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舞蹈观”视野下舞蹈训练的科学研究

2022-05-10 19:37武心怡
艺术评鉴 2022年6期

武心怡

摘要:本文立足于“大舞蹈观”的研究视角,以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为研究方法,探讨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舞蹈训练。首先提出了舞蹈科学训练的3点原则,其次设计了舞蹈科学训练的一套方案,并进一步分析该方案的科学性,强调了运动环节、动作变形、强度及呼吸。

关键词:大舞蹈观  舞蹈科学  舞蹈训练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6-0063-03

舞蹈,因其对社会具有多种积极的作用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舞蹈对于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大舞蹈观”正是广义的舞蹈,指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的动态性的人体文化现象,现今社会的广场舞、有氧操、居家舞蹈、疫情期间的“方舱舞蹈”等均属于大舞蹈观视野下的舞蹈形态。

一、舞蹈科学训练的原则

原则即准则,是舞蹈训练中需要遵循的要点,无论是艺术舞蹈的规训还是生活舞蹈的训练,均需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大舞蹈观”视野下参与生活舞蹈的人群,可以根据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某种舞蹈训练。一般说来,如果参与者身体健康,那么他可以选择多种运动方式;如果參与者踝关节有损伤,建议选择普拉提、瑜伽等地板训练动作,以减少重力对踝关节的影响;如果参与者膝关节有损伤,不建议参加膝关节屈伸类运动,例如藏族舞蹈、开合跳等;如果参与者腰椎有损伤,不建议选择骨盆摆动比较大的动作,例如扭秧歌、拉丁舞;如果参与者肩关节有损伤,不建议选择拉伸肩关节的动作,例如吊单杠、双人舞等。个性化原则即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舞蹈运动方式。

(二)系统全面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是指在舞蹈训练中,参与者应长期、有序、持续、全面的进行训练,进而获得最大的训练积累效益。舞蹈训练者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均应采取系统的训练,例如一周3至5次训练,可以使身体肌肉保持比较好的状态,此外,还应注意训练的全面性,每个组合都有不同的训练目的,我们可选择不同的组合,以训练腰腹、腿部等不同部位。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主要指训练的负荷量逐步增加,当舞蹈者对某一训练负荷刺激基本适应以后,可以适量、适时地增加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水平,提强肌肉能力,进而提高身体素质。如果参与者选择有氧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比划动作、单一动作逐渐过渡到跟上节奏有质量的完成动作;如果参与者选择广场舞,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完成个别组合到完成全部组合,持续增加负荷,全部完成后注意提高每个动作的完成度。

二、舞蹈科学训练的方案设计

针对以上训练原则,结合笔者多年舞蹈训练经验,笔者将舞蹈训练分为热身、训练、放松等三个环节,并针对这三个环节设计了部分示范动作。

(一)热身环节

舞蹈训练应该强调热身,适度的热身可以降低肌纤维的粘滞性、提高兴奋性,减少舞蹈损伤。热身环节,我们建议以拉伸类动作、关节活动类动作、心肺能力调动类动作为主。

1.拉伸类动作

(1)腿部肌群拉伸

腿部肌群拉伸可以采用竖叉、横叉等舞蹈动作进行,如果训练者柔韧性不足,可采用降阶动作,例如仰卧抬腿、站姿屈膝提脚腕、前弓箭步、旁弓箭步、站姿上身前屈贴腿等动作。

(2)腰腹肌群拉伸

双腿盘坐,右手经由头顶向左侧延伸拉长,身体似彩虹状拉伸侧腰肌;俯卧双手支撑于双肩推起上半身拉伸腹肌;跪坐姿,双手前伸让胸部贴近地面,拉伸肩关节和背肌。

2.关节环动类动作

(1)颈椎环动

头部做划圆环动,注意幅度从小到大,不要耸肩,头部保持有向上的延伸感。

(2)肩关节环动

双手搭肩,肘关节最大幅度做划圆运动,双脚打开与髋关节同宽,可配合下蹲调动腿部肌肉,注意脚尖与膝盖同一方向,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3)髋关节环动

