质量。(3)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仅仅以心理健康或情感元素等内容为主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目前关于“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许多研究人员关注的是青少年或老年人。然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不同人群的身心健康。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锻炼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益处。(4)高校体育专业需要切实提高自身在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中的科学性、实用性,从而提升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循序渐进,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在大众身心健康服务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王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