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背景下音乐艺术育人新模式

2022-05-09 23:04:00周民
艺术评鉴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模式线上教学

周民

摘要:2020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全国各级学校都依据文件要求,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展了线上教学。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因其特殊性,在线上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实践性较强,尤其对于一些技巧课来说,在线上教学中很难做到及时考核,难以验收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校音乐艺术  线上教学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4-0115-03

一、特殊时期背景下的高校音乐线上教学模式

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上教学中,无论是观看慕课,还是利用直播平台实时学习,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为新颖,比起传统课堂的教师讲授,观看视频资源等方式能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在音乐鉴赏、音乐史等课程的教学中,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运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分享和交流。除此之外,在一些技能课的教学中,观看演唱、演奏视频,无疑也能对学生的课下练习有一定的启发。教师要在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中仔细甄别,选出最适合课程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免费的网络课程、慕课平台作为授课内容的补充。

二、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音乐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不能面对面交流互动,课堂缺乏活跃的氛围

线上教学虽解决了疫情期间不能进行集中教学的燃眉之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因无法面对面交流互动,课堂氛围较传统线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欠缺。线上教学虽有连麦、视频等功能,但因不能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互动,许多课堂活动无法实施,例如小组讨论、技能展示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观察到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也无法及时得到教学成果的反馈。因网络环境的限制,简单的问答环节都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并且不能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提问,导致个别学生没有及时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音乐专业的许多理论课程,例如:和声、复调、曲式分析、歌曲写作等等,其课程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且相对枯燥,在线上教学中更是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因此很难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这些课程的内容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练习题、写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随堂批改学生练习题,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但线上教学受条件限制,教师无法面对面批改、指正,不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一定影响。

(二)缺乏对学生的约束力和管控力

线上教学中另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监督,对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很强的考验。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在全国各级学校中普遍开展,但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无法对学生进行很好地监督与管理,很大程度上无法达到与线下授课相同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生其居家学习的条件和学习环境都是不相同的,为保证教学效果,线上平台直播授课中,通常要求学生保持静音状态听讲。因为直播App功能的限制,教师通常无法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不免有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中,更甚者甚至出现学生在上课时吃零食、打游戏、睡觉等现象。

线上教学使得学生之间的沟通也相对缺乏,没有了同学之间竞争学习的积极状态,许多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出现懈怠情绪。一些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面临线上教学相对枯燥的学习环境时,无法真正地融入课堂,也没办法紧跟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同时居家时的学习环境相对放松,没有线下授课时相对严肃的课堂氛围以及规范的课堂纪律,使得课堂上的学生往往无法全身心地进入学习状态。线上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监督和约束状况,除受线上教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外,更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提高在线教学的效率。

(三)专业技巧性授课存在不便,艺术实践难以在线上开展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但在线上教学中,技巧课的授课无疑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无论是一对一的单人小课、几个人的小组、以班级为单位的大课等方式,最重要的便是对学生进行现场的指导与示范。线上教学受技术条件、设备、网速的限制,一些演唱、演奏的授课无法达到线下教学的效果。演唱或演奏时常出现音画不同步的问题,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演唱和教师钢琴伴奏可能会出现配合不佳的情况,在演唱和演奏的过程中也无法及时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改正。此外一些演唱、演奏上的细节,例如钢琴演奏时的触键等,教师无法进行细致地示范。

艺术实践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受疫情的影响,因无法集中开展艺术实践课程,大多数学校都采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演唱、演奏。因无法还原实际舞台的演出效果,缺失了学生表演时心理素质的锻炼。受学习条件的限制,一部分家里没有钢琴的学生只能选择用电钢琴、电子琴代替,或者每次上课、录制视频时都要到琴行才能练琴,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此外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实训课和艺术实践,例如:重唱、合唱、合奏等课程,更是难以在线上平台开展。

