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渗透下的美术技法教学策略

2022-05-10 04:32周明霞
天津教育·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赏析美术动物

周明霞

美术有关的大部分教学案例所呈现的动物图片都具有丰富多样、教学流程清晰、完整且层次分明的特点。但是,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有:以速写表现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够准确、到位;学生对动物多元化的观察、感受即感性材料的积累不够;动物观察、描绘方法的引导趋于笼统、单一。例如,对不同画家动物作品的赏析,仅仅是围绕画面内容进行浅表的现象描述,没有引导学生从速写(线条、块面或线面结合)的角度深度剖析,而这恰恰是本课的技能目标。另外,从教学实施的效果(学生作业)来看,对动物的描绘大部分依旧停留在本身原有的认识与技法上,对作品的表述也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展示与评价。

以上所提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经常会走的“弯路”,学生在作品表现时呈现出的盲目与单一值得教师深思。笔者认为,一方面源于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落实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动物感性认识不足即情感不够丰富、深刻;理性上,技法引导较为单一的同时没有与情感很好地融合起来引发学生的创作冲动。鉴于此,笔者亦想借此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处理情感与技能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提高同类课堂教学实施水平。

一、重视教材的多元思路引导与图片使用

事实上,为了提升学生美术素养而进行的深度赏析教学的思想根,源无非来自两个问题:“所有学生应该了解什么?学到些什么?”对教材中图片或者大师经典作品做到深度赏析的内涵大体有三层,首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已有认知经验的“深层”挖掘,解读美术作品需要思考与感受并综合我们曾经的所知所见,需要回想自己过往的相关经历。其次,赏析过程的“深度”学习,真正有意义的赏析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围绕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做出反应,激发学生的各种想法,以美术赏析特有的呈现方式(描述、分析、阐释、质疑与评价)推动谈话的进行,而不是压抑。最后是学生赏析结果的“深刻”,也就是“学到了什么。”最终,学生能从中掌握相关绘画知识与方法的同时,也关注到在思维方式上的转换与获得、美术素养的潜在提升。整个针对作品赏析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在动机,从而达到课堂中对作品赏析的深度。

美术教师需要利用经典的名家名作引领学生展开丰富而有深度的赏析,从而达到“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人类的朋友》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课,该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案例从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导入到有针对性的直观技法示范,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并总结归纳描绘动物的方法与步骤,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完成了以速写表现技法为主的动物绘画作品。事实上,《人类的朋友》一课,苏少版的美术教材本身也“搭载”了丰富而经典的视觉作品,这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视觉资源。教师除了可以充分整合这些视觉材料之外,还需注意到教材图片的展示也隐含着很多不同的教学思路的引导。不管是教学思路还是对教材图片的选取,都需要一个核心——教学目标。本课任教教师的技法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既然是速写的方式表现,那么在图片或经典作品的选择上就有了大范围即主要以速写为主的图片、作品供课上展示。而在部分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大量精美的作品或图片中仅有一张徐悲鸿的中国画作品《马》,其他几乎是以猫、狗为主的动物精美作品或图片。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类比、不同作品的欣赏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抓住动物特征,然而,如何抓住动物特征却仅粗略地告诉学生“观察”。 那么,为何前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观察,最后的作业依旧形式、内容都很单一呢?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教材内容编排的多元化与合理性。在教材中,本课的前半部分确实如大部分教师所采到的点——“用多样的速写形式表现动物”。也就是说,教材有通过大量作品引导教师可以用速写的方式从不同的动物种类、不同角度、不同工具材料表现、不同线条形式的表现帮助学生观察,从而抓住动物的特征来表现。因此,教师在选择作品时更应有针对性,同时要注重灵活借鉴教材作品所提供的多元化观察与表现方法的引导。能借助一张典型的作品来解决学生在这一节课上的一个过程性问题,那么该图片的呈现才算是达到了它展示出来的目的。比如,徐悲鸿的《马》呈现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该作品中与众不同的笔墨线条的魅力,甚至能让学生意识到大师是用笔墨线条的形式快速地表现马俊逸不羁的特征。基于这样的环节目标,作为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如让学生先来整体观察“徐悲鸿的笔下的《马》与现实中的马相比,它是怎样的?呈现了怎样的特征?徐悲鸿笔下的马主要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画家为什么画马?”由此,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一方面可以幫助学生感受大师笔下马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抓住表现动物关键“钥匙”——特征,从而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表现创作。

