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辽西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北方边缘地带,系统性的考古工作开展较早,文化谱系相对完善,以庙、坛、冢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的发现,揭示出社会复杂化的独特案例,成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苏秉琦先生将辽西地区称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需要从社会复杂化的进程中去理解。考古材料的物质性和考古发现的偶然性,决定了考古学难以重建文献记载的朝代史和政治史,而更加擅长重建古代社会技术、经济、生业的发展史。辽西地区已有的研究视角相对广泛,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手工业经济研究等初步揭示出辽西地区社会复杂化的脉络。但值得注意的是,辽西地区位于中国北方边缘地带,是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特殊的生业环境决定了该地区生业方式的多样性。既然如此,辽西先民具有怎样的生业方式,为文明化进程承担了怎样的作用,孙永刚新著《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些问题。
孙永刚先生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添了最新成果,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该书从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五处遗址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建构辽西地区植物考古研究的基础;二是对系统采样未涉及的小河西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等12 处遗址开展了调查采样分析,作为辽西地区植物考古研究的补充;三是在植物考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环境重建、工具组合分类、动物考古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成果,全面讨论辽西地区生业方式的演变历程。
具体而言,该书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推进了植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的落地。植物考古学传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但已经成为科技考古中最普及的研究领域。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区,赵志军和孙永刚根据遗址的实际情况和学术问题的思路,灵活地采用和调整了植物考古学中的系统采样和调查采样,使植物考古学在辽西地区得到了相对完整的学术实践,不仅推动了植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的落地,也为植物考古学在全国考古工作中的快速推广做出了贡献。揭示了辽西地区生业方式的演变。生业方式的演变属于漫长又复杂的发展周期,本书以系统采样为基础,以调查采样为补充,结合工具组合、动物考古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辽西地区生业方式的演变历程,为探索辽西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了科学的生业视角,也为其他地区的生业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案例借鉴。推动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认识。农业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全球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植物考古学未开展之前,农业起源研究局限于考古学的偶然发现和史料学研究,农业起源的认识一直未能深入拓展。本书对兴隆洼文化兴隆沟遗址和南湾子北遗址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和分析,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的驯化粟、黍,两类作物在尺寸与形态上保留有较为浓厚的野生祖本特征,应属于植物驯化与农作物栽培的初始阶段。本书不仅证明了辽西地区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证明了农耕经济是由采集狩猎经济逐步地演变而成,而并不是一场革命。揭示了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的生业背景。红山文化是辽西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学界普遍认为红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已经取代采集狩猎经济成为主导性经济,农业的发展和由此导致人口的迅猛增长,促进了红山文化的繁盛和社会复杂化的发展。本书对红山文化魏家窝铺遗址和哈民忙哈遗址进行了系统地采样和分析,认为红山文化始终保持着对野生资源的强化利用,农作物在生业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红山文化中晚期虽然可能步入了初级文明社会,但是农业经济并未对社会复杂化提供明显的助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复杂化的发展。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孙永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1月第1 版,定价58.00 元。
孙永刚,内蒙古赤峰市人,1978年10月出生,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科技考古、东北地区史前时期至青铜时代考古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级规划项目10 余项,发表论文、论著50 余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