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自有印版,文明之化,乃日以广”。中国古代典籍中,用雕版印刷的古籍也占到九成以上,雕版印刷术的诞生,使手抄书籍的种种缺陷得到弥补,大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其诞生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源流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的一项伟大发明。隋唐时期,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遂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在我国历史上,唐代是早期应用与推广雕版印刷媒介的重要时代。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发展,因而雕版印刷技术也不断发展完善。唐太宗曾经下令雕撰长孙皇后创作的《女则》,雕版印刷内容开始出现宫廷的日常生活。《云仙杂记·印普贤像》中:“玄奘以回峰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这是记录唐代初期关于佛像印刷的重要文献。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与应用,雕版印刷的范围逐步扩大,题材走向多元。唐文宗时期的剑南东川节度使冯宿奏疏:“剑南西川及淮南道结以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由该段文字不难断出,随着雕版印刷的发展,唐代民间已经出现了售卖印历的现象。
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媒介急剧发展的时代,无论是规模还是内容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此时,毕昇虽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雕版印刷并没有被活字印刷所取代,仍一直在古代中国印刷业中占据主流。宋代雕版印刷在内容上比唐代丰富,儒家经典、朝廷律令、科举试卷都有涉及,此外还出现了文人雕刻印刷文学作品的现象。他们或雕版前人文学巨擘文学作品集以供借鉴,或出版自己所编著的文学作品集以扩大自己的名望和声誉,从而推动了北宋时期古文运动和诗词革新运动的发展,这主要为宋代高雅文学的变迁提供了媒介基础。但是与此同时,宋初,为了加强集权和以文治国的目的,统治者搜集大量书籍编纂大部头类书,诸如李昉等人编撰的《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王钦若等人编撰的《册府元龟》等都付之镂印。
到了明代,雕版印刷进入繁盛时期。明清之小说之所以繁荣,与明代社会雕版印刷媒介密切相关。明代以前,宋元“说话文学”兴盛,三国、水浒的故事或由说书人讲演出来,或存在于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中,这些话本有的叙事粗疏,有的则能显示出大致的轮廓,只能勉强达意甚或词不达意。雕版印刷媒介的推广,使原来耳口相传的作品被刊刻问世,在社会上兴起一股熱浪。而《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更是家喻户晓,这是在刊刻之前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正是在明代出版和印刷业的发展下,插图本图书越来越多。尤其是作为文艺和小说这两种文体的作品中的插图成为书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这种插图为内容提供了比较形象的补充,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雕版工序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雕版印刷在唐代已拥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写样、上板、刊刻、校样和印刷。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取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将抄写工整的书稿与木板相贴,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拭纸背,文字或图画的正象便留在纸上了。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刻板的过程有点像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印的过程与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雕版印刷的印刷过程,有点像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既继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术,又有创新技术。
现在,由于纯手工制作的工序及工艺都极其繁复,雕版印刷在使用功能上无法再顺应时代。作为传播媒介带来行业性量化产出,以服务于社会大众。但在艺术鉴赏、活态文化继承、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这一曾为世界文明进程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传统技艺,始终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与地位。国家对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也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其发源地扬州现存着全套的古老雕版印刷工艺,2005年中国首座雕版印刷博物馆落成,2014年,广陵古籍刻印社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