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类书刊面向中小学生,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必须严把质量关。但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再加上如今看得多做得少,缺乏对细节的深切体会,写出来的作文暗藏许多生活问题。这种差错比较隐蔽,是不容忽视的质量隐患。消灭这些生活问题,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是编校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学生作文中的生活问题实例,总结出生活问题出现的四个客观原因,为作文类书刊的编校工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防范建议。但是,限于笔者自身水平,挖掘出的生活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有关生活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编校;作文;书刊;生活问题;质量隐患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215-03
一、引言
文章所指的生活问题,是指描写现实生活不符合生活实际,或者虚构生活不符合事理逻辑,而出现的编校问题。这类问题应该归入知识性差错,知识性差错“是指由于知识欠缺、记忆模糊或技术疏忽而引发的文字表述不当,并由此造成的内容上的差错”,它“更注重知识性,错误更隐蔽,与纯粹错字有区别”[1]。
作文类书刊面向中小学生,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必须严把质量关。但是,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再加上如今看得多做得少,缺乏对细节的深切体会,写出来的作文暗藏许多生活问题。这种差错比较隐蔽,是不容忽视的质量隐患。这时,如果编辑经验不足,警惕不够,那生活问题就会真的成为“问题”。
消灭这些生活问题,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是编校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
二、生活问题举例与解析
例1:“突突突……”没有征兆地,不远处骤然响起刺耳的电钻声。
…………
他将那梯子轻轻搁在窗边,又跑到门外,不知从哪里拖来一堆窗帘,然后打开木梯,将电钻夹在腋下,抄了一盒钉子塞在口袋里,灵活地爬到木梯的最高处。他用一只手拎起那沉甸甸的电钻,另一只手稳住钉子,随着短促有力的一声“嗞……”,钉子便钉好了。
这是从一篇描写装窗帘工人的作文中摘取的文字。
首先来看,同是电钻,为什么会有“突突突……”“嗞……”两种声音。其实,作文对声音的描述是准确的,但作者对电钻辨识不清。
电钻是以电为动力的钻孔机具,装窗帘工人一般会用到两种电钻。
一是冲击电钻,俗称“电锤”,用来在混凝土、楼板、砖墙或石材上钻孔。
二是手电钻,用电池提供电力,仅限于钻木和当电动改锥用。
装窗帘先要在墙上钻孔,需要用到冲击电钻,发出的是“突突突……”的声音。但是,装修工人为了方便区分,往往将冲击电钻称为“电锤”,所以第一个“电钻”改为“电锤”更符合生活实际。
接着,大概了解一下钉子。以前人们常用的钉子是圆头钉,只要一把锤子就可以钉进去,优点是方便,缺点是效率不高且易伤手。现在装修常用的是排钉,需要装在气动枪上使用,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需要气泵、气罐、气动枪等专用设备。现在常用来紧固器物机件等的钉子,则是螺钉,它不是“锤”进去的,而是“旋”进去的,优点是效果好、不易松动,缺点是效率不及排钉。
装窗帘的一般步骤是先在墙上钻孔,再打入木楔,然后用螺钉固定窗帘杆,最后装上窗帘。所以,这里的“钉子”应改成“螺钉”,“钉子便钉好了”可改成“螺钉便旋进去了”。
例2:他们出发了。一行橄榄绿,在漫山遍野的洁白中格外显眼。山脉绵延千里,白雪裹着空寂,只有脚下踏过冰霜后摩擦出的清脆的声音……
这是从一篇赞美边防军人的作文中摘取的部分文字。
问题出在“橄榄绿”。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到2007年已经有七个版本,现行的版本是07式,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四个系列。军人巡逻穿的应该是作训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迷彩服。07式迷彩服又分特战迷彩服、林地迷彩服、丛林迷彩服、海洋迷彩服、城市迷彩服、荒漠迷彩服、航空迷彩服等。这篇文章致敬的是南疆边防军人,他们穿的应该是荒漠迷彩服。
例3:天气渐渐转凉,当清爽的秋风拂过山茶果,染黄了野草时,大人们就要开工啦。他们背上竹篓,沿着山茶树下的羊肠小道,从这一棵树下来,又从另一棵树上去,把果子全部摘进了竹篓里,然后用柴刀将外壳剥掉,取出乌黑发亮的种子。即使手上染上了难以洗掉的浆汁,脸上也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
学生可能对采收油茶缺乏真实体验,此例至少有两处表述不当。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油茶果有最佳的采收时间,依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但不会早于寒露。然而,例3的开头让人感觉刚刚进入秋天,采摘山茶果为时尚早,应改成寒露或霜降时节的景象。
山茶果采籽也不会“用柴刀将外壳剥掉”,而是通过暴晒,使果实开裂,再取出茶籽。柴刀笨重,不适宜剥小小的山茶果的外壳不说,光说要剥的数量就足以让人感觉表述过于荒谬。相传,十斤果得三斤籽,十斤籽榨三斤油。按例3的说法,要收获100斤茶油,得剥900多斤山茶果,岂不会剥得怀疑人生?
