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旭,刘 璐,杜 鑫,袁 芳,武 琛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2.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几年CAG的检出率也逐年升高,主要病理改变为胃黏膜腺体和上皮萎缩等,或者伴有胃黏膜肠腺上皮细胞化生,或者伴有不典型增生[1-2]。由于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在临床上被视为癌前病变,所以CAG也被视为胃癌前状态,据相关研究统计50 %以上的胃癌患者存在CAG病史[3]。CAG在中医上属于“痞满”“胃痛”等范畴,病变部位主要在胃腑,与肝、脾等相关,故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为和胃止痛和温中健脾[4]。针刺疗法治疗CAG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5],火针疗法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故本研究主要探讨脾胃虚寒型CAG采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的疗效。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中医医院顺义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AG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3.48±6.50)岁,平均病程为(5.79±1.46)年;治疗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3.60±6.56)岁,平均病程(5.71±1.40)年。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伴有上腹不适、反复或持续性饱胀、烧灼痛,伴恶心、纳差、反酸等临床表现;②胃镜及病理检查显示慢性活动性炎症征象[6]。
1.2.2 中医辨证标准 ①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胃脘部肿胀不适,餐后加重;②次症:食少纳呆,烧心感或灼烧感,嗳气反酸,大便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7]。
①患者均符合脾胃虚寒型CAG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依从性较好,可配合治疗;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合并皮肤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③拒绝接受针灸治疗者;④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⑤不配合接受治疗中途退出者;⑥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5.1 对照组 入院后给予温针灸疗法,患者保持俯卧位或仰卧位,取穴:胃俞(双)、脾俞(双)、公孙、内关、章门、中脘及足三里,采用华佗牌毫针(0.20 mm×40 mm)直刺进针,进针深度为30 mm左右,得气后行补法,将艾条切寸段后置于针柄上点燃,当艾条燃尽,然后去针;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速刺疗法,取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双)和足三里(双),采用贺氏中粗火针(直径为0.8 mm)速刺,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酒精灯靠近进针部位,将针在灯上烧红至白亮,迅速刺入穴内,进针深度为10 mm左右,立即敏捷出针,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两组接受治疗4周。
1.6.1 临床疗效 ①治愈:胃镜提示结果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1年内无复发;②显效:胃镜下病变范围显著减少,70 %≤证候积分减少<95%, 1年内未出现复发;③有效:胃黏膜损害有所改善,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1年内有复发;④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8]。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2 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 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9]评价胃肠症状严重程度,总分为108分,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1.6.3 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 治疗前后胃镜结果对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评分,包括肠上皮生化、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和腺体萎缩4个方面,每项根据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和重度(4分),总分为16分,评分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10]。
1.6.4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11]。
1.6.5 中医症候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对两组胃脘灼痛、嗳气反酸和食欲不振等症候进行评分,据症候严重程度评分为0~5分,评分越高症候越严重[8]。
1.6.6 血清G17、PGI及PGR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17、PGI及PGI/PGII比值(PGR)水平。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前两组胃脘灼痛、嗳气反酸和食欲不振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灼痛、嗳气反酸和食欲不振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胃脘灼痛、嗳气反酸和食欲不振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GSRS评分、QOL-100评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SRS评分、QOL-100评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GSRS评分、QOL-100评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GSRS评分、QOL-100评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17、PGI及PG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G17、PGI及PGR水平比较
CAG在中医上属于“痞满”“胃痛”等范畴,该病在早期多由饮食、情志和外邪等诱发;若劳倦过度、素体不足,或饮食所伤,或失于温煦,或久病肾阳不足、脾胃受损,均可引起中焦虚寒、脾胃虚弱,致胃失温养而作痛,故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为和胃止痛和温中健脾[12-13]。温针灸将灸法与普通针刺相结合,可起到调和气血的功效[14]。CAG的病位主要在胃腑,与肝、脾等相关,取背俞穴胃俞、脾俞具有补脾益胃的功效;配募穴中脘、章门,属于俞募配穴法,针刺之具有宽中理气、调中和胃的功效;取公孙、内关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取任脉之关元穴具有助温补虚的功效;针刺足三里可消除上腹喛气、恶心和胀痛等,并且还有增强食欲、促进胃排空等作用;中脘穴的主要作用为振奋脾胃之气,针刺之可起到对胃黏膜细胞保护的作用[15]。温针灸疗法适用于治疗虚寒证,艾条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至人体,艾叶本身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可增强温补脾胃的作用。针药并举可起到散寒、温中、和胃和健脾之力叠加[16]。此研究所用火针速刺疗法是在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温通法-火针的基础上,再联合王乐亭教授所创“老十针”方,取穴包括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双)和足三里(双),温通法-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针刺穴位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而且火针具有祛寒助阳的作用,可驱除机体阴寒之气;王乐亭提出“治其本,以胃为先”的理论观点,应重视脾胃之正气[17-18]。火针是针和灸的结合,具有双相调整作用,可用于治疗寒热虚实证,火针具有较好的温通作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与温通经络等功效[19]。柳建军等根据中医理论提出“速刺法”,速刺法要求进针快、针感强、得气快和出针快,把酸麻重胀的针感刺出来并且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即可出针,得气后可激发、兴奋和打通经络,可使瘀消结散、缓解疼痛[20]。《针经指南·标幽赋》中记载:“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针刺得气后疼痛即可减轻甚至消失,火针速刺法既能起到针刺深至病所,从而疏通深层气血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21]。上脘属于任脉,具有利膈化痰、和中降逆的功效,主治呃逆、胃痛和反胃等;中脘,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下脘属任脉,具有较强的降逆止呕、健脾和胃等功效;气海属任脉,具有补元气、利下焦与行气散滞的功效;天枢属足阳明胃经,针刺之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与清利湿热的功效;取内关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针刺足三里可消除上腹暖气、恶心与胀痛等,并且还有增强食欲、促进胃排空等作用[22]。
本研究治疗后两组胃脘灼痛、嗳气反酸和食欲不振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提示采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CAG可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治疗组GSRS评分、QOL-100评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CAG可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状况和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AG也被视为胃癌前状态,血清G17、PGI及PGR水平与CAG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23-24]。本研究治疗后两组血清G17、PGI及PGR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提示采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CAG可升高血清G17、PGI及PGR水平,有助于缓解病情。
综上所述,采用火针速刺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CAG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升高血清G17、PGI及PGR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