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华
(湖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岳阳 4140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加快推进继续教育现代化, 努力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进而构建“学习型”社会, 成为新时代继续教育的重大使命.继续教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发展高度, 备受党和政府重视.继续教育应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本文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探讨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新模式, 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象包括两部分: (1)非学历教育的员工, 这是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体部分; (2)函授、自考等学历补偿教育的员工.尽管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异, 但就其人才培养的本质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1.1 基础理论的学习
主要由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学院教师讲授, 让学员了解、掌握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签约企业主要为教师提供理论授课所需的资料、数据以及典型案例, 使学员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让学员(培训对象)积淀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 为日后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1.1.2 知识的实践应用
主要由协议企业为培训对象或实习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践操作项目,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与真实案例中迅速接受、理解、消化知识, 掌握技能, 增长本领.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为学生解疑释惑, 让学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做到学习和上岗的无缝对接,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脱钩”.
1.1.3 职业素质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公民除了需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 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敬业精神.由思想道德与敬业精神等凝练而成的职业素质是一个公民职业生涯的核心要素, 将成为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核心考量.
1.2.1 校企双方沟通不足, 主体责任不明
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 双方事先未能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事关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在教学过程中, 企业未能提供课程相关或有针对性的数据与信息, 学校的教学活动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时, 教师也很难进行实时的操作指导.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重点在于协同合作.但目前校企合作仍处于各自为战状态, 双方都片面地认为, 校内的责任归学校, 校外的责任归企业, “内外两张皮”.在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 企业的关注点在于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与优惠, 提高企业影响力; 而学校则聚焦于完成学生就业任务与提高学校知名度(见表1).合作主体责任不明确, 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 没有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思考人才培养工作, 造成人才培养流于形式, 人才培养效果欠佳.
表1 校企合作中企业与学校各自的目标追求
1.2.2 人才培养实效不强, 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人才培养实效指的是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效度, 即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但目前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人才培养的效果欠佳.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校企双方利益趋向性不同.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由学校来完成, 因而学历化教育倾向严重, 学校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 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目前,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还不成熟, 校企合作还处于自发状态, 政府也没出台有效的政策支持与法规指导.校企合作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平台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设备配置, 建设周期长且回报率不确定.加之, 继续教育培养的人才重理论轻实践, 人才培养缺乏实效性与针对性, 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去甚远, 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了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1.2.3 培训模式单一, 工学矛盾突出
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学历补偿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两大部分.学历补偿教育针对的主要是高职(大专)生, 主要采取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尽快完成学业、顺利拿到学历为其首要任务.非学历培训教育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员工, 主要采取岗位训练的教学模式, 将技能培训作为工作重点.这两种培训模式都有所偏颇, 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内容单一, 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培养的人才无法对接企业发展需求.目前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采取教师面授教学, 教学地点一般在学校或学校设置的某个教学站点, 面授时间一般选在双休日或寒暑假期间.虽然学校出发点是为了方便学员学习, 但问题是, 企业员工的休息日与学校确定的面授时间未必一致, 企业员工大多采取轮班制上班, 节假日未必是休息日, 培训对象很难有充足的培训时间, 因而造成员工上课率与毕业通过率偏低.再者, 部分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 担心员工请假进修会影响企业发展, 故不支持员工的学习进修, 更不要说给予员工优惠政策支持, 造成了工学矛盾尖锐.这既挫伤了企业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又掣肘了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质量.
1.2.4 合作方案缺乏指导性, 保障制度缺位
目前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流于形式, 操作性不强且缺乏指导性.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校企合作双方追求的目标利益不同.企业侧重点在于获取周期较短的经济利益, 而学校追求的主要目标在于完成学员的学历培训.双方追求目标的迥异导致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方案, 难以科学制定教学大纲, 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统筹培训双师型教师, 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二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大多属于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函授、自考等低层次的学历补偿教育, 合作层级不高, 双方互动不强, 合作意愿不高, 未能制定科学有效、具可操作性的合作方案, 很难实现理论、实践、育人相互融合的培养目标[2].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是一项涉及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系统工程, 三方应构建完备的制度机制来保障管理, 促进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但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 三者在主体角色定位、内在运行机制体制、发展动力因素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与不足.政府未能制定调动企业、学校积极性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不能充分保障企业与学校各自的利益.学校未能制定出科学高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作方案与育人模式.企业没有制定人才培养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 未能充分调动员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行业模式, 推动了各行各业在新技术支持下的创新发展, 同样也为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好时机.“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化、便捷性与智能性优势, 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场景的时空限制, 真正做到了学员(培训对象)“时时能学” “处处可学”, 学习时间不限于节假日、双休日, 学习地点不限于教室、实验室, 这就完全克服了企业员工(培训对象)在传统继续教育场景中遇到的工学矛盾, 充分调动了学员(培训对象)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 极大地延伸了学习宽度, 拓展了学习深度, 大大提升了教育质量.
