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十六届中国资产评估教育论坛投稿论文看资产评估研究新动向

2022-05-11 02:12刘德运马钰程刘亚楠齐蕾蕾施佳秀
中国资产评估 2022年4期
关键词:准则资产评估

■刘德运 马钰程 刘亚楠 齐蕾蕾 施佳秀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第十六届中国资产评估教育论坛于2021年5月29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顺利举办。本届论坛合计接到67 篇论文,相较去年增加了七成。投稿论文涵盖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不动产评估、资产评估教育以及资产评估理论五大方向,其具体主题及数量分布如下表。

续表

从论文投稿数量看,各专题投稿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资产评估教育、资产评估理论和不动产评估,70%的论文集中在企业价值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方面,可见这两个方向是目前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本届论坛参赛论文进行梳理,以期洞察当前资产评估领域的研究趋势,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参考。

一、无形资产评估研究的新动向

(一)数据资产评估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宇和梅丽霞提出了数字资产评估中的重难点问题,他们将数字资产分为数字货币,数字化金融资产和可数字化资产三大类,将数字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大致界定为以下三个方面:与数字资产相关的财务要素、数字资产的网络特征及数字资产的市场广度及制度管理。并认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电子签章技术和运用大数据将客户群体进行划分使得评估活动的效率和准确度得到提升。

数字资产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敬志勇探究四种担保情形对银行安全绩效NPLR 与盈利绩效ROE 的影响水平,经过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信用贷款发放越多,银行资金安全性绩效越弱,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比重越大,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盈利绩效。这说明抵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仍然是控制信用风险的主要方法,现有的信用分析技术不足以保证银行贷款的回收,大数据在商业银行信用控制方面可以大展拳脚。

数据资产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驱动力,数据资产估值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天津财经大学的张永安分析了数据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从数据资产的内部特征、技术成本、权属关系和市场状况四个维度出发归结数据资产的价值影响因素,以超额收益法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估算过去的超额收益,用BP 神经网络预测企业未来数据资产的超额收益,最后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和收益期构建最终的估值模型,为企业的数据资产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嵇尚洲从超额收益法的角度出发,使用差额法估算大数据资产的获利能力,通过多情景分析法预测大数据资产为物流企业带来的未来超额收益,来评估物流企业大数据资产的价值。

数字资产作为新的资产形态,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各个领域包括资产评估活动中大显身手,数据资产价值意识正在觉醒,因此数字资产定价变得尤为重要,许多学者都在致力探索适合数字资产评估的方法,数据资产价值量化是当前数据资产评估研究热点问题。本次收集的论文中有多篇关于大数据资产评估的文献综述,数据资产评估作为一个新的评估方向,之前的研究已经初具雏形,然而研究深度依然不够,不少学者已经在传统的三大方法中探讨了各自的适用性及缺陷,有些学者认为市场法对于评估数据资产最为使用,也给出了比较合理的可比指标,而这些指标如何量化、怎样建立量化标准还有待探索。还有些学者研究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帮助我们进行资产评估,而目前由于技术原因,大数据协助资产评估时存在操作效率低,数据安全性等问题。因此接下来对于数据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的预测,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进行改进。第一个维度是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探索运用更多的方法进行预测。例如这里有些论文使用BP神经网络、多情景分析法等来进行分析,而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则可以尝试更多更新的模型,或者依据数据资产的特点改进模型。另一个维度是如何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预测所需的工作量。由于数据资产的种类多样,对其进行预测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工作量,而现在对如何降低预测成本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新动向

论坛在无形资产方面,主要围绕碳排放、知识产权、网络文学IP、品牌与商誉四大主题进行探讨。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的“双碳”目标,引发了全国对碳排放的关注,这就引发了如何计量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权如何定价的问题。

东南大学的高鹏、岳书敬和陈洪涛在《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Industry Secto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一文中提出,应使用既包含直接碳排放也包含间接排放量的隐含碳排放量(ECEs)代替直接碳排放量(DCEs)进行来评估行业的碳排放效率与减排潜力。作者利用超效率SBM 模型构建了计算碳排放效率的方法,并创新的将ECEs 和DCEs 都引入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动态分析了这两种情况下我国不同的行业的碳排放效率和减排潜力,并据此提出了建议。

