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景
新时期劳动教育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努力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在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中,找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点,将劳动教育同学校教育中的其他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近年来,我校将劳动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深度融合,开发出了若干优秀课例,也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
一、小学劳动教育适合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相融合的原因与意义
现在中小学必须开设劳动课,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小学劳动教育每周1课时。然而我们知道,劳动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大多数是需要实践的,仅仅依靠每周的一课时,劳动教育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所以笔者认为劳动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中的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的学科教学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
众所周知,小学劳动教育必须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等,使小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实践活动,而且它的教学内容,很多是与小学劳动教育相一致的,有些甚至直接就是劳动教育。
例如,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分为“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包含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例如,“健康安全地生活”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保护自己、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等;“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包括关爱长辈、帮助兄弟姐妹、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包括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物件、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等。
再如,三年级“我是家庭的一员”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学会照顾自己和家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教材出示了五个活动,分别是“小小家庭管理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良好习惯我养成”“家务劳动我分担”和“家务劳动我计划”,这五个活动实际上也是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应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家务劳动大比拼”活动,师生一起制定劳动方案,开展家务劳动现场比拼,鼓励学生在家坚持家务劳动,将家务劳动常态化、生活化。将小学劳动教育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相结合,既能使劳动教育有了时间和内容保证,又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体验类活动落到实处,相得益彰。
二、小学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途径
小学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无疑是劳动教育的良好途径,但是这一途径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的课程资源无疑是广大一线教师的亟须思考的问题。我们根据小学劳动教育和思政课的共同特点,找到两者的最佳融合点,根据学生成长需要,立足农村,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发了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农业生产劳动、特长劳动五类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一)开展“家务劳动大比拼”活动,开发家务劳动课程资源
自我服务,换言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服务既是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特别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帮着做”。让学生学会自我服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小承担家务劳动。为此,我校一至五年级教师结合小学相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家务劳动教学内容,联合广大家长,结合我们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系列家务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了“家务劳动大比拼”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简单饭菜我会做”:让学生学会做简单的饭菜,例如煮面条、烧汤、热馒头、炒西红柿等;2.“我是营养搭配师”:让学生学会购买一家人的吃食,做到主食、蔬菜和瓜果合理搭配,营养均衡;3.“我的衣服自己洗”:让学生学会用洗衣机或手洗自己的衣服、鞋子并正确晾晒;4.“我的房间我收拾”:学会自己收拾打扫自己的房间,会扫地拖地、叠被褥、整理衣服鞋子、整理书籍、摆放杂物等;5.“我是缝纫小能手”:学生学会钉纽扣,缝裤子等小小针线活等。
我校的“家务劳动大比拼”系列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赞赏,家长配合学校,耐心教會学生生炉子、买菜、洗衣、做饭,并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做家务的机会。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大比拼”系列活动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很多家长反映活动开展前,学生不想学做家务,也不乐意做家务,做完作业就想着上网玩游戏;活动开展后,学生争着比着干家务,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荣。我校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家务劳动比赛,每次比赛中都会涌现出一大批“生炉子小能手”“种菜小行家”“大名鼎鼎小厨师”“精打细算小管家”等。通过开展“家务劳动大比拼”系列活动,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到了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更懂得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既实现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又实现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校园劳动大比武”活动,开发校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学校生活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每周在校时间约为30个小时,期间不仅仅是进行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参加非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校园劳动正是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每个年级都有一至两个单元涉及校园生活,例如,二年级的“我是班级值日生”“装扮我们的教室”,三年级的“感恩我们的老师”“我为学校出点力”,四年级的“我与班级共成长”“我们是班级的主人”,这些教学内容无一不与劳动相关,所以我们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校园劳动相关内容,开展“校园劳动大比武”活动,开发校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校园劳动大比武”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劳动能力,每个年级各有侧重点,如一年级主要有垃圾分类投放、整理桌面与抽屉、整理书包、正确佩戴红领巾、正确洗手和如厕;二年级主要有正确倒垃圾、卫生工具摆放、排齐教室课桌凳、清扫教室地面;三年级主要有正确擦黑板、整理班级书橱、洗抹布、涮拖把、快速收发作业本、复述学习所得;四年级主要有清理餐厅餐具、养护教室花卉、开关教室多媒体、擦拭窗台栏杆、制订学习计划;五年级主要有红领巾监督岗值班、维修日常劳动工具、布置教室文化、清除校园花坛杂草、学做总结与反思等。
