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波
类似新冠肺炎这样的传染病,天然会造成封闭、隔离、阻断、疏远。在社交媒体上常见的故事,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当年疫情初起,有些地区之间为了减少、禁绝人员流动,森严壁垒,高墙深壕,正是代表性的画面。
但在上海这一轮的“静态管理”中,我的观点有了相当大的修正。诚然,疫情本身仍然在人与人之间设置壁垒,但与此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机会与途径,使以往“原子化”的市民,有可能建立起以往难以想象的连接。
我住的小区,是徐汇区一个老小区。在这次疫情之前,我已经在这个小区生活了10多年,然而,我在这个小区里连一位邻居的微信也没有。我没有在业主委员会的微信群中,甚至不知道这个被割裂为两个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有没有自己的业委会微信群。
我们这个楼栋单元里,一共24户居民。10多年下来,除了两家老人,似乎也一直没有搞清楚每户的主人大概是什么情况。下楼上楼,出出入入,低头不见抬头见,然而最多也止于礼貌性点个头——那还是少数,多数情况下,是那种远谈不上温热的触目即过的淡然。
但在这一轮的“静态管理”中,一切都不同了。封闭小区之前,就有社区居民在小区业委会的组织下,于小区门口挂了一个微信群的二维码。这个微信群,据说是普通居民为了互助而自發成立的。不管怎么样吧,这个群成了我第一次接触身边社区的入口。自然,由此出发,后来就有了越来越多的群,其中大部分是团购群。到后来,如很多人说的,也经历过为了抢菜抢肉,已经忘记自己究竟团过什么,哪些交过款哪些还没有的境地。
这个群成为一个非正式但很重要的议事厅,以及社区居民互相吐槽、打气、提供帮助支持的场所。
毫不意外,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要团购、配药,或者为了求助,比如谁家孩子受伤需要某种药水,比如逐渐开始了“物物交易”,或者也可能仅仅因为在微信群中,对于某些邻居的意见表示赞赏……总之,每天都被动或主动地加上不少邻居的微信。
这些邻居在一个月前还是虚无的存在,但在疫情之后,一个个迅速从虚空中“显影”,成为具体真实的角色,成为有情感有思考的人。“足不出户”的疫情防控带来的困难境遇,使所有人都必须连接,必须互相支持,无论是分发物资还是帮居民去医院配药,或者仅仅是群里的“吹水”,都加强了这种连接。很多人的个性和能力迅速地充分显露出来。很多邻居以一种同甘共苦的语气,相约在疫情后聚聚,喝喝啤酒,吃吃烤串。
在整个上海范围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相信这种变化是很难逆转的。任何人都不大可能在疫情过去之后,回到曾经的“原子化”状态,对疫情中认识的新的邻居朋友,吝惜那真诚的一笑。毫无疑问,对于小区的内部治理,这种社区居民间新的强悍连接,也为很多变化提供了想象空间。
不能说疫情是好事。但我总是因此想起伊索寓言中那个太阳和北风的故事。在吉祥太平、艳阳高照的日子中没能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北风怒号”中成为现实。这也许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后,所能得到的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