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风阁,一个家族的精神标记

2022-05-10 18:20李传玺
民主与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朱氏家族

李传玺

想到泾县黄田去,还是前几年在望江帮扶时。雷池在清朝时出了个倪模,有人说他是有清一代安徽最大的藏书家;也有人说不是。为了考证,我去翻看了有关书籍(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有关倪模的词条介绍),于是还看到黄田的朱家当时藏书也比较多,而且建了个藏书楼叫“培风阁”。“培风”二字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取自庄子《逍遥游》中的“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就是说,即使你有大翼,也想高飞,但如果风之积也不厚,你是飞不起来的。结合到一个人、一个家族来说,即使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但如果没有读书受教育,不能通过读书教育获得知识素养与品质修养,所有的一切均是空谈妄想。

于是我萌生了去看看这个培风阁的念头,趁着春节期间,便跑去了黄田。一住下,首先问的就是培风阁的地址。

可到了那儿,只发现一个培风阁遗址的牌子。这原来有一所中学也叫培风,培风阁就在学校里面,但是现在已了无痕迹。中学现在也停办了,前几年《大江大河》電视剧曾在此拍摄,校门口的牌子也换成了电视剧里的“晋陵县红卫镇人民公社”。期间遇到一位姓朋的老先生,他家祖上是从太湖县徐桥移民过来的,他说解放初他曾在这所学校读书,那时培风阁还在,里面书很多,还有显微镜等当时比较现代化的实验仪器。后来,里面的书渐渐空了,有的被上面一些文化机构搬去了,又到后来,学校要建新楼,有人说此阁碍事,就拆了。另一位在消防室值班、家从桐城移民过来、一直对黄田历史文化比较关注的汤先生告诉我,要好好走一走黄田,这里还深藏着很多深宅大院,它们可都是国保单位。黄田当时的朱姓,与朱熹同源,骨子里因此有了儒学的血脉。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教育、重视读书,认为天下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读书不仅能考取功名,也是万事万业发展发达的根基。当他们经商开始有所发达后,便建了这个藏书阁,想让家族的子弟由此更上一层楼。那时一个深宅大院就是一个小家族,大家族建了藏书阁后,每个小家族也开始纷纷效仿建自己的藏书楼。于是黄田朱氏家族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以培风阁为起始,但凡经济稍有起色的家族,都开始把建家庭藏书楼当作家庭的“脸面”,因而黄田朱家形成了藏书楼星罗棋布的局面。

查看史书,也确如这两位村民所说。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于嘉庆八年曾著文《培风阁藏书记》“乐为记之”:“培风阁者,黄田朱氏藏书之所也。朱氏旧自婺源徙泾,在宋为徽国文公近支,家有赐书,历世以来并善搜藏。至静斋、兰坡两太史昆仲,裒辑益富。因仿秘阁之例,以经史子集列作四厨分贮焉。今培风阁左右庋置者是矣。余尝谓天禄、石渠、宏文、资善,历代禁苑所贮书也……士大夫善贮书者,其广搜博采,亦有几可埒秘阁。今朱氏不特善贮书,自两太史外,群从子弟能读书好古者,又不下数十人。夫善读书者,久必能各专一门,他日能用其所长。分经史子集四厨,各校其一。如唐景龙中薛稷、沈诠期、马怀素、武平一诸人;宋端拱初谢泌、杨徽之等分辑四部书例,将见区分当而见雠校精,又非江左浙右诸藏书家所可同日语矣。”

洪亮吉高度称赞了培风阁,广搜博采的图书竟然可以和皇家图书馆相媲美,并且它的编排方式也是按照皇家的方式进行的。从图书收藏的角度来看,它区分当而见讎校精,远远超过了江左浙右即今江浙一带诸藏书家的水平;从家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已经培养了数十名家族子弟成材,并将继续帮助家族中善读书者,以便他日能大展其所长。从此可以看出,培风阁的藏书从数量到编排方式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其成效通过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徽国文公”是指朱熹,这支朱氏家族同朱熹是一脉相传。天禄阁、石渠阁、弘文馆、资善院,是汉、唐、宋时设立的皇家图书馆和皇太子就学之所。静斋和兰坡分别指朱理和朱珔,前者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传胪(二甲一名),曾受命校文渊阁四库书,兼石渠宝笈;后者是嘉庆七年(1802年)二甲第二名(即全部第五名)进士,曾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等。正是二人仿皇家秘阁的体例对培风阁藏书进行了科学的分类,首先以经史子集为先后分四大类,然后又以天干为序进行目录登记,便于查找阅读。二人对培风阁藏书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朱珔,他到京任职后,在书肆中大量购买书籍达到数万卷,为此,他不仅自己建了个“小万卷斋”来收藏书籍,还把一些书籍充实到培风阁和村内的另一藏书处“松竹轩”。

