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侠,彭玉荣
(北京怀柔医院功能科,北京 101400)
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obstruction,BOO)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膀胱颈和/或尿道尿液流出通道阻力升高,导致排尿困难[1]。其中膀胱颈及近端尿道是BOO发生的常见部位[2]。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下尿道功能障碍诊断的重要方式,可通过电生理学、流体力学原理检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和生理学变化[3]。但常规尿动力学检查操作繁琐且伴有侵入性,患者依从性较差,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测定逼尿肌厚度在BOO的临床诊断中逐渐得到应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对BOO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BOO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46~76岁,平均(63.35±3.06)岁;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12 ml/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detrusor pressure at maximum flow rate,Pdet-Qmax)>25 cmH2O。另选取同期30例非BOO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8岁,平均(63.03±4.5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BOO患者均经压力-流速(pressure flow study,PFS)测定检查确诊。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检查前30 d内均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存在其他类型梗阻性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精神异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PFS检查,仪器为丹麦DuetMult:p尿动力学检查分析仪和专用检查导管,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检查,测定内容包括最大逼尿肌压力(pressure of detrusor maximum,Pdet.max)、Pdet-Qmax、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PVR)、排尿量。逼尿肌厚度测定仪器为B型超声诊断仪(二郎神HI VISION Preirus),变换探头频率为7.5 MHz,当无法继续实施膀胱灌注且灌注量达到250 ml或至膀胱最大容量的50%时,将超声探头置于耻骨上,超声显示逼尿肌低回声,而浆膜、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显示高回声;放大至最大倍数测定膀胱前壁3个不同部位的逼尿肌厚度值,取3个结果的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尿动力学参数:Pdet.max、Pdet-Qmax、PVR、排尿量及逼尿肌厚度。分析逼尿肌厚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以PFS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B 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对BOO 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 相关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 曲线分析逼尿肌厚度对BOO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为诊断价值较理想。
2.1 两组尿动力学参数比较 观察组Pdet.max、Pdet-Qmax均高于对照组,PVR多于对照组,排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动力学参数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urodynamic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尿动力学参数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urodynamic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注:Pdet.max,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VR,残余尿量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排尿量(ml)168.72±34.22 253.72±45.65 9.745 0.000例数56 30 Pdet.max(cmH2O)45.21±3.89 16.48±4.36 31.289 0.000 Pdet-Qmax(cmH2O)39.79±6.53 14.56±3.04 19.993 0.000 PVR(ml)125.66±9.06 39.48±6.11 46.662 0.000
2.2 两组逼尿肌厚度比较 观察组逼尿肌厚度为(2.11±0.35)mm,大于对照组的(1.35±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39,P=0.000)。
2.3 两组逼尿肌厚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经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et.max、Pdet-Qmax、PVR 与逼尿肌厚度呈正相关(r>0,P<0.05),排尿量与逼尿肌厚度呈负相关(r<0,P<0.05),见表2。
表2 逼尿肌厚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detrusor thickness and urodynamic parameters
2.4 逼尿肌厚度对BOO的预测价值 根据ROC曲线分析,AUC为0.709,最佳截断值为1.62 mm,灵敏度为0.761,特异度为0.367,见图1。
图1 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预测BOO的ROC曲线图Figure 1 The ROC curve of B-ultrasound measurement of detrusor thickness to predict BOO
BOO 患者临床表现为排尿障碍、尿路感染等,部分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通过尿动力学测定可发现BOO患者会出现Qmax降低、逼尿肌压力增大等现象[4-5]。逼尿肌收缩可使膀胱内压升高,压迫尿道排出尿液。有研究[6]认为,逼尿肌厚度增加是导致人体出现排尿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膀胱尿道镜是临床诊断BOO的常规影像学方式,可检出膀胱颈部抬高和尿道内部情况,但只能间接诊断尿道病变,且该方式操作较为复杂。因此,临床一直在寻找更佳的BOO诊断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det.max、Pdet-Qmax均高于对照组,PVR 多于对照组,逼尿肌厚度大于对照组,排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Pdet.max、Pdet-Qmax、PVR 与逼尿肌厚度呈正相关(P<0.05);排尿量与逼尿肌厚度呈负相关(P<0.05);ROC 曲线显示,逼尿肌厚度预测BOO 的ACU 为0.709,敏感度为0.761,表明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在BOO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分析原因为,逼尿肌压力增高是导致BOO患者膀胱壁增厚的直接原因,此时逼尿肌组织通常表现为低回声,而浆膜、黏膜、黏膜下组织则表现为高回声,黏膜组织易受肿瘤、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超声检测难以将其与膀胱周围组织分辨[7]。目前,临床将逼尿肌厚度默认为反映膀胱壁厚度的最佳指标。人体膀胱前壁、后壁、侧壁、顶壁厚度一般无明显差异,但由于操作原因,膀胱后壁厚度的测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与病理活检相比,膀胱前壁厚度测定的误差仅为0.15 mm 左右,提示测定膀胱前壁厚度的准确性更高[8]。B超测定时,逼尿肌厚度常随着膀胱充盈量的变化而出现差异,当膀胱灌注量低于40%时,逼尿肌厚度会随着灌注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当膀胱灌注量达到膀胱容量的50%或灌注量为250 ml 左右时,可测得更为稳定的逼尿肌厚度[9-10]。因此,本研究将膀胱灌注容量达到250 ml 作为测定逼尿肌厚度的有效值,并采用7.5 MHz 高频率的探头缩短穿透距离,以获得更佳的图像质量,提高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对BOO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对BOO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BOO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