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冉冉 陈战
隐喻是构建思维模式、认识世界、形成概念的机制,充斥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1]。取象比类是隐喻思维在中医学领域的表征,隐喻思维的阐释对认识复杂的脉象等中医机理有重要作用。中医脉学博大精深,机理复杂,特征抽象,不易理解,需借助医者的触觉和感知分辨,正如王叔和在《脉经·序》中所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黄帝内经·素问》(下称《素问》)基于相似性取事物之象比类脉象,阐释复杂的脉理,本质上是隐喻思维的体现。隐喻将脉象与人们熟知的事物、空间概念、器皿、植物、动物等相关联,便于人们产生联想,体会抽象复杂的脉理。受主观因素影响,对脉象的理解因人而异,这给脉象隐喻的翻译带来障碍。本文以脉象的动物隐喻为例,探索传递中医脉象隐喻翻译之法,挖掘隐喻背后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阐释独特的中医文化现象和思维方式,助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
动物隐喻是以动物及其特征为喻体,指称或表征需要说明或陈述的人或物[2]。人类在与动物长期共处过程中,逐渐抓住动物身体构造或动作行为的特征,发现其与人或其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赋予动物某种喻义,使其充当喻体用以描述人或其它事物的特征[3],由此产生了动物隐喻。
《素问》将动物隐喻融入中医语言,用动物的形态、特征等来描述抽象复杂的脉象、脉形、脉体、脉理[4],以便理解、把握和感受脉象特征。根据喻体、本体和喻底的隐现,脉象动物隐喻可分为两类:一是喻底明示类,即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并明示二者的相似特点,如 “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病脾病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之论;二是喻底隐藏类,即不出现喻底、本体和喻体同时或单独出现,不明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特点,需要读者推断和理解,如“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之论。
基于代表性、影响力和译者文化背景的考量,本文选取李照国(下称李本)[5]、吴连胜和吴奇父子(下称吴本)[6]、威斯(Ilza Veith)(下称威本)[7]《黄帝内经》译本,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视角出发[8],对比三种译本差异,以期为脉象隐喻的翻译拓宽思路。
这类隐喻同时出现脉象本体和动物喻体,常出现喻词,明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在《素问》中比较普遍。
例1: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素问·平人气象论篇》)
译文:李本:The normal Spleen-Pulse beats smoothly and softly as a chicken putting its claw on the ground.
吴本:When the coming of the spleen pulse with stomach-energy is mild but adhering with energy, likes a cock’s claws falling leisurely on the ground when walking.
威本:The pulse of the spleen flows softly, coming together and falling apart like a chicken treading the earth.
经明示本体、喻体和喻词,基于本体和喻体“和柔相离”的相似性,取“鸡践地”之象喻脾之平脉,使脉象具体化,易于体悟。
在翻译策略层面,三种译本均采取异化翻译,在翻译方法上采用直译法译出本体、喻体、喻底及喻词,保留动物隐喻,呈现出原作所述脉象之感。在翻译技巧上,三种译本对 “鸡践地”译法各异。李本通俗直白;威本表达地道,易于读者理解;吴本译法更为生动形象,给读者较强的画面感,阐释平脾脉和柔舒缓的特点,但cock常含不雅之意,采用cock译法有待商榷。
例2: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素问·脉要精微论篇》)
译文:李本:In spring, [the pulse] is floating just like fish swimming in water.
吴本:In spring, the pulse is up floating like fish swimming under the water surface.
威本:In days of Spring the pulse is superficial, like wood floating on water or like a fish that glides through the waves.
经明示喻底和喻词,基于“浮”的相似性,以“鱼之游在波”隐喻春脉浮而在外的特点。
(2)浸取液中的Ba(OH)2能够与熟料中的SiO2及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BaSiO3和BaCO3;当BaS能够全部溶解时,它们的生成降低了BaS的浸取率;水不溶性钡总生成率随着温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降低。
在翻译策略层面,李本和吴本采取异化翻译,翻译方法选用直译保留动物隐喻,采用增译法补充本体pulse,喻底floating,整体上实现了对原文脉象动物隐喻的重现,准确地传递浮脉特点;威本采取归化策略,表达方式更贴近目的语,增译本体pulse,喻底superficial,增译wood floating on water补充说明脉“浮”之特点,将喻体描绘得更加细致生动具体,易于目的语读者抓住春脉的特点。三种译本各有所长,从忠实于原文的角度看,李本和吴本的异化策略利于保留原作的韵味和内涵。
这类隐喻隐藏了喻底,不交代脉象本体和动物喻体的相似性。此类隐喻体现汉语凝练、含蓄之美,给译者带来更大的难度,需对原作背景、文化深入解读,避免译文晦涩,影响读者对中医脉象的感知。
例3:秋日下肤,蛰虫将去。(《素问·脉要精微论篇》)
译文:李本:In autumn, [the pulse is beating] beneath the skin just like the insects going into hiding.