通过以上“校园劳动大比武”活动,学生掌握了整理课桌凳、打扫校园卫生、洗手如厕就餐、制订学习计划、及时总结反思等基本的校园生活技能,养成了自尊自爱、自理自立的好习惯,也更喜欢校园生活,实现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三)开展“我是社区小主人”公益活动,开发社会公益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性劳动可以深刻感受到劳动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真正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涉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生活献爱心的内容,如“我做家乡小导游”“我的环保小搭档”“做爱心的传递者”“我们的公共生活”“低碳生活每一天”等。因此,我们根据道德与法治课关于社会实践方面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我是社区小主人”系列公益活动,包括“我是义务保洁员”“我是村庄形象大使”等活动。其中“我是义务保洁员”活动,让学生担任社区的义务保洁员,在每天的环保行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以村为单位成立义务环保小组,节假日或平时的闲暇时间,在自家附近的街道或社区活动中心捡拾废纸、废旧塑料袋、制止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等。在活动中,我们采用小组集体行动和个人分散行动相结合的方式,一周一汇总,一周一评比,及时交流活动心得,相互学习好的做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持之以恒的行动提高村民或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带动更多的人自觉参与环保行动。“我是村庄形象大使”活动,让学生为自己村庄代言,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自己村庄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新时代农村文明新风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自身做起,讲文明,讲诚信,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以自己的行动美化村庄,改善村庄的人文环境,做魅力新农村的形象代言人。“我是社区小主人”系列公益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培养了学生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很好地实现了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双重目标。
(四)开展“我是种蒜小能手”活动,开发农业生产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的情感”既是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中都提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环境和资源”这一点,而我们花官镇是中国蒜业十强乡镇之一,大蒜就是我们进行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好资源。因此我们就组织学生开展“我是种蒜小能手”系列劳动实践活动,结果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欢,效果非常好。
大蒜生产分为选蒜种、种大蒜、打蒜薹和收蒜头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开展相应的劳动体验活动。每年的国庆节假期,我们组织学生到田间种大蒜,第二年五月打蒜薹,六月收蒜头,暑假剪蒜头、选蒜种。通过参与大蒜生产的一系列劳动,学生了解了大蒜的特性,掌握了大蒜生产的技巧,更加喜爱家乡的大蒜。大蒜的培植劳动非常辛苦,尤其是五月中旬打蒜薹,毒辣的太阳和长时间的弯腰让学生汗流浃背、腰酸背疼,真切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深刻认识到了大蒜生产劳动亟须机械化转型。许多同学劳动后立下志愿: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一定要发明轻松种大蒜的机器,减轻广大蒜民的劳动负担。“我是种蒜小能手”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实践中提高了劳动能力,掌握了大蒜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辛苦,产生了对农民的尊敬,并主动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改进农业生产联系起来。这不仅实现了劳动教育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这一目标,也实现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了解家乡的农业生产,感恩并尊重农民”“立志为改变家乡面貌做贡献”的德育目标。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社团”活动,开发特长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在学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技能,既是小学学校劳动教育的必需,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方式。
多年来,我校每周四下午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社团”活动,不同年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设不同的劳技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特长。例如,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校开设了以下劳技社团活动:1.“穿针引线”社团:教学生缝补衣服的破洞、裂口、加长裤腿袖口及钉纽扣等;2.“洗刷刷嘻唰唰”社团:教学生手工洗涤衣服、手巾、床单等;3.“面食美美哒”社团:教学生做日常的面食,包水饺、烙饼、煮面条等;4.“家常美味”社团:教学生制作简单地菜肴,如西红柿炒鸡蛋、酸辣豆丝、拌黄瓜等;5.“针织天下”社团:教学生用丝线钩织帽子、围巾、提包等衣物;6.“生活保健”社团:教学生掌握基本的保健常识,如按摩足三里、立式拉筋、眼耳口鼻日常保健等;7.“厨卫高手”社团:教学生如何清理厨房卫生,如何快捷、干净地洗锅刷碗、整理炊具、灶台、油烟机和摆放蔬菜等。
我校开设的“劳技社团”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每次活动都是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劳技社团”活动,不仅发展了兴趣爱好、培养了劳动特长,而且提高了劳动技能,感受到了劳动的兴趣,养成了热爱生活、关心集体、讲究卫生、注重保健等良好品质和习惯。
三、结语
总之,小学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小学阶段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在吃透《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等文件的精神下,找准小学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佳融合点,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立足现实,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鲜明、效果良好的优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的子课题“指向学科融合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深度开发研究”(课题号:DYLDJY057)的课题论文。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