云南财经大学的靳雨琪在《碳排放权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中,整理了现在对碳排放权的影响因素和碳排放权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内容,发现传统的三大评估方法是很难运用于实际的碳排放权价值评估中,而实物期权法中的B-S 定价模型、蒙特卡洛模型以及二项树模型,B-S 模型更具有优势。同时,Putty-clay Vintage 碳排放权交易生产函数模型则因为取大量企业的成本信息有很大困难。此外,影子价值法只能测算出直接碳排放量的价值,而忽略了贸易隐含碳对于碳排放权价值的影响,评估出来的价值缺乏合理性。作者提出,未来在评估碳排放权价值时需要重点考虑贸易隐含碳对碳排放权价值和价格的影响,开发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模拟分析隐含碳的流动及其与碳排放权价值的关系。

由以上研究可见,碳排放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靳雨琪在文末提出,未来对碳排放的研究应多关注隐含碳的影响。而高鹏的研究恰恰顺应了这一趋势,创新性的将潜在碳排放引入投入产出模型,弥补了当前投入产出在碳排放研究方面对各部门之间互动产生的碳排放度量的空白,更全面的度量了各生产部门实际的碳排放量。而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更深一步的研究每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产生大量隐含碳排放的互动关系,则可以将研究深入到碳足迹追踪上,为我国碳中和事业的推动提出更多更具体的建议。

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重点。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殷宣、冯博和冯俊文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研究》中,分析了三大基本评估办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分析杭州西野科技有限公司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找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价值评估存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难以控制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防范管理和创新价值评估方式的建议。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吴春晓在《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的思考》中把资产评估技术应用到了法律实务方向。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存在的赔偿方法顺序固定、法定赔偿适用过多、赔偿额普遍较低等问题,提出引入资产评估技术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体系的建议。

从整体上看,知识产权这一大类,往往与其他学科的问题相互交叉,其中既有质押融资这种金融问题,也有侵权损害赔偿这种法律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既要注重资产评估中与其他学科相关的部分,也可以探索将资产评估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和著作权等。在专利权方面,南京财经大学的钱坤和刘丽婷在《基于布局战略的企业专利组合价值评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视角下高校专利价值影响因素研究》中,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科技成果转化视角下,专利法律因素、专利技术因素以及市场转化因素对高校专利价值均存在显著影响。而专利剩余保护期限大小和专利地域垄断程度对高校专利价值不具有显著影响。此外,信息共享活动也能影响高校专利转化价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孙笑明副教授、马钰、张琳婧、王雅兰和郭欣在《专利数据在创新管理和无形资产评估研究中的应用》中,围绕专利数据在创新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分别总结了专利数据的行业选择及时间跨度、专利数据的清洗、基于专利数据的合作网络、知识网络及引用网络研究、专利数据基本创新指标、以及专利数据处理分析模型5 个方面的研究。

从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价值等专利价值方面来看,现在学术界正在利用BP 神经网络、贝叶斯结构方程等机器学习模型改进对专利价值的评估。所运用的这些机器学习模型往往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够更好的解释像专利价值评估这种内部机制复杂的问题。因此下一步对专利价值的研究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模型,以期获取更好的效果。

再看著作权方面。近年来,大批网络文学改编剧的热播引发了热议,商业资本也开始重视“网络文学IP”改编市场,而这就产生了如何对IP 进行定价的问题。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郭雨鑫在《网络文学IP 衍生转化对IP 本身估值是否有影响》中,以“斗破苍穹”这一现象级网络文学IP 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运用收益法、利益分成法等方法,对该IP 进行了估值。而后分离该IP 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创造的价值,观察发现实体出版阶段对IP本体价值有很大的贡献,而衍生发展阶段对IP 本体价值并不具有可视化影响。

