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张瑞林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
2021 年12 月8 日至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 年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的巨大成绩,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机遇挑战,科学表明2022 年经济工作基调、政策方向和具体要求,对于我们做好2022 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来,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愈发坚实,“进”的态势不断增强:前三季度9.8%的经济增速领跑世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达到30%,营商环境和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中继续稳步攀升……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取得这样一份沉甸甸、高质量的成绩单十分不易。会议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会议指出,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
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两个确立”的重要决定性意义,在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中得到了深刻彰显。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
【参考答案】①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坚持科学执政,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作出正确的决策部署。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会议提出要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会议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参考答案】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②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要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关于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时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这一形象比喻,释放了清晰明确的政策信号,对资本要兴利除弊,要促进发展和依法规范并重。
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我国政府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其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概述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经济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②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本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效率。
③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单纯的市场调节会产生不正当竞争甚至是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定调2022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以贯之的工作总基调。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具有不确定性。我们要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越是挑战严峻,越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确保中国经济巨轮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会议认为,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会议强调,做好2022 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效度,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要求,2022 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知识,分析“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
【参考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做好2022 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③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做好2022 年经济工作,必须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此次会议,对于房地产发展,在继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同时,新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要求。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继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性地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重新定位中国房地产市场后,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对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房子的性质,既支持了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又有利于加强对房地产业的预期引导,遏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从而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