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红色舞蹈”艺术探究

2022-05-10 19:50胡小小
艺术评鉴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红色发展

胡小小

摘要:中共党史和中国现当代舞蹈史是一个相互渗透、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舞蹈史不是一个独立学科,研究舞蹈发展史要基于社会历史背景。1921至今,中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站在中共党史和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等双重视角审视中国发展,既能从中共党史中找寻舞蹈发展规律,同时也能从中国现当代舞蹈史中发现中共党史的“红色继承”。

关键词:中共党史  中国现当代舞蹈史  发展  红色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6-0070-03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旧文化碰撞的崭新节点,人们思想意识的觉醒促使中国舞蹈在题材和体裁上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推动着中国舞蹈艺术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初跟随新思潮创作的新舞蹈到经历社会重大改革再到文化自信等舞蹈内容形式变化为脉络,联系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学习共产党坚韧不拔的中国精神。

一、启蒙主义思潮下的舞蹈觉醒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翻了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敲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探寻中同中国人民一起走向新征程。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一批热爱舞蹈的青年人,如吴晓邦、黎锦晖、戴爱莲、魏萦波等,意识到固步自封和传统供人享乐的技艺已经不能满足自身精神世界的需求。他们有人只身前往欧洲、日本等国进修,有人弃商从舞。在“西学东渐”新思潮带给中国舞蹈领域的巨大冲击下,一些优秀舞蹈创作者创作出了一大批批判封建统治、讽刺社会现实的舞蹈作品。

(一)美育意义的进一步实践

“西学东渐”思潮影响下,上海等城市成为西方舞蹈传播和发展的主要阵地。海外侨胞、留学青年作为西传的中坚力量,影响了国内最早一批歌舞专业人员,使他们从事舞蹈艺术行业前接受了西方现代舞、芭蕾、交际舞的多元熏陶。虽然当时舞蹈学校规模没有大面积展开,但国人对于舞蹈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改变,新社会美育工作不知不觉开始。

在部分知识分子“教育救国论”主张下,新式学堂迎来教育变革,效仿西方教育课程中对艺术教育的培养,自此之后,中国舞蹈与体育相结合,走入了大众视线。

通过舞蹈启蒙教育的推广,儿童舞蹈在全国几个大的城市已经出现了活跃局面。黎锦晖受到蔡元培先生“重视平民教育和儿童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其认为舞蹈、歌曲能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在前后十年间创作出《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三蝴蝶》《小达利之死》等脍炙人口的儿童歌舞剧。他的儿童歌舞创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舞蹈启蒙教育的发展和深度,是国民教育的先声。

(二)新舞蹈艺术的探索

新舞蹈用身体表现社会现实,通过肢体的塑造对现实进行抨击,以此来警醒世人。我国现当代舞蹈艺术的先驱吴晓邦先生曾说:新舞蹈之新在于它是站在劳苦大众一边,为反抗一切压迫而跳脱出来的艺术,是在人民的水深火热之中成长起来的。与吴晓邦一起进行新创作的还有中华歌舞团教员魏萦波女士,她创办了20世纪20年代较为出名的歌舞团体“梅花歌舞团”。1927年她亲自编排了《专制皇后》《抵抗》《胜利》等现实主义舞蹈作品,试图抨击封建社会、敲醒人民群众的脑袋。中国流现代歌舞之父黎锦晖在儿童歌舞剧创作实践后,创作出以《最后的胜利》等为主的歌舞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主要是歌颂北伐战争,宣传民主正义思想,并且他在1929年组建明月歌舞团,对这些启蒙作品进行演出。新舞蹈完全不同于旧舞蹈,其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抒发创作者内心渴望新社会、反对封建统治的愤懑感情。在魏萦波、吴晓邦步步地试探摸索中,中国舞蹈也跟随国家的发展走上了一条人民民主、和谐的自由之路。

二、工农运动与“革命舞蹈”

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革命战争是工农阶级意识的觉醒。苏区歌舞正是作为无产阶级文艺出现在思想启蒙时期,所以才被广大工农阶级所接受。