而兰州财经大学的夏雪则在《网络文学IP 的改编权价值研究——以网络分账剧为例》中提出:第一,现在对IP 价值研究大多都是根据IP 交易后改编作品的收益,运用一定的分成率来对IP 价值来进行评估,这种事后的评估相对于事前预测更加倾向于绩效评价,因此作者通过ROCE 模型,从事前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现在大部分研究并没有将IP 价值与IP转化价值作区分,网络文学IP 为影视投资方带来的价值并不在于IP 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其在跨媒介传播时所能带来的价值,因此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区分IP 的价值与转化价值来进行优化,在文中评估了IP的改编价值,以网络分账剧为例得出IP 改编作品的价值中约有24%的部分由IP 改编权带来的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像网络文学IP 这样的新生的热门概念。对这些概念的评估将是未来资产评估的一大突破口、增长点。

而在品牌和商誉方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康海军在《基于HIROSE-CNGarments 模型的鞋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中,运用HIROSECNGarments 模型对我国五家鞋业上市公司品牌的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价格优势、品牌忠诚度和扩张力的大小与其历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广告成本和销售费用对鞋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存在重要影响。

南京财经大学的刘小峰、蔡慧君和王鹏航在《商誉减值测试评估合理性研究:以汤臣倍健为例》中以备受争议的汤臣倍健商誉减值案例为典型,分析了商誉减值测试中资产组确认、收入预测、折现率测算的合理性。而后据此构建商誉评估合理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从品牌与商誉方面来看,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康海军在文中分析的五家鞋业上市公司,贵人鸟,361 度和特步属于运动品牌,而奥康国际属于商务休闲品牌,为什么选择这两种不同的品牌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分析的结果是否可以和公司的具体的经营策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呢?一言以蔽之,如何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推广将是以上两篇文章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最后,从研究工具上讲,层次分析法显然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研发型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网络文学IP 衍生转化对IP 本身估值是否有影响》《企业商标权的价值评估》《网络文学IP 的改编权价值研究——以网络分账剧为例》都运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权数。

可以看出,对于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有两大趋势。一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既可以将资产评估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问题中,也可以从其他领域的成果中提取出可以运用在资产评估中的方法。二是对新兴事物的评估。就像这里论文中所研究的网络文学IP 评估,再比如最近火热的元宇宙概念中的无形资产的评估,都是未来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企业价值评估领域的新动向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新动向

针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一直是资产评估行业的焦点问题,公司并购重组时、投资目标企业时都需要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不同行业的公司、不同类型的企业需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此外,传统的评估方法可能存在不足,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的研究,分析不同企业最适用的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以及在特定模型下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以及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的胡益翔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ESG 表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ESG与企业价值在1% 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相对于ESG 表现差的上市公司而言,ESG 表现好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企业价值。ESG 更像是一个信号导向,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会注重ESG 投入,提升ESG 表现,并积极向投资者披露相关的信息;投资者为增强投资的稳健性青睐于关注投资标的在环保投入、社会责任承担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同时这也就需要政府等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披露ESG 的引导,加强对其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督。对于ESG 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定量关系,还值得做更深入的研究。

资产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在规范和引导企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针对评估专业人员在评估过程中是否会受到年报中非实质性描述的干扰、能否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山东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晓颖给出了答案:公司年报语调与评估增值率成正相关,即年报语调越积极,评估增值率越高。这意味着管理层可以通过控制年报语调来影响第三方评估中介,影响评估专业人员的判断,进而对评估结论实施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也提醒了评估从业人员在对财务报告进行识别与解读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印象管理、尽量减少年报语调对主观印象的影响,保证评估结论的客观公正。

