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
现代建筑工程日趋规模化,投入的物资资源、劳动力数量以及工程机械设备数量巨大,对项目工程管理的水平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优劣受到多种因数的影响,并贯穿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直接影响着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成本消耗和工程施工安全[1-2]。在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尽管参建各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到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但在主观上仍然存在排斥先进科学的工程管理理论,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建筑业的管理的现象,使得管理现状混乱、缺乏系统和专业的理论研究、参与国际竞争劣势明显等。
目前,国际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出了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如赢得值法(图1)、ABC项目控制理论等。因而其建设工程能够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获得高效率和高收益,综合分析这些建设工程管理,其显著特点是项目的管理组织结构简洁高效、职责分明;在业主、承包商、工程师等自上而下地将工程视为投资项目,并将其发展规律视为市场机制的作用[3];管理人员素质高,能够在建设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以项目合同为依据,法制管理强度大,以项目工程质量、安全、成本等为目标,广泛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总承包方、专业分包商、监理人员等能够在过程中良好地扮演过程控制的角色,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监理单位的监督起到了明显的约束效应。
图1 赢得值法
然而,受到历史因素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因素影响,我国实行全面建筑工程管理的起步时间晚,因而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项目工程管理混乱、缺乏专业和系统的管理基础理论、国情差异导致的项目管理体制不一、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和法规弊端、漏洞明显等。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理论的成熟和完善,认识现有建筑工程管理的不足,以便于更好地为具体的建筑工程管理提出相应对称,以下针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4]。
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思维上仍依赖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其一昧地追求项目建设效益,缩减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数量,以节省开支。但是,功能健全的工程管理部门和充足的管理人员是显现优质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条件。削减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后,则无法支撑其管理职能,导致专业缺乏或者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方面,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制度的传达和落实。往往制度流于表面、深入困难。在我国,具体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住建部制定和下发,它经过行业专家、主管部门领导等各方的深入调研、分析、论证、讨论,并试运行后最终确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范围广且与现场紧密,各个建筑单位疲于应付,使得上级下发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5]。为应对此现象的发生,我国出台了相关建筑工程管理规范。在法律层面以国家权威的方式进行强制规范。尽管如此,法律法规相关条文仍存在诸多不合理和不完善地方,在实现科学管理、规范制度落实方面仍有待提升。
在工程管理工作上,建筑工程管理涉及面广、跨域度高,包含项目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建立单位由于各方的利益诉求不一样,导致工程管理的方向不同、侧重点不同,使得现有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不到位情况。以建设单位为例,建筑工程进度和成本是它的利益关注点,为满足目标工期和控制工程造价,往往忽略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考量,加大了对施工单位在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压力,而监理单位侧重于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但受到我国监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在实际的现场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理管理人员对现场材料的进场、抽送检等把关不牢,与施工单位的交流限于文件表面,无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整改。
如图2所示,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统一和目标控制,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全过程[6-8]。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图2 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涉及周期与影响因素
在主观因素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因素绝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这是因为无论是勘察设计单位的图纸成果,还是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或者是业主单位投资计划,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惯性思维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往往对高效率的现代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接受程度较低,在实际工程中遵循守旧的工作态度。另外,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部门也坚持传统,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在高素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配备、管理体制创新、管理制度确立等方面动力不足,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低下、管理效率缓慢、管理水平滞后。
在客观因素方面,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因素众多,其中政府主管机构或部门、监理企业的影响不可忽视。首先,政府主管机构或部门处于建筑工程管理的上游,对建筑管理水平具有明显的主导作用,但是基于现实条件,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监督力度不足,被赋予的管理权利和义务仍然浮于表面。建筑工程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充分管理。其次,监理单位作为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之一,其现场监督管理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业主单位授权机构,具有代表甲方独立开展工作的职能,在监督权利在对建设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审核、现金流动计划审批、现场施工过程检查与监督、施工质量控制、工程计量与支付方面进行发挥,但是受到目前国内监理体制重视程度不足影响,这一管理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建设工程管理的质量高低离不开人的因素。建设管理部门专业齐全、功能完善、布局科学合理、管理队伍稳定是保障建设工程管理有效运转的物质基础,而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紧密、工作开展高效、专业素质能力强、分工合作有序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软实力”。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管理中,应该重视建设企业管理部门的建设,确立其建设体制和建设制度,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管理机制。一般项目工程的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工程的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
建设工程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具体工程项目的管理要点控制。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体制,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和培养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在工程成本控制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应始终严把成本关,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在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倡导节约与环保;在进度方面,施工管理人员对实施进度与预期进度进行月度、季度对比,经过仔细对比分析,得到进度超前滞后的原因并进行实时进度调整。
切实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仅仅依靠施工企业的建设管理提高远远不够,还离不开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监理的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在下发管理文件时,除了实行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之外,还应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实现闭环管理,保证政府部门管理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监理单位是建设工程建设全过程施工监督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应该充分意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建筑工程建立的价值,以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建筑法规赋予的监理职能,不断消除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健康、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因此,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建筑工程管理在保障建筑工程实现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详细剖析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指出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方面研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应对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也可为建筑企业提供工程管理模式改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