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运用为桥梁 提升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22-05-09 02:46卢安堂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藏戏语言文字语言表达

卢安堂,1978年9月出生,男,江苏涟水人,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北集中心小学副校长,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曾获市“优秀教师”“优秀社区工作者”、县“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市县课堂教学大赛中曾获一、二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

新时期,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只有拥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才能拥有语文审美、语言运用、语言理解等多种能力。课堂是语言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语言获得”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悟语言的美妙、品味语言形式,最终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文字就是连接课堂与学生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纽带。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聚焦语言文字的运用。所以,本文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思路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和理解的过程。但语言文字运用不是简单的口语表达,不是把学到的文字简单地组合成几句话,而是要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满足日常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语言运用需求。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当下很多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如果将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应用新型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文字运用经验,提升文字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文字运用教学策略

(一)小组合作教学

导入阶段是课堂的开端。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掌握更多自主学习的方法。导入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明确导入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前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在合作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藏戏,学生能够感受到藏族的文化魅力,关注其他的戏曲剧种。所以,教师在课前可以设置一个“藏戏讲解员”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找到与藏戏相关的唱腔、动作、时间特点,以及藏戏的历史、藏戏面具的特点等。教师在课上可以随机选择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向其他学生分享藏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他的戏曲剧种进行讲解,开阔大家的视野。这样就能够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且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了解藏戏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知名的戏曲选段,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珍贵的中华传统文化,因为有很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我们要多关注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

(二)文字游戏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课程,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更加流利。但常规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语言文字训练。如果教师能够把游戏融入这项训练,并通过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游戏,学生就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游戏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课时,教师可引入“传话筒”的游戏,让每列的学生为一组,合上课本参与游戏。教师可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进行简略描述,将其告诉第一个学生。第一个学生可以直接向后传递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再次描述。最后一个学生必须表达清楚原话的意思才算成功,如果都不能完整表达出原话的意思,那么与原句字数对应最多的小组获胜。如果有几个小组同时获得胜利,那么耗时最短的取胜。在游戏进行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干扰其他的队伍。这样学生能够在欢声笑语中专注倾听,提升专注力、表达能力。

(三)问题引导法

教师要对语文课堂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教授学生阅读技巧,让学生巧妙地把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在日常的学习中。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有多种方式,包括“浏览”“博览”“速读”“精读”等。小学生一般是采用速读的方式进行阅读,而长时间采用这种方式,会阻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语言文字为契机,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让学生的目光停留在语言文字上,利用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丁香结》是一篇很感人的写人生感悟的课文。教师首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根据自己喜欢的植物选择一本课外书进行阅读。然后,教师列出几个阅读问题:(1)你所喜欢的植物代表着怎样的品格?(2)你所喜欢的植物有什么特点?用一些词表达出来。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深入阅读,又可以让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语言文字运用在问题解决方面。

(四)模仿练习表达特色

部分文章的文字表现形式比较独特,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语言文字表达特色,模仿练习文章的写法,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运用,掌握该篇文本的语言文字表达特点。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时,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随堂小练习,并告诉学生可以把自己積累的一些好词好句运用在练习中。要求如下:“画出结构相似的一些自然段,模仿这种写作形式,想一想荷花还能当作什么?”此时,学生只需要合理想象,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好词好句就能写出好作品。学生在认真完成仿写练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关注周围事物,掌握文字的表达方式。

此外,在后续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逐渐增加仿写难度,让学生从仿写一段到仿写一篇文章,从统一主题到自由定义主题等。这样就能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五)利用图画,趣味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即让学生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于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遣词造句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情味、意蕴也各不相同。教师如果能够认真分析不同文章的语言描绘方式,找准每篇文章的文字运用切入点,让学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探究其语言表达形式,主动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就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在常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会带领学生针对某句话、某个词,甚至某个字细细品味。这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趣的,学生很难主动探究语篇的语言表达形式。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一味地讲解,而是要与学生进行趣味互动。教师可以在文字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图片也可以成为学生新的记忆点。

以课文《荷花》为例,教师先分析课文内容,发现作者在描写荷花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闻”,第二个阶段是“看”,第三个阶段是“想”。然后,教师根据这三个阶段画了三幅画:第一幅画是鼻子,第二幅画是眼睛,第三幅画是正在思考的人。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三幅画分别对应了哪些片段,又代表了什么?”这三幅画可以把文章内容联系在一起,让作者描述的内容更加形象立体。

在“想”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发散思维活动,让学生代入作者的视角,也可以让学生仿照作者的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描绘其他的植物。教师利用图片将这些文章内容连接在一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牢记该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学生在描写植物时,脑海中会迅速闪过课堂上出现的图片,从而快速联想到该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文字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的教学评价也非常重要,如果缺少评价,学生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也会失去动力。教师不仅要夸赞学生的闪光点,还要指出学生有待改进的方面。为了让评价更加公平,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评价这个环节。教师需要统一自己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被肯定的。学生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互相评价,这样就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后续学习活动中努力超越自我。

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立足每篇文本的语言形式,丰富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此外,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特点,满足他们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藏戏语言文字语言表达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古老藏戏新生机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传颂雪域文化的魅力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旦增益西的藏戏梦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