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围策略研究

2022-05-11 02:03秦报信
考试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突围古诗词教学困境

秦报信

摘 要: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之后,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已然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从过去简单的信息记忆和模板输出到更高维度的信息理解、技能运用和情感品析、表达——尤其是对古诗词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意境体味、情感分析和古典文化理解等方面的素养更是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给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更大的挑战。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围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难与突围研究一题,分别从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入手,综合个人对意境营造、作品背景信息介绍和教学形式拓展等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经验撰写此文并提出一些看法,以资诸位参阅、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突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2)10-0037-04

古诗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千百年来无数位优秀的诗人、词人凭借其瑰丽的想象、绝妙的文笔和饱满的情怀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作品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诗词不仅在形式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同时也具备极强的音韵美和精神、情感内涵,具有非常大的学习和研究价值。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多维化思想的形成,古诗词的流传乃至生存土壤正在一步步缩小,其中一个非常具体的体现便是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已愈发不重视,甚至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也投入甚少、研究甚少,导致古诗词教学长期以来都成为阻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综合提升的一大短板。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务必要深刻而正确地认识到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予以切实解决。

一、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

综合目前的情况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教材篇目收录还是大规模考试命题当中,古诗词所占据的比例都在逐年上升,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了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视;然而与之极不相称的是,在日常课堂教学当中,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却发现古诗词教学正面临着诸多困境,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情趣普遍淡薄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文化和媒体高度发达并仍在以极快的速度进一步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便包括很多颇具视觉冲击力和精神吸引力的“快餐文化”。在这种社会文化大背景的综合作用下,相当数量的高中生早就已经习惯、爱上了通过刷短视频、段子等方式来获取快捷资讯并进行精神快速娱乐的生活方式,而对像古诗词这样具有深厚文化积淀且需要经历一定的信息解读和情感品味才能“有所得”的文化载体已经丧失了接触、了解的兴趣。另外,现代的青少年由于受到前文所提及的“快餐文化”的风格影响,在情绪表达方面更倾向于“短、平、快”的方式来进行,喜欢“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这也与古诗词含蓄隽永的表达风格迥异。

(二)古诗词在表述语言和语法方面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

古诗词是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形成的,创作年代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语作为一门活性语言,不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语法和词汇含义等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相当数量的古诗词在语法使用、句式表达乃至具体的词汇含义上都和现代汉语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其中有些差异甚至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很多高中生往往能够感受到阅读古诗词时必须要投入十二分的精力才能“略懂一二”,无法做到像浏览现代文作品那样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来“知其大概”,这就难免会让高中生觉得阅读古诗词是一件“枯燥”“煎熬”的事情,从而难以对其提起相应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对古诗词的讲解存在严重的“流水线”现象

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日常的学习均以能够在考试——特别是最后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主要乃至唯一追求。也正是由于这一应试理念的作用,绝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流水线”现象,即:考试最常考什么自己就讲什么,怎样能让学生最快拿到分数自己就怎么讲,至于学生能否通过讲解对古诗词形成更深的理解和更丰富的体会则很少予以考慮。这种教学思路和模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得分效率;然而从长远上来看,这种“流水线”式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只是对古诗词内在养分的浅尝辄止,是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工业式加工,根本无法将不同诗词作品的个性化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供学生品读,遑论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了。除此之外,这种“流水线作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强度和非常高的思维重复率,学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解题过程中必然会心生倦怠,进而对古诗词学习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进一步失去提升个人古诗词学习素养的情绪基础。

(四)学生应用古诗词的机会太少

从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中不难理解到,应用既是学习的目标,同时也是促进学习效果优化的强劲驱动;高中阶段的古诗词常常具有比较深刻的含义和相对复杂的表达手法,这就更需要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多加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然而正如笔者在前文当中所提到的那样,现代社会的文化存在模式和发展状态日趋“快餐”化和直接化,需要较多思维铺垫方能发挥出内容和情感表达作用的古诗词自然不会拥有太多的应用市场;除此之外,高中生为了更好地应对频繁的考试,大多更热衷于“短、平、快”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方式,古诗词对他们来说除了在作文撰写过程中作为“亮点”会得到少数的引用外,几乎不具有实际交流的价值,这就进一步减少了高中生应用古诗词的日常契机,从而使学生理解、掌握古诗词的条件变得更加不理想。

