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更新实践与思考

2022-05-09 08:49呼万峰傅晓莺
花卉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民广场城市更新广场

呼万峰,傅晓莺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0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将建设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主要任务中提到要集中力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推动发展城市新业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

1 城市更新与城市公共空间

1.1 概念及意义

城市具有工作、休闲、居住、交通4 大功能[1]。城市更新是对城市中相对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与建设,通过城市重建的方式使其再生并延续的过程。城市更新是对既有建成环境管理和规划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对新的城市化的规划和开发[2]。在某种程度上,城市更新是针对城市衰退而言的,它表达的是一种对衰落和退化应对的状态[3]。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主要包括城市街道、广场、绿化带、公园、水景等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干道和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更新建设活动的重要内涵[4]。城市更新是方法,城市公共空间是载体,两者融合,让“人”所处的空间更加安全、舒适,景观环境更有品质,

1.2 主要内容

城市更新主要方法为再利用、整治改善及保护3 种[5]。广场型公共空间环境更新主要内容包含绿化提升、设施修缮、功能完善。吴良镛教授曾经提出,旧城更新采取适当规模、适当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城区的发展都有相对的完整性[6]。

1.3 城市更新特点

1.3.1 突出公共空间的系统布局

在城市更新中,要突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以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层层递进,通过系统化的空间结构布局,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

1.3.2 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

城市公共空间是连接人与城市的重要场所,可以有效促进广大城区居民和游客的身心健康,缓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对城市性质、城市环境、城市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基于人体工程学和人类行为特点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结合公众需求,营造舒适、安全、高效的城市公共空间。

2 保定人民广场提升改造项目

2.1 项目背景

人民广场地处保定市政治、经济中心区,在城市对外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客流量的增长,广场使用人群数量大幅增加,而现状广场基础设施破旧,缺乏游览及服务设施,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市民及游客对此反响强烈,直接影响保定声誉及形象,特别是当下京津冀区域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保定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面临重大调整,现状人民广场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政府前广场的服务功能、形象以及市民对广场使用的迫切需求,因此急需对人民广场进行提升改造。

项目位于保定市中心,市政府对面,北至东风西路,西至通信大厦,东至中银大厦和银座佳驿酒店,南至时代路。本次广场改造总面积52000m2,其中绿化面积22324m2,道路及铺装面积29385m2,建筑占地面积131m2,水景面积160m2。

2.2 景观环境问题

2.2.1 设施陈旧老化

现状场地内设施年久失修,雕塑护栏断裂倾斜,台阶残缺错落,外围护栏残损不堪,存在安全隐患。

2.2.2 文化特色不足

广场文化定位不清晰,除主雕塑金台旭日以外无其他特色文化景观,无法体现燕文化作为保定文化的源脉这一厚重文化根基。

2.2.3 绿化缺少层次

广场绿化一直不被重视,观花植物较少,上层大乔木枝繁叶茂,郁闭度较高,遮蔽阳光,而中层及地被植物退化严重。

2.2.4 人车混行严重

人车混行一直是广场型公共空间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使用人群和内部管理车辆的矛盾,使用者日常健身区域与管理车辆行车路线重叠,容易发生事故。

2.2.5 共建共治薄弱

周边环境复杂,人流频繁,“共建共治”意识薄弱。广场管理者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周边居民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回应,造成居民多被动地去维护广场景观环境,参与感、责任感不强。

2.3 设计原则

(1)改造为主,在尽可能尊重场地的基础上取得最佳效果。保留场地原有基本格局和合理的功能场地,保留珍贵的历史印记和市民对广场的美好记忆。

(2)花小钱办大事,尽量节省投资。除了减少先期工程投资,还要考虑后期维护,降低养护成本。

(3)好钢用在刀刃上,区分主次缓急。根据目标轻重缓急,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投入到重点区域。

2.4 总体定位

以展现城市形象,满足政府大型活动需求为主,兼顾市民日常游憩,集“文化展示、集会交流、健身锻炼、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具有保定特色和文化韵味的,彰显大气、富有生气、最接地气的城市中心广场。

2.5 更新策略

人民广场更新方法更适用于“整治改善”和“保护”,结合现有资源,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有机更新。

2.5.1 提升文化品质

地域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脉络和精髓[7]。在保定人民广场改造项目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突出燕国文化特色,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文化融入景观环境,引发游客情感共鸣,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延续地域文脉。

本次提升改造设计在保留广场原有格局的基础上,以金台旭日雕塑为中心,开放广场正面入口,强化中心主轴线,通过铺装、园路和种植,形成“鼎”字形整体布局,如图1 所示,既体现保定历史文化,又符合当下民生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契合新时代保定支撑北京,支撑雄安的区域职能。