吴本:In autumn, the pulse sink slightly to be under the skin like a hibernating worm entering into the hole.
威本:In fall days the torpid insects underneath the skin are about to come out.
经文隐去喻底,未明示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以蛰虫表征秋日常脉之特点,形象地说明脉诊的感觉和体悟,以“蛰虫将去”隐喻秋脉微沉、似在肤下的特点。
《素问》脉象动物隐喻运用灵活,本体、喻底时而明示,时而隐藏,直观对比三种译本对这些隐喻的翻译及效果,能为脉象隐喻翻译带来启示。
例4: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素问·平人气象论篇》)
例5: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素问·玉机真藏论》)
“喙”即鸟嘴,两例喻体相似,一为“乌之喙”,一为“鸟之喙”,前者基于相似性,明示死脾脉具有乌之喙“锐坚”的特点,隐喻脾脉锐而短;后者仅保留喻词“如”和喻体“鸟之喙”,隐藏喻底,未明示脾脉特点和鸟喙的相似性。具体见表1。
表1 三种译本对“死脾脉”的翻译
例4属喻底明示类隐喻,三种译本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以直译法译出本体、 喻体、 喻底、 喻词, 用词略有差异。三种译本将“喙”译作beak, 忠实于原作, 保留了动物隐喻, 传递出原文动物隐喻的内涵,便于读者理解死脾脉的特点。
例5属喻底隐藏类,三种译法差异较大。在翻译策略层面,李本采用异化翻译,威本采用归化翻译,吴本二者兼用。在翻译方法的选用上,李本增译本体the pulse,虽未明示喻底,但读者能根据常识联想鸟嘴锐而短的形象,从而理解喻义,译法忠实于原作,准确阐释原文脉象特征;吴本同样增译本体the pulse,同时用异化策略处理“鸟之喙者”,译作a bird pecking at the grain,虽在形式上和原文有差异,但易使读者产生脉来时像鸟啄食一样迅速的联想,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脉象特征;威本采取归化策略,语言流畅,看似逻辑合理,但sound将中医用触觉感知的脉诊等同于西医的听诊,未能准确传递脉理和中医文化特色,读者无法感知中西医文化的差异。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威本未抓住脉象与鸟嘴锐而短的相似性,造成误译。
《素问》的脉象动物隐喻以喻底明示类居多。这类隐喻明示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特点并通常有喻词,易于读者理解判断。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和直译法更能原汁原味传递原文脉理和脉象特征,保留文化内涵。喻底隐藏类不明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特征,由于脉象抽象复杂,加之古汉语模糊深奥,译者不易抓住脉象本体和动物喻体的相似性。对于这类翻译,李本主要采用异化策略,使用直译法,并根据语境增译原文隐藏的本体和喻底,形式和内容上忠实于原文,表达相对准确;吴本多采用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策略,保留隐喻基础上解释隐藏的喻底,便于读者体会脉象本体和动物喻体的相似性,从而产生相关联想,具有较好的交际效果;威本以归化策略为主,辅以异化,语言表达地道,但由于对中国文化和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的局限,有时会曲解经文,译文不符合脉理。
三种译本关于脉象动物隐喻的英译对比为中医脉象动物隐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带来启示。相似性是隐喻构建的基础,在脉象动物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判断隐喻类型,深化对脉象特征的理解,抓住脉象本体和动物喻体在感觉上的相似性,以医理阐释为要,力求传递动物隐喻的文化内涵。在策略层面,应以异化为主,保留动物隐喻表达,译出中国特色;在方法层面,应灵活采用直译和意译,根据语境使用增译法明示隐藏的本体和喻底,力求译文准确,使读者理解复杂抽象的脉象学说,有效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