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优化古诗词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对古诗词中“意境”的营造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古诗词之所以能够凭借极短的篇幅能表达出同样乃至更多的内容和情感,主要应归功于其所独有的“意境”。古诗词中的“意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概括地来讲便是指根据意象组合而形成的能够对读者的普遍社会情怀产生对应式触发作用的文学场景。尽管高中生平日里所接触到的文化作品也有很多对“意境”的应用和表现,但这些“意境”常常需要借助音乐、画面等视听感官作用元素来构建,在侧面渲染方面则罕有功效;古诗词的“意境”则有着不同的构建方式,完全通过对文字的巧妙运用来达成这一效果,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深度的思维加工方能有所体会。综合这些事实,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时,首先要结合学生们所熟悉的影音模式来进行初步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而直观地领略古诗词中“意境”的美感;而后则要逐渐减少对影音手段的利用,逐步培养学生通过文字阅读来联想出诗词环境和场面的能力,从而渐渐培养起学生领略诗词“意境”的素养。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并制作成一部简短的视频,将词中所描绘的场景直观、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浩浩荡荡的长江滚滚而来,如一条浊银色的巨龙向着东海滔滔而去。万千朵浪花由散而聚、由聚而散,一如那些历史上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杰们匆匆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凌乱的江石嶙峋而起,似一支支铁矛刺穿苍青色的天空;汹涌的江潮力有万钧,像一堵堵巨墙拍倒在近在咫尺的江岸……借助这些直观的画面,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领略到词中所勾勒之意境的雄浑苍力,进而对词人寄托于作品中的那种慷慨之情产生更深层次的体会,非常有助于后续对诗词情感的理解。

(二)优化对古诗词作品创作背景的讲解

一首古诗词能够被人们传唱至今,其所凭借的绝不仅仅是优美的文笔和瑰丽的辞藻,更多的是要依靠其中所蕴含的来自作者人生经逢的真挚情感。因此在进行古诗词讲解时,高中语文教师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作品本身之外,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所经历的人生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真实的社会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类比性体会。虽然和古人相比,高中生的生活模式与思维方式非常不同,但是基于同一场景、同一遭遇的情绪变化却有着本质的相同。凭借这一教学引导方式,高中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将跳出“流水线模式”的怪圈,开始以更具体验性、生活化和代入作用力的角度去真正揣摩作品的情感内涵和作者的精神世界,仿佛自己也正在经历着作者所经历的故事、欣赏着作者所欣赏的风景,从而与作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古诗词作品的情感共鸣。这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作品深刻内涵之理解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比如对《归去来兮辞》这首作品的解读,教师就可以先从介绍作者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入手:陶渊明早年便无意于世俗官场,喜欢以“形骸飘逐”的姿态自由地生活在田园山水之间。然而由于生活的拮据和供养家人的需要,陶渊明在中年之时不得不委屈意志走入仕途,来到彭泽县担任“彭泽宰”。不过这一段官场生活并未让他感到半分乐趣,反倒是因为见识到了更多的曲意逢迎、尔虞我诈和官场的种种“规矩”而更觉厌恶,最后终于辞官归隐,继续回到乡间过起了“晴耕雨读”的生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一个不慕名利、但求自由的诗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对这一形象的了解而对诗中作者的种种行为和想法产生更多的理解与认同,进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成果取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古诗词教学的多元化途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高中语文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方法都比较传统而单一,常常以语言宣讲和板书展现为唯一的知识讲解渠道,即便是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也只不过是对上述传统教学行为“换汤不换药”的小修小补。兴趣源于参与,没有深度的参与就没有浓厚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采取更多的策略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和价值。具体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古诗词诞生的源头——《诗经》中寻找灵感。《诗经》所收录的作品一开始并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可以被理解成是当时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歌曲的“歌词”,是可以配上音乐“唱”出来的。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古诗词时也可以用“吟唱”来代替简单的“诵读”,选择甚至谱写合适的曲子让古诗词以更富音乐感和感染力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高中语文教师甚至可以采用更具元素包容性和体现力的艺术形式来演绎古诗词,比如组织学生编演诗词话剧等,既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更为浓厚的兴趣并焕发出巨大的灵感和潜能,也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品析和理解获得更多的进行角度与层面,从而让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实现破壁式优化。