例4:这时,一直沉默的父亲说话了:“我现在告诉你我的舀鱼秘诀。”父亲将那个大马勺翻过来。“你看,秘密就在这里。”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那只大马勺的底部钻出了筷子大小的洞口,密密麻麻的,不注意真看不出来。
“这是一个漏水的马勺,”父亲说,“只有把水漏掉了,才能舀到大鱼。如果你连水带鱼一起舀,十有八九你连一条虾子也舀不到。为什么有人舀不到鱼,就是因为他们舍不得漏掉马勺里面的水,你要记住,漏水的勺子才能舀到大鱼。”说这话时,父亲的眼睛一直在看着我。
这是一篇学生作文中引用的哲理故事。
馬勺是盛粥或盛饭用的大勺,多用木头制成。这样一个盛粥或盛饭的勺子,就算再大,能够在野外舀到大鱼吗?当然,有的地区可能将粪勺称为“马勺”。这样一来,尺寸勉强够盛下半斤左右的鱼——也许有的地方认为这么大的鱼就算大鱼了。但是,至少还存在两处疑问。
第一,从力学的角度来看不合理。钓过鱼的人应该知道,不能给鱼儿借力的地方,不然鱼儿就容易逃脱。例如,钓到了鱼,手不要轻易抓住钓线,不然失去了鱼竿的弹性,鱼儿容易脱钩。如果是双钩的话,不要让没有挂住鱼的钩子碰到抄网或树枝等,不然鱼儿尾巴一甩就跑了。马勺是硬物,缺乏弹性,很容易让鱼借力跑了,就算能舀到鱼,效率也不高。
第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也不合理。马勺要受力,那肯定不能用即将报废的,而买一个或自制一个简易的抄网,并不需要多少钱,手巧的人甚至可以实现零成本。将一个能用的马勺钻出洞,报废了去舀难以舀到的鱼,而不用便宜又好用的抄网去舀鱼,只怕不符合农村人的习惯。
此外,筷子大小的洞口如果是密密麻麻的,除非眼神不好,否则不可能“不注意真看不出来”。
三、生活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术语越来越多
例1描写的是装修,应该也算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但这一二十年装修发展很快,一般人总被五花八门的材料、不断改进的技术弄得头昏脑涨。甚至像打篮球、踢足球这样的活动,也出现了不少新术语。例如,“拜佛”是指一种篮球过人技巧,在运球的时候,突然停顿一下,用双手做出要投篮的假动作,以欺骗对手,变向过人。再如,“彩虹”是指一种足球的过人技巧,进攻队员用双脚夹住足球,然后一跃而起,将足球从背后甩到空中,从而过掉防守队员。
(二)时代变迁,许多事物已悄然更新换代,但有些表述还停留在过去
像例2,大概是因为中国军人很长一段时间穿的是绿军装,而且有一段时间人们以穿绿军装为荣,影视作品中也是一片绿,故作者不假思索地将边防军人称为“橄榄绿”。另外,现在还有一些人将作品发表称为“变成铅字”,似乎很有文艺范,实际上却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因为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铅字印刷早已被淘汰。
(三)用这种生活经验去描写那种生活
例3中的“用柴刀将外壳剥掉,取出乌黑发亮的种子。即使手上染上了难以洗掉的浆汁,脸上也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描写似乎很细致,却是用择菜的经验去描写人们采收山茶果,自然不合适。
(四)不假思索地引用哲理故事
这类问题多出现在学生的议论文中。议论文说理需要事实论据,于是一些学生准备了不少哲理故事。殊不知,这些哲理故事不少是由一心赚取稿费的写手编造而成的,很多地方不合事理逻辑,经不起推敲。而且,学生收集这类素材的来源多是互联网,而互联网上以讹传讹、未经校对的东西非常多。不经推敲地使用这些内容,自然容易出错。
四、防范生活问题的几条建议
从笔者的经验来看,作文类书刊编校人员防范生活问题,须端正态度,热爱生活,高度警惕,小心求证。
(一)端正态度
在有些编辑心目中,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因此,他们对生活问题可能不够重视,有时简单地将“问题”解释为虚构。然而,虚构并不代表着可以凭空捏造。它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要么“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要么编织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故事。但无论如何,虚构应该是建立在事理真实的基础上的。
苏轼曾创作了一篇《书戴嵩画牛》的散文。杜处士爱好书画,尤其喜欢戴嵩的《斗牛图》。一天,一牧童见了这幅画却“拊掌大笑”,指出斗牛的尾巴画得不对——不应该是摇着的,而应该是夹在两后腿中间的。最后,以“不可改也”结束全篇。苏轼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暗讥当政者不尊重現实的错误行为,却也指明了艺术应该尊重生活真实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出版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抒写真情实感,是出版人的责任。因此,编辑应该高度重视生活问题。
