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 李兵彩 聂昕
中国陶瓷精神体现在六个方面的美
周伟:近期,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展览,叫作“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这让我开始思考:中国陶瓷的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展览是否抓住了中国陶瓷精神的精髓?而它又表达了什么精神?
既然是在中华大地上创作陶瓷艺术作品,那肯定要表达中国陶瓷的精神。我国陶瓷历史悠久,它的发展伴随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陶瓷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器物。发展至今,它的影响已经延伸至各个领域,进而产生了艺术瓷、工业瓷等瓷器种类。可以说,中国陶瓷艺术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它到底代表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或者说代表了中国艺术的什么精神?我认为有六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质地之美。陶瓷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所喜欢的。陶瓷之美,温润如玉,其气质如谦谦君子。而玉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器物,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君子形象孜孜不倦的追求。人们对瓷器质感的把握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玉的质感和色泽之美。“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也是对中国瓷器的生动写照。坚硬的质地、温润的触感和明亮的色泽,足以体现中国陶瓷的文化韵味和精湛工艺。
第二个方面是器型之美。中国陶瓷的器型达数百种之多,它们以自身完美的曲线诠释了中式之美。这些都不是我们学来的,而是中国一代代劳动人民通过生活、实践,不断探索、传承和发展而来的。如梅瓶,瓶身修长,呈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因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诸如此类的陶瓷器型,都是在中华大地上诞生的独特器型。
第三个方面是纹饰之美。陶瓷的纹饰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随着年代的更迭不断更新,不论是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还是飞禽走兽、花卉翎毛等,都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像我们早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人面图案或与大鱼并列,或与网纹相伴,这种带有神秘色彩或某种原始信仰的纹饰,既是民族图腾的象征,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不能被忽视和小看的。陶瓷纹饰能映射出不同时代人们的普遍信仰和追求,能反映出一个民族心理改造的过程,其意义是不能被低估的。
第四个方面是色彩之美。陶瓷的釉色也经历了一个从单色到多彩的变化过程,也就是从早期的黑色、青色、白色发展到风格各异的粉彩、五彩、素三彩等。这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第五个方面是工艺之美。中华民族有着独到的制瓷工艺,中华民族的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一件完美瓷器的诞生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是经历了多重复杂的工序才完成的,对陶瓷原料、塑造技法、烧制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掌握都考验着一个工匠的能力。像釉下五彩,从工艺上讲就是独特的,经过多重工序制作,要在1350℃至1400℃的高温中烧炼,才能烧制出一件美观、健康、环保、永不褪色的釉下五彩瓷作品。
第六个方面是书画之美,即陶瓷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结合。书画中的笔墨、写意精神与陶瓷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例如,瓷板画体现的就是先人的创造力,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神韵和意味,又融合了陶瓷艺术的特点。瓷板画不仅可以结合诗书画印的形式,又能恰如其分地表现风格各异的流派,是陶瓷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周伟:从“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陶艺作品展”到“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可以看出,现代陶瓷展览的入选作品都非常相似。概括起来,它们展出的陶瓷作品都倾向于陶瓷雕塑的形式,所谓的陶艺创作都在往陶瓷造型、陶瓷雕塑的方向发展,就这种状况而言,您怎么看?
黄小玲:我访问过很多专家,也调研过很多美术馆、博物馆,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现代陶瓷展览中的作品可分为传统派和现代派。受欢迎的传统派作品都是在传统创作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语汇的创新之作,受欢迎的现代派陶瓷作品亦然,只是其表现出的传统意味较少,创新的成分较多。可见,无论是优秀的传统派还是现代派陶瓷作品,其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但并没有丢失传统陶瓷的艺术韵味。当然,也有很多过于传统和守旧的作品,无法反映时代精神与风貌。同时,很多现代派作品在所谓不断的创新中逐渐 “变形”且千篇一律,已经远离传统的陶瓷创作意味。所以很多人看到一些现代派陶瓷作品多是瞄一眼就走了,它们无法吸引人驻足观赏,而且陶瓷的功能在创新的过程中也逐渐弱化,人们买回去都不知道摆放在哪里。
我认为,现在的一些陶瓷创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当代感”,创作了很多造型奇特的作品,其实这样的作品存在较多创作题材方面的问题,导致一些陶瓷创作虽工艺技术精湛,但因创作题材荒诞、造型怪异而无人问津。还有一点,就是那些在题材和造型上追求“当代感”的陶瓷作品,虽然看似形式丰富、各具特色,但总是给人一种相近的感受,反而丧失了新意,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创作也使陶瓷创作陷入形式、风格单一的境况。以上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一个事实,就是陶瓷工艺的题材、形式最好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周伟:我们研究发现,从宏观层面来讲,现在不少展览的导向都是有问题的,不管是书法展、绘画展还是陶瓷展,它们已经不是引导艺术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在很多时候都是无序的,甚至是不符合当前文化传统创新要求的。那您觉得应该建立怎样的导向来引导艺术创作?