但洪亮吉文中少讲了一人,即兴建培风阁的第一人朱武勋。最早移民到黄田的朱氏是明嘉靖到万历年间的朱枱(同“耜”),朱枱字志耕。从他的名和字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可随着人口的增加,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中,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受限,环境逼着他们走出去谋生。经商确可致富,但从当时的社会阶层来说,走读书科考致仕才是一个家庭家族发展的正途。朱枱再传四世到了朱武勋,他开始真正广采博搜,农耕让家族在此扎下根基,经商让家族走向富裕,他要通过教育和读书让家族从精神、文化上再次飞跃。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朱武勋建起了后来在教育文化史上留下大名的藏书楼——培风阁。培风阁占地八亩有奇,当时即入藏了朱武勋私人藏书数万卷,为防遗失,朱武勋在每卷的卷首都加盖钤印“东园遗泽(因朱武勋号“东园”)”。在朱武勋的带动下,黄田朱氏家族陆续建起了松竹轩、来青书屋、肄雅堂、绿竹山房、板桥别墅、岫列轩、绍衣堂等多处藏书楼,一时间,黄田朱氏家族藏书达到了十万卷。从培风阁到后面一系列藏书楼名称可以看出,朱武勋们对自己的家族、对自己的后代寄予着更长远更博大的希望。

后代们果然不负所望。自乾隆到光绪,被《皖人书录》及《清人别集总目》统计的黄田朱氏名人达24人,著作41种,仅就朱武勋的直系后裔来说,就有进士4名、举人19名。其中曾孙朱理和朱珔成就最高:朱理官至贵州巡抚,“所至有善政,得民心。卒于贵阳,柩发,送者十里不绝”[1]成了封疆大吏;朱珔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因母病致仕归来后,“曾主钟山书院,结问梅诗社,与姚鼐等共负盛名”,[2]成了学术大家。朱家也很重视女子教育,朱武勋5个儿子养育了18个姑娘,独立门户后,与堂兄弟们竟然盖了风格一致的小姐楼供姑娘们读书,由此还形成了传统,以致有人编出这样的顺口溜并在皖南流传:“溪头的干子,榔桥的伞,黄田的姑娘不用擀。”我曾问这个“擀”什么意思,有人这样给我解释,就是黄田朱家出来的姑娘都知书达理,并且还非常自觉、非常能干。受此浸润的后代们发达后,都非常热衷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在家乡创设义田、义仓、义学。朱武勋自己曾置义田百亩以岁租分给贫族,而他的后代们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一下拿出白银5800多两,后增至过万两,在宗祠两边修建了义仓和义学。他们的义举不仅局限于黄田,对本县甚至外地他们同样慷慨。无论是乾隆五十年间泾县数次的大旱或大水,还是嘉庆年间的太仓大灾,他们都捐金捐米赈济灾民,救活的人不计其数。他们在嘉定翔镇、姑苏槎溪镇,捐建育婴堂、振德堂,掩骼施棺,收养病茕。他们捐修了江南会馆、宁国郡学、金陵试院、泾川书院,捐建了铜陵大通紫阳桥、泾县上坊的义渡等。

太平天国时期,黄田朱氏家族曾遭到重大打击,但由培风阁培养出来的家风、所养成的文化底蕴,让朱家很快重振雄风,并得到承续。1920年,朱氏家族在原培风阁处创办了培风小学,随之,又创办了初中和女子职业专科。与此同时,他们一如既往地注重藏书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到20世纪30年代初,培风阁仅现代图书就达到4890种,也开始引进西文图书,达到380多种。1936年,朱尊一任培风中学校长,除开设传统课程国文、算术、英语等文化课和体育课外,又开设了缝纫、烹饪等实用学科,还开始招收家族外甚至周围县区的学生。也由此,培风中学不仅为黄田朱家培养了很多人才,也为泾县、太平、旌德等地培养了大量人才。开国大校江枫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培风中学不仅是泾县,也是三县(泾县、太平、旌德)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了新文学,新文学把我领到了一个新境界”。他读到了《语丝》《创造》,读到了《独秀文存》《胡适文存》,读到了歌德、高尔基、莫泊桑、契诃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也读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郁达夫、庐隐、白薇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还读了北新、开明、商务、泰东等书局出版的许多书,还接触到了许多革命思想。“培风四年是我受新思想熏陶的摇篮,它对我今后选择什么道路奠定了第一块基石。”[3]