舞蹈动作“片盖腿”可起到髋关节活动的目的,以髋关节为轴心,脚尖带动腿部做最大幅度地划圆运动,如柔韧性不够可屈膝完成动作。

(4)踝关节、跖趾关节环动

坐姿保持上半身直立,双脚做最大幅度的划圆运动活动踝关节,同时勾绷脚(勾脚趾、勾脚腕、绷脚背、绷脚趾)活动跖趾关节、调动小腿肌肉。

3.全身整合动作

(1)脊柱整合

双膝双手撑地,重复塌腰与顶腰动作,使得脊柱最大幅度屈伸;颈椎、尾椎带动脊柱依次做划圆运动,使脊柱在各个运动轴和运动面得以充分活动。

(2)爬行动作

站立准备,双脚打开与髋关节同宽,上身前屈,重心逐渐前移,至俯卧撑姿势,再慢慢退回重心,起身直立,注意在上身屈伸动作中脊柱的分节运动。

4.心肺调动类动作

(1)原地慢跑

挺直背部,目视前方,双手交替有节奏摆动原地慢跑,注意落地轻盈和均匀的呼吸。

(2)一位小跳

脚一位、手一位,腹背收紧,向上跳起绷脚,落地后下蹲缓冲,连续跳起。注意尾椎始终向下,不要撅屁股,不要在跳起时挺胸。

以上为热身环节的部分动作,训练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别的动作,或者根据训练原则,自行设计热身动作,热身环节持续5—7分钟、身体有微微发热感即可。

(二)训练环节

热身训练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相应的舞蹈训练,如参与者主要进行广场舞运动,跟随广场舞组合完成训练时需关注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如果参与者为“居家舞蹈”,可参考下列训练动作,制定个人训练计划。

1.身体塑形锻炼

(1)单腿划圈运动

仰卧,一腿伸直延伸抬起,垂直于地面,向旁打开,悬浮于地面,由旁划回起始位置,骨盆始终保持稳定;基础动作完成后,可借助泡沫轴或坐姿于瑞士球上完成动作,提高难度。

(2)单腿伸展

仰卧,腹肌发力,上半身与一条腿同时抬起,双手摸腿,控制下落,换腿;基础动作完成后,双腿可与上半身同时抬起提高难度;吸气准备、吐气抬腿。

(3)游泳动作

俯卧,双手伸直向前,背肌发力使上半身、双腿悬浮于地面,手脚配合,有节奏地上下摆动;基础动作完成后,加快运动速度或上半身抬起过程中向侧边转体提高难度;不憋气,保持有节奏的呼吸。

(4)肩桥

仰卧屈膝,双脚与双肩同宽,双脚踩地;臀部发力抬起至大腿,与身体形成一条斜线,停顿后回到准备动作;基础动作完成后,可借助小器械泡沫轴或瑞士球完成动作提高难度;吸气准备、吐气臀部顶起。

(5)四足式

跪姿,双手支撑于双肩下方,双膝支撑于髋关节下方,一侧手和对侧脚同时抬起向远处延伸,保持骨盆稳定与脊柱延伸;基础动作完成后,可双腿伸直或双肘支撑于瑞士球完成动作提高难度;吸气准备、吐气起手起脚、吸气回准备位。

(6)平板支撑

屈肘,肘关节在肩关节正下方,身体呈一条直线,腹部用力收紧,小臂与前脚掌撑地;基础动作完成后,可在平板支撑同时交替抬腿提高难度;不憋气,保持均匀呼吸。

2.身体素质训练

(1)腹肌训练

仰卧屈膝,双手交叉抱于脑后,胸部卷起至肩胛骨下角离开地面;仰卧,双腿空中向后蹬车,注意动作过程中背部始终贴地,腿尽量向远延伸;仰卧,上半身卷起,下背部贴地,双腿伸直延伸交替抬腿;吸气准备、吐气完成动作。

(2)二位中跳

二位站立,收紧腰腹向上跳跃,双手在七位随动,下蹲缓冲;注意尾椎始终向下,不要撅屁股,不要在跳起时挺胸。

(3)高抬腿

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前脚掌着地交替向上屈膝抬起,或向后踢使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手臂随动。