近年来,考研考公热度居高不下,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实现了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的融合,全国性的“网课”使在线教育企业价值发生了变化,但不同辅导机构的商业模式存在差异,此次投稿论文中有两位学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培训机构的价值。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关韫通过实物期权视角对中公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对比传统的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企业未来的潜在价值,评估结果更为真实客观;云南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赵昕毅运用优化后的EVA 模型对新东方在线进行价值评估,她提出传统的EVA 模型存在数据的预测缺乏科学方法以及未考虑非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两个弊端,用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 模型进行优化,降低了价值评估中数据预测的主观因素影响,也将灰色系统理论融入非财务因素的分析中。以上两位同学对培训机构的评估方法做出了优化,创新的同时还应考虑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随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日臻完善,近年来出现了部分中概股企业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并回到国内A 股市场重新上市的现象,中美的市场给予估值差额之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 研究生闫旭以中芯国际为代表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他指出中芯国际所属半导体芯片设计与制造行业,在中美两国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其在美国属于成熟产业的中部企业,但在中国是处于新兴产业崛起地位的龙头企业,带动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导致供需关系形成的超额溢价,由此可见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会影响企业价值的评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嵇尚洲也针对半导体行业进行了产业链、生命周期与行业估值之间关系的研究,构建出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与生命周期估值坐标体系,这就赋予论文实践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生命周期影响企业价值的高低,而是聚焦于构建估值坐标系,有助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估值可以根据轻重资产结构和现有及增长性资产结构的不同,在估值坐标体系中寻找到适合的估值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呈现多样化且较为成熟,对评估方法进行优化时要考虑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于企业价值评估,主要的研究趋势在于对企业实际运行以及实际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而如何改进,有些从传统评估方法中存在不确定性的部分入手,通过建立统计模型进行改进,而有些则引入新的方法或者ESG 这样的新指标对评估过程进行改进。

(二)公司金融方面研究的新动向

近年来,金融问题频发,原因在于公司管理者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轻视了金融管理。本次论坛针对公司金融方面的问题,众多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已有的针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股市,对于能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的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的研究较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闫海洲基于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从收益率的角度对私募行业进行研究,认为GP 的差异对基金收益是有影响的。通过bootstrap 方法发现GP 在管理基金时对于基金收益率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并且GP 在能力上的每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提升会带来其管理的基金收益率18.08%左右的提升。基金的规模、种类等对于基金的收益率并无显著的影响,但是从币种来说,外币基金往往具有较高的收益。具有政治背景的投资机构的基金的GP 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率,但是政治背景又会降低基金的收益,因此具有政治背景对于GP 的收益率没有显著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的肖文建将CEO 特征作为调节变量,研究CEO 特征对财务弹性与研发投入之间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弹性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CEO年龄特征和学历特征对财务弹性与研发投入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有利于研发投入的CEO 特征应当具年轻化和高学历,企业也可以据此结合自身发展目标聘用最为合适的管理者。

绩效评价是国内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天津商业大学的杜奎翰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绩效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财务经营绩效上表现较好,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体表现较差,而对于上市银行来说,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缺一不可,必须协调发展,不能一味追求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广东财经大学的谭小平从实践角度比较了江苏、山东、福建几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尝试性地从资产管理基础、全流程资产管理情况、资产规模与结构、资产配置计划实施情况、资产使用效率等五个方面设计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全面评价体系,提高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近年来,我国并购交易日益增多,相关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兰州财经大学的闫妍着眼于企业财务风险,对苏宁并购天天快递案例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梳理和探讨,从估值、融资、支付和整合四个方面分析了苏宁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对风险的成因和防范进行了分析,为后发物流企业并购时防范财务风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此可见,公司金融活动日趋复杂,促使我国对公司金融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注重微观主体的作用。本次论坛部分学者以微观主体为切入点,来研究公司金融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公司金融未来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也与时俱进,内容更加全面,包括整个企业的绩效评价和相关资产的绩效评价,评价方式更具有创新性,丰富了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可能会为了短期的绩效评价而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应考虑这一点。部分学者运用丰富的理论方法对不用行业的金融风险做出更加细化和深层次的研究,但对于金融风险的评估以及量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并且更多的还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可能不符合本国金融风险发展的情况。

三、资产评估教育研究的新动向

本次论坛高度有多位学者高度关注资产评估教育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未来的资产评估教育提供了参考。

