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内品牌专业再提质的实践与探索

2022-05-11 11:56张晓丹方桐清曹洪吉杨宁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水平实训建筑工程

张晓丹,方桐清,曹洪吉,杨宁

( 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建造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应用技术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116 )

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先后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等政策文件,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群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成为其中一个专业。如何在高水平专业群内发挥品牌作用,并以此为平台促进自身提质增效,是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水平专业群与品牌专业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江苏建筑职业学院的品牌专业已经在生源、师资、实训等办学条件上具备了较大优势和深厚积淀,形成了专业特色、品牌效应。而且多数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也是在“品牌专业”的基础上成功申报的。因此,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既要围绕专业群的建设目标,又要坚持品牌专业特色的发展方向,因此,理解二者在建设目标、建设路径以及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有利于进一步更好地推进品牌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1-2]。

1.1 建设目标

1.1.1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

2019年2月,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在介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的新闻发布会上,将“双高计划”建设要求概括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双高计划”则明确了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要求和目标,“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3-4]。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的建设目标:通过完成“双高计划”的任务指标,截至2023年,专业群在建筑装饰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形成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1.1.2 品牌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了“施工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培养出大批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扩大专业的品牌效应,增加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专业和学校的知名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被江苏省认定为A类品牌专业,正向着全国一流、世界水平的方向发展。

建筑装饰专业群的目标定位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基于建筑装饰产业链上相互关联的职业岗位群,发挥集群优势达到培养跨专业、跨岗位的复合型高级技能人才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专业群的专业基础,依据企业人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面向智能建造、建筑施工与装修一体化、多专业协同实施人才培养。

1.2 建设路径

根据江苏省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在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六个维度提升专业综合实力,打造品牌效应。高水平专业群则提供了新的专业建设路径,包括1个坚持、4个打造、5个提升,即坚持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

尽管专业群内的各个专业在规模、基础、教学资源上存在差异,通过打破原有的专业组织、制度、资源的约束和限制,制定管理制度、重构课程体系、团队搭建等措施,可以实现群内资源的多维深度互融[4]。相比品牌专业,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更侧重于发挥 “特色”与“集群”的优势,实施深度产教融合,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

1.3 评价标准

对比品牌专业一评终评的方式,高水平专业群采取的是绩效考核、动态管理、有进有出、优胜劣汰[5]。绩效目标对应建设任务,体现核心成果,并且凸显“高”、彰显“强”、体现“特”。

在高水平专业群的考核指标里,既有共性指标,又有个性指标[6]。共性指标有利于“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之间的对比,个性指标则有利于各建设院校打造自己的特色。同时高水平专业群的评价也涉及投入与产出。那些高投入、低产出,即预算成本与绩效目标不匹配的专业群就可能会被淘汰出局。此外,高水平专业群的评价还涉及绩效目标实现的贡献度和社会认可度。只有学生家长认可度、行业企业认可度不断提升,业内影响力、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才能促进专业群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才能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2 品牌专业再提质的路径

2.1 重构课程体系

按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顶层综合”的原则,构建“通用平台+证书模块+个性发展” 网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智慧城市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紧密对接产业群和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 明晰了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群与岗位群的映射关系,精准分析了建筑产业链关键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岗位群映射关系

如图2所示,专业(群)通用平台课程主要设置职业平台课、公共基础平台课,培养的是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化课程分为专业核心模块和职业方向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主要针对专项能力课程,职业方向模块设置个性发展课程。个性发展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满足其个性发展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证书模块课程分别对应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BIM技能证书、建筑工程识图技能证书、装配式构件制作与安装技能证书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拓展了人才成长通道。

图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2 深化“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双高计划”的关键。

2.2.1 组建高水平双师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是“三教”改革的关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实施“校企混编、专兼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1)强化专业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青蓝工程、海内外教师工作站、国培和省培、境内外研修、教学能力大赛等多渠道、多途径,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高水平团队建设等项目,比如实施“1+X”证书教学团队计划,组建了建筑工程识图和建筑信息模型(BIM)两个教学团队,培育一批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建设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面提升了团队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

近三年来,教学团队成员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3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高职组)三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3人。

2)提升科研技术服务能力。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掌握建筑企业最新的工艺流程、关键技术,提升教师工程项目研发能力、技术攻关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成立企业专家工作站,引聘知名的行业专家、大师名匠、产业教授、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来校授课、讲座、实地教学。