(二)热爱生活
虽说编辑板凳要坐十年冷,但并不意味着一心只审手中书。编辑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培养几门兴趣爱好,争取成为一些领域的“达人”。这样,编辑至少在加工这些领域的稿件时,不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我们应该向汪曾祺前辈学习: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前辈如何处理稿件中的生活问题未见记载,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他观察生活到了何种细致的程度。因为细致,所以可以从平淡中见趣味,由趣味而生热情,由热情而负责任。一个对生活“无感”的编辑,又怎么能够处理好稿件中的生活问题呢?
(三)高度警惕
对于陌生的内容,编辑往往会细心查证;对于常见的内容,编辑却容易掉以轻心。然而,生活问题的“地雷”在学生作文中似乎无处不在,编辑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要注意那些常见但自己并不熟悉的内容。一旦感觉不对,必须细心查证,万不可心存侥幸。
在这方面,出版界“校对王”吴海平老师实为业内楷模。在一次编辑培训中,培训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时,吴海平老师通读已校对过四遍的出版说明,在读到“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时,他总觉得不对劲,小平同志在南方这么多地深入视察、调查、谈话才用了四天吗?于是他请编辑部进行核实,发现原稿漏了“二月”两字,应该是“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一日”。这处差错就是一类隐藏极深的差错,所关涉的时间范围也是极为重要的信息点,吴老师就是根据常识进行判断,产生质疑,进而核实纠正的[2]。
(四)小心求证
生活问题不同于字词等常见差错,可以翻一翻词典进行查证,它往往没有权威的书籍可供核验。因此,编辑在求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通常来说,求证的途径有三条:一是网络搜索,二是向“达人”请教,三是亲自实践。这三条途径各有优缺点,编辑不能图省事,查到一个就认为有了依据,而要多方验证,让证据互见,形成证据链,才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生活问题。
根据《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事实性、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1个差错”[3];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4]。生活问题属于扣分较多的一类差错,万不可掉以轻心。
五、结语
文章结合笔者在编校工作中收集到的典型错例,分析出作文类书刊中出现生活问题的四种客观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范建议。然而,一些编校人员对这些问题不以为意甚至不以为然,有的质检人员也不一定将这样的问题判错。那么,研究这类问题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当然不是。往大里说,编校人员是出版工作的把关人,有责任核准对错,以免错谬流传,贻误后人;往小里说,随着黑马等软件的普及,常见字词差错基本可由机器消灭,编校人员的价值将主要体现在消灭事理逻辑差错上。因此,编校人员应高度重视生活问题。限于笔者自身水平,挖掘出的生活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有关生活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版物编校差错解析[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1:123.
[2] 刘倩.隐性编校差错及其应对策略[J].传媒论坛,2021(23):108.
[3]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http://www.nppa. gov.cn/nppa/contents/279/74416.shtml,2020-06-18.
[4] 国家新闻出版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EB/OL].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10/24208.shtml,2004-12-24.
作者简介 曾向宇,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期刊出版、编校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