传统教育模式存在明显的时空错位和限制, 给企业员工等成人学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造成严重的工学矛盾.工学矛盾如果解决不了, 势必会影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优化继续教育资源, 使工学矛盾迎刃而解.其一, 网络课程教学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局限, 充分利用个体时间进行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 培养了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实现了课程学习的全覆盖.其二,网络课程充分整合了校企双方资源, 学校理论讲授与企业实验实训能够实现充分融合.其三, 网络课程资源可以融合学科专家、行业大咖、企业高管、技术精英等人的意见和建议, 实现学生与教师、行业专家的线上互动, 并能融入最前沿的学术理论与科研成果, 使得继续教育课程更显优质化、更具应用性.其四,网络课程可以融入校企双方的教学(管理)理念、校园(企业)文化, 将企业管理标准与行业要求纳入继续教育课程标准, 使学员(培训对象)接受真实的企业标准训练, 使人才的培养真正对接了企业需求, 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匹配度.
传统的育人模式注重线下教育, 但由于受时空限制, 容易出现“沟通时间滞后” “沟通路径不畅” “沟通效果不佳”等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了技术保障.其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网络教学模式能实现学校理论知识讲授与企业实验实训的高度结合, 科学安排学员(培训对象)的理论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培训等教学内容, 提升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率.其二, 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校企双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更新信息、优化资源、传递行业信息, 通过信息平台共享资源, 实现校企双方“时时沟通” “处处沟通”, 并能第一时间妥善解决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校企合作育人的路径.
在传统的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场景下, 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的错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的隔离、教育管理的不力与时常缺位, 造成了管理模式的滞后与管理水平的低下, 严重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对继续教育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监管, 并能及时反馈跟踪信息, 实现了教师与学员(培训对象)之间的高效互动.“互联网+”服务平台是校企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 双方都能利用平台监管学员(培训对象)的日常学习情况, 还能及时评估学员以往的学习情况, 并第一时间反馈评估情况, 以便学员及时调整、跟进自己的学习情况, 从而使教学管理在校企之间不再存在“真空地带”,凸显了资源整合与共享优势, 真正确保了育人质量.
校企双方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大势, 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 不断开拓创新, 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实现资源与信息共建共享共用, 科学构建“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1 所示.
图1 “一二三”人才培育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 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长效合作机制[3].在合作机制的约定下, 继续教育学院与协议企业一道深入基层, 通过实地调研、田野访谈、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 零距离了解企业行业的真实用人规格与要求, 一起确定为基层企业、行业培养具有丰富基础知识、良好职业道德品格、较强职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目标.
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 即“一个主体、两类能力、三个网络培养平台”的人才共育模式.“一体”指的是“以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继续教育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为基层、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两翼”指的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技能”和“以职业发展需求为依据的终身学习技能”这两种能力.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三平台”指的是“基本素养培养平台” “专业技能培养平台”和“岗位能力培养平台”.
由“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可知, 校企双方通过登录网络平台, 便可迅速了解对方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路径.培训对象通过登录网络平台, 能够及时了解自己所在学校、企业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第一时间清楚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课程成绩.这种灵活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双主体责任, 避免了以往培训对象的教育教学责任在学校、实验实训责任在企业的“两张皮”问题, 真正做到了“三零”突破, 即教学与实践零距离, 教师与学生零间隙, 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了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 促使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本文通过论述“互联网+”技术对继续教育教学以及企业实习实训的影响, 指出校企可以通过搭建“基本素养培养平台、专业技能培养平台、岗位能力培养平台”等网络育人平台, 培育学员掌握“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技能”和“以职业发展需求为依据的终身学习技能”这两种能力, 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个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