1931年底,中国革命开始向农村深入发展,如何将红军打造成一支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人民军队,这成为当时主要关注的问题。舞蹈具有高度传播性,因而成为主要宣传教育手段,极大地推动了苏区文艺运动的发展。苏区歌舞紧密结合当地民间表演形式,将战争形势、军队政治思想等传递给苏区百姓及红军战士。北伐战争时期以《少年先锋队》和《国际歌》作为伴唱创作的歌舞作品《红旗再起》是苏区歌舞的开始;井冈山时期编排的《朱德来会毛泽东》表现了人民拥护红军的强烈感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先后又出现《送郎当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共产党宣言什么人起草》《当兵就要当红军》等带给人们精神鼓舞和慰藉的苏区歌舞。它的“星星之火”與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起逐渐壮大,形成燎原之势,为新中国舞蹈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救亡主旋律下的抗日舞蹈

1935年10月,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苏区革命文艺的红色火种在西北高原上生根发芽,拉开了全国抗日文艺的序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文艺的主战场,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去往根据地,组建宣传剧社。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党开展文艺工作,多方协商后,毛泽东就延安文艺提出今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至此,我国的抗日文艺运动不再是没有理论支撑的单薄艺术运动,而是具有坚实政策、理论作为指导的前瞻性运动。《飞夺泸定桥》《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将鲜明的英雄人物与具体故事作为创作主体;《铁道游击队》《游击队舞》《平原游击战舞》等展现了我党优秀战略部队,以他们英勇、智慧的姿态激励人民,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不光是在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及几个大城市,以吴晓邦、戴爱莲等人为首的爱国志士带领抗敌演剧队举行全国抗日宣传演出。其中吴晓邦编排舞剧《法西斯丧钟敲响了》《虎爷》、歌舞剧《春的消息》,戴爱莲创作《思乡曲》《空袭》等,这部分作品在艺术性与抗战主题方面作了较好的结合,提高了抗战文艺水平。C3AD1F2D-867D-403B-84B7-3F75B41EFB0B

四、红色舞蹈在延安——无产阶级舞蹈艺术的源头

秧歌是中国传统民间歌舞形式,最初起着驱鬼神、迎节庆的作用活跃于大小城市。抗战时期,秧歌被当做政治宣传的有利手段,被重新定义。延安出现的秧歌运动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舞蹈艺术发展中起到根本性影响的运动。

1941年国内生产形势严峻,中央鼓励百姓大生产,在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下,文艺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中央政策指示跟随时事调整,农村百姓、战士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政策理解不全面,为改善这种局面,中央决定通过改造民间表演达到政治宣传目的。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以延安为主的陕甘宁边根据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虽然它采用传统秧歌的表演形式,但在内容上更贴合社会事实,整体基调与党中央思想高度统一。这个时期内出现的作品《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运盐》等是在国内恢复生产力的背景下,以人民生产劳动作为创作基石的作品。通过日常生活舞蹈化,更加鼓勵和扩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恢复国内生产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新秧歌运动已经从民间非主流文化转变为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新中国阳光下的党与舞蹈

(一)“双百”方针下的创作主流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欣欣向荣,但少数人出现了固步自封的局面,为改善现状,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舞蹈界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这个时期的舞蹈是在解放区革命文艺和启蒙运动新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延安新文艺的历史延展,这个阶段的舞蹈不再拘泥于传统创作风格,而是将改造旧传统艺术表达新生活作为创作主旋律。

华北大学创作《人民胜利万岁》掀起20世纪50年代初期歌舞创作的浪潮,大歌舞的形式以及具备强烈的中国民族色彩,一经出现就被人民肯定。用舞蹈艺术反映现实的小型歌舞作品《乘风破浪解放海南》是第一个表现军民关系的歌舞剧;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诉说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斗争,集歌舞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用磅礴的革命气势谱写中国舞蹈史壮丽篇章,而后《复兴之路》《中国革命之歌》等音乐舞蹈史诗都是在它创作经验基础上出现的作品。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从民俗舞蹈基础上改编的剧场性民间舞蹈、从戏曲流派提炼创建的中国古典舞、从“新舞蹈艺术运动”理念发展起来的部队舞蹈等百花齐放局面。《挤奶员舞》《孔雀舞》《雁舞》等优秀作品和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家共同成长,《宝莲灯》《鱼美人》《梁祝》等脱胎于中国戏曲体系,借鉴西方芭蕾的艺术形式,编排形成了自己的风貌;《炮兵舞》《藏民骑兵队》等部队舞蹈成为汲取众家之长又有独立创作风格的特殊舞蹈类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舞蹈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视野逐渐开阔和丰富,但后来文化大革命吹起“破四旧”之风,舞蹈领域也难逃厄运。

