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菲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湖南 长沙 417000)
2016 年开始,长沙市全面推行《长沙市环城绿带生态圈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三环线为主线,在三环线两侧各100m 的范围内进行环城绿带建设,形成“长藤”。“环城绿带”绝不仅仅是狭义概念上的“环绕城市周边的大型绿地”[1],其作用是综合性的。长沙市环城绿带经过区域较多,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包含域山体、水塘、居住区、工业区、农田等,基地植被现状差异也较大,有保留较好的植被区域,也有待修复的工业棕地[2]。
长沙市望城区地处湘中东北部,湘江下游两岸。本次环城绿带的建设,位于望城区滨水新城核心区,处于长沙市环城生态圈西北角。望城段环城绿化带二期工程东起大泽湖街道潇湘大道景观道,西接金星大道,南至星月路,北至栖贤路防护林带控制线。
长沙市望城区环城绿带二期建设项目,全长1.3km,防护林带控制线两侧平均100m 控制范围内,红线用地面积为41 万m2,净用地面积35.89 万m2。场地内环线两侧宽度最宽位于规划路潇湘北路至北三环378m,最窄则为银杉路至星月路87m。
项目地内北三环线两厢拆迁工程及建安工程(场地整理、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水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水电安装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望城区环城绿带二期建设工程如表1 所示。
表1 望城区环城绿带二期建设工程
(1)场地周边道路方便通达,便于项目建设和施工。
(2)场地内有民居村落的存在,具备一定水、电及通信等基础设施,为项目日后的水电工程的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3)项目地内景观资源丰富,部分水资源、植被资源皆为良好状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自然资源。
(1)复杂的交通状况:基地内交通体系复杂,有高速、铁路、拟建互通、规划路各种不同功能的道路系统在此交叉互换,处理各种交通汇集所造成的矛盾是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
(2)高架所带来的景观问题:基地内高架的穿越为景观的连贯性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本身的造型、色彩、材质等给造景带来约束。
项目基地坐落望城滨水新城,紧密交织湘江滨江景观带,是长沙望城跨入“湘江时代”的直接印象。根据《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办公室会议》关于城投集团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会议中明确指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标准,高水准建设滨江片区。项目以“打造最美滨江生态公园群”示范7 标杆为目标,为过往宾客展示长沙望城国际化未来都市形象的名片,形成一条美丽的生态带、休闲的公园带、文化的示范带。
4.2.1 是长沙市落实三年造绿大行动的工作需要
自2014 年启动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品质长沙建设,以“让城市融入自然、让自然涵养城市”为目标,通过实施大规模、高品质的绿化项目,使12 城市绿量大幅增加、城市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绿化建设水平,市委、市政府决定,2017—2019 年在全市全面实施新一轮造绿大行动,长沙将围绕构建四大绿色体系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体系建设、城乡绿道、环城绿带生态圈、磁浮生态绿带走廊、出入城口景观提质改造等七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绿量,着力打造生态景观,不断优化长沙环境品质。
4.2.2 是提升城市功能需要,有利于加快望城区建设的步伐
该项目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引导城市发展等方面。项目的建设将影响望城区土地发展的空间方向和功能水平,将有利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实施,城市规划的目标更容易实现。作为最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可以引导城市发展的方向,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增加土地价值[3]。通过绿化生态的构建,必将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美化市容市貌,改善和提高周边城镇居民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建设望城区建设的步伐。
4.3.1 “两走廊”
(1)文旅观光游廊。三环线以北区域由于北侧相邻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高等院校用地、体育用地以及远景用地需要景观配套,设计以东端的公园用地出发,向西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形成文化旅游观光廊道。
(2)生态防护绿廊。三环线以南区域三环线、石长铁路三线横贯而过,基于安全性考量,设计坚持防护绿地基本功能,以林带为主,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4.3.2 “四片区”
