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备林生态系统服务盈利贡献研究
——以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为例

2022-05-10 11:55么甲滨娄国祎黄颖利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收益南平市生态效益

么甲滨,陈 晨,娄国祎,黄颖利

(1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40;2 黑龙江职业学院 会计金融学院, 哈尔滨 150080;3.黑龙江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50)

1 引言

国家储备林工程是保证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对国家生态文明指导思想的重要实践,蕴藏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是促进国家木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工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中提出到2035年建设国家储备林 2 000万hm2,实现一般用材基本自给。通过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财政资金引导资本市场投资者参与储备林建设投资,近年来,在福建省、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得到推广。在调研国家财政部社会与资本合作项目库中的储备林PPP项目与实地考察中发现,现阶段国家储备林项目盈利来源主要以木材收益为主,受限于林木生长周期长,现阶段生态产业回报率低等因素,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难以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国家储备林项目除销售木材、碳汇等直接收益外,在项目经营过程中衍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项目具有重要的盈利贡献,在国家储备林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康养等生态产业过程中,储备林生态系统产生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服务作用于储备林生态产业发展,为项目带来收益,此部分间接收益在生态产业项目前期投资建设过程中,并未得到良好的体现。本文认为,国家储备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盈利贡献应纳入项目收益的考量范围,客观反映国家储备林项目的盈利能力。

国家储备林生态系统服务学界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国家储备林工程属于森林工程,结合Costanza[1]生态系统服务理论,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3]及《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可将其定义为,在国家储备林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经营森林所产生的人类可从中获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国家储备林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资源,对于其经济盈利贡献意义的理解上,源于资源经济学的自然资源有价观点,从威廉配第地租理论最早提出到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对地租理论的发展,为自然资源有价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进一步阐释了生态资源价值化的内涵,众多学者从生态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角度展开了探讨[5-8],在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演化逻辑中,对生态资产进行投资运营是其中的关键一环[7]。国家储备林生态系统服务盈利贡献表现为,在项目投资回收期内项目参与方投资开发生态产业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潜在可利用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对项目总体收益的贡献度。

结合调研实际,在储备林项目初期建设阶段,通常将销售木材、碳汇等直接收益作为项目盈利能力的考量范围,储备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优质价值在发展生态产业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被利用,但在项目初期此部分间接收益通常被购买方投资者忽视,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以福建省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为例,系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盈利贡献。

2 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的系统结构分析与动力学模型构建

2.1 项目背景介绍

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建设总规模468.97万hm2,分布于南平市下属2区(延平区、建阳区)3市(武夷山市、邵武市、建瓯市)5县(顺昌县、光泽县、松溪县、浦城县、政和县)及18个省属国有林场。项目建设期8年,运营期30年,主要进行森林精准质量提升与发展林下经济。在成立方式上,南平市政府授权南平市林业局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行招标,以市辖区下属经营性国有林场为主要社会投资人参与竞标成立南平市国家储备林有限公司。从施工区域的生态属性上划分,项目公司及作为股东的经营性国有林场主要在国有及非国有重点生态区外进行集约人工林栽培,国有重点生态区内进行现有林赎买及改培,非国有重点生态区内、外进行现有林改培和现有林赎买及改培,并在改培的现有林下发展林下经济。项目公司通过使用者付费(销售木材、碳汇)及地方政府财政给予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方式获得经营收益。项目期满后社会资本所属项目公司将林木所有权、项目资产经营权等统一移交辖区内政府或其指定机构。

2.2 系统结构分析

对国家储备林项目进行系统结构分析是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基础。通过对南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系统分析,构建供给服务—经济收益子系统,供给、文化、支持、调节服务—生态效益子系统,社会支持服务效益子系统,并绘制系统因果回路图(见图1)。

图1 国家储备林项目系统因果回路图

2.2.1 供给服务—经济收益子系统

国家储备林项目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实现国家木材储备安全战略与国内木材市场供需平衡,项目经济收益与项目盈利指标是社会资本等投资者现阶段重点关注的对象,森林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中林木产品供给是现阶段储备林盈利的主要来源。南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公司通过依托南平市下属经营性国有林场等合作股东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借助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社会资本自有资金进行项目建设。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发展林下经济等方式进行森林建设,从而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在项目收益构成上,项目公司通过对经营的森林进行主伐、择伐等方式获得木材收入,通过种植林下经济作物、发展林下旅游产业实现产业收入,通过培育碳汇林实现生态碳汇收入。项目投入——森林培育与产业投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碳汇收入、木材收入、产业收入——供给服务——项目经济收益——区域经济增长,为全局正反馈回路。

2.2.2 供给、文化、支持、调节服务—生态效益子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在为人类社会提供经济供给服务的同时,产生的生态效益不容忽视。通过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等方式纳入项目中考察其经济贡献。储备林生态系统服务系统中的供给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产生的生态效益应在项目中得到合理的开发,发挥其潜在的盈利能力。通过森林培育与产业投入实现森林生态质量的提升,具体可以体现在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森林游憩等生态功能的提升,对项目的经济收益产生正向影响,随着投资者对生态效益认识上的不断提升对扩大项目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投入——森林培育与产业投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森林防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保护——供给、文化、支持、调节服务——项目生态效益,为全局正反馈回路。

2.2.3 社会支持服务效益子系统

将国家储备林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提供的社会支持服务产生的社会效益纳入系统中去考察,具体来说:在森林经营抚育、木材采伐、运输等环节所产生的用工需求,林下经济、旅游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能够促进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与乡村振兴。同时,收入水平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在社会效益构成上,提供就业为系统中的主要因素被纳入考察范围。项目投入——森林培育与产业投入——提供就业——社会支持服务——项目社会效益——区域经济增长,为全局正反馈回路。

