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不断推动中国周边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中国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地区形势及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新变化,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操作实施能力,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关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
第一,周边外交理念的创新。2013年10月24—25日,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指出:“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亲、诚、惠、容”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的周边外交理念,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周边外交的概念性纲领,进一步指导了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理念和实践的创新。
第二,周边安全理念的创新。安全问题是全球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国际性事务,是人类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2014年,在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综合、共同、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亚洲安全观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延续和创新,是中国周边外交安全理念的演进,突出了发展在周边安全中的基础性地位。亚洲安全观成为新时代指导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理念,为周边安全实践创新提供了理念支撑。基于习近平外交思想及其对周边安全理念的创新,中国不仅在传统地区安全问题上献计献策,在公共卫生领域、跨境犯罪、网络安全等新时代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也展现出大国担当。
第三,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它既是中国当代外交政策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区域。2015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第70届大会上发表演讲,将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向联合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载体和平台,2016年正式启动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简称“澜湄合作”),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要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是对云南发展的新定位,也凸显出云南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独特优势。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是云南省五年来取得的10个方面的成就之一。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周边外交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
第一,“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贯彻落实。云南省深入开展高层交往,深化睦邻友好关系,与南亚东南亚9个国家搭建12个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务实合作。加强沟通交往,国际友城关系从2015年的61对增至目前的100对,遍布5大洲36个国家,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友城46对,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云南省积极营造良好周边环境,大力推动与周边国家开展务实合作,顺利组织举办“云南—老北合作工作组会议”“滇缅合作论坛”“中越五省市经济走廊合作会议”等双边机制合作会议,与老挝、缅甸、越南在经济走廊建设、经贸投资、互联互通、教育文化、旅游卫生、边境管理等诸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举办澜湄合作系列活动暨澜湄周活动、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等。通过强化创新引领,拓展合作平台,强化公共外交,增进民心相通。
第二,云南在中国周边安全中的定位与担当。云南有着长达4060千米的边境线,25个边境县(市)与老挝、缅甸和越南三国接壤。这一区位特点,决定了云南既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又是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的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期间强调:“要加大对涉毒、涉恐、走私、诈骗、偷越边境、越境赌博等跨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要健全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边疆稳固。”云南周边的南亚、东南亚地区是发展势头最为强劲且与中国联系也最为紧密的地区,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以保证安全与发展,云南承担着构建和谐周边的重任,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在打击走私毒品、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犯罪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在传染病的跨境联防联控及相关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周边国家的多轮疫情反弹及对我输入风险,云南省把边境疫情防控作为第一任务,为国守门、为国把关,筑牢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不断巩固和拓展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边疆稳固安宁的良好局面。
第三,持续深入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澜湄合作、云南—老挝北部、云南—曼德勒、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滇缅合作论坛等多边双边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在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的主体省份地位进一步凸显。结合中央对外工作重大部署,制定了《云南省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15个实施方案任务落实2020年工作指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对周边国家援助、提升服务国家周边外交能力等15个方面的工作,明确了2020年完成任务67项、中长期推进任务311项。制定了《云南省贯彻落实〈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推动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实现改革开放再出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长江经济带打造,构建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带来诸多挑战,云南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复杂性,改革创新周边外交的路径。
第一,立足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服务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云南的重大使命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是云南省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要牢牢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把握和运用政策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更多支持,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地位更凸显的奋斗目标,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第二,要准确把握云南在国家外交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托自身基础、优势和条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周边外交工作扎实推进。充分发挥云南省在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国家农业、基础设施、产能、经贸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促进并加强云南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云南要坚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有机衔接,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机遇,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努力成为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服务国内其他地区借力云南拓展南亚东南亚国家市场,在我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三,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思路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把各项工作任务列出项目清单,明确实施主体,制订工作计划,一项一项推动落实,将思路变成行动、将行动转化为成果。未来云南的周边外交工作,要以推动云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区合作全面加强,综合交通、能源、数字、通信、物流枢纽基本建成和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显著提升为目标,以深入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为抓手,全方位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要实现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全面畅通中越、中老泰国际运输通道,形成畅通全省、连接国内、通达南亚东南亚、面向环印度洋地区的国际大通道的硬联通;要健全相关领域的法规、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推进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软联通,聚焦沿边、跨境特色,加大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赋权力度,高水平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实施口岸功能提升工程。提升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澜湄合作论坛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深化多领域合作,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推进媒体、企业、社会组织、智库、公众等社会力量与周边国家交流交往和相关公共外交领域的合作,深化疫情防控、边境治理、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全方面多角度促进心联通。
日新月异的昆明城 刘建明/摄
刚过去的2021年是周边外交的进取和收获之年,中国与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中老铁路顺利通车。未来,云南周边外交大有可为,云南应抢抓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周边国家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谱写好周边外交工作的云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