图1 人民广场总平面图

文化品质的提升还体现在小品设计中。对现状喷泉池进行改造,通过花池+叠水+休憩场地的结合,将其打造成叠水花园,形成两个名为清漪莲香的景观节点。清流层叠,盛世花开,寓意政府清正廉洁,百姓幸福安乐(图2)。拓展金台旭日雕塑基座平台,形成与主雕一体的“招贤台”,采用兰花铺地,寓意贤才君子,既解决雕塑与广场衔接突兀的问题,也增加广场空间层次,丰富游人活动场地。同时增设雕塑文字解说功能,解读雕塑文化内涵,将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和广场文化清晰地传达给游人(图3)。改造南广场两侧现状廊架,通过燕文化特色装饰+名人文化,打造名人文化休闲长廊(图4)。改造西侧现状廊架,部分拆除,留出管理处办公楼前集散场地,保留原基础结构,对外观进行挂贴装饰,增加景观细节,风格色彩与金台旭日主雕保持一致(图5)。

图2 叠水花园

图3 招贤台

图4 南广场游廊

图5 西侧游廊

2.5.2 完善活动功能

针对周边居民和游客的实际使用需求,在深度调研基础上,重新组合公共空间功能,以应对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使用习惯。一方面将现有功能性较弱的或者利用率不高的开放空间进行重组,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在不同时间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整合相对零散分散,功能较单一的公共空间,进行功能整合,拓展使用面积,完善空间结构,形成结构清晰、系统连续的网络布局,提升居民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意愿。

本次改造将人民广场划分为中轴形象区、景观游憩区和健身休闲区三大功能分区。其中,中轴形象区主要承担对外形象展示的功能;两侧景观游憩区作为景观过渡,是对外与对内功能的衔接;西南角健身休闲区主要提供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场地。开辟专门的公园管理通道和停车、库房空间,避免公园管理车辆与广场游人交叉干扰,确保游人安全。

公共空间是活动功能的载体。人民广场在尊重场地特征前提下,改造提升考虑到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全面改造西南侧健身区域,使其功能更合理、活动更丰富、景观更靓丽、设施更完善。设置集中式健身场地和休闲活动广场,配备休息座椅,周边居民闲暇时间可以在此锻炼身体,下棋交流。增设民俗文化休闲廊架(图6)和健身慢跑道,营造舒适宜人场地,丰富市民休闲生活,提升城市幸福感。

图6 民俗文化休闲廊

2.5.3 植物景观提升

保定市人民广场提升改造项目种植设计力求突出植物群落的生态价值,突出植物造景的意境表达,表达城市形象和场地精神,与雕塑、廊架、步道、广场等硬质元素相结合,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意境。

中轴区域主要展示城市形象,以常绿树和落叶大乔木突出轴线庄重感。轴线两侧为过渡区域,树林内部通过点景树和灌木围合形成舒适宜人的休憩场地,西侧突出春景,东侧突出秋景,相互呼应,形式统一,季相丰富。场地西南部,较为开放活跃,结合多种形态的场地,种植开花小乔木、花灌木等打造宜人的空间尺度,配合灌木和地被花卉营造多样的植物景观。

2.5.4 共建共治建设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改造方案确定后,建设者在广场上组织调查采访活动,引导市民为方案出谋划策,增强景观意识,提高审美水平。开放空间景观环境建设不仅需要“共建”,能否持续还需要“共治”,良好的后期管理维护机制对于美好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

保定人民广场提升改造,在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可研阶段,建设者走访调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调查,了解使用者需求,让居民积极参与到人民广场的提升改造之中。广场管理处与周边居民达成共识,将广场部分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划分成责任片区,每个片区明确责任人,通过合理的奖惩措施督促市民规范行为举止,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

3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更新的思考

在广场型公共空间改造时要注意以下5 点。

3.1 增强共建共治

改造前做好走访调研工作,了解使用者诉求,设计方案要有针对性,切实提升居民和游客的参与感,增强后期维护责任意识。

3.2 挖掘文化内涵

广场型公共空间的改造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分析广场在城市及区域中的定位,提升城市形象,使得广场型公共空间在意境上得到升华。

3.3 把握空间尺度

广场型公共空间功能多样,应根据使用人群年龄的不同,划分功能空间范围,合理确定空间尺度,确保空间使用率均衡,营造符合市民和游客游憩需求的空间。

3.4 提升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更新作为城市更新活动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更新其“形”,也要注重其“魂”的更新。要考虑到使用者使用的便捷性,利用5G、“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实现市民生活的智能化。

3.5 收集基础资料

城市更新项目往往时间跨度较大,基础资料十分匮乏,现状CAD 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稍有不慎会对后期施工作业带来很大麻烦。为了提高后期施工的准确性,加快施工进度,前期场地测绘工作十分重要。设计师根据项目业主需求和方案要求要拉清单,针对具体改造内容列出详细勘察要求。

4 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在逐渐放缓,以往大拆大建不复存在,国内部分发展较早的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阶段,但不少城市中心区仍存在着被遗忘的角落,城市形象有待提升,保定人民广场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文将保定市人民广场提升改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广场型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更新的一般性策略,在公共空间的改造中通过提升文化品质、完善活动功能、植物景观提升、共建共治等策略,实现了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解决了城市更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更新的策略,为我国后续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对现有景观更新理论进行补充与完善。

猜你喜欢
人民广场城市更新广场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布鲁塞尔大广场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跌一跤,且坐坐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国外城市更新的经验对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的借鉴意义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广场
人民广场上的影像长篇
这一刻,我作为市人大代表的成就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