近三年来,团队成员获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面上项目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5篇(SCI核心期刊),获得专利183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现成果转化1项;6名成员被企业聘为技术指导专家,已经形成一支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创新型双师教学团队。

2.2.2 开发“三新”教材

教材是“三教”改革的基础。面对目前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1)教材标准。按照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引入对接悉尼协议等国际标准,正在形成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高水平的校本教材标准。

2)教材内容。以“岗位(群)任职要求、以职业标准”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内容,并根据“1+X”证书制度试点的需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和“双创”教育,遴选典型工作案例,增强教材的实操性,突出职业特色,推动和实现教材内容的实时更新。

3)教材形态。紧贴岗位需求,开发多门立体化教材及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电子型等新形态教材及配套信息化课程资源。

教材建设成果显著,1部教材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7部教材被评为“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9部教材入选城乡和住房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选题。

2.2.3 推动教法改革

教法是“三教”改革的核心,“双高计划”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全面推动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的教法改革[7]。

1)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智慧教室、VR/AR实训室、爱课程、超星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目前已实现了线上、线下及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学校鼓励教师使用更符合企业实际环境的项目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传承已久的“军校纪律文化、煤炭奉献文化、建筑质量文化”融入课堂,实施德技并修,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积极推进“互联网+”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学习平台,目前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2门国家级、5门省级、23门校级在线课程体系,正在形成动态化、立体化的专业教学资源。

通过教法改革,学生斩获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9项,江苏省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新增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6项。

2.3 深化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确保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面对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新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一步推进深化产教融合。以江苏职业教育集团为基础,与广州中望龙腾软件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签订产学研培创一体化基地协议,共同开发建筑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定了《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升级龙信集团为产业学院,继续完善和推行现代学徒制;龙信班、中南班、华泰班、华南班等订单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同时,成立大师工作室,聘任技能大师、能工巧匠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导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修养、工匠精神进行培养与提升。其中,《校企融合双主体协同打造绿色建筑人才实践实训高地》案例获“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2.4 升级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双高计划”提出“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把二者摆在同等重要地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紧跟技术前沿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凸显“装配式构件生产全过程”的要求,满足课程体系内相关模块所需的实训条件,目前已将装配式实训基地升级建成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实景技能实训集成平台。平台共规划生产实训工位、质检实训工位、吊装实训工位、室内吊装实训工位(缩尺构件)、灌浆实训工位、防水打胶实训工位、墙板安装实训工位、智能设计实训区、智能生产区工位、3D混凝土打印实训工位以及智慧展厅等。借助基地设备和运营环境,积极配套开发实训项目和虚拟实训软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技能,满足新技术、新工艺对专业技术的需求。

2.5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是衡量“双高计划”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8]。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员培训、技术咨询。该专业积极承担福建、江西、江苏等地的国培、省培项目,海安建设局、正太集团、广兴公司、凯立得等公司的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和人才梯队培训。并且利用徐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应用技术研究所、绿色建筑及智慧建造实验室,深入绿色建筑、BIM技术、装配化施工等方面的研究,面向当地建筑企业开展了大量技术咨询及服务,大大提升了专业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设职业培训平台。围绕市场需求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职业培训与鉴定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与鉴定平台,继续为区域企业开展相关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2.6 加强国际交流

2.6.1 积极开展专业国际认证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制订了国际教学发展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并输出专业和课程标准。在2021年3月通过了悉尼认证,构建了专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进一步提升本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2.6.2 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重大国家战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参与了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职业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中非应用型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和“中非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为非洲国家和在非中国企业开展紧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培训,并拓展与非洲国家职业教育的合作空间。

2.6.3 开展多种合作项目

结合“双高计划”的任务指标,切实提高国内外教学有效交流与合作,采取境外研修、培训、访问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及国际交流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建立学生海外留学、实习基地,开展课程共建、专项学习、研讨会、讲座等活动,开展“3+2”海外直通车项目,开拓在校生的国际化视野。

3 结语

“双高计划”肩负着引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品牌专业建设也是实施“双高计划”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坚持了专业特色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建筑装饰专业群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建成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奠定了基础。但是面对区域和行业需求,如何依托品牌专业的示范性、引领性,更好地提升与群内其他专业之间的协同性、产业之间的融合度,更好地推进专业群全面发展,共同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索。

猜你喜欢
高水平实训建筑工程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