3 系统动力学仿真

3.1 系统动力学流图构建

根据上文分析的国家储备林项目系统因果回路图及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的实际情况构建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系统动力学流图,根据森林经营项目的类型(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择伐改造、现有林改培—更替改造、现有林改培—综合改培、林下经济)、所在的生态区位(国有重点生态区内、国有重点生态区外)、施工项目成本、营业费用等要素构建各森林经营类型施工面积及成本价格常量,带入实际数据拟计算项目经营总成本及项目总投入。以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作为划分依据,构建项目收益的流量及存量,拟计算各要素收益所占比重,重点考察项目潜在的生态价值在整个系统中的贡献比重。

图2 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系统动力学流图

模型中的主要方程如下:

①集约人工林栽培工程费用-重点生态区外=∑Pa*a,a为集约人工林栽培类型的面积,单位:元,万hm2;

②现有林改培工程费用-重点生态区外=∑Pb*b,b为重点生态区外现有林改培类型的面积,单位:元,万hm2;

③现有林改培工程费用-重点生态区内=∑Pc*c,c为重点生态区内现有林改培类型的面积,单位:元,万hm2;

④林下种植工程费=林下种植成本*林下种植规模,单位:元,万hm2;

⑤木材收益总量=INTEG(木材收益年增量,初始值),单位:亿元;

⑥碳汇收益总量=INTEG(碳汇收益年增量,初始值),单位:亿元;

⑦项目生态效益总量=INTEG(项目生态效益年增量,初始值),单位:亿元;

⑧提供劳务收入=INTEG(项目提供劳务年增量,初始值),单位:亿元;

⑨可行性缺口补助=INTEG(缺口年均补贴量,初始值),单位:亿元;

⑩项目总成本=工程建设其他费+建设工程费用+建设期利息+生产成本+生产管理费+营业费用+财务费用+预备费,单位:亿元;

3.2 模型检验

南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现处于建设期阶段,于2025年进入运营期,因此未对模型进行真实性检验。运用仿真软件Vensim PLE中Check Model对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完整性检验,检验通过。

3.3 模型计算

运用Vensim PLE 7.3.5对模型进行计算,代入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基础数据(表1)并拟合项目预期收益数据[9],对月均收益进行计算,模拟时间跨度为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运营期间共计30年(2025—2054年),仿真时间步长为1年,结果如下:

表1 南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基础数据 单位:万hm2

由图3分析可知,在计算项目投资回收期中,从储备林项目供给服务产生的经济收益(含财政补贴)来看,项目经济收益线于项目运营期第22年突破项目总成本线;将供给、文化、支持、调节服务生态效益考虑在内,项目经济收益与生态效益之和相比于供给服务经济收益突破项目成本的时间提前6年,将储备林社会支持服务效益叠加在内,项目总效益线突破项目总成本线相比于供给服务经济收益线提前6.5年。

图3 南平市国家储备林PPP项目投资回收期成本-收益模拟仿真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系统动力学计算结合南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仅考虑销售木材、碳汇经济收益,南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经济收益约在项目运营中后期覆盖运营成本。②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益及社会支持服务效益经济贡献考虑在内,项目收益超越投资成本的时间相比于现阶段仅考虑销售木材与碳汇的经济收益提前6.5年,此部分盈利贡献待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生态产业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手段实现。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进一步完善森林及相关生态系统服务的资源资本化机制。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学界在矿产、森林、草原等宏观层面视角上对自然资源资本化理论与框架有丰富的研究与发展,在政策推进方面,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健全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本文认为,随着自然资源资本化工作的不断推进,生态系统服务衍生的生态效益也应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化确权、评估并通过市场化等手段纳入经济社会转化为其应有的经济价值。以森林资源为例,随着森林资源资本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与发展,森林资源衍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资源如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各地实践应用方面应通过确权化、规范化核算其经济价值并将适宜经济价值化的部分纳入市场进行市场化资本化运作。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方性标准规范,规范化推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衍生的生态效益市场化、经济价值化试点工作。

创新完善森林经营主体生态效益市场化、经济转化功能,为储备林PPP项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造平台。一是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构建融资平台。由于森林融资与传统金融中介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创新并完善森林经营融资中介,为资本市场及储备林项目参与方提供完善的森林生态资源资产确权、评估、风险化解、绿色产业招商、资本化运作等绿色金融服务,如在现阶段各地的储备林PPP项目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已建立了如森林收储、森林融资担保、森林评估、森林生态银行等新型绿色金融中介。各地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行业标准,并将典型案例因地制宜进行推广;二是利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优势扩大储备林PPP项目融资渠道。在完善生态效益确权、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储备林PPP项目的本身特点,通过PPP+REITs的手段进行产业融资,以发展现代生态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利用PPP储备林项目中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森林疗愈、国家公园旅游、林药制造等绿色产业。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在国家储备林PPP项目中的盈利贡献,让投资者看到储备林PPP项目生态价值的经济体现;三是创新森林生态价值服务金融衍生产品。针对储备林项目的生态功能创新如碳汇金融、生态碳汇期权等金融产品,并将优质生态资产打包证券化,在有效的风险控制条件下放大生态效益的经济贡献,规范化拓展储备林PPP项目的融资渠道,提升储备林项目的盈利能力。

储备林项目经营主体应加强与当地居民、当地产业机构的合作,发挥储备林经营系统的联动作用。储备林PPP项目的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在项目经营过程中,项目公司也要考虑系统合作共赢的要素,加强与林农合作的比重,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让林农增强对项目的参与度与信任感,增强项目提供就业等创造社会效益的功能。

猜你喜欢
经济收益南平市生态效益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竞争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郑欣悦作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政府经济行为弥补道德缺位
南平市妇女儿童有了自己的心灵港湾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