(二)革命理想主义狂热里的样板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舞蹈作为政治工具开始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革命样板戏”诞生,舞蹈脱离原有的社会意义,完全变成政治教育的教条。

《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是文革前诞生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芭蕾舞剧,但在“样板戏”狂热中,他们被卷入政治革命的漩涡。舞剧创作追求“三突出原则”,人物形象、剧情结构逐渐僵化,失去原本的艺术面貌。

1972年在周恩来对文艺工作思考的指示下,现实题材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等作品在突破“旧样板戏”风潮下问世,但整体上还是受到“三突出原则”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舞蹈创作进入了一个略微活跃的阶段,排演作品一定程度上重新唤醒了民众的舞蹈美感,集中刻画新生活。此时出现的作品有《草原女民兵》《水乡送粮》《战马嘶鸣》等,他们是严酷环境下还保有激情的艺术作品。文革十年,是中国艰难发展的时期,同时它也是中国舞蹈的冬天,为数不多的舞蹈作品在混沌之中依然坚守舞台,预示着中国舞蹈艺术即将摆脱束缚,走向新自由。

六、与中国共产党一起走向新时代的中国舞蹈

(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国舞蹈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整个文艺界固步自封,而“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砸碎了套在中国文艺身上的枷锁。对内进行文艺团体体制改革、作品创新,对外开放文化输入,中国舞蹈创作继往开来。这一时期以讴歌英雄主题为主,创作出文革惨烈遭遇的烈士张志新的作品《无声的歌》;歌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革命战士刘胡兰的作品《刘胡兰》;表现以著名共产党人周文雍与陈铁军在革命中孕育纯洁炽热爱情的英雄故事《刑场上的婚礼》等,舞蹈创作从单一集体的创演转化为内容更丰富、形式更跳脱的个人创作。舞蹈家作为创作主体,不断觉醒文化意识,舞蹈真正脱离了娱乐消遣,走向真正能进行心灵沟通的严肃艺术之路。

(二)文化自信是更坚定的力量

中华五千年文明铸就今天的辉煌历史。作为民族之魂的文化,更应该被当作国家的坚实力量。改革开放深化后的中国舞蹈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舞蹈家竭力挖掘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展示属于中国的独特思维与个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不满足于既定规则的舞蹈家逃离现代舞话语语境,以“当代舞”命名自己的创作。经过磨合,当代舞以融合多种艺术风格,展现文化自信为主要任务而被中国舞蹈家接受。中国“当代舞”鼓励创作者关照人类精神文明,广泛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不约束舞种,更充分的提倡社会主流意识的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当代舞作品,如表现女战士的女子群舞《天边的红云》;展现战士与钢枪融为一体勇猛出击的男子群舞《士兵与枪》等。当代舞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同时,也表明了中国舞蹈的开放性态度,每一次的探索也使它更全面发展。中国古典舞新创作品《踏歌》《庭院深深》等表明古典舞建设颇有成效,《黄土黄》《天山雪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固守,《希望》《也许要飞翔》《半梦》等现代舞作品是中国和世界双向交流的结果,而《红河谷》《醒狮》《孔子》《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几十部舞剧的创演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受众审美提升与需求的体现。

中国舞蹈工作者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坚实根基,全身心投入到舞蹈交流发展中,思索舞蹈的无限可能。新时代的中国舞蹈将会与新时代的中国一起谱写更绚丽的篇章!

七、结语

舞蹈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思想理念的体现,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文明、创造力的反映。时代在更迭,但红色精神和记忆亘古不变,与时俱进创作的舞蹈作品是对现在和过去的缅怀,同时也是折射社会前进道路的一面镜子。未来之路,“红色记忆”将一直传递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

参考文献:

[1]江东.“红色舞蹈”的百年印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02):1-7.

[2]冯双白,茅慧主编.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19.

[3]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C3AD1F2D-867D-403B-84B7-3F75B41EFB0B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红色发展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