(4)波比跳

站姿准备,屈膝下蹲,双手撑地,与肩同宽,双脚后跳伸直呈俯卧撑姿势,双脚快速收回,起身跳跃;完成动作后可在撑地时屈肘,使身体触地提高难度。

3.组合训练

组合训练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训练者可练习舞蹈组合、KEEP中“有氧操”系列练习,或进入“直播课”进行训练打卡,注意在此阶段达到运动强度的最大负荷。

以上训练动作选自普拉提、KEEP软件、舞蹈等多种训练模式,参与者可先从身体塑形训练开始,过渡到身体素质训练,最后进行全身训练,以保证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大。这部分为有氧运动,需在ATP供能、糖酵解供能之后充分调动起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建议训练时长不少于30分钟,训练强度中等偏大。

(三)放松环节

骨骼肌收缩的生理机制是“肌丝滑行”,肌丝相向滑行牵引骨骼完成舞蹈动作,放松活动可以使肌纤维恢复初始长度,缓解肌肉的疲劳。肌筋膜的放松是我们进行放松活动的最终目的,现在市面上热卖的“筋膜枪”正是利用了肌筋膜的放松原理设计的,同时,我们也可使用多种放松方法。

1.按摩放松

按摩放松是训练者经常使用的放松方法,个体训练无法按摩全身,我们可借助泡沫轴按照“十字交叉”原则,按压、滚动肌筋膜以达到全身放松。同时,也可将泡沫轴横、瑞士球置于腰下,对下背部肌肉进行按摩放松。

2.拉伸放松

拉伸放松也是常见的放松方式之一,拉伸时需要遵循肌纤维被动拉长的原则,可借用热身训练时的相关动作或使用小器械,主观感受肌肉有抻拉感即可。拉伸放松要重点关注训练中使用的肌肉,有针对性的放松,同时配合呼吸与意念进行深层放松。

3.瑜伽放松

瑜伽訓练在“身心合一”的专注之下完成动作,其动作缓慢轻柔,可以拉伸肌肉韧带,因此,瑜伽也能作为放松环节的一个尝试。建议大家在完成瑜伽动作时,摒弃一切杂念,专注于自我,寻找适应自我柔韧能力、平衡能力、力量素质的动作进行放松练习。

三、舞蹈训练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以上训练方案仅呈现了部分代表性训练动作,但舞蹈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和肌肉能力各异,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动作和训练强度,并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训练环节的把握

训练方案应注重对热身和放松环节的把握,热身可采用拉伸、慢跑、踢腿、全身整合等运动形式,放松可以使用拉伸、泡沫轴滚动按摩、瑜伽等形式,热身与放松是训练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缓解肌肉疲劳、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

(二)训练动作的变形

不同运动基础的人群对动作完成的质量、次数、时长是有所区别的,为了适用于不同运动基础的人群,上述方案设计了进阶动作。训练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动作开始,逐渐过渡到进阶动作,在一个训练周期内对训练难度进行自我调整。

(三)训练强度的监测

训练强度是评估训练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安静心率和运动心率评估训练强度。安静心率为每天睡醒后测得的心率,正常范围内,安静心率越低,身体状态越好;如果安静心率持续上升,说明身体处于疲劳之中,之后的训练就需要降低难度和负荷。运动心率可通过运动手表实时监测,理论上人体能够承受的最大心率是“220减去实际年龄”,当我们进行中大强度的运动时,心率会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90%,对运动心率的监测可使训练者掌握每次训练的强度,评估训练效果。

(四)训练与呼吸的配合

所有动作的完成均需注意与呼吸的配合,呼吸能够调动起更强的主体意识,增加身体动觉的感受性,刺激深层肌肉的收缩。静态动作注意自然呼吸均匀的节奏,不要憋气;动态动作一般为吸气准备,吐气完成动作,这样能增加身体的稳定性;中高强度动作呼吸急促,注意调整呼吸,按照自己的节奏呼吸即可。

四、结语

舞蹈是一种身体运动,训练者只有掌握了科学的训练原则、环节、方法、呼吸等要素,才能真正发挥“生活舞蹈”强身健体的功能,从而减少运动损伤,凸显舞蹈对于人类生命健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温柔.“方舱舞蹈”现象与舞蹈医疗健康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2):16-21.

[3]杨鸥.舞蹈训练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