针对案例教学,武汉晴川学院的刘伯凯副教授从《资产评估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开展案例教学,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进行探讨。天津商业大学的张金娟教授也建议在资评专硕课程教学中运用综合性教学案例,培养资产评估高层次专业人才。综合性教学案例分为阅读分析型与模拟演练性两大类型,其中在教学设计环节有几点需要教师注意的问题。张金娟教授以天津“瓷房子”价值评估为例,展示了综合性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林洁副教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林洁副教授将OBE 教育模式的成果教育理念应用于《项目评估与管理》课程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索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从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评价与个性化评价。黑龙江职业学院的吕晓荣教授则基于智能估值系统和大数据系统如何与资产评估专业进行交叉融合与学科升级,探索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研究,旨在培养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具有人工智能和资产评估的双重专业能力。大数据在资产评估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加财经大数据分析基础课程,结合案例融合新技术、大数据函数工具、海量真实企业数据,提升学生的大数据分析框架思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冯体一副教授从课程改革角度出发,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组合、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等三方面对本课程的改革进行研究,建议实现学科交叉互补和知识整合,提升学生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本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资产评估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资产评估法》的重磅出台、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资产评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评估教育承担着培养资产评估人才的任务,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心,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资产评估教育质量。本次论坛资产评估教育方面的研究依然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创新,相较于上次论坛的研究成果,本次论坛在深度上有所提升。强调实践教学,对课程改革也进行了持续关注,建议加入大数据技术和其他学科课程,以实现学科交叉互补和知识整合。在未来的研究中,资产评估教育的教学目标将越来越偏向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资产评估职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除此之外,相关学者应注重多和实务界交流,以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四、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资产评估准则是为了适应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评估报告使用方等利益集团的需求而制定,是评估界的通用语言,是评估界内部之间及评估界与外部各方沟通的基础。本次论坛针对资产评估的具体准则方面展开了探讨。

持续经营能力预判是审计评估等实务操作关注的重点领域。郭昱和黄泰然通过构建基于 SVD 和t-SNE 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 ,优化输入神经元,提升了机器学习质量和模型预测准确率,有效识别并预测了有持续经营问题的公司。从理论角度,构建了辨识持续经营能力的分类指标体系;从实践角度,提供了输入可观测、输出分类准确率高的可操作模型。

非金融负债评估是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财经大学的董惠敏通过对2020 版国际评估准则中新增准则项目——非金融负债评估准则开展研究,介绍并分析了非金融负债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并与我国的评估准则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两种对非金融负债进行评估的新方法——逆向法和自下而上法,考虑了履行与结算、现金流风险边际的量化、负贴现率以及税务考虑等非金融负债评估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的非金融负债评估准则提供了参考。

浙江财经大学的郑玉鹏就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与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在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在框架上,《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分别阐述不同评估目的下的企业价值评估差异,对不同评估目的下的评估实务情况以及特殊注意事项进行具体说明。在内容上,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和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是两个单独的准则,而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中包括无形资产评估;关于控制权溢价和少数股权折价、流动性折扣,我国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操作规范,而欧洲通过一个指南对其详述;关于可持续性的论述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中很少涉及,而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在延续绿色评估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可持续性问题。

可见,资产评估准则应该反映资产评估行业的共同认识,体现行业内达成共识的观点,与时俱进,适度超前。本次论坛中的大部分学者通过将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上的资产评估准则作对比,对国际准则进行借鉴,构建更适合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重点是要增强评估准则实用性,以符合评估需求逐渐增多、评估范围不断扩大的现状。

应当注意的是,本次论坛基本是就某以准则展开分析,没有从资产评估行业的统一准则做出分析,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五、不动产评估研究的新动向

资产评估准则是为了适应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评估报告使用方等利益集团的需求而制定,是评估界的通用语言,是评估界内部之间及评估界与外部各方沟通的基础。本次论坛针对资产评估的具体准则方面展开了探讨。

持续经营能力预判是审计评估等实务操作关注的重点领域。郭昱和黄泰然通过构建基于SVD 和t-SNE 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优化输入神经元,提升了机器学习质量和模型预测准确率,有效识别并预测了有持续经营问题的公司。从理论角度,构建了辨识持续经营能力的分类指标体系;从实践角度,提供了输入可观测、输出分类准确率高的可操作模型。

非金融负债评估是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财经大学的董惠敏通过对2020 版国际评估准则中新增准则项目——非金融负债评估准则开展研究,介绍并分析了非金融负债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并与我国的评估准则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两种对非金融负债进行评估的新方法——逆向法和自下而上法,考虑了履行与结算、现金流风险边际的量化、负贴现率以及税务考虑等非金融负债评估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的非金融负债评估准则提供了参考。