例如对《短歌行》这一首作品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横槊赋诗”部分的镜头,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创作画面和艺术表现形式;而后套用《大风歌》《滚滚长江东逝水》等风格雄浑之歌曲的曲调带领学生试着将《短歌行》的内容“唱”出来;如果学生的条件和意愿允许,教师则可选择部分学生并布置一项任务,要求大家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并编写一部具有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舞台剧本,在下一堂课上为全班学生表演一场《横槊赋诗》的舞台剧,把作者创作《短歌行》的前因后果和具体场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让大家对这部作品产生更为丰富、更为立体、更为直观的印象与认知。

(四)注重对古诗词学习和应用环境的有机营造

对语文——特别是语文当中古诗词的学习有着很多突出的特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外在环境所具有的情怀、感官浸染作用的需求性。基于这一基本认识,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在课堂讲解的方法和形式上投入更多的研究外,还应当从学习和应用的外在环境入手,结合细致而多样的途径来为学生提供并不断优化古诗词素养形成的外部有机场景,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这些场景的感染和带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灵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从场景中所具有的元素里直接获取有助于自身理解、品味古诗词内涵和意境的养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优化变得更加顺利。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在开展这一项工作时,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趣味取向,在对教学场景进行构建或改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添加更多为学生所能理解且能够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个体元素;其次要注重场景元素和现有环境以及场地功能的协调性,避免给学生在视觉上带来过于强烈的“反差冲击”和突兀感,否则必然会让这一举措产生不利的反作用;最后则要同时注重对一些特色日常活动的安排,让这些活动成为学生应用古诗词的良好契機与完善学生在校生活体验的有机点缀,让场景的营造工作表现出更大的施展维度。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写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以劝学为主题的古诗词名句条幅,并在墙沿上贴上一些带有“回”形纹或云纹等古典韵味颇浓的花样的饰纸,同时还可以在窗台或者教室后方的储物柜顶上放置一些君子兰、矮梅、菊花等常以意象形式出现在古诗词作品中的植物盆栽,有条件的则还能在盆栽旁边摆放一些古典样式的小香炉并点上具有安神醒脑之功效的熏香。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积极向学校提出建议,发动、鼓励学生从古诗词中寻找灵感为学校的食堂、教学楼、校内道路等命名,或者为学校撰写一些富有诗意的楹联贴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的入口处。

除了以上几点主要策略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通过开展良好的家校合作这一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应用古诗词,建议学生家长多利用业余时间和子女一起进行古诗词阅读活动,并可就孩子在学校期间学到的古诗词篇目和子女展开品析和鉴赏交流。而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高中语文教师也同样可以融入古诗词教学的元素,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一些古典文化博物馆或古代文人墨客的故居,让学生从更多角度去了解古典文化的内涵和知识,使学生对以前只能以寥寥数语存在于教材中的那些诗人、词人和他们一生的经逢获得更加全面、生动的了解与认知。

三、 结语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艺术花苑中一株芬芳的香葩,值得所有人去欣赏、去品味、去追寻它的魅力。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起对学生古诗词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采用立体、多样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情怀,利用意境营造、背景资料解读、多样化教学以及学习和应用环境的有机营造等手法,充分引导学生了解、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帮助学生以更具个性化和情怀性的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的古诗词学习体系,带领学生更为深刻而真切地体会古诗词所具有的别样美感和强大情怀感染效果,从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古诗词学习和语文综合素养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让古诗词这一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瑰宝得以继续在以后的岁月里历久传承。

参考文献:

[1]刘玮.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围研究[J].中国当代教育,2016.

[2]彭必德.浅谈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J].知识窗,2019.

猜你喜欢
突围古诗词教学困境
困境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