(四)注重技能和理论的教育,忽略思政教育

高校音乐艺术教学中,相对注重专业技能和理论课课程,往往缺乏了思政教育。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课程思政更是在各个学科全面推开,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也要不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音乐教学思路一直深受西方音乐体系的影响,一些基本的理论课程,如:和声、复调、曲式分析、配器等等,需系统、全面地学习。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西方作品也占有很大比例,例如钢琴演奏课程,许多教师会优先选择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演奏,学生对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知之甚少。我国不仅有着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近代也有许多音乐家创作了诸多带有时代烙印、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是涌现出许多焕发生机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音乐资源,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练习专业技能的同時,体会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从多方面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受疫情发展不稳定、不可控的影响,师生和学校都要及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准备工作。正常情况下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线下教学,出现疫情不能及时开学复课时,也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线上教学。因此在受疫情影响的特殊背景下,高校音乐艺术育人必须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二者优劣互补、相辅相成,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正常线下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便利条件,如利用学习通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考勤签到,课后在钉钉群里提交作业,发布通知时召开线上会议等等,这对师生而言都更加便利。

网络教学的授课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思维、学生管理思维、教学管理思维都要积极进行转变。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也会给教师带来全新的工作体验。教师应熟练掌握线下教学平台的使用,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推进高校音乐艺术育人模式现代化、先进化的一个重要依据。

2.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线上教学如果单纯地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难免枯燥无味,课堂也缺乏生机。加之线上教学条件和技术设备的限制,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可使用课前自学、小组交流探讨、整合资料班级汇报的学习思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理论类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学习内容分成几部分布置给学生,学生线上讲解发言,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补充和总结,通过师生身份的转换,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音乐实操课程中,同样不能一味地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可以通过学生在线表演展示或者录视频上传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评,在点评的同时不仅能够考察到专业技能是否掌握,对学生而言也是练习经验与心得的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3.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

利用线上教学App反映的数据,及时统计学生的上课情况,之后的教学也可依此为依据进行调整和改进。学生的出勤、在线直播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内容和频率、作业统计、成绩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后台进行统计。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便利条件进行课程管理,开设过的课程中所有内容都可以保存在App中,特别是录播教学视频和直播教学视频,都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次利用。此外,线上教学也要进行教学监督,领导、教学督查,可随时随地进入授课班级听课并给予反馈,也可以通过在线教学App的后台管理系统看到所有课程的相关信息。

(二)教学中融入“育人”的思政元素

1.演唱、演奏中国音乐作品

在高校音乐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丰富的中国作品资源中选择适合高校音乐课程和学生水平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包括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红歌、民族交响乐作品等等。同时可以以这些作品为基础,探索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丰富对中国音乐作品的诠释。这些作品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历史发展和岁月积累的见证者,更是中国音乐历史创下的辉煌成就。

教师在授课时,除对演奏、演唱技术方面的教授、示范、讲解外,还能深入分析音乐作品,并讲解作品背后的音乐人文知识。通过介绍作曲家生平、创作背景、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历史环境因素等等,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做到更好地诠释,还能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领下了解、学习、研究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对不同时段的经典作品的历史语境、文化背景、音乐表现形式、音乐存在方式有更加准确和深入的认知。

2.开展丰富的舞台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校园文明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校园实践”。音乐学院可以举办主题丰富的音乐會、汇报演出、音乐专业技能大赛等。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党史的活动也在社会各界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高校的音乐舞台实践中也可以紧扣学党史的精神,组织学生学习不同时期的红色歌曲、民族管弦乐作品等,并举办相关主题的声乐比赛、器乐比赛、弹唱比赛、合唱比赛等等。通过学习、表演、比赛实践的过程,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风雨历程、每个阶段发生的大事件,潜移默化中增强其民族自信和爱国热情。

除丰富的校内实践活动外,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要走向社会舞台,在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例如,在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通过一次次上台演出,不仅能检验自身学习成果、丰富表演经验,更能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通过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磨炼自身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四、结语

此次疫情使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给“云课堂”“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线上教学模式进一步普及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教学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并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同时注重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学习、演奏和演唱优秀的中国作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并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践行爱国思想,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新模式线上教学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速读·下旬(2017年5期)2017-07-14 19:08:53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求知导刊(2017年10期)2017-06-15 18:03:58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求知导刊(2017年1期)2017-03-24 22:23:55
互联网时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探讨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2:04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