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张家口位于今天河北省的西北部,与蒙古交界。北靠广阔的天然牧场蒙古草原;南接肥沃的粮棉产区华北腹地;东临经济和交通都发达的北京、天津;西连资源丰富的山西大同。这里是阴山、燕山和太行山三山的交接之处,洋河与桑干河的交汇之地,是沟通中原地区与北部边疆、连接中西部资源产区与东部经济带的重要纽带。
张家口地区从交通、物产和军事战略上都很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所。明清以来,随着该地区经济职能的逐渐增强,成为“百货之所灌输,商旅之所归途”的重要商品物资集散地。张家口在清代的北部陆路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对俄贸易中承担转运职能,推动了中俄贸易的发展。
张家口的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历史也悠长久远。
夏朝属冀州,商属幽州,周仍属幽州。春秋为燕北境,南属燕国和代国,北为匈奴与东胡居住地。
秦代南部改屬代郡,北部属上谷郡,今怀来小部分和涿鹿小部分属于渔阳郡。
汉代大部分属幽州,小部分属乌桓、匈奴、鲜卑。汉朝初期为幽州上谷郡,曾一度为匈奴所占,晋为广宁郡下洛县地。
北朝后魏属燕州广宁郡广宁县境。北齐、后周为北燕州长宁郡地。
隋代坝下东部为涿郡,坝下西部属雁门郡。
唐初为妫川郡西境,唐末为武州文德县地,包括今宣化、万全两县。
五代梁唐时属文德县,后晋、后汉、后周时割给契丹。
北宋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前,辽管辖,后属金;南宋理宗九年(1213年)后属蒙古管辖。“自从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后,张家口地区为辽占据近180余年,金灭辽以后,由金占领百余年,蒙古灭金后,占领四十四年”。
元代,最初属上都路宣德府,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隶属大都路。
明代开始有了“张家口”这个城市的名称,因其城背后的东西太平山相对立如口状而得名,也叫张家口下堡,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宣德四年(1429年)置堡,指挥张文筑,成化十六年(1480年)展筑。关箱高二丈,方五里。嘉靖八年(1529年),指挥张珍筑其属堡,包括张家庄等11屯”。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政府与蒙古俺答汗部达成《隆庆和议》,在宣府等地设立马市,“万全右卫,张家口堡其附近台等处为最冲,口外有狮子屯一带属部驻牧处也。堡为互市之所,关防最密”。当时人们形容堡外“穹庐千帐,隐隐展展,盖一时之盛也”,堡内“百货纷集”,张家口从此成为京西最大的蒙汉互市之所。
“清朝时,仍属明朝旧制。清初万全改卫代县,张家口仍属万全县,置县丞一,分驻於此。雍正二年(1724年)置张家口厅,为口北三厅之一,属口北道。雍正三年(1725年)增设理事同知一”。清代,政府对张家口的管理机构更加完备,张家口的贸易也更加繁荣,不仅是蒙汉贸易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的转运基地,张家口的商业职能日益明显,逐渐成为北方的重要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