浙江财经大学的郑玉鹏就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与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在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在框架上,《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分别阐述不同评估目的下的企业价值评估差异,对不同评估目的下的评估实务情况以及特殊注意事项进行具体说明。在内容上,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和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是两个单独的准则,而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中包括无形资产评估;关于控制权溢价和少数股权折价、流动性折扣,我国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操作规范,而欧洲通过一个指南对其详述;关于可持续性的论述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中很少涉及,而欧洲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在延续绿色评估的基础上特别关注可持续性问题。

资产评估准则应该反映资产评估行业的共同认识,与时俱进,适度超前。本次论坛中的大部分学者通过将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上的资产评估准则作对比,对国际准则进行借鉴,构建更适合我国现状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重点是要增强评估准则实用性,以符合评估需求逐渐增多、评估范围不断扩大的现状。应当注意的是,本次论坛大多数是就某项准则展开的分析,没有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统一准则做出分析,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形成稳定的秩序。

六、总结与展望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研究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始逐渐反超实务界,成为资产评估研究领域的引导力量。本届论坛的参赛论文观点新颖立意深刻,丰富了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的同时,更揭示了下一步的研究趋势所在。

第一,在当前的资产评估行业,存在许多新的问题有待研究。

首先,对于资产评估而言,对新兴事物的评估问题是行业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论文集中对网络文学IP 的评估提出了将IP 本体价值与IP 转化价值加以区分,加深了对网络文学IP 价值的认识。

更进一步的,资产评估研究的问题也应具有一定的超前视角。譬如最近兴起的元宇宙概念,其中的虚拟资产如何进行估值?在虚拟世界平台Decentraland 里,有一块数字土地以243 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虚拟房产的最高成交价。这一价格是否合理?传统的房地产评估方法及实物期权法是否适用于该类虚拟房产?再比如NFT 收藏品,NFT收藏品与传统的艺术品不同。传统的艺术品以物理形态存在,不可复制的,而NFT 收藏品以数字形态存在,在保证唯一性的同时还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长按保存”。由于NFT 收藏品的特性,其具有很强的收益属性,那NFT 收藏品是不是可以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呢?

对于热点问题,如“碳中和”问题,资产评估行业也应做出反应有所行动。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在党和国家密切关注节碳减排的大背景下,资产评估研究也应跟上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问题的研究。比如论文集中,既有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评估各行业的实际碳排放,进而提出减排建议的研究,也有立足于碳交易市场,关注碳排放权定价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献计献策,体现了资评行业顺应时代发展,资评人心怀天下的良好局面。

第二,为了解决当前资产评估行业中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新的研究方法,来创新性的解决问题。

资产评估绝非一个独立的学科,是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的学科,而引入其他学科的新成果新方法就是推动资产评估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例如ESG 的引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论文集中关于ESG 与企业价值的研究,证明了ESG 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进一步的,如何将ESG 作为一个参数进一步运动到企业价值评估中,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再比如,现在非常热门的数据资产评估中常用的方法是超额收益法。但是数据资产种类繁多,估值工作量大,而且其带来的超额收益受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通过简单的方法来确定。因此接下来对于数据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的预测,可以引入其他学科的新的方法,从两个维度进行改进。第一个维度是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探索运用更多的方法进行预测。例如这里有些论文使用BP 神经网络、多情景分析法等来进行分析,而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则可以尝试更多更新的模型,或者依据数据资产的特点改进模型。另一个维度是如何在保证准确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预测所需的工作量。由于数据资产的种类多样,对其进行预测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工作量,而现在对如何降低预测成本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第三,现在的资产评估研究有很多新的研究观点与研究成果,关注他们有利于把握接下来的资产评估的研究趋势。

资产评估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当前资产评估教育以传统阅读分析型案例教学为基础,辅以综合案例分析以及模拟沙盘演练,为当今的资产评估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当前资产评估教育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使得资产评估行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有大数据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资产评估在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新的研究问题涌现等待去研究,有更多的新方法可供运用。相信资产评估在未来定会产生更多更新颖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准则资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学学准则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