黄小玲:像您上述提到的陶瓷展览,参评作品一般都是现代陶艺类作品,而非传统陶瓷类作品。目前,陶瓷创作分为传统派和现代派,传统派的作品一般称为“陶瓷”,而现代派的作品一般被称作“陶艺”。您说的这类展览本身就是偏向现代派的展览,所以它需要的是陶艺作品,他们所追求的那种“当代感”,其实就是这类展览的导向和评奖标准。现在很多陶瓷专业的师生从事的也是陶艺创作,当然也有学习传统创作的。像学习陶艺的这些人被称为学院派,他们尊崇西方现代派抽象的造型方式,创作的陶艺作品很多都脱离了传统陶瓷的器型、纹饰、工艺等,看似非常有创意,但我认为这样的作品已经脱离了我们的本土环境。创新是要有的,但一味地追求这种“当代感”,一些展示平台、教育者如果也一直这样引导陶瓷创作者,那么我们今后的陶瓷创作就会慢慢丢失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所以,我认为先要有积极宣传、展示优秀陶瓷创作的意识,接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认真考虑如何才能建立正确的导向。比如,举办展览的时候,策展团队要能够发现一批真正具有引领性的陶瓷艺术创作,再邀请专家评委对这些创作进行专业评审并提供改进建议,以引导陶瓷创作者更好地进行创新。纸媒、网络媒体的宣传平台也是同样的道理,相关工作者要真的能发现一些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这样既可以为这些作品做宣传,又能给其他的创作者以正确引导。可是怎样才能发现真正有创意的陶瓷作品呢?
我认为首先应该对周伟社长刚才提到的陶瓷的质地之美、器型之美、纹饰之美、色彩之美、工艺之美、书画之美六个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这几个方面设立有参考性的行业标准,以更好地指导陶瓷从业者进行创作;其次,平台要有能发现有内涵的作品的眼光。我认为有内涵的作品就是既能坚守和继承传统,又能展现时代精神、时代特征,还要有独特的创意,蕴含真实的精神情感;最后,平台要切实为老百姓服务,明确广大老百姓的喜好,引导创作者创作老百姓需要的、认可的优秀陶瓷作品。
周伟:我同意您的观点,有一些陶艺工作者为了显示他们的专业水平高,以及展示自己和西方接轨接得好,才脱离传统而创作一些作品。实际上,这些是不被社会和市场接受的。他们的很多作品就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其实没有什么内涵。现在这种风气不好,但它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其实应该正确引导,引导他们更好地把中国陶瓷精神发扬光大。
中国陶瓷艺术发展要“创新”,也要守正
周伟:您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醴陵陶瓷现在的发展情况吗?
黄小玲:醴陵瓷窑2021年的仓位约15亿个,而且陶瓷出口量很大,出口的品种以炻瓷为主。近年来,政务礼品需求缩减后,醴陵国瓷企业从200多家缩减到了五六十家,现在规模以上的只有20多家。大约2015年时,醴陵国瓷企业纷纷开始转型,而炻瓷企业和电瓷企业开始兴起。目前,醴陵有炻瓷企业456家,出口的国家有150多个。
醴陵艺术瓷因为是纯手工绘制而成的,所以产量很少。醴陵艺术瓷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20多家,工作室有100多家。现在醴陵大师工作室中的省大师有159位、国大师19位,国大师里目前还在继续参与陶瓷创作的总共有12位,其中在陶瓷企业里工作的有3位。这些陶瓷艺术大师在企业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能养活一群人。比如同样的一个杯子,即使是让画工最好的工人来绘制,售价也就300至500元,如果是大师绘制的,那就能卖1万多元。陶瓷艺术大师既是领军人物,又是特有的品牌。
周伟:醴陵釉下五彩瓷作为我国优秀陶瓷的重要代表,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在装饰纹样、器物造型等方面是怎么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或者说,它是如何在传承中创新的?