(1)休闲康体区。位于三环线以北、银杉路以西。现状多山地、林地、水塘和房屋,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北面为规划居住用地。该区段主要考虑为周边居住区提供配套的健身、娱乐以及文化休闲活动的场地,在植物密林中布置健身步道、健身设施、瑜伽广场,打造流动的景观空间,营造自然、野趣、生动、活力的活动状态。
(2)创智游览区。位于三环线以北、银杉路以东、潇湘北路以西。现状地势西高东低、较为平坦,为杂乱的聚居区,北面为规划商学院用地。该区段主要进行杂乱民居的拆除,重塑活动场所。区域内的羽毛球场、极限运动场为周边市民、学生提供了挥洒汗水、洋溢青春的健身场所。联通原有水系,形成大水面,沿水边设置生态覆土管理房,市民坐于水边草坪,可看书聊天,打造邻里交流的城市客厅。
(3)滨水文化区。位于潇湘北路以东、潇湘大道景观道以西,紧邻湘江及古墓保护群公园。现状多田地、苗圃、水塘和房屋,地势平坦低洼。因此该区段主考虑与湘江、东汉古墓群的呼应打造滨水文化区,水面均为原有水体,利用联通现有水体将规划互通下的空间打造系统完整的水面景观,以小品雕塑展现东汉文化,设置观景亭廊远眺湘江,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景致。
(4)防护隔离区。位于三环线以南、星月路以北、潇湘北路以西的带状区域。现状多林地、水塘、房屋和荒地。该区段因为石长铁路和三环线穿过,因此定位为风景防护绿地,减少人活动进入,主要考虑人乘火车、汽车所感受的外部景观,形成一个以防护林为主的生态廊道。以及隔离道路与周边居民用地,减少空气和噪声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防护项目地内复杂的交通体系与两厢活动空间,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4.3.3 多节点
(1)规划互通。潇湘北路与北三环交界形成两处互通,位于潇湘北路两侧。主要以植物造景打造观景型景观,考虑到安全因素,不做过多参与性的活动空间。通过地形的塑造形成高低起伏、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配以些许标志小品突出此区域的重要性。
(2)曲径凝芳。位于休闲康体区,设计营造疏林草地的植物空间,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徜徉于林中,静谧、悠扬,为市民提供一个享受自然森林、康养顺气的森林浴场。
(3)碧波荷影。该区域位于创智游览区。区域内现状水塘较多,可利用现状水资源打造滨水景观,对水塘驳岸进行植被覆盖,在低洼近水处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在岸上种植垂柳、桃花等。荷花丛中栈道曲曲折折,感受荷影摇曳、荷花飘香,好一处夏日放松休闲的去处。
(4)活力引擎。该区域位于位于创智游览区。设置羽毛球场、滑板场等,地面铺装设计成自由的曲线形式,韵喻着动感的生命活力。
4.4.1 原有植物管养
现状资源较好,存在有两片自然林,其中一片位于三环路以南星月路以北另一片位于金星大道以东银杉路以西植物配置保留原有长势较好的植被,原则上保留8cm 以上的乔木。对下层进行梳理,对于荫蔽率达到1.0 以上,林带内部分区域以开天窗的形式进行改造。
4.4.2 自然护坡山体
在自然护坡坡脚处点缀花灌木和种植藤本植物,在坡顶靠近山体的坡度较缓处,种植低矮乔木及花灌木[4]。推荐树种:白玉兰、紫玉兰、红花玉兰、红果冬青、红枫、紫薇、黄花槐、八仙花、迎春、红檵木、赤楠球、山茶、红叶石楠、栀子花、杜鹃、月月桂、夹竹桃。
4.4.3 硬质护坡山体
硬质边坡以种植藤本和悬垂植物为主,在边坡的平台和碎落台点缀种植花灌木等。推荐树种:迎春、常春藤、爬山虎、油麻藤、八仙花。
4.4.4 田园
现状为农田的区域,保留农田并打造农田景观,盐三环线两侧种植组团式风景林与低矮灌木林,以便能透视沿线田园风景,展现农业景观。推荐树种:柔毛大叶桂英、楠木、七叶树、巨紫荆、光皮树、花石榴、日本晚樱、云南冬樱花、北美海棠、丝棉木等。
4.4.5 水溪
植物种类以滨水植物为主,形成水溪防护林带。水溪周边现状为空地或较开阔的场地,植物种类以地带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通过群落式造林的方法营造近自然的森林景观。推荐树种:深山含笑、乐昌含笑、常青白蜡树、红翅槭、水杉、池杉、水松、中山杉、金叶水杉、乌桕、荷花、香蒲、睡莲、芦苇、水葱、纸莎草、席草等。
4.4.6 居民生活用地
对保留建筑周边环境进行绿化提质,打造供居民活动的休闲绿地。推荐树种:香樟、榉树、枫香、桂花、银杏、杨梅等。
4.4.7 垂直绿化
对现有道路高架桥柱部位进行垂直绿化,增加绿化、美化桥梁,同时能提高绿视率,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设计中应考虑到绿化设施需自身重量较轻,与高架桥的连接需牢固且便于检修。考虑到高架桥恶劣的生长环境以及景观效果,植物需管理粗放、长势良好、色彩鲜明,且严格要求植物的耐候性方面良好。推荐树种:地锦、爬山虎、常春藤、鸢萝、凌霄等。
望城区环城绿带二期建设工程的实施在生态、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皆有显著的正面效应。绿化带可以在雨季储存水分,而在旱季通过径流流出,延长丰水期,缩短枯水期,提高水资源的有效性。环城高速的贯通,还将为“3+5”城市群的互补、互融、互进提供契机,长沙将从区域经济互补性中寻找空间,成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5]。进一步从生态上改善投资的硬件环境,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道路绿化的绚丽景观必将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带动本区交通、建筑、商业、服务业、金融、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环城高速绿化带提质改造工程必将成为望城的“窗口工程”,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更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此区域的其他资源,提升其片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