培风阁,是黄田朱氏家族的精神标记、精神象征,传承了黄田朱氏家族的精神命脉!当然也塑造了如今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黄田风貌。黄田村有两条小河,马冲河和凤子河,它们在崇德堂处汇合。在两条河之间有一座凤形小山。坡前有嘉庆元年(1796年)建的旗峰公家庙、敦睦堂。旗峰公即朱浙,是朱枱之子,朱枱移民于此,一传朱浙开始开枝散叶,朱氏家族给他建庙,当然是要借纪念这位先祖来训导整个家族无论如何繁盛都要和睦相处。整个村落就围绕着这个家庙,沿着两条小河内边而建。因此,有人说,如果站到村后高山上看,整个村落就像一艘即将启航的大船。崇德堂围墙在两水汇合处建成尖形,俨然就是船首,它正顺着流水的方向,是为了教育整个家族要学会顺应时势、把握大势然后顺势而为,才能汇入大流,开辟广阔前程。朱武勋有5个儿子,个个经商成功,比其更为发达,而子侄辈也一个个大展宏图身手不凡。黄田村,现存的国宝级老宅基本上是从他们开始建的。而面对着这艘即将破浪前行的大船,朱武勋在凤子河对岸建了座培风阁,这不仅是在为这艘大船培风,而且它要变成缆桩,让这艘大船稳稳停靠,它要成为根基,让这艘大船顺利启程。

在这艘大船上以及两旁,还有两处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一是洋船屋,洋船屋位于大船右后马冲河边,传说是道光年间朱宗怀为孝敬母亲而建。母亲听说外面有了大洋船,想出去看看,可母亲年纪太大不能远行,朱宗怀就按照洋船的样式建了这座大宅。可这艘小船同大船的朝向不一样,它没有顺着流水的方向,而是让尖尖的船头迎着流水。有人说,洋船屋体现了孝,也体现了家族整体观念,这样建是为了保护大船后方免为激流所伤。但我更愿把它与大船头联起来想,它体现了这个家族精神更深沉的一面:一个家族既要有顺势作为的明智,更要有逆水行舟的勇毅。它们是这个家族精神的双璧。另外还有两道河床。所有介绍黄田朱氏家族的书都没有写过这两道河床,所有进村游览的人也没有关注过它们。但我却看到了它们与其他地方河床的不一样。何以不一样,只需大家沿着它走一走,稍微看一看,便会看到,它们的两岸是用大石整整齐齐垒起来的,它们的河床也是用大石平平缓缓铺就的,而隔几十米就会就地势起一道石坝,或筑缓坡,让水顺流而下,或用长条石顺水排列以让水顺利流过。这既能避免夏季洪水的横冲直撞,让水顺畅平缓地流过,也能在大旱时将山上渗下的水层层节节留住,避免一村人无水可用,田地里的庄稼无水可浇。从整体来看,整个村庄看上去整饬有度,这艘大船沉稳从容。河床到底是哪年修的呢?没有人能确切说明,但他们都会自豪地告诉你,说当年大户们捐钱,全村人一起动手,平整河床,或利用河床里原有的大石,或从附近大山上搬来大石,一节节地垒一节节地铺一节节地筑,总共铺了十多里,花了很长时间。综合有关黄田人物介绍,朱武勋首倡在溪上建大石桥,后有朱庆瑞、朱庆彩(侄辈)等人接着修,再有朱法(孙子)、朱荪(重孙)等人又修,特别是朱荪,“里中造高村、龙潭、湖陂诸桥,又修茹麻岭、江子山路数十里,筑湖陂壩以资灌溉”。是不是就是这样他们接龙式地修起来的呢?虽然耗时很长,但到现在仍然造福全村、造福这一带,不能不说其功大焉。

这一切应该都拜培风阁所赐,是朱氏家族富足了口袋再充实了脑袋后的自觉所为。这些如石般顽强、如水般悠久的物质留存,真正体现了朱氏家族后人真正具有了视野的开阔、眼光的长远。传统中国基层家族治理应该怎么做?黄田应该是一个有着丰富启示的样板。

如今我们站在朱家现存57幢花砖贴面大屋前,走在黄田蜿蜒起伏的街巷中,惊诧于朱家当年创造的财富,是不是更应该留意或品味培风阁为这个家族的发展、发达,培育的风貌和底蕴呢?

注释:

[1]潘荣胜主编:《明清进士录》,中华书局,2006版,第979页。

[2]潘荣胜主编:《明清进士录》,中华书局,2006版,第1006页。

[3]泾县政协主编:《走进黄田》,第236页。

(作者为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张茜

猜你喜欢
朱氏家族
王祥卧冰
皿字家族
乐器家族
朱氏妇科:大医无秘方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族智慧
家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