二、在美术新课标引领下,注重三维目标的兼顾与落实

2001 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 7 条明确了课程与教学要实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三维目标”。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一书中,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育不能局限于单纯地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同时,也需使得学生学会学习,有乐趣地学习,进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取向。其次,对“造型”和“表现”的含义与关系做了如下表述:“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美术技法和情感表现是美术创作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情感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另外,该《标准》还特别提出要“贴近初中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不能过多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三维目标”的认识与理解,并无先后顺序。实际上对三维目标的落实,上海师范大学的王大根教授也认为“三者应该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又无拼凑或‘贴标签’之感。”面对这样的三维目标,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和挖掘课堂资源的能力。把美术课程资源转化为具体化的美术课程,使其具备育人价值,这是美术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核心任务。然而,在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恰恰是因为割裂了三维目标之间的融合关系,才会出现类似本案例的情况,一直在单一地引导或强调美术技法,忽略了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甚至是学生内在情感的升华。当然,有些教师的课堂也开始非常巧妙地利用了网络资源中真实发生的故事《蒂皮与野生动物的故事》导入作为切入点,将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正向情感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接下来,教师需要紧密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去感受、分享与思考。课前学生准备的动物图片恰恰是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我选择、分享个性想法的媒介与契机。也就是说,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主题的探讨而不需要教师“一言堂”,更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思路而自己急于罗列人与动物的互惠互利关系,毕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他们也有很多与动物的趣事,对动物的个性理解恰恰就是丰富或者加深他们对动物感性认识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也为进一步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總之,三维目标的实施不是孤立的,而是渗透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情感认知的状态下再结合所学的技能进行个人表现或创作。

三、在情感与技能的融合中,引发学生的“创作冲动”,丰富其创作实践

教师创设优质的课堂氛围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点燃学习美术这门课的热情,开启他们的智慧,张扬他们多元化的个性,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其实,艺术在所有的科目当中是最容易也最能打动人的,因为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能很大程度上催生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的建构。而情感性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特质,也是引领学生展开课堂美术活动的基本维度。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大根认为,“理想状态是以情境化、有意义的人文主题或科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积极投身于“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之中,全面提升美术核心素养,即实现美术学科‘育人’价值。”《人类的朋友》一课,从题目上就紧扣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紧密关系”主题,实际上也在处理情感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比较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利用学生对动物的原生主观情感为切入点,建立情感与技法之间的第一个融合点。而后,在与大师作品的不断对话中完成对作品的深入理解、针对性临摹、个性化表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美术课程应该具备人文性、愉悦性、实践性、创新性。”在本案例中,过多地强调单一的速写表现技法对情感的渗透力度不够,以至于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动物的感受力不够、主观创作冲动缺乏。实际上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需要时刻意识到学生是一个灵活且个性的课堂主体,需要根据学生在不同教学情境下的反应对教学做灵活适度的调整,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灵活、更主观地表现自己笔下的动物。如在欣赏名家作品时,可以多问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画家要画它?”,巧妙地将技法表现延伸到画家内在情感动机上。

其次,在本节课的整体思路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动物间正能量的情感连接,正因为有这种正向的情感才促使我们有表现或创作的冲动。对一节有深度的优质美术课,需要在学生内心种下更加深刻的情感种子,如果能针对主题,从反面或者人与动物共生的层面进行情感升华,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有感而发或者深层思考。学生在运用技能技法表现的同时才会把自己的独特情感、意志投入到动物表现创作中,在作品中打上独属于自己的精神烙印,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这才是创作的本质,也是现今美术课堂的追求。艺术创作需要体验、感受甚至思考,有感而发形成“创作冲动”,艺术家如此,初中生的创作也是如此。

四、搭建美术教材、美术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教材是基本的美术课程资源。在当今这个视觉多元化的社会,对美术课程资源的选择既不能局限于“教材”,也不能完全抛弃国家发行的美术教材资源,抛弃其所具备的良好的学术性品质。正确的处理方式应是既要“走进”教材,拓展教材,又要在辩证统一中对美术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同时,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主体——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借助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资源将美术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自主抒发情感。

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初中段学生,需要不断磨炼“慧眼识珠”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提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在美术课堂上的引导。一个趣味化的教学尝试、一幅经典作品或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现当代作品的深入探讨,都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的途径。如何让学生“引进来”时能学有所获,“走出去”时能学尽其用,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搭建美术与学生生活的桥梁。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将美术本体知识与美术技能的传授转化为学生认知、体验、情感表达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可以源于他们的周边生活、也可以源于他们已有的认知,那么,教师也需要利用这种天然的资源完成由生活到艺术的进一步精神升华。作为美术教师,积极开发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美术课程资源,趣味化、巧妙性地引入到美术课堂,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帮助学生真正从内在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类的朋友》案例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如何处理情感和技能的关系,实现以情带学,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是值得每一个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当然,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灵活的教学行为是美术课堂中具备的特点,它是教师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对美术教学的一种变通使用。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新的美术教育教学观念,不能一味地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而要在学好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内在恒久的艺术素养。这样的理念的贯彻与落实,需要教师做的远不止于此。要想真正上好一节优质的美术课,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注重课程资源与课堂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注重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落实;注重学生主体在课堂上内在的真正获得感,处理好情感与技能的关系,以实现美术课堂质的飞跃。

(邱瑞玲)

猜你喜欢
赏析美术动物
美术篇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