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燕
摘要: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中学生生涯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提高。首先对案例教学的特点和中学生涯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案例教学在具体生涯课堂中的运用和实施。
关键词:生涯规划;案例教学法;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4-0054-03
一、引言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让学生进入某一特定的事件和情境之中,并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后来被广泛用于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是为中学生开设的一门生涯选修课,通过生涯课程的学习,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需求,树立生涯目标,评估和修正生涯规划。案例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轻松的教学实践情境,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和归纳。在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涯探索的兴趣及提高分析和解决生涯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重在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主线,启发他们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个性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课程不仅为学生选科和高考填报志愿提供相关的科学量化依据,从长远来看,通过生涯规划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推动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当前,我国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
案例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查阅已有文献发现,不少高校都在努力尝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案例教学,但在中学的生涯规划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则少之又少。因此,对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三、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案例教学与单方面“灌输”、封闭式的、单向的、理性的、注重直观思维判断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加民主、开放、多元化,更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法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互动性强,有助于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把传统的单向信息沟通变成全方位的多向沟通。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对某一具体案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一起拓展思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不断的分析、思辨及反思过程中,中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二)参与性强,有助于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索、鉴别的奋进精神,它致力于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由于是实际生活中曾面临或正在面临的情形,因而能使学生直面真实而具体的现实问题,同时,情景模拟的方式进一步让他们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特定场景中,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现实性强,有助于中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提高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现实的缩影,案例的内容真实,表现直观、形象、具体、丰富,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因此,通过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也提高了他们对学术问题的兴趣,促进了内在学习动机的提升和个性品质的加强,这将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对现实生活的领悟,从而提高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四、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播放,导入新课
案例播放是通过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视频,形象、直观地引出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感知,提高课堂兴趣。在选择视频案例时,需考虑三个方面:(1)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通过案例顺势导入课程。(2)教学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要选择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3)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其中,案例的来源可来自电视或网络,亦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编辑、制作。
例如我在讲授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评估兴趣与个性”一课时,课程开始前先播放视频《学霸弃北大转技校:称没兴趣痛不欲生》。该视频讲述了3年前,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周浩的经历。在当年的高考中,周浩考出了660多的高分,他从小喜欢机械,本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和老师的一致反对,最终就读北大生物学专业。但没想到,这一妥协整整困扰了他两年。没有兴趣的专业让周浩痛不欲生,经过深思熟虑,周浩心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从北大退学,去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成绩,他的职业生涯发展证明他当时的决定是对的。
周浩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无论做什么,兴趣是永远的老师,只要本领过硬,“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在观看完这个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视频讨论:在生涯规划中,兴趣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怎样去发现自身的兴趣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案例讲述,验证观点
案例讲述是由教师或学生用口头语言讲解或叙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通过案例阐释理论及观点。生动而典型的案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涯规划的理论内涵,并由认知理论向实践行动转化。
在案例讲述教学中,应注意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典型案例。案例讲述的语言宜简洁、生动,可由教师口述案例,也可选学生代表进行案例讲述。也可先由教师陈述观点,再由教師或学生讲述案例,证明观点。或先由教师或学生讲述案例,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最后形成观点。
例如我在讲授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自我认识”一课时,通过讲述张艺谋职业生涯发展的案例,阐释自我认知对自身的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68年,初中毕业的张艺谋在农村插队劳动,后成为一名棉厂工人。但是他对电影一直保持着热爱,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毕业后作为摄影师拍摄了影片《黄土地》。在从业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更想作为导演去拍摄电影,1987年,他导演的电影《红高粱》得到了一致好评。正是这部电影让张艺谋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并以一个成功导演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奠定了张艺谋作为成功导演的位置。正是由于张艺谋导演对自己一步步地认识和生涯调整,成就了今日的他自己。
(三)案例讨论,击破难点
案例讨论首先呈现一个典型案例,教师或学生结合案例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效果,最后进行总结。
在案例讨论教学中,应注意案例同样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讨论的问题应难度适中,并事先做好分组准备,让学生明确任务及具体要求。讨论及展示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我在讲授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7选3决策”一课时,选用了高二某学生的选课案例。案例呈现了该生在高二选课时面临的具体问题,接着学生分小组讨论:该生应该选哪三门,为什么?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讨论成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了,选课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并如何进行选择。
(四)案例扮演,强化体悟
案例扮演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场景编写成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实际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认识,在演练中体悟生活的道理。
在进行案例表演教学时,应注意创设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是导演和演员,教师是导师和助手。还要认真做好案例表演前的准备,并安排组织好表演后的讨论。
例如我在讲授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技能与素养”一课时,在课前准备好案例表演的素材——求职案例剧本,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学生扮演招聘者,有的学生扮演应聘者。通过在求职过程中的具体案例表演,让学生感受求职的模拟场景,表演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求职时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最后教师对学习要点及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五)案例示范,导之以行
案例示范法,是指通过提供典型案例作为范本,供学生模仿,从而为学生架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在案例示范教学中,应注意提供的示范案例要典型、合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分析、讨论案例,再进行模仿,要引导学生不仅停留在模仿的层面,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完善,进行个性化处理。
例如我在讲授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生涯发展与目标”一课时,呈现一份上届学生设计的优秀生涯规划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1)他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分别是什么?(2)阶段目标四要素在他的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接着由学生模仿示范的案例,为自己设计一份生涯规划发展书,并将自己的规划书分享给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征求他们的意见。通过生涯课堂上的案例示范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设计出了一份符合自身特点的较为合理的生涯规划书。
总之,在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能起到多方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在實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卫国. 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S1):98-99.
[2]朱迪·H·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 郅庭瑾,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蓓. 案例教学法的价值追寻及实践反思[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20-22.
[4]黄善华. 浅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案例教学法[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146-149.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