黄小玲:我们醴陵有一所大学—株洲工学院(现为湖南理工大学)醴陵分校,现在它设置了陶瓷系。在传承传统工艺方面,学校会邀请一些非遗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给学生上课,提升学生的传统技艺。而在设计创新方面,学校目前也在努力挖掘研究人才和组建相关师资队伍,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方面的能力。学校从传统工艺教学和创新设计教学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人才培养的途径实现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其实艺术创作和企业生产都是一样的,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现市场需求。也就是说传统的东西要想发展,就要去创新,不能一直守着传统。
就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新而言,我想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谈一谈。我很小就做了陶瓷学徒,是传统派出身。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传统陶瓷应该如何发展。对于陶瓷创作的创新,我想了很多办法,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创作者自己在平时的创作中应该多思考、多实践,还要不断总结分析创作经验,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比如在绘画创新方面,我尝试创作了一些与水墨画结合的釉下彩陶瓷作品,并从中挑选了60件做了一场展览。那时,我每天下班都会去展厅转几圈,仔细观察、分析作品,后来我发现好的陶瓷水墨画既要有传统中国画的特色,又要体现时代感、互动感。基于这样的标准,我从这60件作品中,只能挑选出6件好一点的作品,而称得上满意的作品也就一两件。另一方面,也要多与其他领域的工艺、美术创作者交流、沟通,为陶瓷创新寻找新的手段、方式。例如,我近期拜訪了一位玉雕大师,发现他创作的很多作品形象都很适合应用到釉下彩瓷器的创作中。因此,我很想跟他跨界合作,虽然具体的创新题材、表现形式、创作技术都还在研讨、论证,但我会先跟他签约,再共同探讨后期具体的合作事宜。这样的合作、借鉴能够给釉下彩瓷的创作带来一些鲜活的气息,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体而言,我认为创新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成功的创新就是能够很好地将新的内容与传统元素相结合,而失败的创新则是抛弃传统工艺而自主发挥。因此,无论是纹饰、器型还是制作工艺方面的创新,创作者都要保留传统特色。因为如果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完全丢失传统的话,创作的作品就会“徒有其表”,乍一看好看但毫无内涵。此外,陶瓷手艺人除要在纹饰、器型以及各种工艺技巧上多琢磨、研究和借鉴学习外,还要去思考作品在画面形式和空间表达上的创新。比如,我在创作水墨画《春天的玉兰》时,当绘制完春天的玉兰时,就感觉画面中缺少“声音”,便又画了几只蝴蝶上去。这些蝴蝶就像在抢花一样,既让画面更加生动丰满,同时又给画面营造了一种清风徐来的意境。我在创作中会刻意创造一些有意境、有互动感的氛围,让观者在观看时仿若置身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认为,每个手艺人在创作时都要有更多思考,不然创作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中国陶瓷艺术人才培养应“艺匠并举”
周伟:现在企业一般倾向于招聘一些专业技术好的人才,比如他们需要掌握一些绘图技术,但不一定有传统的艺术修养,那在传统工艺型人才和现代设计型人才之间,您更愿意选择哪一种人?
黄小玲:如果一定要选择,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那我肯定更愿意选择精通设计的人才。因为醴陵懂得传统工艺的人特别多,而且很容易培养,但懂得设计的一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设计人才,对于我们当地的企业来说,这样的人才是相对比较难得的,也是企业在创新中所迫切需要的。所以,在我们当地的很多家庭中,不一定所有孩子都会读知名的大学,反而有些家庭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技校学习技术知识,这样会更好就业。
但总体来说,企业通常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设计与工艺是不可能完全剥离的。比如,我是做陶瓷彩绘,如果我想把陶瓷彩绘做得更好,那么我既要能画好工笔画,也要能设计器型、纹饰。
周伟:您认为人才进入企业后,企业又应该如何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
黄小玲:就拿我们公司举例,我们这里有两种工人:一种是公司的学徒,他们精通工艺但设计能力较弱,也就是您刚刚说的工艺型人才。针对这样的人,我们会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况,给他们提供进修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设计能力。像这样有工艺基础的学徒是很好培养的,当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基础后,他们的工艺技术会促使他们进行设计思考,并且能很容易实现他们的设计方案。另一种是做设计的工人,他们的设计能力较强,但缺乏工艺实践经验。比如从醴陵技校毕业的学生,会学习一些相关的工艺、绘画技法,但让他们真正去画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画什么。所以我们招学生进来后,会对他们进行培训,发掘他们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然后再系统、有针对性地教他们一些技能。
我本身也是做企业的,所以我觉得企业本质上需要的是兼具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非那些只会按照吩咐做事的人。如果一个人兼具设计能力和工艺技术,那他在行业中的地位就会高于一般人。像我们招到的一些人只擅长设计或工艺技术某一个领域,也就是资质一般的人,我们也会鼓励他们,并给他们提供提升或进修机会。比如我们招进一位彩绘工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描繪杯子,但我们会激励他在彩绘方面进行创新,并为他提供发展机会,让他参与相关的重要项目,争取把他培养成陶瓷彩绘领域的专业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